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3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妙刺四缝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5-8 08:34: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妙刺四缝穴  


                                           作者:中医药999
应大家的要求,今日把刺四缝的过程图片上传给大家,供大家参考.此贴上传图片为一9岁患儿咳嗽两月余,久治未愈后来我处就诊,刺四缝后的图样.
四缝穴为经外奇穴,出之明. 董宿 "奇效良方"一书.后世医家主治小儿疳积.本人将四缝穴扩大应用于小儿咳、喘、吐、泻及成人久咳,运用十几年,效果显著.故推荐给大家。双手都刺。所有久咳者多是正虚寒实。
一般隔日一次,症状减轻后为巩固治疗可一周一、二次, 临床观察,此法可增强患儿抵抗力,有的患儿用此法后饮食好转,感冒减少了,或感冒后好得比以前快些.
成人咳嗽时间长的患者,只要能接授效果非常好,遇到这样的患者你试几个就知道它的作用了.
事情有时就是有这样的,"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我开始用四缝穴也只是在遇到吐、泻、咳嗽时间长的患儿时建议刺一下四缝穴,有的家长能按受,有的不接受,不必刻意要求,时间一长,人们就感受到它的效果了.有几例咳嗽患儿都是在三甲医院输液半月多,家长焦急的都知该咋办了,后经人介绍而来求治的.经用少量消炎药肌注,加刺四缝、背部肺俞拔罐,三到五次就好了.现在来找我治小儿的都是因我"会扎小娃子"而来的,基本是每个患儿都用,我把此法提供给同道,如大家用后增强了效果,缩短疗程,使患儿减少西药的副作用,也是我身为一个医者心愿!!









小结:整个治疗过程约13天.患儿来诊四次,前三次为隔日一次,第四次隔了一星期,患儿星期天放假才带过来看的.每次少量药物肌注,穴注,刺四缝.此方法用药轻,操作简单易行,效果显,无毒副作用.
lvgaodi19550908: 小儿疳积的行成多是喂养不当或病后失调,以至脾胃虚损而成疳证,刺四缝能治疳即能建运脾胃,人有先、后二天之本,先天之本即承父、母亲之精气和本身之肾气,后天之本侧为脾胃,四季脾旺不受邪,脾主运化,即有运化水谷精微物质输布全身,营养五脏六腑,又有运化水湿的功能,水湿得到运化侧"濡"五脏、肢体,停溜则为饮、为痰, 为饮则呕、泄、水肿, 为痰则咳、喘、眩,所以刺四缝穴能健脾而达到治疗因湿、痰、饮而引发的疳、咳、喘、吐、泻、眩等病症,从以上三次刺四缝的图片可看出其中的粘液(水湿)慢慢被运化没了,病也就慢慢好了. 调三阴总理太阴其理何许就含在其 中了吧, 不管总么理解,其效果是肯定的. 本人学识不沉,只是个人浅见,望有识之士更沉层次的探讨!发皇古议!
興漢:治療小兒食慾不振有效,
zxldy:荨麻疹用过有效
相火司天:奥,想起来了,小时候农村一些老太太用此法治小孩的食欲不振所知的营养不良(方言叫“瘦腴子(音)”,相当于疳疾一类消化类病),当时以为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愚昧之举,原来大有来头,谢作者(您的名字我打起来挺费劲,只好称“作者”。请问此法的适应症都有哪些?
dingguoye:用刺血笔刺应该疼痛感轻吧。这样看着孩子应该疼啊。
不懂就问:几十年前见过农村妇女用过此法,说是主治小儿疳积.
panglaoma:乡下老太婆常用的方法,很古老的.适应方面还是很广的.也很有效.针越细越好.下针离针要快(可减少疼痛)(操作者应以患者手面作托方能快速离针).针离手后马上用拇指与食指挤捏针口,挤到出一小些血为度.有粘液继续挤.有粘液表示较严重些.乡下对这点还有小小的风俗就是针毕后患者应立即离开该房间.呵呵.
lvgaodi19550908:只要能肌肉注射的药物都能穴位注射,只是在穴位注射时稍加点利多卡因,因穴注较痛,加利特能轻痛,咳喘用林可、利巴韦林、核酪等都可在双肺俞注0.5至1ml,其余注臀部. 胃痛、腹泻可用庆大、川心连、654-2等注足三里. 腰痛、椎间盘突出、骨增生可用当归、夏天无、骨肽、风湿宁等注相应腰夹脊、委中,头晕、偏瘫可用天麻素、夏天无、川芎秦注风池、曲池、足三里等穴.法无定法,触类旁通!!
