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针灸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1-10 12:15: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针灸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

【概述】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对称性多关节炎,病变常从四肢远端的小关节开始,再累及其他关节。近侧的指间关节最常发病。初呈梭状肿大,最后病变关节变成僵硬而畸形。病变还存在于心、肺、血管等器官。本病证候可交替复发或缓解。以青壮年多见,男女之比为1∶3。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和发病机理,迄今尚未完全明确。目前多认为与自身免疫有关。现代西医学至今尚无特效疗法,多以综合治疗来控制病情,有一定效果。
    在中医学中,一般倾向于将类风湿性关节炎归属于“历节病”的范畴。历节病一名,首见于《金匮要略》,亦属痹症。关于针灸治疗本病的记载,在古籍中,最早见于《素问·痹论》。唐代《备急千金要方》中,孙思邈指出用艾灸痛处的办法治疗历节病,《针灸资生经》和《普济方》均设“历节风”专节,讨论针灸治疗。在明清医籍中亦多有载述。
    应用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现代报道,最早刊于1955年。从60年代开始,不仅观察例数大幅度增加,且在穴位刺激方法上也作了较多的实践和探索。包括体针、耳针、温针及穴位注射等都有试用,有的还结合服用中草药进行治疗。同时也发现,鉴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顽固难治,并非所有方法均能奏效,如以蜂毒注射液穴位注射,对风湿性关节炎效果良好,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却全部无效。另外,可能是诊断或疗效评定标准方面的原因,当时报道有效的,并未被以后的实践所证实。如有人用耳针治疗本病,有效率达83.9%,但迄今为止,没有见到重复的报道。80年代以来,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较大进展,并趋向于成熟。在治疗上,特别重视运用综合疗法,或各种刺激法同时应用,或针灸与中、西药物配合。在穴位刺激法上,一方面挖掘传统之法,如用温针、铺灸等,一方面开拓新的方法,如电热灸、 头针等法。使疗效有所提高。据本文所收集的近二千例统计,其有效率在84.6~96.7%之间。表明针灸有较好的效果。

【治疗】
    体针
    (一)取穴
    主穴:曲池、外关、阳陵泉、足三里、悬钟。
    配穴:风池、合谷、血海、阴陵泉、太冲、八邪、八风。晚期加大椎、至阳、筋缩、大抒、曲泽、委中。
    (二)治法
    主穴必取,用意气热补法:针刺入穴位得气后谨守勿失,全神贯注于针尖,将针小幅度徐进疾退提插3~5次,以插针结束;然后用拇、食指朝向心方向微捻其针约180度,紧捏针柄,保持针体挺直不颤动,意守针尖,以意行气至病所后守气,使气聚生热。八邪、八风点刺出血,曲泽、委中刺络放血;余穴施平补平泻法。余穴施平补平泻法。早期患者留针20分钟,日1次;晚期患者留针40分钟,隔日1次。15次为一疗程。
   
    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1、上肢组:曲池、外关、合谷;2、下肢组:阳陵泉、绝骨、解溪;3、腰背组:大椎、身柱、大杼、至阳、阳关、命门,或上述穴位之夹脊穴。
    配穴:上肢加八邪、阳溪、中渚、手三里;下肢加八风、复溜、丘墟、照海。
    (二)治法
    注射药物为:追风速注射液(主要成份为:凤仙透骨草、骨碎补)或正清风痛宁(主要成份为青风藤提取物青藤碱)。
    两种药液任选一种。根据病变部位,每次选主穴3~6穴,以5号齿科针头吸入药液后,快速刺入选定之穴位,得气后,缓缓推入药液,每穴注入0.5~0.8毫升。
    配穴主要用于有下列症状者:关节有灼热感,指关节肿胀,触之不热,苔白,脉弦滑或数者。施以毫针刺,得气后用泻法或平补平泻的手法,留针15~20分钟,在留针期间,间断予以运针。穴位注射和针刺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三个疗程后休息2~4周,再继续治疗。

