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061|回复: 1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针推小百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8-7 18:44: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梳头健脑防衰老
头发和皮肤一样,是人体健康的一面镜子。一头秀丽的头发可使人倍显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现代科学研究认为,人的头发大约有10~15万根,在头发的根部末梢有膨大的小球,称毛球。毛球积聚着毛母细胞,头发的产生、生长及颜色,就是由毛母细胞的活跃分裂和它分泌的色素颗粒决定的。色素颗粒越多,头发就黑;反之,头发颜色就灰,甚至变白。一般而言,头发变灰、白的过程,就是机体气血由盛转衰的过程。
  中医学认为,肾主骨生髓,通于脑,“其华在发”。肝藏血,“发为血之余”。因“头为诸阳之会”,主宰一切精神情志活动,故又有“发为脑之华”之说。中医认为,头发与肾、肝、心、脾、肺、脑等脏腑组织器官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头发的乌黑、润泽、柔韧,均标志着气血充足、肾气充盛、大脑健旺、神气充足。所以,我国历代养生家都把梳头护发健脑的养生方法,看作是健康长寿的重要措施之一。
  古代养生家主张“发宜多梳”。医书《诸病源候论》说:“千过梳头,头不白。”养生保健书《清异录》说:“服饵导引之余,有二事乃养生大要:梳头、洗脚是也。”养生书《摄生消息论》指出:“夏三月,每日梳头一、二百下,自然祛风明目矣。”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说:“梳头百余梳,散头卧,熟寝至明。”由此可见,历代养生家均格外重视梳头的养生保健作用。实践证明,梳头有疏通气血、散风明目、荣发固发、促进睡眠等作用。可见,梳头不仅仅是修饰头发、美化容颜的小事,还是关系到防病延年的大事。
  正确的梳头方法是:由前向后,再由后向前;由左向右,再由右向左。如此循环往复,梳头数十次或数百次后,再把头发整理、梳至平滑光整为止。所用头梳宜取木质如桃木或用牛角等天然材料制成,梳齿易圆滑。梳头时间一般取早晚各5分钟,其余闲暇时间亦可,切忌在饱食后梳理,以免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
  梳头时还可结合手指按摩,即双手十指自然分开,用指腹或指端从额前发际向后发际做环状揉动,然后再由两则向头顶按摩,用力要均匀一致,如此反复数十次,以头皮有微热感为度。
  现代研究证实,勤梳头、常按摩有六大好处:①能疏通血脉,有助于脑部的血液循环,增强记忆力,并有利于预防老年痴呆病的发生;②能使头发得到充分的营养,防止脱发和早生华发,有美发作用;③能散风、预防感冒,减轻头痛;④有明目作用,梳头有助于降低高血压,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⑤能健脑提神、缓解精神紧张、促进睡眠、消除疲劳;⑥有利于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平衡协调功能,延年益寿。
  梳头和按摩,虽说是举手之劳,人人皆可为之,但贵在坚持。只要坚持天天实践,就可以获得防病健身、延年益寿之效。
2
 楼主| 发表于 2006-8-7 18:45:09 | 只看该作者

针推小百科

抗感冒 晨起按摩七分钟
河北固安一中退休教师张从文今年75岁,多年来常感冒,有时一年数次。1996年接触到医疗保健操,一次感冒初期鼻子不通,做按揉迎香这个动作时,觉得特别舒服,这引起了张从文的兴趣,后又从几种报刊中收集到不同角度的按摩知识及中医穴位知识,自己总结出抗感冒的“晨起七分钟”,每天都做,坚持数年来,去掉了感冒的困扰,节省很多药费。近年该地区两次严重流感,周围与其接触密切的多数人重病在身,张从文却安然无恙。显然是按摩增强了抗病能力。张从文把此方法介绍给周围的人,都收到了不同程度的效果。  具体做法是晨起先按摩七分钟再下床。  1、十指梳头:除拇指外两手指并成一字形,(两小指在中央)置于前额头发边缘,两拇指置于太阳穴。用指尖和指甲向后梳。小指经过神庭、上星、百会、后项、脑户、风府到哑门,同时两拇指由太阳穴经耳后风池到脖颈,反复一分钟。  2、拿晴明:用左手拇指和食指的指腹捏住两眼的内眼角凸起部分手不离开,连捏带揉一分钟。  3、洗鼻:两手搓热用两中指腹紧按鼻翼两侧沿鼻梁向上搓到内眼角,再搓回原位,反复搓一分钟。  4、揉迎香:双手食指按揉鼻翼两侧的迎香穴一分钟。  5、揉太阳:两手拇指腹分别压住左右太阳穴按揉一分钟。  6、揉风池:两手拇指分别紧按脑后风池穴,按揉一分钟。  7、干洗脸:两掌心紧按两腮下部,手指向上同时两中指按鼻两侧,用力向上搓擦。经双眼到上额时两掌左右分开,掌根经太阳穴耳前回到原位。反复一分钟。
3
 楼主| 发表于 2006-8-7 18:45:37 | 只看该作者