                                  “刺四缝”经验谈
                                                  作者:草根一生
四缝穴是经外奇穴,位于第2-第5指掌面,第1、2节横纹中央。
通过“刺四缝”先直观地看血液质量,再通过看哪个手指挤出水、挤出气泡、挤出脂样颗粒,大致可判断身体的状况。
在四缝穴上只要有一根小血管通过的,一定是这个脏器长期有病变,扎的时候就要对着这个小血管扎下去,一股血流就会冲出来,能明显地疏通与这个手指相通的脏器。
我每次“扎四缝”还都不放过“少商穴”,为肺经井穴。
手指与脏器的对应:
食指——脾胃
中指——心脏
无名指——肝胆
小手指——肾脏
大拇指的少商穴——咽喉
刺“四缝”开胃口:一位患了十几年的胃酸反流性胃炎的患者,吃药时好时坏。我就“扎四缝”,再配合艾熏、食疗,只用七天就治愈了,我当时发现他的手指无名指的四缝穴上都有小血管,直刺下去,血就冲了出来,之后让她不食寒凉食物,每天用三粒焦枣加五片生姜泡水喝,疏肝暖脾胃,他反流性胃炎就再没犯过,还同时治疗好了他的失眠。
高烧不退,“扎四缝”扎到无名指的时候,血一下出来,流了很多血,20分钟后开始退热,半小时体温从40度降到了37度。清肝火,发热就退了。
刺“四缝”须知:
1、先用棉线将指的根部缠紧。
2、指缝处消好毒。
3、用“三棱针、刺血针”对准指缝的最中间扎。
4、挤血,4-6滴血即可。
体虚者可以在喝过生姜红枣汤后再扎。
按: 1、哪个脏器不太通畅,不论是在四缝穴上还是在四缝穴的边上扎,血液都会冲出来,血液冲劲越大,说明相应的脏器淤堵的就越严重。 2、刺四缝穴又扎四缝穴周围的血管是既开胃,又疏通经络,还泻火。 3、笔者发现四缝穴除了治疗小儿疳积、百日咳外,其治疗范围在逐渐扩大如:胃脘痛、腹痛、腹胀、咽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呃逆、中暑、发热、感冒哮喘、小儿惊风等症均有奇效。笔者发现还可治疗失眠、神经衰弱疖肿痛风、月经不调等症。


2
发表于 2016-5-18 12:45:00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四缝穴的研究如下:
三十、四缝穴
       1、验证穴位位置
         1)现代定位
       四缝穴位于第2~5 指掌侧,在近端指关节的中央。
         2)手指探穴
           (1)用手指在第2 指掌侧,在近端指关节的中央处(二缝穴)寻摸,没有摸到凹坑。用指甲按压这个位点较为敏感,有肺经的经络感传。
           (2)用手指在第3 指掌侧,在近端指关节的中央处(三缝穴)寻摸,没有摸到凹坑。用指尖按压这个位点较为敏感,有心包经的经络感传。
           (3)用手指在第4 指掌侧,在近端指关节的中央处(四缝穴)寻摸,没有摸到凹坑。用指尖按压这个位点较为敏感,有心包的经络感传。
           (4)用手指在第5 指掌侧,在近端指关节的中央处(五缝穴)寻摸,没有摸到凹坑。用指尖按压这个位点较为敏感,有心经的经络感传。
         3)牙签刺激
           (1)用牙签刺激二缝穴,可以发现肺经***的经络感传。感传沿关节缝向两侧传导,到肺经后呈双向传导:离心线到食指两侧端;向心线到胃***和大肠***。有串经到心经*,脾经**,胃经**,肝经*,胆经前后线*,肾经前后线*和膀胱经小指内外侧线*。
           (2)用牙签刺激三缝穴,可以发现心包经***的经络感传。感传沿关节缝向两侧传导,到心包经经后呈双向传导:离心线到中指两侧端;向心线到胃***。有串经到肺经*,脾经**,胃经**,肝经*,胆经前后线*,肾经前后线*和膀胱经小指内外侧线*。
           (3)用牙签刺激四缝穴,可以发现心包经***的经络感传。感传沿关节缝向两侧传导,到心包经经后呈双向传导:离心线到中指两侧端;向心线到胃***。有串经到肺经*,脾经**,胃经**,肝经*,胆经前后线*,肾经前后线*和膀胱经小指内外侧线*。