温针
    (一)取穴
    主穴:水沟、极泉、委中。
    配穴:分3 组。1、上肢组:八邪、阳溪、曲池、阳谷、小海、天井、肩 Yu、肩 Liao、肩贞;2、下肢组:八风、解溪、丘墟、照海、申脉、昆仑、阳陵泉、秩边、环跳;3、腰背组:华佗夹脊。
    (二)治法
    主穴每穴必取,采用毫针刺,法如下:水沟,进针后行雀啄术,使局部针感强烈;极泉,将上肢举过头取穴,直刺,作提插结合小幅度捻转,使针感向手指传导;委中,令患者平卧,直腿抬高约60度,直刺,亦作提插结合小捻转手法,使针感传导至足。行针1分钟即出针,不留针。
    配穴之肢体穴,据病变部位症情,每次选择8~10对穴位,行温针法。于上午针刺。预先将艾条切成5厘米长。进针得气后,将艾条段套在针柄上点燃(注意从上端点燃),待艾条燃尽即去针。为避免烫伤,可用一圆形硬纸片,剪一缺口,套在针下面。
    配穴之华佗夹脊穴,可在下午针刺,用1.5寸28号毫针,针刺时略斜向脊柱,深刺至有阻力感,并明显得气时,略略退针,每次选15对夹脊穴,两侧均用,进行排刺,留针15分钟。
    上述针法,每日1次,配穴轮换进行,12次为一疗程。停针3~5天继续第二疗程,根据症情好转,可改为隔日1次。
   
    艾灸(之一:铺灸)
    (一)取穴
    主穴:自大椎穴至腰俞穴之督脉。
    (二)治法
    药物:斑麝粉(麝香50%,斑蟊粉20%,丁香粉15%,肉桂粉15%)1.0~1.8克,去皮大蒜捣泥500克,陈艾绒200克。
    选三伏天施灸。嘱病人俯卧床上,裸露背部,在脊柱上作常规消毒。并于灸穴中线上先敷斑麝粉,再在其上铺5厘米宽,2.5厘米高之蒜泥一条,蒜泥上铺3厘米宽,2.5厘米高,截面成等腰三角形的长蛇形艾炷,点燃头、身、尾三点,让其自然烧灼。灸完后,继续铺艾炷施灸,以2~3壮为宜。灸毕,移去蒜泥,用湿毛巾轻轻揩干。灸后可起水泡,嘱患者不要自行弄破,至第3天用消毒针挑破引流,药棉揩干后,涂上龙胆紫药水(隔日涂1次)。然后复以消毒敷料,用胶布固定,直至结痂脱落为止。灸后1月,须忌食生冷辛辣之品及冷水淋浴等。
   
    艾灸(之二:隔物灸)
    (一)取穴
    主穴:分两组。1、膻中、中脘、足三里;2、膈俞、肝俞、脾俞、命门。
    (二)治法
    采用隔附子饼或隔姜灸法,附子饼用附子、肉桂、细辛等药物研细,用饴糖、姜汁拌和,做成厚8mm,直径30mm饼状;或用较大的生姜切成10mm厚的姜片。治疗时将底径20mm和高20的纯艾 绒艾炷置于上述穴位上.中间隔附子饼或姜片。每次灸4壮, 两组穴位交替使用,每天用1组穴位。50次为一疗程,每1个疗程结束后停止10~15天继续下一个疗程,需连续治疗2~3年。
   
    综合法
    (一)取穴
    主穴:大椎、身柱、神道、至阳、筋缩、脾俞、肾俞、小肠俞、委中、阳陵泉、足三里、太溪、丘墟、阿是穴。
    配穴:上肢加天宗,下肢加秩边;腕、踝、肩、膝(耳穴)。
    阿是穴位置:关节肿痛处。
    (二)治法
    主穴每次取8~10穴。针刺手法如下:大椎、神道、身柱、至阳、筋缩、小肠俞、委中,用徐进疾出之泻法;脾俞、肾俞、太溪用浅刺轻捻之补法;阳陵泉、丘墟用平补平泻法。足三里施补中有泻法。配穴可酌情选用,天宗穴用合谷刺(鸡爪刺)法,使感应向肩部放射,秩边用输刺法,反复提插,使感应向下肢放射。
    阿是穴,如为肿胀关节,以皮肤针重度叩刺出血。手指肿胀伸屈不利,三棱针刺四缝。耳穴,以王不留行籽贴敷,令患者每日自行按压3次。在较大关节如腕、踝、肩、膝肿胀处以三棱针点刺出血,并拔罐。
    上法每周治疗2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2周。
   
