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040|回复: 8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答llyyjj老师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2-3 14:56: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答llyyjj老师题

  中医是糊涂医学吗?围绕此题讨论,李老师问,我试答:

llyyjj  三阴三阳六经为体,五脏化五气,六腑化五味,------常听您说,一直没听懂。
---------------------
  中医诊病自脉证始,脉是经脉。三阴三阳六经,是人体的结构系统。连脏腑,通九窍,贯四肢百骇。经是道,是天地之三阴三阳的气道。人要生,就要呼吸天之五气,五脏化五气为神魂魄意志,以生喜怒思忧恐。人要生,就要纳食地之五味,五味化营卫二气,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五味养五气,五气行六经,气味相和,命乃自生。天地之气升降六经,六经属脏腑所统,互为表里,以生筋骨皮毛肉。这是人体的正常生理。故,论人,中医论六经“经脉为始,营其所行,制其度量,内次五脏,外别六腑”。论病,“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所以,中医之体,体在六经。

llyyjj 1,天之五气和人体形成五脏有,何关系?2,五脏化神魂魄意志,是如何认识到的?3,神魂魄意志与喜怒思忧恐是什么关系?
----------------------
  1,“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天气司天,地气在泉,五运秉五行而立于中。“根于中者,命曰神机”。何为神,阴阳不测谓之神,神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在人为脏。故五运之气化五脏。
  2,“两精相抟谓之神”,神是生命的能力。经云“血者,神气也”。心主血脉,故心藏神。“随神往来谓之魂”,肝藏血,血中有魂,故肝藏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精化气,肺主气,精气互化,气并精行则为魄。故肺藏魄。“心有所忆谓之意”,心动营动,动者为意。脾藏营,营化意。故脾藏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存则封藏,肾为封藏之本,故肾藏志。
  3,心藏神,思伤神,神伤则恐;肝藏魂,怒伤魂,魂伤则悲;肺藏魄,喜伤魄,魄伤则狂;脾藏意,忧伤意,意伤则乱;肾藏志,恐伤志,志伤失忆。
2
发表于 2016-12-3 23:21:48 | 只看该作者
您这一段,与现代语言论述文形式不同,所以疑问较多,您不嫌烦的话,我把不解的问题一一提出,您慢慢解答。前面的几句听懂了,后面接着:

人要生,就要呼吸天之五气,五脏化五气为神魂魄意志,以生喜怒思忧恐。
-----------------------------
1,天之五气,是风寒暑湿燥,人呼吸的是大气,不是这五气吧?大气是物质,五气是大气这种物质的变化形式,呼吸的是具体物质而不会是变化形式。就比如,水有冷热,喝水喝的是水,不是喝叫“冷”或“热”的东西。对吧?
2,五脏与五志(神魂魄意志),如果是人为将五志分属五脏,是否正确另外再论。您前边的化五气不懂,如果是天之五气,就不应该是五脏所化,是指五脏之气吗?
3,神魂魄意志,以生喜怒思忧恐。是不是说,五情是五志所化?如果是,五志如何化出五情的?




点评

李老师的话问得怪怪的,这是中医论坛,学的是中医,当然论述的是中医的概念,怎的【与现代语言论述文形式不同】啦? 1,气,说的是中医的气,是自然之气,当然是呼吸之气。气为天之精运化而生的阴阳二气,“阴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4 09:45
3
 楼主| 发表于 2016-12-4 09:45:51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6-12-3 23:21
您这一段,与现代语言论述文形式不同,所以疑问较多,您不嫌烦的话,我把不解的问题一一提出,您慢慢解答。 ...

  李老师的话问得怪怪的,这是中医论坛,学的是中医,当然论述的是中医的概念,怎的【与现代语言论述文形式不同】啦?
1,气,说的是中医的气,是自然之气,当然是呼吸之气。气为天之精运化而生的阴阳二气,“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一阴阳是天地之气,是寒暑之气。一年的阴阳可分12气,24气,都是天元本气。寒热是阴阳的盛衰,是自然表现的形式,这些中医的基本概念让你说得似驴非马,望能讨论中医的问题,面越广,越糊涂。
2,“物生谓之化”,气化脏是生,五脏之化是藏神魂魄意志,藏神魂魄意志的表先是喜怒思忧恐。
3,【神魂魄意志】是五藏。,【喜怒思忧恐】是五志。情志是七情五志。
4
发表于 2016-12-5 16:09:22 | 只看该作者
您的第一条,是介绍的《六元政纪大论》的内容,一段主题是“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湿燥风,人有五脏五气,以生喜怒忧思恐……”
讨论您的第一条,就是向您学习这一篇经文。
本段讲两个内容,一个是天之五气寒暑湿燥风,一个是人的五脏所化之五气。古汉语的表达方式与现代有所不同,不同之处是这里没有明说天地五气与五脏的五气是不是一个意思。
要学习这段经文,得先把这个意思弄明白。
的一句话的天五气,与第二句话的五脏五气,同样是“五气”这个,两个五气是什么关系?是同一个概念还是两个各自有内涵的概念?

