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454|回复: 94

中医“脾”“胰”辨 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5 13: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来论坛对中西医内脏的含义做了很多争论,可谓见仁见智,各有见地。现在介绍一个文章谈中医的脾脏到底是什么含义,到底是指人体的哪些脏器?很有可读性,谢谢关注。
中医“脾”“胰”辨
英语“spleen”汉语习惯翻译成“脾”,许多人想固然的认为中医的“脾”和“spleen”是同一个东西。然而,仔细回顾中医基础理论关于“脾”的有关论述,可以发现,中医“脾”和西医“pancreas”(胰腺)的对应其实更符合中医“脾”的本义,而“脾”和“spleen”的混同很可能是中西医交流之初翻译误读的结果。
1论“脾”和“pancreas”的对应更符合《内经》本义
考察中医理论建构的基础《黄帝内经》,对脾的解剖特点谈的并未几,但在古人的心目中,脾以及其他的诸多脏腑绝不是虚拟的脏器而是实有所指,这倒是确实的。《内经》提到的脾脏解剖特点主要有下列几处:《素问·太阴阳明论》说“脾与胃以膜相连”;《素问·玉机真藏论》曰:“脾为孤藏,中心土以灌四傍”;其他还有脾与胃相表里、在膈下腹中等散在的论述。固然“pancreas”和“spleen”都可以说是“与胃以膜相连”,但是“pancreas”更靠近中部,“spleen”却偏安于一隅,而这与《内经》认为脾居中心的熟悉是不大符合的。从另一方面说,“pancreas”紧贴于胃后壁,和胃的结合比“spleen”要密切的多,也更符合中医脾胃相表里的熟悉。从《黄帝内经》对脾功能的论述上说,脾也和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以及其在体内的转化过程更加密切,如《素问·太阴阳明论》曰:“脾病而四肢不消何也?岐伯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消焉。”,这也和“pancreas”在物质代谢中的重要作用更相符合,《内经》甚至还把脾的病变和消渴(症状表现大抵相当于西医糖尿病,现代认为和“pancreas”功能紊乱直接相关)联系起来了,如《素问·病能论》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脾的功能变态也多表现为胃肠道症状,《素问·刺热》曰:“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烦心、颜青、欲呕、身热。热争则腰痛,不可用俯仰,腹满泄,两颔痛。”,这和现代急性胰腺炎的症状是很相似的。无论从解剖、功能还是相关的疾病,中医的脾和“pancreas”都更相近,而和“spleen”却有很大的差别。不过《内经》也确实没有把“pancreas”和“spleen”明确分开(是古人没有观察到还是误认为一个脏器,还是为了建构理论的需要有意把它省略了呢,这都不好说),这给以后脾熟悉的混乱埋下了伏笔。
中医另一本经典《难经》曾对中医脾的解剖做过更明确地论述:《难经·四十二难》云:“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主藏意。”,《难经》成书年代和《内经》相距不远,内容和《内经》有很大的重复,固然理论和《内经》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但应该比其他的书更接近《内经》的原始熟悉。仔细对比对比,《难经》应该是把“pancreas”和“spleen”混在一起当成一个脏器的可能性更大,要否则“散膏”指的又是什么呢?!
后世医家关于脾的记载也大多与“pancreas”类似:如《医学入门》谓脾“微差左胁”,应该是略偏于人体正中线的左侧部,与“pancreas”的位置相当;《针灸大成》谓“脾掩乎太仓附脊十一椎”,太仓即胃,乎,作“之于”讲,掩藏于胃之下而附脊,这明显是指的“pancreas”而非“spleen”。至于《医纲总枢》所说“形如犬舌,状如鸡冠,生于胃下,横贴胃底,与第一腰骨相齐,头大向右至小肠,尾尖向左连脾肉边,中有一管斜入肠,名曰珑管”,更活脱脱就是“pancreas”的典型描述了,相信任何一个看到这句话的人都不会和“spleen”联系起来。