    拔罐
    (一)取穴
    主穴:分区选穴。
    1.上肢前区:包括肩前部、上肢内侧、手掌部,主要取手三阴经的穴位及患部。
    2.上肢后区:包括肩后部、上肢外侧、手背部,主要取手三阳经的穴位及患部。
    3.下肢前区:包括股前部、膝关节前部、胫前部,主要取胃经、胆经、脾经的穴位及患部。
    4.下肢后区:包括髋关节、股后部、■窝及腓肠肌处,主要取膀胱经的穴位及患部。
    5.足背区:包括足背部和内外踝,主要取胃经、脾经、肾经、膀胱经、胆经的穴位及患部。
    (二)治法
    药物用防风、麻黄、川芎、透骨草、生地、蕲艾、杜仲、牛膝、木瓜、当归、川椒、寄生各12克。用具为竹罐(以四川产淡竹制作),长4~6厘米,内径1~4厘米数十双;特制的梅花针式三棱针以及一用来叩击针柄的针槌。
    令病人取适当体位,根据具体情况从上述五区中选择有关治疗穴区。
    1.刺法:常规消毒皮肤,左手持针柄,使针尖贴近皮肤,右手握针槌叩击针柄前端,叩到即可,使针尖刺入皮肤后马上提起,相当于皮肤针弹刺。刺激量分为二种:重刺激,叩刺后马上出血,主要用于体质好、症情重、肌肉丰厚处;轻刺激:叩刺后不出血,须待拔罐后才出血,主要用于体质差、症情轻、肌肉浅薄处。每次治疗叩刺次数一般依据病变部位大小决定,前者多而后者少,平均约数十次左右,每次出血数毫升至十数毫升。
    2.拔罐法:先将前述之中药用布包好,以凉水浸泡,然后放入开水内煮15分钟,再将竹罐放入中药水内煎10分钟即可使用,水温宜降至65~75℃左右为合适,过低不易吸附,过高则易造成烫伤。可根据部位、病情及病程,病人耐受能力适当调节水温。操作时,将煮好的竹罐迅速倒掉药水,用干热毛巾擦干罐口后,立即将其扣在刺络之处。留罐15~20分钟,以针孔出血、局部深红为度。取罐后宜用消毒敷料擦净血迹,进行消毒,以防感染。
    每次取1个区(双侧)即可,一般每周治疗两次,10次为一个疗程,三个疗程后休息两周,如体质强壮,病情较重或多关节受损时,每周治疗三次。
   
    针灸
    (一)取穴
    主穴:肩贞、肩Yu、曲池、合谷、手三里、环跳、风市、足三里、阳陵泉、昆仑、丘墟。 配穴:太冲、血海
    (二)治法
    一般用主穴,患者体质较壮,发病时间较短,疼痛较著者,针刺宜深,用泻法,使气达病所。体质较弱病程长反复发作不愈, 宜深刺,平补平泻,每日针1次,留针20分钟,15次为1疗程。如关节疼痛,局部发凉, 痛有定处属寒痹者,加艾灸,灸至局部皮肤潮红,有温热感为度。如关节红肿热痛,属热痹者,加刺配穴,用泻法。
   
    艾灸加拔罐
    (一)取穴
    主穴:大椎、命门、肾俞、肝俞、脾俞、足三里。
    (二)治法
    皮肤常规消毒,先将艾绒捏成麦粒大小的艾炷,灸上述穴位各5壮。然后用梅花针叩刺病关节处,使局部微渗血,再于叩刺处拔罐,真空抽气罐拔5分钟,玻璃火罐时间可稍长10~15分钟。隔日治疗1次,3个月为一疗程。
   
    蜂针
    (一)取穴
    主穴:上肢:天宗、肩Liao、肩Yu、曲池、手三里、尺泽、支沟、外关、阳池、阳溪、中渚、八邪;
    下肢: 环跳、秩边、居Liao、血海、鹤顶、膝眼、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解溪、太冲、束骨、八风;
    背部:大椎、肺俞、肝俞、脾俞、心俞、肾俞、命门。
    (二)治法
    先作皮试,给患者前臂内侧皮内注射蜂毒皮试液,半小时内红肿反应直径不超过5m,24小时内无全身反应者,即可开始治疗。根据患者病变部位及疾病轻重选取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取活蜜蜂,用镊子轻夹其胸部,将尾部螫针对准穴位,接触皮肤,则蜜蜂自动将螫针刺入,移开蜜蜂,蜂针留于皮肤内15分钟。1只蜜蜂螫刺1个穴位,首次用蜂量控制在2~5只之内,以后依据病人的敏感程度和病情增减,一般一次用量为10~20只蜂,可1~2天治疗一次,也可一周治疗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可连续治疗几个疗程。
    蜂毒反应及其处理: 在开始治疗时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局部红肿搔痒等情况,可嘱患者多饮水。反应轻微者,一般不需要处理,若反应明显,可减少蜂量及延长间歇时间,并对症处理,如口服抗过敏药等。
   
