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杏园春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今天在中国只有汉奸才会否定中医

 关闭 [复制链接]
301
 楼主| 发表于 2015-6-5 22:05:29 | 只看该作者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6-4 12:39
学术争鸣,要用证据说话,不只是仅仅的呐喊。

你只需证明中医是如何不用五行治疗疾病就可以了!比如你是如何不用五行治疗中医外感病的?大家期待中!
302
发表于 2015-6-5 22:08:02 | 只看该作者
杏园春 发表于 2015-6-5 18:04
请问你的证据在哪呢?你是如何证明中医可以离开五行诊断治疗疾病的?

                              中医学脱离五行学说后产生的主要变化及其处理建议




    第一章、对外感病中“风”邪的处理建议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0604&extra=
    第二章、对有关涉及内“风”疾病的处理建议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0643&extra=
    第三章、有关脉诊的实质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0743&extra=
    第四章,有关五脏生理功能表述修改的建议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1089&extra=page%3D1
       
       十八-A-心,有关五脏生理功能表述修改的建议         
       十八-B-肺,有关五脏生理功能表述修改的建议         
       十八-C-脾,有关五脏生理功能表述修改的建议
       十八-D-肝,有关五脏生理功能表述修改的建议         
       十八-E-肾,有关五脏生理功能表述修改的建议          
    第五章、“经络”本质及针灸作用机理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1215&extra=page%3D1&_dsign=12519283 
    第六章、有关五腑生理功能表述修改的建议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1226&pid=412320&page=1&extra=&_dsign=07836bce
    第七章、有关奇恒之腑生理功能表述修改的建议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1419&extra=
    第八章、有关脏腑之间关系表述修改的建议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2798&extra=page%3D1
    第九章、有关对《伤寒论》之“六经辨证”改为“六病辨证”的建议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2888&extra=page%3D1
    第十章、有关心主神明的修改建议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2977&extra=page%3D1
    第十一章、五行相生成果改换称谓的建议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3221&extra=
    第十二章、五行相克成果改换称谓的建议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3319&extra=page%3D1
    第十三章、有关中西医结合乃至融合的问题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3324&extra=

点评

发再多垃圾也不能证明!还是那句话:你只需证明中医是如何不用五行治疗疾病就可以了!比如你是如何不用五行治疗中医外感病的?大家期待中!你不会中医外感病都不会治疗吧?  发表于 2015-6-5 22:10
303
 楼主| 发表于 2015-6-5 22:11:34 | 只看该作者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6-5 22:08
                              中医学脱离五行学说后产生的主要变化及其处理建议

发再多帖子也不能证明!还是那句话:你只需证明中医是如何不用五行治疗疾病就可以了!比如你是如何不用五行治疗中医外感病的?大家期待中!你不会中医外感病都不会治疗吧?
304
发表于 2015-6-5 22:17: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5-6-5 18:22 编辑

                                 脱离五行之医学系列丛书之一《内科学》连载  

                                                               ——于殿生







编 写 说 明

  一、本书内容一概脱离五行学说。
  二、本书收入的内容,力争忠实于客观事实。即不预先将古今中外的医学理论,帖上谁优谁劣的标签,而以其能否客观地反映人体生理、病理、及在诊疗方面之本质者为准。
  三、有关中医、西医治疗方法的先后顺序不予固定,而以临床上的效果优劣排序,即效优者在前,效差者在后;需首选者在前,次选者在后。
  四、西医学内容,以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供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用的,由王吉耀先生主编的《内科学》2013年11月第二版为蓝本。
  五、中医学内容,以《伤寒论》、《金匮要略》、《内经》,及现行高等中医院校教材等为蓝本。
  六、书中所列疾病均为作者亲身实践过,并经证明确有疗效者。反之,暂不予收录,以待创造机会进行临床验证后再予补充。
--七、有些疾病,如急腹症、心功能衰竭、呼吸衰竭、肝功能衰竭等,尽管在急性期主要应用西医治疗,但中药在前期预防、病情稳定后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等方面,都是无可替代的,同时也为了医学理论的系统性,故一并收入。
  八、此书作为尝试,缺点错误一定很多。热切希望师长同仁及中医爱好者给予批评指导,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以便进行修改。






