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门纯德与《名方广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3-28 11:25: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万里朝阳 于 2016-3-28 11:27 编辑

门纯德与《名方广用》


门纯德(1917—1984),字秉洁,河北蔚县人。青年时代,自学中医,勤奋攻读,孜孜探求,1937年正式行医于乡里,1954年被聘为山西省广灵县人民医院中医师,1957年调至晋北卫生学校任教员,1962年调至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先后任教师,讲师,副教授。并先后被选为山西省第五、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山西省中医学会理事。门纯德学验俱丰,是山西省最早聘为副教授的中医。曾撰写大量论文在国内医刊上发表,其中桂枝汤运用经验被收入全国中医学院统编教材,其治疗疑难杂证,尤其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银屑病,肿瘤的经验和见解,受到了国内医学专科学术会议的关注,并先后编写了《中医学基础》、《中医治疗学》等教材。所著的《名方广用》一书是恩师门纯德先生的力作,其中部分被编入全国统编教材。
1984年8月24日,门纯德先生突发脑溢血不幸辞世,终年67岁。门纯德的逝去是中医事业的一大损失。大型传记丛书《中华中医昆仑》精选了为中华现代百年贡献卓着、深受敬仰的150位中医药学家,门纯德先生赫然入列。
       门先生17岁开始学医时,即无师承友援,又无家学依托,只靠自己孜孜探求、摸索。临证稍久,效失各半,经常面对着失误、不足而苦思冥索,愁闷彷徨。以后的十几年中,白日治病、奔波,穷思于方脉;夜晚诵读医书,远虑于成败。越读书,越临证,越感到唐宋以降诸方书,确实存有呆板、笨伯之处,但又一直摸索不到其它出路。自37岁以后,才渐悟到《灵素》乃中医之正路;仲景之书,乃临证之准则。认识到搞临床工作,不熟仲景则一事无成。
       仲景之书,条文简而寓意深,察证候而辩入微,用药少而效专宏,用之得当,往往立起沉疴。数例用平常方药治之久不获效的病人,遵仲景辨证,投用经方而其病若失,遂更坚定了对仲景的信仰,渐转以经方为主,并广搜博览,扬长避短,一志殚心。
       门先生认为《金匮要略》,是诊治杂病的专著, 临床治杂病,运用《金匮》方剂,堪称娴熟,总于寒热虚实间推求,刻意求工。如用柏叶汤治呕吐,衄血;干姜甘草茯苓、白术汤治腰腿风湿麻痹不仁;黄土汤治阳乏血溢;肾气丸治美尼尔氏综合征,迷路神经炎;大黄附子汤治疗麻痹性肠梗阻;乌头汤治脉管炎等等,皆有佳效。
       门先生善用桂附。临床体会附子辛温大热,走而不守,副作用还不如肉桂多。对虚寒性疾患应用广泛自不待说,即使是阴虚内热者,亦有时少量使用以作反佐,取热因热用之意,多配丹皮、知地以监制。治肝阳上亢之头痛,以附子配生石决明,牡蛎。用附子腾越肾中之阳,俾其上济肝木,石、牡使浮阳潜降,常应手而瘥。治神经衰弱久久不寐,经用养阴安神,镇静药物效微者,也适当加桂附一类兴奋药。已故名中医章次公先生,也有这方面的经验,只要辨证凯切,确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门先生也赏用桂枝。尝曰:“我这个医生,离开桂枝就当不成。”指出古之桂枝、肉桂不分,宋元以后渐分为二。