固然也有少数记载和现代的“spleen”近似,如王冰曰:“脾,形象马蹄”;《医贯》:脾“色如马肝紫赤”等。朱凌凌等曾对中医脾解剖实体相关古代文献进行过比较仔细的研究,从脾的含义、形态、色泽、巨细、重量、脾与四周脏器关系等方面考证认为中医脾的解剖形态学基础包括“现代解剖学中的脾和胰”两个脏器【1】。不过笔者认为:后世医家对脾熟悉的混杂不一定代表《黄帝内经》的原始熟悉,要解析几千年前《内经》理论体系的结构框架和概念内涵,必须首先依靠于《内经》的原始文本。而在《内经》对脾解剖语焉不详的情况下,更应该结合《内经》脾功能的论述来决定中西医学脏器的对应,显然,相对于“spleen”,“脾”和“pancreas”的对应更符合《内经》的本义。
2论中医“脾”和“spleen”的混淆是具体历史条件下翻译误读的结果
既然中医的脾和“pancreas”更加类似,那么为什么会把中医的脾和“spleen”混到一起而没有和“pancreas”联系呢?这一方面是由于《内经》没有把“pancreas”和“spleen”在解剖上明确分开的缺陷,另一方面就要从中西医交流翻译的历史找原因了。在西医传入aa之初,面临着翻译的迫切现实需要,在没有任何前人的经验可资借鉴的情况下,那些西医翻译的开拓者们几乎是各自凭着各自的理解随意拿中医的概念去比附西医,很多概念都是经历了一个混乱的过程才逐步定型下来被大众所接受,这在其时是不可能不这样的。试想:假如把“Heart”翻译成“哈特”而不翻译成“心”会有多少人理解呢?!可是,由于中西医研究范式并不相同,差别的范式代表着差别的分类,两者概念内涵不可能完全等同,因此很多中医概念被西医借用后大多伴随着含义的部分改变,比如“霍乱”、“伤寒”等等都和中医理论中原来的意思不一样了。由于具体的历史原因和中医自己发展的失误,西医成了目前世界的主流医学,把握住了医学中的强势话语权,这时需要翻译和解读的就已经不再是西医,而是中医了。时势改变了,中医要想赢得认可和理解,在现实世界下,必须要和西医沟通,这是无可奈何而且必定要做的事。而假如不留意中西医范式的差别和由于翻译所导致的混杂,简单拿这些被西医改变过的概念再来解读和参照中医理论,中医理论就会遭遇误读,产生理解上的歧义和困难。翻译所造成的中西医概念混淆和误读,其实是中西医纷争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是一个需要诠释学来研究和澄清的问题,实验室里的小白鼠们是回答不了的。
脾和“spleen”的误读约莫是中医被翻译所误解比较典型的例子。概念是在不断的演化的,几百年前中西医交流刚刚开始的时候,西医对“pancreas”和“spleen”的熟悉都还很原始,尤其是器官的功能理解甚至存在很多错误。西方医学的传入是在明末清初时候以其时西方相对先进的解剖学为先导的。aa最早翻译的西方解剖学著作是1622-1623年成书的《泰西人身说概》,书中主要论及骨节肌肉和脑,并没有脾等内脏解剖的内容。第一次提及“spleen”(脾)的是成书稍晚的aa第二部解剖学译著《人身图说》,书中“论脾”一章明确记载了其时西医对“spleen”功能的熟悉:一是炼粗血为细血,二是具有消化功能。这和现在“spleen”是免疫器官的功能熟悉可以说是大相径庭,然而,它和中医脾主运化的传统熟悉却是比较接近的,因此,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下,中医的脾和西医的“spleen”就错误的对应起来。伴随着《人身图说》的广泛流传,中医脾和西医“spleen”的误读逐渐流行开来【2】。
需要说明的是:在《泰西人身说概》、《人身图说》这两本aa最早的解剖学译著中并没有提及“pancreas”的解剖和功能。直到二百年后,1851年英国传教士兼医生合信译著的《全体新论》才明确论述了“pancreas”,不过由于其时中医“脾”和西医“spleen”的对应已经先入为主,所以合信误以为中医并没有与“pancreas”对应的器官名称,只好把“pancreas”直译为“甜肉”。这种译法曾被稍后的西医译书广泛接纳。1886年英国医生德贞在其著作《全体通考》中,根据自己对中医概念的理解,参考aa北方民间对动物身上这个脏器的俗称,首创把“pancreas”命名为“胰”,aa则创造了“”脏代指“pancreas”,1934年科学名词审查委员会讨论解剖学名词最终接纳了“胰”这一翻译名称【3】。至此中西医“胰”、“脾”的混淆经过官方权威而最终确定下来,成为一桩历史悬案。