    剌血
    (一)取穴
    主穴:大椎、腰俞、阿是穴。
    配穴:足三里、合谷、血海。
    阿是穴位置:肿胀关节周围之怒张血管或压痛点。
    (二)治法
    一般仅取主穴剌血,效不显时加配穴针剌。先以粗毫针在大椎、腰俞浅剌数针,并拔罐10分钟。阿是穴用三棱针将血络剌破,使出血至血色变浅为止,压痛点点剌后加罐5分钟。每次出血量控制在30ml左右。配穴针剌,用提插捻转补法,留针30分钟。剌血每周1次,四次为一疗程。针剌隔日1次,15次为一疗程。
2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0 12:15:42 | 只看该作者
针灸治疗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概述】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出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自发性的皮肤瘀点、瘀斑,粘膜和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及出血时间延长等。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又有急性型和慢性型之分。针灸主要用于慢性型的治疗。慢性型较常见,女性为男性的3~4倍。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及发病机理,迄今尚未被阐明。多认为是一种与免疫有关的疾病。
    针灸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现代首例报道,见于1958年。之后,有关临床文章不多。从八十年代初迄今的10余年,开展这项工作的单位才不断增多,不仅观察样本较大,而且治疗方法上也有较大改进,如强调针刺手法的应用,多种穴位刺激法,诸如艾灸、耳穴王不留行籽贴敷等的尝试,使得疗效有所提高。
    尽管就现状而言,针灸作为本病的一种疗法尚未完全成熟,其确切机理有待揭示,但治疗效果是比较肯定的。

【治疗】
    体针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膈俞、脾俞、血海、三阴交;2、 大椎、足三里、三阴交。
    配穴:涌泉、夹脊胸11、夹脊胸7;阴虚型加肾俞,气虚型加脾俞,瘀血型加膈俞。
    (二)治法
    有两种取穴方法, 第1组一般仅取主穴治疗,如效不显改用或配用第1组配穴;第2组主穴可根据病人体质的虚实配用第二组配穴。每次取3~4穴。先针膈俞、脾俞,在穴位旁2~3分处进针,呈45度角向脊椎方向斜刺,得气后,采用提插捻转补法,留针5分钟。继针血海、三阴交,直刺,得气后行捻转提插补法,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行针3次。亦可先针夹脊胸11、夹脊胸7,得气留针5~8分钟,继针其他穴位。涌泉穴,快速进针,行强刺激捻转提插后,不留针。上述穴位亦采用补法。每日或隔日1次,10~12次为一疗程。
   
    艾灸
    (一)取穴
    主穴:八liao、腰阳关。
    (二)治法
    主穴均取,隔姜灸法。令患者俯卧床上,充分暴露穴位。先在穴区表面涂以石蜡油或凡士林少许,防止烫伤并增强粘附性。将0.25厘米厚的姜片放在7×7厘米大的硬纸片上,再将高约4厘米,底面6×6厘米的艾炷,置于姜片之上。艾炷成圆锥形。点燃后,放在穴位上。保持施灸处有明显的温热感,如患者觉太烫,可略作移动。每次置3艾炷,即八{1}2炷、腰阳关1炷,灸45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7天。
  
耳穴压丸
    (一)取穴
    主穴:脾、肝、胃。
    配穴:肺、皮质下、三焦。
    (二)治法
    以主穴为主,酌加配穴。耳部消毒后按摩1分钟,以充血为度。将王不留行籽或磁珠(380高斯左右)粘在0.7×0.7厘米大小的胶布上,探测到敏感点后,用小镊子将此胶布块贴在穴位上。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3~5次,每穴每次1分钟。每次贴1耳,两侧交替,每周3次。每一疗程为半月,疗程间隔5日,当症状、体征消失后,再贴敷一、二疗程,以求巩固。
   
