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administrator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存废辩论赛-反方辩题:12、“经络”本质及针灸作用机理表述无需五行学说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15-11-14 19: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2
发表于 2015-11-15 22:2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方的论点:存在“十二经循行路线”
正方的论据: 经络是运行气血的功能,且有管道。


对于反方的论点、论据,正方驳斥如下:

  
   驳斥“1、”仁海说不存在就不存在?天下见过一人之言,而没有其他事实来证明,难道这就是证据?
驳斥“1、”,稍微有一点中医常识的人都知道,五行与十二经是两个不同学说,十二经的出现与五行没有关系,因此不存在“再加变通而套

生出来的。”由于五行和十二经是两个不同学说,因此三焦与心包络的出现与五行无关,但是不可否认二者有密切联系,故其经脉不存在“由

有五行学说再加变通而套生出来的。”

  
驳斥反方“2、”,反方承认“十二经循行路线、乃至相互顺接的内容,是通过临床所见,”既然承认“临床所见”这个事实,透过现象看本

质,说明不存在“猜测、艺术加工等形式,人为地编制而成。”
  驳斥反方“(1)”、反方说“(1)、脾脏具体所指至今都不明了,其经络起止,就无从谈起。”,那么《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脾与

肾以膜相连耳”说明脾有有具体所指。由于黄帝内经不是解剖的专著,不能因为描述简单而否定。
  驳斥反方“(2)、”反方说“(2)、反方说“(2)、如果说心包络能算一经的话,那么,肾包络呢?肝包络呢?而胸腔则更不应该遗漏

。”心包络在内经有记载,至于“肾包络、肝包络”不存在这个事实,因此不存在遗漏。《灵枢经·邪客第七十一》"包络者,心主之脉也,"

而“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胀论第三十五》)”《刺法论篇第七十二 》:“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可刺心包络所流。”从这里

我们不难看出,心的外围是心包络,心包络之内有膻中,其是心主之宫城,其有病,则刺心包络所流。

驳斥反方“(3)、”   反方说“(3)、胆囊、膀胱不过是替肝脏、肾脏贮存胆汁、尿液的一个囊而已,自然不能与心、肺、肝、肾等脏器

的功能相提并论。”你这些话,与你的题目““经络”本质及针灸作用机理表述无需五行学说”,文不对题,是南辕北辙,故我方不用驳斥。
驳斥反方“(4)、”   反方说“(4)、三焦具体所指是模糊的,却能绘出个“经”来。”不能因为其描述简单而否定其经脉的存在。
驳斥反方“(5)、”   反方说“(5)、大脑如此重要器官,竟然没有进入“五行学说”所规定的“经”的范围。”在中医的理论中大脑与

肾相关联,大脑不属于五脏,不能用西医的概念来套中医的概念,就是西医也没有大脑是五脏的之一概念,因此大脑与五行没有直接关联性,

存在间接关联性,因此没有必要直接进入“五行学说”。如果反方认为其进入“经”的范围,加上“大脑经”,就破坏了“如环无端”,因此

没有必要出现“大脑经”,再者,十二经也好,十四经也罢,都是成对出现,一旦加入大脑经,请问反方,大脑经和谁称谓表里关系?

驳斥反方“3、”   反方说“3、经络与神经    针剌时的得气,显然是神经的反应。”如果说“得气”“是神经的反应”,请问足三里腧穴

这个部位的神经没有联通到胃,何以是神经的反应?再,仁海承认有“外周经络”,说明神经不是经络。既然仁海有“外周经络”之说,说明

经络存在。
驳斥反方“6、”   反方说“6、经络与腺体   人体的腺体可分为有管腺和无管腺两大类。有管腺又叫外分泌腺,其分泌物需经导管排出,如

消化腺、汗腺;无管腺又叫内分泌腺,它由腺细胞为主体组成,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分布,没有腺导管,其分泌叫激素,直接进入血管。腺

体分泌的激素,既然进入血管,也就敷布到全身。”
    从反方所述,看不出反方通过论证腺体就是经络的概念,不能因为激素通过血管“敷布到全身”来证明其是经络,我们喝的水,也到达全

身,难道水也是经络?因此,其说不成立。

   反方论据“2、经络循行路线的实质——古代医家在人本上创建的论理工具 相当于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
  反方在论证中说:“不是有腔隙的管道,不能容纳“气”和“血”,没有运行“气”和“血”的功能,……从古典文献的记载看,根本没说

“经”或“络”本身有腔隙。所以,在近代,把“经络”说成是人体上有生理功能的一种特殊结构,认为“经络”有运行“气血”的生理功能

,是错误的。”
  正方驳斥如下:

   古典文献有记载“经”或“络”本身有腔隙,且有运行“气”和“血”的功能。如《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五脏之道,皆出于经

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血气与邪并,客

于分腠之间,其脉坚大,”《灵枢经·营气第十六》:“ 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故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

,上行注足阳明……复出太阴。此营气之所行也。”《灵枢经·玉版第六十》:“胃之所出气血者,经隧也。而隧者,五脏六腑之大络也。”