其实“胰”的本义和“pancreas”并不相干,宋代《广韵·脂韵》曰:“胰,夹脊肉也。”。用“胰”来代指“pancreas”不过是德信医生的个人创造罢了。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历史的误读,除了和翻译家本身的中西医学素养有关外,更重要的是受制于其时中西医尤其是西医的实际发展水平。在中西医交流之初的十七到十九世纪,西医的器官生理学还很不发达,除了对“spleen”功能熟悉存在明显的错误外,对“pancreas”的功能熟悉也很肤浅。德贞时代西医固然已经熟悉到了胰腺的外分泌功能,可是对胰腺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地位还可以说是很无知的,胰岛素直到1922年才被发现,中西医的理论又存在这么大的差别,翻译存在误读是很可能的事。这本来应该由以后中西医的发展逐步修正。然而在其时所谓“科学”至上的时代背景下,中医没能理清自身发展的思路,发展缓慢,脾和“spleen”的误读渐渐约定俗成,最后处于解剖和言语弱势的中医不得不默认了这种误读: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称“pancreas”为“脾之副脏”。本来应该是“正脾”的反而成了“脾之副脏”,这反映了其时中医在西医解剖和言语强势压迫下力图调和两种医学的矛盾所接纳的妥协和折衷态度。可是这种言语上的折衷主义也并没有连续多久,随着西医的普及,如今“pancreas”为“脾之副脏”的说法也很少听人提起了,“脾”和“spleen”的关系已经为大众所习惯和接受,似乎很少有人还能想起这个“脾”其实是来源于中医,后来被西医借去的。现在,脾概念的混淆甚至成了某些人摇旗呐喊攻击和否定中医的理由,这就像自家的商标被别人冒签,最后自家倒被冒签者来打假了,这真是有种讽刺和讥讽的意味。而假如从“pancreas”角度来理解中医脾,那些“主运化、主升清、在液为涎、合肌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等等就都有了一定的道理,难道不是么?联想到这是两千多年前aa古代的贤哲创造的天才熟悉,就更令人感佩不已。
3.结语
中医理论奠基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秦汉时期,《内经》肇始,就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和同一的理论体系。《内经》理论中的各个环节环环相扣,看似漫不经心,天马行空,神龙见首不见尾,实则概念明确,结构谨严,层层推演,前后呼应。《内经》理论的这一特质,假如作者生为现代,直可以成为牛顿或者爱因斯坦一样的大科学家。而《内经》的行文笔触,又堪比曹雪芹之《红楼梦》,一喉两声,横云断笔,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补遗拾阙,得空便入,正笔侧锋,水到渠成,真真用最简练的文字转达了最复杂的精神,让人叹为观止,可以说是科学论著中的无上奇文。可是,恒久的流传和战乱,反复的编次整理,语言文字的不断变迁,历代先贤各人根据自己的经验不断加入自己的理解,这中间有很多真知灼见的阐发,但也有很多误读和偏见的混淆,《内经》文本的原始含义反而渐渐隐没,其最核心部分至今尚不为现代中医人所理解。
在中医概念术语的传承过程中,中西医翻译对中医概念术语体系所造成的混杂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可是并不为人所重视,至今仍看不到这方面的专门研究著述。脾概念的误读不过是其中很小的一个例子而已。试想:假如不是中西医交流之初翻译家引其时西医之论,误以为“spleen”“具有消化功能”,“脾”和“spleen”的误读就可能不会发生。然而,历史已经不可能改写,“脾”和“spleen”的误读经过了几百年,语言渐渐约定俗成,现今恐怕不可能再重新更改“脾”“胰”和“spleen”“pancreas”之间的对应了。不过,在目前条件下,中医仍应该厘清这一段历史悬案,尽量讲清楚中医术语的现代内涵,避免翻译造成的中医概念的误读,这无论是对中医理论的理解、流传还是发展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