    穴位激光照射
    (一)取穴
    主穴:血海、三阴交、肾俞、脾俞、肝俞、膈俞、涌泉。
    (二)治法
    采用国产LM-H型光-磁量子治疗仪.He-Ne激光波长为6328埃,输出功率7mW。治疗时将探头贴紧穴位皮肤,每日照射一次,每次每穴6~8分钟,10次为一疗程。二个疗程之间休息三天。效果不佳可连续重复数个疗程,显效者可巩固1~2个疗程,巩固阶段可隔日照射一次。
3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0 12:16:38 | 只看该作者
针灸治疗
——再生障碍性贫血

【概述】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系多种病因引起的红骨髓总容量减少、造血功能衰竭,并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以进行性贫血、出血及感染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急性病例症状较重。慢性病例比较常见(约占80%),以起病缓慢,贫血为主,有乏力、心悸、头晕、面色苍白等症,感染、发热及出血较轻。为针灸治疗的主要对象。本病病因不明,可能与化学、物理、病毒感染、免疫因素及遗传因素等有关。
    针灸治疗再障的现代报道,约出现于60年代,早期多以个案为主。至70年代,临床观察病例不断增多。通过二十余年的工作,对针灸治疗本病的规律已有一定认识:针灸对象主要是慢
性再障患者,不仅对成人,对儿童也同样有效,治疗一般都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多采取综合穴位刺激法,如针刺与艾灸结合,或以针灸配合穴位注射等。为了肯定针灸的实际效果,有人曾比较在同样应用常规药物的情况下,加用穴位注射和不加用者的疗效,结果前者优于后者。另外,还有人采用电针治疗急性和慢性再障,发现有效病例都是慢性期患者。
    针灸治疗本病的有效率,由于各地评定疗效标准不一致,差异较大,约在45~80%之间。

【治疗】
    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足三里、膈俞、肾俞、膏肓。
    配穴:发烧加大椎、曲池,出血加血海,肝大加肝俞,脾大加脾俞。
    (二)治法
    药液:50%胎盘组织液、当归注射液、丹参注射液。
    每次选2对主穴,可交替轮用,据症加配穴。上药任选一种。用5号齿科注射针头刺入(背部穴宜向脊柱方向斜刺),至得气后,以中等强度略作提插,然后推入药液,胎盘组织液,每穴2毫升,当归注射液或丹参注射液1毫升。穴位注射要求是:进针宜适当深些,推药要适当快些,针感要求显著。穴位注射隔日1次,亦可1日针刺,1日穴位注射。10次为一疗程,间隔5天后再进行第二疗程。
   
    穴位埋植
    (一)取穴
    主穴:肾俞
    (二)治法
    取4~6个月水囊引产的新鲜胎儿,在无菌条件下取出胸腺。然后,取一侧肾俞穴(男左、女右),消毒、局麻,作一小切口,将胸腺埋入,缝合并以无菌敷料包扎,7~10日拆线。可根据情况,再在另一侧肾俞埋藏。
   