桂枝可解表,也可温里。其味辛而甘,配伍不同而作用也不同。仲景小柴胡汤加桂枝,取其和营解肌之力;四逆散加桂枝是制其动悸;防己黄芪汤加桂枝是制其奔豚;理中丸加桂枝是平其肾气;在去桂加术汤后注曰是取其利尿;小建中汤加桂枝是取其温补。此外,桂枝茯苓丸用之取其治血消积,门先生常以桂枝配龙牡,平其冲逆;配参术温补中焦;配麻杏解表定喘;配附子振奋元阳;配红花、丹参活血行血;配生芪、术苓行水利湿;配生姜、伏龙肝、半夏止呕温胃;配芍药治经闭;配柴芍理气疏肝。一般外感内伤,如痰喘、咳嗽、水肿、胃痛、痹痿、惊悸、怔忡、月经不调、痛经症积、以及便泄下利,风寒湿阻,心血管疾病等一系列疾病,都广泛使用桂枝。
       门先生认为既用仲景方,当遵仲景量,否则常常起不到良好的治疗作用。比如使用五苓散,北京中药研究所实验证明,按仲景之量利尿作用最佳,如等量齐投,利尿作用明显降低。药量在方剂中意义十分重要,有些方剂的组成上,可以很清楚看到这一点。小承气、厚朴三物、厚朴大黄三汤组成皆同,区别惟在于量。尤氏《心典》云:“痛而闭,六腑之气不行矣。厚朴三物汤与小承气汤同,但承气意在荡实,故君大黄;三物意在行气,故君厚朴。”日人和久田寅叔《腹症奇览》云:“支饮胸满者,厚朴大黄汤主之。此方与小承气汤同药味,但分量差耳。厚朴大黄汤君厚朴,臣枳实,佐大黄,故主治胸满而不在疏涤;小承气汤君大黄,臣枳实,佐厚朴故主治大便鞭。”故可证日人渡边熙“汉药之秘不告人者,即在药量”,确如斯言。门先生对这一方面,很为重视,临床应用经方,除个别病症外,大都遵用其量,并且认为这是取得较好疗效的关键的一个环节。
      
2
 楼主| 发表于 2016-3-28 11:28:21 | 只看该作者
门纯德经方心法—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伤寒论》
【组成】
柴胡10g        黄芩12g        党参9g        炙甘草6g        半夏9g        生姜9g        红枣4枚
【主治】
少阳病。症见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舌苔薄白、脉弦者。
妇人伤寒,热入血室,以及疟疾、黄疸等杂病见少阳症者
【方义体会】
此方原为和解少阳而设。治疗以寒热往来、口苦咽干、胸胁苦满、舌苔薄白,脉弦为主的各种杂证。少阳为诸阳之枢,若邪气犯之,徘徊于半表半里之间,外与阳争而为寒,内与阴争而为热,故往来寒热.少阳为病,经气不利,少阳相火郁而为热,所以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满;邪热犯胃,胃失和降,故见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食;少阳经气郁而不舒,故脉弦。本方以柴胡清解少阳、疏畅气机,黄芩清泄邪热,安胃除烦;配伍党参,甘草、生姜、大枣,半夏,意在补中扶正,和胃降逆。诸药合之,共为疏解少阳之剂,和解少阳之总方。
【临床应用】
一、        治疗疟疾初起,往来寒热有时有序者。
例:史×,36岁,男性患者。已患疟一月余,每到下午,寒战一时,继而发烧,汗出,大渴、口苦咽干,呕而不吐,脉弦。与服小柴胡汤加草果g克,一剂而愈
二、        治疗肺结核。肺结核初期,肺门淋巴结肿大,有干咳、午后低烧、晨起恶寒肢冷,面颊潮红者.可与小柴胡汤加元参l5克,川贝母9克,牡蛎15克,夏枯草30克治疗,皆多有效。
三、        治疗体质较弱、偶感风寒,出现咳嗽、痰稀、于呕,有微热者,服之多效。其证见脉弦紧、咳喘、痰稀薄者可加干姜、细辛、五味子各3克治之.