           (4)用牙签刺激五缝穴,可以发现心经***的经络感传。感传感传沿关节缝向两侧传导,到心经后呈双向传导:离心线到小指两侧端;向心线到胃***和胰***。有串经到肺经*,脾经**,胃经**,肝经*,胆经前后线*,肾经前后线*和膀胱经小指内外侧线*。
         4)结论探讨
       四缝穴的定位准确。
       2、穴位经络感传内容归纳
         1)穴位归经
           (1)二缝穴归属于肺经。
           (2)三缝穴归属于心包经。
           (3)四缝穴归属于心包经。
           (4)五缝穴归属于心经。
         2)穴位感传的重点部位
          (1)二缝穴在胃***和大肠***。
           (2)三缝穴在胃***。
           (3)四缝穴在胃***。
           (4)五缝穴在胃***和胰***。
           3)穴位感传的串经
          (1)二缝穴有串经到心经*,脾经**,胃经**,肝经*,胆经前后线*,肾经前后线*和膀胱经小指内外侧线*。
           (2)三缝穴有串经到肺经*,脾经**,胃经**,肝经*,胆经前后线*,肾经前后线*和膀胱经小指内外侧线*。
           (3)四缝穴有串经到肺经*,脾经**,胃经**,肝经*,胆经前后线*,肾经前后线*和膀胱经小指内外侧线*。
           (4)五缝穴有串经到肺经*,脾经**,胃经**,肝经*,胆经前后线*,肾经前后线*和膀胱经小指内外侧线*。
           4)左右穴感传的差异在胃。
           (1)左侧在胃的左上半或到胃前壁和大弯。
           (2)右侧在胃的右下半或到为后壁和小弯。
       3、四缝穴释名
         1)穴名字解  
           (1)四字为数词。指每只手有四个穴位。
           (2)缝字指用针线将两块布缀合在一起。引申为需要联合弥补的开口。此处指关节间隙。
         2)穴位名称的意义
       四缝穴指每只手有四个穴位,穴位位于关节间隙处。
       4、主治疾病分析
         1)《针灸大成》记载的内容
       治小儿猢狲劳等症。
       2)现代治疗的病症
       小儿疳积,消化不良,百日咳,肠虫症,腹泻。
         3)本穴治疗的重点疾病
           (1)二缝穴有胃肠病:胃痛,呕吐,腹泻,便秘。
           (2)三缝穴胃病:胃痛,呕吐,腹泻,便秘。
           (3)四缝穴胃病:胃痛,呕吐,腹泻,便秘。
           (4)五缝穴脾胃疾病:消化不良,腹泻,便秘。
         4)属于本经治疗的其它疾病
       待定。
         5)串经治疗的疾病及归经
       百日咳(肺经)。
3
发表于 2016-5-18 12:46:27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四缝穴的研究如下仅供参考(参见《解密中医穴位》)
三十、四缝穴
      1、验证穴位位置
        1)现代定位
      四缝穴位于第2~5 指掌侧,在近端指关节的中央。
        2)手指探穴
          (1)用手指在第2 指掌侧,在近端指关节的中央处(二缝穴)寻摸,没有摸到凹坑。用指甲按压这个位点较为敏感,有肺经的经络感传。
          (2)用手指在第3 指掌侧,在近端指关节的中央处(三缝穴)寻摸,没有摸到凹坑。用指尖按压这个位点较为敏感,有心包经的经络感传。
          (3)用手指在第4 指掌侧,在近端指关节的中央处(四缝穴)寻摸,没有摸到凹坑。用指尖按压这个位点较为敏感,有心包的经络感传。
          (4)用手指在第5 指掌侧,在近端指关节的中央处(五缝穴)寻摸,没有摸到凹坑。用指尖按压这个位点较为敏感,有心经的经络感传。
        3)牙签刺激