针推小百科

常搓脚心防病健身
搓脚心有益于活血通络强体健身。涌泉穴位于脚心,属足少阴肾经,位置在蜷足趾时呈凹陷处,常搓涌泉穴可治疗头顶痛、痫病、疝气、小儿惊风、昏厥等症。由于脚心穴位病理反射较多,所以常搓脚心对于祛病健身有较好的效果,在搓涌泉穴时扩大搓的范围,在涌泉穴沿足心凹陷处上下搓,效果更好。如左脚掌心穴位病理反映有腹腔神经丛、肾上腺、肾脏、心脏、脾脏、胃、十二指肠等。右脚掌心穴位病理反映有腹腔神经丛、胆囊、肾上腺、肾脏、肝脏、胃等。
  每天坚持1-2次搓脚心,持之以恒,能起到补脑益肾、益智安神、活血通络的疗效,可以防治健忘、失眠、消化不良、食欲减退、腹胀、便秘和心、肝、脾、胆等脏器病症。
  搓脚心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干搓。左手握住左脚背前部,用右手沿脚心上下搓100次,达到脚心发热;再用右手握右脚脖子,用左手沿脚心上下搓100次,搓的力度大小要以自己舒适为宜。
  二、湿搓。把脚放在温水盆中,泡到脚发红,再按第一种办法搓。
  三、酒搓。倒半两左右白酒于杯中,按第一种办法操作,只是搓脚的手蘸一点白酒,酒搓干了再蘸一下,按第一种办法两脚心各搓100次。
4
 楼主| 发表于 2006-8-7 18:47:07 | 只看该作者

针推小百科

小锤敲出健康来
保健锤在街上很容易买到,有木制的或牛角的,几元钱到十几元钱不等。别小看它,如果充分利用,它可以成为我们居家保健的小帮手。
  敲足底俗话说:“足弱无长寿”。足底有很多的保健穴位,分布着丰富的神经末梢。经常敲打足底,有滋阴降火、安神明目、调补肝肾的作用,可防治头痛、心脑血管病、高血压、肾炎等病。
  敲足三里足三里(足三里穴为足阳明胃经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处———编辑注)是人体的强身要穴,经常敲打可利脾胃、通经络、补虚弱,具有促进消化吸收和增强免疫的功能,可防治膝痛、胃痛、腹泻等症。
  敲大椎和肩井我们低下头用手在颈后能摸到一处骨头最为突出,这就是大椎穴的体表位置。肩井穴在肩上肩胛骨与锁骨间的空陷处。经常敲打大椎、肩井及周围的肌肉,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治肩颈综合症,对伏案工作、操作电脑的人尤为重要。方法是:用右手握锤,沿左肩井、大椎、右肩井慢慢敲打(包括穴位之间的肌肉),然后再返回,往返敲打150次。换左手再同样反复敲打150次。既敲打了穴位,又活动了左右肩关节,一举两得。需要注意的是,大椎穴肉薄,须适当减轻力量。敲手掌人的手心有30多个穴位,经常敲打和按摩这些穴位,能通气血、调节脏腑,达到强身健体之效。需要强调的是,捶打的力量要视个人情况而定,以舒适、能耐受为度。
5
 楼主| 发表于 2006-8-7 18:47:35 | 只看该作者

针推小百科

“捶龙”与拍打
在闽南以及祖国宝岛台湾,有一种古老的捶打疗法,谓之“捶龙”。“七分靠打拼”的闽南、台湾人,劳作之余回到家中,凡觉得肩疼腰酸,困顿疲惫时,习惯吆喝晚辈:“过来,给我捶龙!”做晚辈的听罢就握着一双小拳头,轻轻地有节奏地在大人疼痛部位“咚、咚、咚”捶打起来。
  闽南、台湾民间的捶龙疗法有它的科学原理和实用疗效。在闽台民间,常见的捶龙部位是背部,现代医学证实,背部有许多穴位,如大椎、命门、膈俞等,通过捶龙可以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备急方》中载:“对于手脚怕冷的人,可以从上至下捶打,打热便休。”这很可能是捶打疗法的较早记述。闽台“捶龙”的办法通常把手握成空心拳,刚柔相济,快慢适中,轻重匀称。
  随着返朴归真之风的盛行,祖国传统医学得到进一步继承发扬。时下正流行一种类似捶龙的“拍打运动”健身潮。人们一旦因看书、看电视或上网时间较长而头昏脑涨时,就习惯地轻轻拍拍脑门;坐的时间较久后,腰腿酸痛不适,会用拳头捶捶腰,拍拍腿;走路时间较长时,双下肢酸胀不适,就用双手拍打揉搓等等,这些都是最简单的“拍打运动”。不管拍这打那,必须注意的是,拍打动作应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快慢适中,不宜过猛,有病变的关节肌肉处,用力可稍重些,节奏可稍快些;拍打胸腹部、肝肋部及腰部时,用力要稍轻些,切不可狂拍猛捶,以免损伤肌体。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拍打运动是一种很好的肌肉按摩的方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解除局部肌肉的紧张,使局部关节,特别是肩、颈、肘、腕、指等关节得到适度的活动,有利于防治肌肉劳损、颈椎病、关节炎、肩周炎以及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
6
 楼主| 发表于 2006-8-7 18:48:11 | 只看该作者