四、        治疗急性淋巴腺炎、腮腺炎、颌下腺炎。其证见局部热痛,全身低热者,与本方加金银花20克,川贝母9克,连翘10克,元参15克,大青叶12克,山甲珠5克,往往可愈。
五、        胸膜炎        胸膜炎属感染性疾患,若干性者,可于本方加金银花15克,连翘12克,枳壳6克,天花粉9克,牡蛎12克,元参15克,全瓜萎15克治疗;若湿性者,术方加金银花15克,蒲公英1 5克,茯苓12克,牡蛎15克,川贝母9克,葶苈子6克.防风10克,黄芩量加倍治疗.此类病例甚多,今举其之一。
例:杨×,男,48岁。患干性胸膜炎,自觉胸痛,吸气时加重,稍有咳嗽,痰吐不利,经常感冒。已近三月不愈.经服雷米封多日,略有小效,但胸痈不减,遇劳则加重。诊其脉弦细小数,询之咽干口燥,胸痛胁胀。拟小柴胡汤加味,令服五剂。服后胸痛解除,脉象略和,后与参苓白术散健脾益气,逐渐痊愈。
又例:李××,男,36岁。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经医院检查,诊为湿性胸膜炎,一度住院治疗,疗效不显.遂请中医治之,余与处方:柴胡12克,黄芩15克,党参9克,半夏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4枚,牡蛎15克,全瓜蒌30克,葶苈子9克,茯苓12克,枳壳6克,金银花30克,蒲公英15克,川贝母6克,元胡6克.水煎服。令服六剂。服后胸闷大减,胸痛解除。又令服五剂,基本获愈出院。
六、        扁桃体炎
本症用加减小柴胡汤,临证不论成人、儿童患者均可用之,其救颇佳。方药:柴胡6~15克,黄芩6~9克。半夏6~9克,甘草6~9克,生石膏15~30克,牛蒡子6~12克,元参9~15克,当归6~9克,连翘3~9克,金银花1 2~30克,水煎服。
例:张××,女,20岁。患扁桃体炎,咽喉肿痛,饮食难咽,视其咽峡两侧红肿欲封,颈部两侧发热,呼吸粗壮.头部闷痛,照上方服用二剂,症状减轻,继服三剂,红肿消失,后辅以挑刺疗法而痊愈。
七、        中耳炎
例:郭××,男,37岁。患双侧中耳炎四年。局部肿痛,外耳道常流黄脓水,内服、外用许多消炎药物,症状时轻时重,后与小柴胡汤加金银花20克,蝉退6克,元参6克。防风9克,服数剂而渐愈.
八、        腺体肿瘤
临床实验表明,肿瘤的发生是与机体免疫监视机能有密切关系。临证多年,余体会到;小柴胡汤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尤其对于腺体病变,作用更好。基于此理.余常以小柴胡汤加味治疔腺体肿瘤,收效良好,此举一例。
例:余××,女,37岁。数月前,颈前右侧发现一硬结,逐日增大,就诊时状如鸡卵,并有压痛。检查在颈前右侧有一单发局限性肿物,约4。5×3。5cm.边缘清楚,胶样硬度。触之柔滑,随吞咽上下活动。经同位素扫描为“甲状腺温结节”.碘131吸收率及基础代谢正常.最后确诊为“甲状腺腺瘤”.患者形体消瘦,面色无华,性情暴躁,易怒,脉沉弦略紧,舌红苔少。辨为肝气郁滞,气血凝聚,治先以小柴胡汤加自拟消瘤丸。
处方:柴胡15克,黄芩9克,半夏9克,党参12克,夏枯草30克,牡蛎15克,元参15克,川贝母9克,三棱3克,莪术3克,当归12克,海藻12克,昆布12克,生白芍12克,生姜g克,红枣4枚,水煎服。
服药十余剂,肿瘤缩小,再以此方加活血化淤方药.令其制成丸剂,长期服用,肿瘤日趋缩小,三月后全部消失.
九、        急性胆囊炎
例:芦××,女,58岁。右上腹部疼痛拒按,口苦.恶心,呕吐苦酸水、往来寒热、体温39℃,平时腹胀、背憋痛、便秘,脉弦数有力。B超诊为“胆结石,急性胆囊炎”。此类病证余常施以小柴胡汤加味,多有效验。
处方:柴胡12克,黄芩15克,半夏9克,党参9克,炙甘草6克,香附10克,郁金12克,片姜黄l0克,金银花30克.芒硝6克.生姜9克,红枣4枚.水煎服三剂。
服后诸证基本消失,唯心口疼痛、喜温喜按,再给与桂枝加芍药汤三剂,疼痛消失,食量渐增,后以自拟化石丹服用,数年来安然无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17 04:26 , Processed in 0.04753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