    电针
    (一)取穴
    主穴:大椎。
    配穴:分2组。1、肾俞、足三里;2、膏肓、合谷、血海。
    (二)治法
    每次必取主穴,配穴轮流选用。针刺得气后,接通电针仪。采用连续波与起伏波交替,频率为60~200次/分。每次通电30分钟,电流强度以病人能耐受最大量为限。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间隔3~5天后作下个疗程。电针期间,除支持疗法,停用其他一切治疗。
4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0 12:17:13 | 只看该作者
针灸治疗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概述】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周围血管慢性闭塞性炎症疾病。是我国慢性周围血管中最常见的病种。病变累及四肢中、小动静脉,以下肢为主。临床表现为患肢缺血、疼痛、间歇性跛行,受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严重者有肢端溃疡或坏死。本病以壮年男性多见,常在寒冷季节发病。本病病因迄今未明,现代西医学一般采用扩血管药物或手术疗法,尚无理想疗法。
    灸治疗脱疽,在古医籍中未见明确载述。本病现代针灸治疗的临床文章始于50年代后期,但直至60年代,基本上仍停留在个案报道上,且以单纯针灸法为主。近20余年来,国内外有关资料日益增多。在穴位刺激方法上,除传统的针灸术外,还运用穴位埋植、磁疗、群针法、巨刺法、耳针等;在疗效观察上,进行了多方面对照,如以艾灸与中药治疗对照发现二者止痛效果虽无差异,但在促进创面愈合上,艾灸优于服用中药;另以巨刺与非巨刺(即前者在病肢对侧取穴针刺,后者在同侧用相同穴位针刺),通过肢体血流图观察,发现巨刺组对改善患肢血流的即时效应优于非巨刺组。据本文统计的600余例,其有效率在90%以上。
    在针灸治疗本病的机理研究方面,近年来也做了不少工作。Byszard Kobos应用测温、血管容积描记、动脉造影等法观察,指出针灸可能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扩张血管,增加侧枝循环,消除间歇性跛行,使患肢温度逐渐上升,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治疗】
    体针(之一)
    (一)取穴:
    主穴:血海、经渠。
    配穴:按辨证分型。
    寒湿证:面色无华,喜暖畏寒,患肢沉重痛麻,皮肤苍白,触之冰凉,常伴间歇性跛行,趺阳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苔白腻,脉沉细而迟。阳陵泉、三阴交、足三里、下巨虚、太渊、上巨虚。
    血瘀证:患肢暗红发紫,下垂更甚,抬高则见苍白,足背汗毛脱落;皮肤肌肉萎缩,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沉细。列缺、尺泽、膈俞、上巨虚、下巨虚。
    热毒证:患肢暗红而肿,渐变紫黑,溃破腐烂,疼痛异常,屈膝危坐,伴发热口干,便秘尿赤,苔黄腻而舌质红绛,脉洪数或弦数。太溪、复溜、列缺、尺泽、鱼际、阴陵泉。
    气血两虚证:患肢疼痛较轻,肌肉萎缩,皮肤干燥,疮面久不愈合,肉芽灰暗,并伴面色萎黄,神倦自汗,心悸气短,舌质淡,脉沉细而弱。列缺、尺泽、阴陵泉、足三里、上巨虚、鱼际。
    肾虚证:多见于寒湿、血瘀和热毒证之久病后,兼见面暗神萎、上半身热而下半身寒、口淡不渴,头晕腰痛,筋骨萎软,大便不爽,脉细无力。膻中、膈俞、阴谷、三阴交、尺泽、太溪。
    (二)治法
    主穴每次必取,配穴按证选用。并据证型施用不同刺灸手法。寒湿证,太渊用无疤痕灸法,麦粒大艾炷,灸九壮,余穴进针后用捻转补法,并温针40分钟,每日2次;血瘀证,进针得气后施平补平泻之法,留针15分钟,每日2次;热毒证,得气后用紧提慢插之泻法,每日3次,每次20分钟;气血两虚,进针得气后,行捻转补法,每日1次,每次60分钟;肾虚证,进针得气后,行捻转结合小幅度提插补法,刺激量宜轻,每次留针亦为60分钟。
   
    体针(之二)
    (一)取穴
    主穴:下肢病:脉根、血海、阴包、环跳;上肢病:合谷、后溪、曲池、郄门、青灵。
    配穴:下肢病在大趾加阴陵泉、地机,二、三趾加足三里、丰隆,第四趾及小腿外侧加阳陵泉、绝骨;第五趾及小腿后侧加承山、昆仑,足底加太溪、八风。上肢病在拇食指加手三里,中指加内关,无名指加外关,小指加通里,前臂及手掌加大陵。
    脉根穴位置:第二骶骨棘旁旁开3寸,下5分凹陷处。相当于胞肓穴下5分,位于坐骨切迹下缘。
    (二)治法
    主穴每次据病变部位,选2~3穴,配穴酌加1~2穴。脉根穴刺法:以舒张押手法刺入穴内,充分运用指力,缓慢送针至3~5寸深,务使进入坐骨孔内。到达一定深度后,轻巧提插,使针感循膀胱经放射至足底、如病变不在膀胱经上,可变换针尖方向,慢慢诱导针感向患处放散。为加强感应,可在上述基础上,以拇、中、食三指固定针尖,作小幅度雀啄式提插3~5次,再施补泻手法。所有穴位得气后,实热证者,向外方向刮针10次;虚寒证者,向内轻刮3~5次;虚实兼证者,用平补平泻手法,往返刮针5~6次。隔日针刺1次。1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日。
   