          (1)用牙签刺激二缝穴,可以发现肺经***的经络感传。感传沿关节缝向两侧传导,到肺经后呈双向传导:离心线到食指两侧端;向心线到胃***和大肠***。有串经到心经*,脾经**,胃经**,肝经*,胆经前后线*,肾经前后线*和膀胱经小指内外侧线*。
          (2)用牙签刺激三缝穴,可以发现心包经***的经络感传。感传沿关节缝向两侧传导,到心包经经后呈双向传导:离心线到中指两侧端;向心线到胃***。有串经到肺经*,脾经**,胃经**,肝经*,胆经前后线*,肾经前后线*和膀胱经小指内外侧线*。
          (3)用牙签刺激四缝穴,可以发现心包经***的经络感传。感传沿关节缝向两侧传导,到心包经经后呈双向传导:离心线到中指两侧端;向心线到胃***。有串经到肺经*,脾经**,胃经**,肝经*,胆经前后线*,肾经前后线*和膀胱经小指内外侧线*。
          (4)用牙签刺激五缝穴,可以发现心经***的经络感传。感传感传沿关节缝向两侧传导,到心经后呈双向传导:离心线到小指两侧端;向心线到胃***和胰***。有串经到肺经*,脾经**,胃经**,肝经*,胆经前后线*,肾经前后线*和膀胱经小指内外侧线*。
        4)结论探讨
      四缝穴的定位准确。
      2、穴位经络感传内容归纳
        1)穴位归经
          (1)二缝穴归属于肺经。
          (2)三缝穴归属于心包经。
          (3)四缝穴归属于心包经。
          (4)五缝穴归属于心经。
        2)穴位感传的重点部位
         (1)二缝穴在胃***和大肠***。
          (2)三缝穴在胃***。
          (3)四缝穴在胃***。
          (4)五缝穴在胃***和胰***。
          3)穴位感传的串经
         (1)二缝穴有串经到心经*,脾经**,胃经**,肝经*,胆经前后线*,肾经前后线*和膀胱经小指内外侧线*。
          (2)三缝穴有串经到肺经*,脾经**,胃经**,肝经*,胆经前后线*,肾经前后线*和膀胱经小指内外侧线*。
          (3)四缝穴有串经到肺经*,脾经**,胃经**,肝经*,胆经前后线*,肾经前后线*和膀胱经小指内外侧线*。
          (4)五缝穴有串经到肺经*,脾经**,胃经**,肝经*,胆经前后线*,肾经前后线*和膀胱经小指内外侧线*。
          4)左右穴感传的差异在胃。
          (1)左侧在胃的左上半或到胃前壁和大弯。
          (2)右侧在胃的右下半或到为后壁和小弯。
      3、四缝穴释名
        1)穴名字解  
           (1)四字为数词。指每只手有四个穴位。
          (2)缝字指用针线将两块布缀合在一起。引申为需要联合弥补的开口。此处指关节间隙。
        2)穴位名称的意义
      四缝穴指每只手有四个穴位,穴位位于关节间隙处。
      4、主治疾病分析
        1)《针灸大成》记载的内容
      治小儿猢狲劳等症。
      2)现代治疗的病症
      小儿疳积,消化不良,百日咳,肠虫症,腹泻。
        3)本穴治疗的重点疾病
           (1)二缝穴有胃肠病:胃痛,呕吐,腹泻,便秘。
          (2)三缝穴胃病:胃痛,呕吐,腹泻,便秘。
          (3)四缝穴胃病:胃痛,呕吐,腹泻,便秘。
          (4)五缝穴脾胃疾病:消化不良,腹泻,便秘。
        4)属于本经治疗的其它疾病
      待定。
        5)串经治疗的疾病及归经
      百日咳(肺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6 23:10 , Processed in 0.05121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