由此可见,经络运行气血不存在错误,而是正确的。由于经络运行气血,而神经不运行气血,经络有腔隙的管道,神经没有腔隙的管道,故神

经不是经络。
  反方论据“3、 现行的经络循行的线条是人为构建的——郑金生先生”,
  反方在论证中说:“什么是经络理论?就是古人观察到体表和体表、内脏和体表的某种联系后,对它们进行解释而形成的东西。,,,。可

是现行的经络循行的线条是人为构建的。”
既然承认“古人观察到体表和体表、内脏和体表的某种联系后,对它们进行解释而形成的东西”的这个事实,根据事实就不能描绘经络循行的

线条吗?根据事实描绘经络循行的路线就是人为构建的?据此推理,我们现在看到植物用线条描绘的图就是人为构建的?岂有此理?
    反方论据“4、否认经络传统循行路线 经络的本质——不过是古人对于神经的深入认识――刘亦之先生”
      反方在论证中说“四、否认经络传统循行路线    经络的本质——不过是古人对于神经的深入认识  ――刘亦之先生”

既然反方说针感神经的反应,请问胃痛针刺足三里,这个腧穴的神经没有联通到胃,所以用神经学说得不到合理的解释。如果说“治疗胃病的

主穴在任脉上”,而对脾胃虚寒的胃痛,主穴则是脾腧、胃腧没有联通到胃,也看不到“解剖学中脊神经支配图,再对比一下中医经络的背部

内脏腧穴图,两个图有着惊人的相似。”所以神经学说就是经络学说不成立。
   顺便说一句,请反方回答融合先生23楼关于神门腧穴的质疑。
结论:仁海承认存在“外周经络”,他自己否定自己的“十二经循行路线”不存在;十二经的存在不是五行学说套出来的,但是不可否认二者

有密切联系。
   请反方直面回答我方的质疑,如反方不直面,我方在根据辩论规则而请求锁帖。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3
发表于 2015-11-16 19:0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4
发表于 2015-11-16 19: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11-16 12:15
非常感谢杨鹏举教授的精彩辩辞,且听本人细细评论之:


无关”与“密切联系”,——这是用己之矛,击己之盾。

—————————————————————————————————————
正方回答:请反方注意我方的原话:“因此三焦与心包络的出现与五行无关,但是不可否认二者有密切联系”,三焦与心包络的出现是固有的,所以不是因为有五行才产生三焦与心包络,但是三焦与心包络他们受五行的影响,所以关系密切,难道是“用己之矛,击己之盾”, 你断章取义,为什么不将“出现”二字联系起来读?
—————————————————————————————————————
“那么,这个“脾”的解剖位置离肾有多远?”
正方回答:不论其二者多远,那是另外一个问题,你前边说脾没有具体位置,现在你又扯这个,你这是不直面。
—————————————————————————————————————
  既然《内经》不是解剖的专著,那么,竟能描绘出位置相对精确的“十二经循行路线”来,今人到目前为止尚无法找到“经”线,这就充分说明《内经》时代的“十二经循行路线”是总结临床观察到的大量现象后,通过人为虚构并经过艺术加工等而成。——因为古人也是人,而不是神。

正方回答:虚构是凭空捏造而杜撰,既然反方承认是“是总结临床观察到的大量现象”,其“现象”的背后则有本质,而虚构不存在“现象”二者是有质的区别。
—————————————————————————————————————
这等于先生什么也没有说

正方回答:将心包络与膻中的关系描述的如此清楚,反方却说“这等于先生什么也没有说,”就凭你不直面驳斥这一点,因此我方则请求锁帖。
—————————————————————————————————————
请先生弄明白,本辩题二个分题中的第一题是:传统中医理论中的“十二经循行路线”不存在。


正方回答:既然反方明白辩题的题目,你应该围绕“医理论中的“十二经循行路线”不存在” 而阐明事实,你却谈“存胆汁、尿液的一个囊”,难道不是文不对题是什么?反方无论如何狡辩,却于事无补。
———————————————————————————————————
没有确切位置、没有事实存在的脏器,何来煞有介事的一“经”?
正方回答: 关键是没有读内经,这是其一,其二,你是按照西医的标准而言。就其目前你废 五行的行为,就是根据西医的理论而来。
———————————————————————————————————
针剌足三里没有治胃病的效果,纯属心理安慰作用。

       该“外周经络”和称谓,本来写上的是“外周神经”,但为了照顾保守中医们的情绪,而改成“外周经络”。因为十二经循行路线是人为虚构的,所以,中医理论中的“经络”只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


正方回答:1,如果说是“纯属心理安慰作用。”,可是你没有拿出任何证据来证明是“纯属心理安慰作用。”等于反方自己否定自己。
  2、如果是“本来写上的是“外周神经”,”是为了“照顾保守中医们的情绪”,可是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因为(1)、辩论快结束了,驳斥你已经是到了隅角,你才如此说;(2)、辩论规则规定,允许有补充说明,而你没有说明,所以已经没有任何退路了,只有举手投降。
———————————————————————————————————
中医理论中的“经络”,只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现象,而这种“经络现象”有激素的参与。