第一章        呼吸系统疾病
、、、
、、、
【治疗】
一、风寒证  较轻者无需用药,可用生姜葱根汤、或暴食大葱、或适当饮白酒,盖被子出汗即可痊愈。
    西药
1、解热镇痛  如有发热、头痛可酌情应用解热镇痛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阿斯匹林、布洛芬等。
2、抗鼻塞  可用盐酸伪麻黄碱选择性收缩上呼吸道粘膜血管的药物,也可用1%麻黄碱滴鼻。
3、抗过敏  喷嚏流涕多者,可酌情选用马来酸氯苯那敏或苯海拉明等抗过敏药物。宜临睡前服用。
5、镇咳  咳嗽明显者,可给予右美沙芬、喷托维林等。
日久不愈每合并细菌感染,可加用抗菌药物,如复方新诺明、阿莫西林、红霉素、先锋霉素等。
   中药
1、风寒表虚证  脉浮弱,有汗身痛不重者,调和营卫、解肌发表,宜桂枝加葛根汤  亦可用荆防败毒散。  桂枝加葛根汤方   桂枝12白芍20葛根20甘草10生姜10大枣4
荆防败毒散  荆芥、防风、柴胡、薄荷、羌活、独活、川芎、枳壳、前胡、桔梗、茯苓、甘草。
2、风寒表实证  脉浮紧,无汗,身痛较重,体较强壮者,发散风寒,宜麻黄加葛根汤。  葛根20g麻黄10g桂枝12g甘草10g杏仁12g
3、风寒兼湿证  脉浮濡,身热不扬,身重苔腻,脉濡者,发表去湿,用羌活胜湿汤加减; 羌活12g独活12g防风15g藁本15g川芎15g蔓荆子10g苍术15g木通10g
4风寒兼阳虚证  脉浮无力,甚或沉迟无力,舌淡苔白,平素伴有畏寒肢冷溲清便溏之阳虚证候者,助阳解肌发表,可与桂枝加附子汤或麻黄附子细辛汤助阳发散。
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12白芍20葛根20甘草10生姜10大枣4
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附子细辛
   针灸:阿是穴如风池、风府,毫针浅刺用泻法。体虚者平补平泻,并可用灸。
实者加合谷用泻法。
二、风热证  为病毒感染所致,后期大多合并细菌感染。抗病毒,以中药为优。
   中药  
   治疗原则:发散风热。
    1、成药  银翘解毒颗粒(片、丸)、羚翘解毒丸、小儿咳喘灵冲剂、板兰根冲剂、苦甘冲剂、双黄连口服液、清开灵冲剂口服液等。随病情轻重,可用平常量,可加倍;用药次数,可从每日三次酌情增至每日六次。
    2、汤剂   
     a、轻证  发热,微恶风寒,或有汗,鼻塞喷嚏,流稠涕,头痛,咽喉疼痛,咳嗽痰稠,舌苔薄黄,脉浮数。 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可用银翘散。
金银花20g连翘10g薄荷6g荆芥10g淡豆豉10g桔梗10g牛蒡子10g甘草10g竹叶5g芦根10g。
    b、重者  发热,微恶风寒或不恶寒,无汗或有汗,流稠涕,头痛,咽喉疼痛,咳嗽痰稠,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有力。可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服药后发汗,则全身外周环境得以调整到正常状态而热除身凉,诸致病微生物不适应正常环境而消失,故诸症霍然而愈。
   c、日久病情加重者   发热,有汗,鼻干无涕,头痛,咽喉疼痛,咳嗽痰稠,舌红赤苔黄燥,脉浮数大有力。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加黄芩、黄连、黄柏、栀子、连翘、双花、贯众等,以增强清热解毒功效。
    针灸
阿是穴如风池、风府,毫针平刺;大椎、合谷斜刺,用泻法。
   西药
    1、合并细菌感染时可用青霉素、红霉素、螺旋霉素、氧氟沙星等,一般口服抗生素有效,个别用静脉注射。病毒感染时,西药无有效药物。
    2、对症治疗
    咳嗽较剧无痰时,可用维静宁、喷托维林(咳必清);痰稠不易咳出时可用复方氯化铵合剂、溴已新(必嗽平)N-乙酰-L-半胱胺酸(NAC)、鲜竹沥、盐酸氨溴索和桃金娘油,也可用雾化疗法帮助祛痰。
三、 “寒包火” 证  
   中药
    治疗原则:外解寒邪,内清郁热。经过发汗,外寒得解、内热得清,旋即可愈。防风通圣丸、柴葛解肌汤、麻杏石甘汤均可用之。
    针灸
     阿是穴如风池、风府,毫针平刺;大椎、合谷斜刺,用泻法。