    群针
    (一)取穴
    主穴:下肢4组:①小腿上1/3前外侧面,在胫、腓骨之间的全部体表面积;②小腿下1/3内侧面,在胫骨后的全部体表面积;③在内、外踝骨之前方, 两踝之间的体表面积;④足背跖缝线:在足背部体表面跖部4个跖骨缝。上肢4组:①前臂桡侧上1/3全部体表面积;②前臂掌侧下1/3的全部体表面积;③手腕背侧全部腕关节部位的体表面积;④手背掌缝线:自掌指关节,至掌骨底,即手背体表面掌部4个掌骨缝。
    配穴:阳陵泉、曲池。
    (二)治法
    主穴采用群针法。配穴用穴位注射法。发病肢体不论单双侧,上肢发病取双上肢主穴,配曲池;下肢发病取双下肢主穴,配阳陵泉。上下肢同时发病则全部取或轮流选取。
    每次进针前作常规消毒,然后将针均匀地散刺在线或面上,针距约1厘米。方法为:下肢第1组,四周斜刺,中间直刺,深度2~3寸,共50针;第2组,向胫骨方向进针,针深2寸,共50针;第3组,直刺5分深,约30针,第4组,直刺进针1寸深,20针左右。上肢第1组直刺2寸深,50针;上肢2组,靠尺骨两侧斜刺,中间直刺进针,针深1寸,50针;第3组,直刺2~5分,30针;第4组,直刺1寸,20针。在针刺时应注意避开濒于坏死及溃烂的部位。针刺时不拘泥于穴点,宜散开于面线上。速进针,即所有针数在20分钟内刺完;缓退针,即留针1~4小时,留针期间,可轻刮针柄1~3次,以加强刺激。
    配穴,以2%普鲁卡因注射液注射,每次选1穴,刺入1~2寸并获得针感后,注入药液6毫升。隔3天针刺1次,7~10次为一疗程,停10天后继续下一疗程。
   
    针灸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气海、中脘、膻中、肝俞、脾俞、肾俞;2、内关、太渊、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神门。
    配穴:分2组。1、环跳、委中、承山、血海;2、冲阳、照海、申脉、解溪、太溪。
    (二)治法
    每次选主穴和配穴各1组。各组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不同病变阶段,刺灸法有所不同 。早期,主穴第1组采用无疤痕着肤灸法,每穴灸3壮,壮如黄豆大;同时针配穴第1组,得气后不留针。主穴第2组采用针刺,施热补手法,留针20分钟,同时用艾条灸配穴第2组,不计时间,以患者感舒适为度。上述2组可轮换进行,隔日1次。至中期,在上面治法的基础上,加三棱针挑刺委中出血,背部俞穴拔罐15分钟。至晚期,以上疗法加隔蒜灸冲阳、太溪,5~7壮,艾炷如小指头大,并以艾条灸破溃处,及煎药洗患部。针灸治疗每日1次,药水煎洗每日2次,隔日用玉红膏换药1次。针灸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
   
    穴位激光照射
    (一)取穴
    主穴:少泽、厉兑、商阳、至阴、关冲、大敦、少冲、隐白、少商、中冲、窍阴、涌泉。
    配穴: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破溃处。
    (二)治法
    上述主穴系十二井穴,治疗时,只选择凉痛患趾(指)上的井穴。如大趾病变可选隐白、大敦,小趾病变只选至阴。多趾(指)凉痛可选多趾(指)井穴,但宜加涌泉。如为溃疡坏死,则加用阿是穴。以功率为≥8毫瓦之氦—氖激光治疗仪照射,波长6328埃。每穴照射10分钟,每日1次,1个月为一疗程。
   
    针剌(之三)
    (一)取穴
    主穴:三阴交、公孙。
    配穴:八风。
    (二)治法
    主配穴一般均取,三阴交直剌1.5寸,公孙直剌1.2寸,均用泻法。留针15分钟。八风穴斜剌0.8寸,采用放血疗法,进针后即见血液流出,呈黑红色,摇大针孔,使瘀血尽出,不留针。每日1 次,不计疗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4-29 08:08 , Processed in 0.08191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