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1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皮肤淀粉样变中医辨证治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3-9 21:17: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皮肤淀粉样变中医辨证治疗

皮肤淀粉样变性又称苔藓样和斑疹形淀粉样变;属淀粉样变性病的一型,系指淀粉样蛋白沉积于正常的皮肤组织中而不累及其它器官的一种慢性皮肤病。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是由淀粉样蛋白物质沉积于皮肤所致。淀粉样蛋白是一种球蛋白和粘多糖复合物,因其类似淀粉的化学反应如碘反应而得名,但实际上与淀粉毫无关系。有人提出本病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些病例血中脂质和蛋白质异常,故认为与代谢障碍有关。部分病人有家族史。男性多于女性,多见于青壮年,可迁延数年或数十年。

中医认本病乃禀赋不足,机械性刺激,久病血虚血瘀,情志不畅,气滞血瘀,饮食不节,痰浊凝结,气血不足,皮肤失养,加之气滞、血瘀、痰凝、结于皮肤,腠理失养所致。
内治法
风湿蕴阻
临床表现:皮疹颜色淡褐,密集不融合成片,皮肤粗糙肥厚,发于小腿伸侧、臂伸侧和背部等处,阵发性剧痒,舌苔薄或白腻,脉滑。
治法:疏风利湿止痒。
方药:二妙散合全虫汤加减。黄柏12克,苍术12克,全蝎3克(焙,研末冲服),白蒺藜12克,槐花12克,威灵仙12克,皂角刺12克,白鲜皮12克,当归10克,丹参12克,鸡血藤10克,夜交藤10克。
加减变化:如瘙痒明显者,加地肤子、刺蒺藜,重用白鲜皮。如瘙痒甚烈,皮损肥厚明显,色素沉着者,加乌梢蛇。如皮损肥厚角化者,加鸡血藤、白芍、麦冬。
风燥血瘀
临床表现:皮疹干燥或粗糙为褐或紫褐色点状,色素斑聚合而成,多见于后背肩胛间区,可累及躯干四肢,呈网状或波纹状,偶夹有角化性小丘疹,有灰白色薄鳞屑,伴有色素沉着,舌质暗,苔少而干,脉濡弦。
治法:祛风润燥、活血化瘀。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12克,红花12克,当归12克,川芎10克,生地12克,白芍12克,玉竹12克,薄荷10克,桔梗10克,麦冬12克,全蝎3克(焙干吞服),鸡血藤12克。
加减变化:兼气血不足者,加党参、黄芪、白术、丹参,重用当归。瘀血重者,加三棱、莪术。风燥瘙痒甚者,加白鲜皮、刺蒺藜、地肤子。
气血双亏
证候,神疲乏力、气短、头晕心慌,面色萎黄或㿠白,皮肤紫癜,或吐血绵绵,色暗淡,舌淡,脉细数。
治法,滋补脾肾,活血化瘀,化痰消积。
主方,金匮肾气丸合膈下逐瘀汤加减。
加减,出血明显者,去肉桂、附子、桃仁、红花、川芎,加仙鹤草30g,茜草20g(腹胀者加砂仁、6g,枳壳12g(便溏者去桃仁,加薏苡仁20g,莲子肉12g。
痰湿瘀血
证候,胁下积块坚硬,或有黄疸,消疲形脱,饮食大减,面色萎黄甚则黧黑,舌质淡紫或有瘀斑,无苔,脉细数或弦数。
治法,滋补脾肾,活血化瘀,化痰消积。
主方,金匮肾气丸合膈下逐瘀汤加减。
加减,出血明显者,去肉桂、附子、桃仁、红花、川芎,加仙鹤草30g,茜草20g(腹
胀者加砂仁、6g,枳壳12g(便溏者去桃仁,加薏苡仁20g,莲子肉12g。
肝肾阴虚夹痰瘀
证候,胁下积块,皮肤瘀斑或斑块时发时止,鼻衄,牙宣出血,神疲乏力,头晕耳聋目眩,
面色紫滞,唇紫,口燥心烦,手足心热,或有潮热盗汗,舌质红绛少津,脉弦细数。
治法,滋补脾肾,活血化瘀,化痰消积。
主方,金匮肾气丸合膈下逐瘀汤加减。
加减,出血明显者,去肉桂、附子、桃仁、红花、川芎,加仙鹤草30g,茜草20g(腹
胀者加砂仁、6g,枳壳12g(便溏者去桃仁,加薏苡仁20g,莲子肉12g。
脾肾阳虚夹痰瘀
证候,神疲祛寒肢冷,遇冷皮肤紫斑,面色苍黄或见皝白,脘闷纳呆,胁下或见积块,舌质胖淡紫,脉沉弦。无力。
治法,滋补脾肾,活血化瘀,化痰消积。
主方,金匮肾气丸合膈下逐瘀汤加减。
加减,出血明显者,去肉桂、附子、桃仁、红花、川芎,加仙鹤草30g,茜草20g(腹
     胀者加砂仁、6g,枳壳12g(便溏者去桃仁,加薏苡仁20g,莲子肉12g。
外治法
(1)外洗:
荆芥30克,马齿苋30克,苦参30克,丹参12克,白鲜皮12克,大黄12克,地榆12克,大风子12克,蒲公英12克,煎水外洗,每日1次。
(2)热敷:
苍术30克,黄柏30克,防风30克,白鲜皮30克,红花30克,煎水热敷。
(3)滚刺疗法:
先按常规消毒,再用带小钝刺滚筒进行推滚,直到皮损全部渗血,揩干后,撒上消毒后的枯矾粉研磨片刻,再贴伤湿止痛膏或橡皮膏,5~7日滚1次,7次为1个疗程。
(4)吹烘疗法:
用10%~20%硫黄软膏外涂皮损后,以电吹风吹烘15分钟,每日1~2次,5日为1个疗程。
2
发表于 2019-9-24 21:29:50 | 只看该作者
看过了,谢谢楼主
皮肤病,图文并茂
3
发表于 2020-1-7 21:29:45 | 只看该作者
皮肤淀粉样变的中医治疗是相当困难的,往往是精血亏损,痰瘀燥湿夹杂混合型居多,典型的单纯的极少,所以治之而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4-28 17:11 , Processed in 0.04859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