正方回答:不直面回答我方的质疑,这是其一。其二,至于“经络现象”有激素的参与。”说,以此推理,还有心脏的参与,太含糊其辞。其三,经络现象是线条状反应,而激素是呈弥漫状反应,因此用激素不能说明是经络。
———————————————————————————————————
几千年之后,先生也成古人了,如果您的书到那时也成经典了,您认为您书中的说辞,几千年之后的人们会认为是绝对正确的?
正方回答:
反方不直面驳斥我方的论证。
———————————————————————————————————
“经络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是任何人也无法否定的。例如,经过针剌,病人有时会感到某个线上有或胀、或麻或痛的感觉,这恰好证明是神经传导的功能,因为这种传导并没有按照“经络循行路线”在有感觉的部位处,自起始点至终结点运行完毕。


正方回答:既然是“神经传导的功能”,为什么质疑足三里你则说是“心理安慰作用”,就是是
“神经传导的功能”,还是“心理安慰作用”,就连你自己用西医的学说也不能自圆其说,先生,不要卖矛又卖盾了。我方已经将神经与经络区别了,所以你的神经说已经破产。得气,并不等于“自始至终”,故“自起始点至终结点运行完毕”是强词夺理。
—————————————————————————————————————

     刘亦之先生用“解剖学中脊神经支配图,再对比一下中医经络的背部内脏腧穴图,两个图有着惊人的相似”的见解,恰好用客观事实证明我们古人的伟大。能在没有精确解剖的情况下,能探索出针剌与神经的关系。这也用事实说明,临床一线医生对针剌作用机理的见解有着重要的不可忽视的说服力。
       针剌足三里没有治胃病的效果,纯属心理安慰作用。
综上所述,杨鹏举先生的辩辞,恰好也证明了“十二经循行路线事实上并不存在,只是人为的通过临床上的一些现象、艺术加工等等形式编制而成”。

正方回答:反方不直面回答脾胃虚寒主穴脾腧、胃腧的质疑。也不回答融合先生的神门的质疑,何以证明 “十二经循行路线事实上并不存在,只是人为的通过临床上的一些现象、艺术加工等等形式编制而成?”   
    管理监督小组,鉴于目前反方不直面这种状况,根据辩论规则,我方请求锁帖。
  请管理删除49楼。致歉!
5
发表于 2015-11-16 22:43:47 | 显示全部楼层
administrator 发表于 2015-11-16 22:40
  双方都同意由监督小组裁决了?若同意,双方请跟帖表明态度,我随即锁帖。等所有辩题辩论结束,再打开所 ...

正方同意锁帖。
6
发表于 2015-11-17 11: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11-17 10:30
驳斥反方“(1)”、反方说“(1)、脾脏具体所指至今都不明了,其经络起止,就无从谈起。”,那么 ...

1,古代犯人被砍掉头颅后,这十二经还在“如环无端”的运行?人还能正常存活?

————————————————————————————————
正方回答:
现在我们讨论的是活人,还是死人?不要说砍掉头颅,也不要说去掉五脏六腑,就是去掉血,也不会存活的,人为的让他出现“端”,已经失去正常人的面目了。请问我们讨论的是常态,还是非常态,看看你的辩题针对的是什么?

————————————————————————————————
2,必须成双成对,还必须有表里关系?男性阴茎、女性阴蒂,是否也要成对?请问,创立医学理论等同于搞艺术创作,可以随意而为?
——————————————————————————————————
正方回答:
六经是与五脏六腑的关系,请问反方“男性阴茎、女性阴蒂”,其是不是五脏六腑?如果男性阴茎、女性阴蒂”不是五脏六腑,你这就是胡搅蛮缠。
3,除了上边的1,2,外,不直面,剩余其他内容,我方已经回答,反方如此反复粘贴,故我方不再答复。既然双方各自阐明观点,并经过质疑,对错是非,由管理监督小组裁定,我方建议锁帖。如果反方不同意锁帖,除非有新的论述,如果没有,又不同意锁帖,我方不再回复。


7
发表于 2015-11-17 17: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8
发表于 2015-11-17 18:0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杨鹏举 发表于 2015-11-17 17:01
人死后“经络”就没有了?如此说来,您这也是在证明“经络循行路线不存在”。
—————————— ...

仁海,既然“闲话少说,请君入瓮”,请反方确认“十二经络应十二月、十二律”之“应”是什么?然后我方则回答。
9
发表于 2015-11-17 18:59:04 | 显示全部楼层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11-17 18:20
您就说应了“五星”,不就得了?要不,您那五星留着何用?

管理监督小组:
    目前反方和正方是什么状态的辩论,是否根据直面的规则,请看65楼、67楼,75楼,76楼双方的辩论内容,我方请求锁帖,我正方这个锁帖诉求是否符合辩论规则? 如果是符合辩论规则,请予以锁帖。如果反方有正当理由驳斥我方诉求,即指出我方的诉求不合理的证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31 03:22 , Processed in 0.09639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