点评

讨论是互相学习,学习就不要跳出中医的框框。不能象思考者,云天雾地,离题千里。 第一句话的天五气,与第二句话的五脏五气,同样是“五气”这个,两个五气是什么关系?是同一个概念还是两个各自有内涵的概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6 22:13
5
 楼主| 发表于 2016-12-6 22:13:55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6-12-5 16:09
您的第一条,是介绍的《六元政纪大论》的内容,一段主题是“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湿燥风,人有五脏化 ...

讨论是互相学习,学习就不要跳出中医的框框。不能象思考者,云天雾地,离题千里。
第一句话的天五气,与第二句话的五脏五气,同样是“五气”这个,两个五气是什么关系?是同一个概念还是两个各自有内涵的概念?
-------------------------------------
“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湿燥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
  【第一句话的天五气】,是天五气运行,化五形地气金木水火土。
  【第二句话的五脏五气】是天地之气三阴三阳六气。地以月纪气,十二月24气。由于天地之气“动静相召,上下相临,”五行24气化三阴三阳上奉司天,天气风寒暑湿燥火化三阴三阳为本气,本气下降为在泉之气。在泉之气升天,司天之气下降,人生于气交之中。五脏化五气是天气,五气是六气之质,因为暑火同类。

点评

六气和五气不用解释,我明白。六气就是五气。 要明确的就是,天之五气,是风寒暑湿燥,五脏之五气是什么? 【第二句话的五脏五气】是天地之气三阴三阳六气。 是不是说,五脏也可以产生风寒暑湿燥? 是的话,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7 11:20
6
发表于 2016-12-7 11:20:51 | 只看该作者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6-12-6 22:13
讨论是互相学习,学习就不要跳出中医的框框。不能象思考者,云天雾地,离题千里。
  第一句话的天五气, ...

六气和五气不用解释,我明白。六气就是五气。
要明确的就是,天之五气,是风寒暑湿燥,五脏之五气是什么?

【第二句话的五脏五气】是天地之气三阴三阳六气。
是不是说,五脏也可以产生风寒暑湿燥?
是的话,这句清楚了,我接着学习。

点评

【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说的明白,是五脏收藏,吸用五气,而不是产生五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7 23:12
7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23:12:41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6-12-7 11:20
六气和五气不用解释,我明白。六气就是五气。
要明确的就是,天之五气,是风寒暑湿燥,五脏之五气是什么 ...

【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说的明白,是五脏收藏,吸用五气,而不是产生五气。

点评

我们是学习《六元政纪大论》这一小段: “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湿燥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思恐……” 先生前面说:气,说的是中医的气,是自然之气,当然是呼吸之气。 人要生,就要呼吸天之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8 21:54
五脏化五气讲的是节  发表于 2016-12-8 07:18
8
发表于 2016-12-8 07:17:12 | 只看该作者
匕,变也。--《说文》。徐灏曰:"匕化古今字。"。古字为"匕"。会意。甲骨文,从二人,象二人相倒背之形,一正一反,以示变化。本义:变化,改变。

点评

“物生谓之化”(天元纪大论),我不懂什么说文说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8 13:43
9
 楼主| 发表于 2016-12-8 13:43:03 | 只看该作者
一问三不知 发表于 2016-12-8 07:17
匕,变也。--《说文》。徐灏曰:"匕化古今字。"。古字为"匕"。会意。甲骨文,从二人,象二人相倒背之形,一正一 ...

“物生谓之化”(天元纪大论),我不懂什么说文说武。

点评

物生就是向背  发表于 2016-12-9 06:49
老董的话,都是独特角度,我经常听不懂。  发表于 2016-12-8 21:44
10
发表于 2016-12-8 21:54:03 | 只看该作者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6-12-7 23:12
【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说的明白,是五脏收藏,吸用五气,而不是产生五气。

我们是学习《六元政纪大论》这一小段:
“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湿燥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思恐……”


先生前面说:气,说的是中医的气,是自然之气,当然是呼吸之气。
人要生,就要呼吸天之五气,五脏化五气为神魂魄意志,以生喜怒思忧恐。
--------------------------五气是风寒暑湿燥。如果人吸天之五气的话,就是吸入了风寒暑湿燥。是这么理解吗?
风寒暑湿燥是气的变化,或曰性质,不是空气。
吸进去,是吸自然之气。也可以叫空气,不喜欢空气这个词,就叫气吧。
吸气是一直在吸的,不停地在吸。风寒暑湿燥是如何吸入的?请再讲解。


【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说的明白,是五脏收藏,吸用五气,而不是产生五气。
-----------------------
五脏不产生风寒暑湿燥,这个听明白了。这里提出个收藏,五脏收藏和吸用是不是一回事?

点评

五气是风寒暑湿燥。如果人吸天之五气的话,就是吸入了风寒暑湿燥。是这么理解吗?风寒暑湿燥是气的变化,或曰性质,不是空气。吸进去,是吸自然之气。也可以叫空气,不喜欢空气这个词,就叫气吧。 吸气是一直在吸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9 14:5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30 10:17 , Processed in 0.09216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