    西药
    同风寒证,可以改善症状,但效不佳。
---
---


    总而言之,风寒证,痰涕渐少渐稠为渐愈;风热证,痰涕渐多渐稀、咽喉渐不痛、口渐不渴者为渐愈。若风寒、风热辨别不清时,可权且当风热证治疗(风寒证虽不能愈,但也不致加重,只是迁延时日);且不可将风热证当做风寒证治疗,会加重病情,病变迅速。
附: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加味方:
    麻黄12g  杏仁12g  生石膏粉24g  甘草10g  黄芩30g  连翘20g  双花20g  如干咳加麦冬20g 捣碎    水煎服,一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服药后出汗愈。
    服药后发汗,则全身外周环境得以调整到正常状态而热除身凉,诸致病微生物不适应正常环境而消失,病重者加用清热解毒之品,故诸症霍然而愈。
    本方主治风热证、“寒包火证”、风寒证日久伴口渴心烦者。不论咳嗽与否,不论高热与否,但有发热、咽痛、口渴者即可用之。服药后出汗,大部分一剂症减,二剂可愈。注意:药后不出汗者,效不佳。
【预防】
    1、风寒证  严冷季节,适当增减衣服,锻炼身体、增强御寒能力。可用生姜汤、葱根汤热服,适当喝白酒亦可预防。
    2风热证  应冷不冷的冬春季节,酌情增减衣服,适当用一些清热杀病毒的药物,如茶水、双花、黄芩、板兰根之类,可起一定的预防作用。并应注意自我保护,不被传染。
    3、“寒包火” 证  既要注意保暖御寒,又要保持心静愉快,做到劳逸结合。心静则身凉,静则邪热不生。有“火”时,可借助中药调理清除火。既外无感寒、内无邪热则此型感冒不生。


点评

自己说的西医也有五行。比如,解热镇痛,选择性收缩上呼吸道粘膜血管,滴鼻,抗鼻塞,抗过敏,出汗等等。  发表于 2015-6-6 05:59
你不用五行为什么要使用风寒证?自打嘴巴?  发表于 2015-6-5 22:27
你是如何知道患者是风寒证的?  发表于 2015-6-5 22:23
305
发表于 2015-6-5 22:25:2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306
 楼主| 发表于 2015-6-5 22:27:13 | 只看该作者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6-5 22:17
脱离五行之医学系列丛书之一《内科学》连载  

                      ...

你是如何知道患者是风寒证的?你不用五行为什么要使用风寒证?
307
发表于 2015-6-5 22:29:0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308
 楼主| 发表于 2015-6-5 22:29:51 | 只看该作者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6-5 22:25
杏园春
你是如何知道患者是风寒证的?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湿燥风……”。你不用五行为什么要使用风寒证?自打嘴巴?
309
发表于 2015-6-5 23:10:57 | 只看该作者
杏园春 发表于 2015-6-5 18:29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湿燥风……”。你不用五行为什么要使 ...

看看我是怎样打你嘴巴的:

风是空气流动所产生的结果。寒热是阴阳消长转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结果。如此,与五行何干?

书是死的,但人是活的吧?

点评

寒热也是五行中五气之一,看看你一边用五行一边叫嚣废除五行,还有比你更无耻的了吗?  发表于 2015-6-5 23:45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湿燥风……”。你不用五行为什么要使用风寒证?自打嘴巴?  发表于 2015-6-5 23:19
310
 楼主| 发表于 2015-6-5 23:22:07 | 只看该作者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6-5 23:10
看看我是怎样打你嘴巴的:

风是空气流动所产生的结果。寒热是阴阳消长转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结果。如此, ...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湿燥风……”。你不用五行为什么要使用风寒证?自打嘴巴?我问了你风是怎么产生的吗?真是牛头不对马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19 15:59 , Processed in 0.05217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