http://blog.ifeng.com/article/9428426.html

点评

中医的脾是光色五行藏象幅射场的脾,即五幅射场组合交调之脾。  发表于 2015-12-31 16:29
中医的脾是从口腔到肛门的粘膜系统。  发表于 2015-12-28 11:38
发表于 2015-11-6 16: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的脏腑,不能够与西医的器官直接对接。心肝脾肺肾是五大类功能,脾主运化、脾统血、脾主肌肉、脾与胃相表里……,都是说的功能。只有把这些用中医表述出来的功能转化为西医概念表述出来的功能,才能够证明脾主运化是由哪些西医的组织结构完成的。
     脾主运化怎么样运用西医概念表述出来?首先要把脾主运化的确切含义搞清楚。
     脾主运化说的是:食物、饮水进入口腔,经过胃肠消化、吸收,糟粕成为大小便排出体外;精微部分形成气血津液,到达全身脏腑,变换为各种功能。这是正常情况。
     病理情况下,脾不建运,运化功能失调,一方面引起消化吸收功能失常,引起大小便变化;另一方面气血津液运行失调,引起气血津液的不足或者淤积(即痰饮、血瘀)。
     把中医概念完全搞清楚之后,再和西医的正常生理情况与异常病理情况相比较,才能够准确把握脾主运化的西医含义,才能够把脾主运化准确地运用西医概念表述出来。
     我写的《中西医融合观续》---气血津液与内环境的融合,整整一本书,才把脾主运化说清楚。

点评

中医的脾是光色五行藏象幅射场的脾,即五幅射场组合交调之脾。  发表于 2015-12-31 16:30
只有把这些用中医表述出来的功能转化为西医概念表述出来的功能,才能够证明脾主运化是由哪些西医的组织结构完成的。 -------------------------------------------------------- 请教一个问题: 中医的功能如果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2-30 15:17
中医的脾是从口腔到肛门的粘膜系统。  发表于 2015-12-28 11:38
 楼主| 发表于 2015-11-6 18:4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5-11-6 11:26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11-6 08:08
中医的脏腑,不能够与西医的器官直接对接。心肝脾肺肾是五大类功能,脾主运化、脾统血、脾主肌肉、 ...

中医脾脏的结构和功能就相当于西医所说的脾脏和胰脏功能的综合,如此而已,不必搞得那么神秘和复杂。

点评

中医的脾是光色五行藏象幅射场的脾,即五幅射场组合交调之脾。  发表于 2015-12-31 16:30
中医的脾是从口腔到肛门的粘膜系统。  发表于 2015-12-28 11:38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7 16:4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千秋雪 发表于 2015-11-6 10:40
中医脾脏的结构和功能就相当于西医所说的脾脏和胰脏功能的综合,如此而已,不必搞得那么神秘和复杂。

      西医的脾脏、胰腺,不能够解释脾不建运所引起的那么多的证!例如痰饮、血瘀、津液亏虚等等。

点评

中医的脾是光色五行藏象幅射场的脾,即五幅射场组合交调之脾。  发表于 2015-12-31 16:30
中医的脾是从口腔到肛门的粘膜系统。  发表于 2015-12-28 11:39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8: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5-11-7 11:51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11-7 08:41
西医的脾脏、胰腺,不能够解释脾不建运所引起的那么多的证!例如痰饮、血瘀、津液亏虚等等。

那您说,哪个脏器能解释您说的那些呢?

点评

中医的脾是从口腔到肛门的粘膜系统。  发表于 2015-12-28 11:39
发表于 2015-11-7 19: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千秋雪 发表于 2015-11-7 10:07
那您说,哪个脏器能解释您着的那些呢?

       心主神明、脾主运化、肺主气、肝主疏泄、肾藏精是五大功能,而且是最难与西医沟通的功能。每一个功能都涉及到西医的全身各个系统,只是偏重不同而已,一个或者有两个西医器官是不能够与之匹配的。这就是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具有不可通约性。

     仅供参考。

点评

中医的脾是光色五行藏象幅射场的脾,即五幅射场组合交调之脾。  发表于 2015-12-31 16:30
中医的脾是从口腔到肛门的粘膜系统。  发表于 2015-12-28 11:39
发表于 2015-11-11 22: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概念不清,是非之源。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2 05:58:43 | 显示全部楼层
gl0101 发表于 2015-11-11 14:09
概念不清,是非之源。

你自己看不懂,搞不清,很正常。因为你还不到能看懂的时候。

点评

你咋知道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12 11:39
发表于 2015-11-12 11:3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千秋雪 发表于 2015-11-12 05:58
你自己看不懂,搞不清,很正常。因为你还不到能看懂的时候。

你咋知道的?

点评

中医的脾是光色五行藏象幅射场的脾,即五幅射场组合交调之脾。  发表于 2015-12-31 16:31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2 11:4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您自己坦白的啊!
概念不清,是非之源。不是您自己说的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3-29 23:01 , Processed in 0.08736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