针推小百科

自我按摩防治乳腺炎
 推抚法: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充分暴露胸部。先在患侧乳房上撒些滑石粉或涂上少许石蜡油,然后双手全掌由乳房四周沿乳腺管轻轻向乳头方向推抚50~100次。
  揉压法:以手掌上的小鱼际或大鱼际着力于患部,在红肿胀痛处施以轻揉手法,有硬块的地方反复揉压数次,直至肿块柔软为止。
  揉、捏、拿法:以右手五指着力,抓起患侧乳房部,施以揉捏手法,一抓一松,反复施术10~15次。左手轻轻将乳头揪动数次,以扩张乳头部的输乳管。
  振荡法:以右手小鱼际部着力,从乳房肿结处,沿乳根向乳头方向作高速振荡推赶,反复3~5遍。局部出现有微热感时,效果更佳。
7
 楼主| 发表于 2006-8-7 18:48:40 | 只看该作者

针推小百科

擦胸揉腹增强免疫力
 擦胸揉腹养生法,是我国古代简易有效的养生方法之一,很适合中老年人学练,对防止肥胖和提高人体免疫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擦胸、揉腹的方法很简便,取坐位或仰卧位均可。先擦胸,用右手掌按在右乳上方,手指斜向下,适度用力推擦至左下腹;然后再用左手掌从左乳上方,斜推擦至右下腹。如此左右交叉进行,一上一下为1次,共推擦36次。还可兼做擦背,也有助于激活背部免疫细胞的活力。再进行揉腹,以右手掌从心口窝左下方揉起,以肚脐为圆心(顺时针方向)揉腹一圈为1次,共揉50次以上,如减肥可增至200次以上,用力适度。右手做完再换左手向反方向进行,次数同上。
  擦胸、揉腹通常每天起床和晚上睡前各做1次,亦可在中午饭后1小时加做1次。
8
 楼主| 发表于 2006-8-7 18:49:10 | 只看该作者

针推小百科

男性的自我按摩
医生用按摩治疗许多疾病,而当一个人基本健康时,则可以进行自我按摩。
  
  最好在早操和训练之后,肌肉充分放松的情况下,做自我按摩。最广泛采用一种按摩方法是皮肤推摩法。在按摩的开始和结束时采用推摩法比较有力量的一种手法是挤压法。用掌底和大拇指底挤压。为了加大压力,可以将一只手放在另一只手上面。用两手手指进行揉搓更为有力一些。揉搓法不仅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而且还可以消散各种沉积物、揉捏大块肌群的揉捏法是自我按摩的一种主要方法。揉捏时肌肉要放松,把肌肉从骨床上提起,并用力揉捏,先按摩小腿,然后按摩关节、大腿、胸、上肢、背肌、腰肌、颈肌和头,按摩手沿向心方向和最近的淋巴结方向运动:下肢按摩--由足向膝关节,再由膝关节向腹股沟;胸部按摩--由胸骨向两侧;颈部按摩--向下;背部按摩--由脊柱向两侧,在按摩关节和腹部时按摩手做环形运动。腋窝、腹股沟、肘窝和胭窝是不能按摩,按摩时,每块肌肉不少于3-4次。
  
  对于完全健康的人来说,按摩也是非常有益处的。按摩能快速消除疲劳和恢复肌肉的工作能力。恢复性自我按摩再配合蒸气浴,效果则更为显著。
9
 楼主| 发表于 2006-8-7 18:49:39 | 只看该作者

针推小百科

足底按摩六注意
 按照生物全息理论,人体各个器官在足部都有相应的反射区,足部有60多个穴位,因此足又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有目的地刺激相应的反射区能够调节神经反射、改善血液循环、调节内分泌,改善人体各部位器官组织的运转,增强免疫功能,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和自我康复能力,具有防病治病、养生保健之功效。为能达到预期的功效,进行足部反射区按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饭前半小时及饭后1小时内不宜做按摩。
  2.治疗时应避开骨骼突起处及外伤部位,以免挤伤骨膜。
  3.老年人骨骼脆弱,关节僵硬,按摩时不可用力过度。
  4.心脏病严重者、危重病及出血性疾病患者禁止按摩。
  5.结束后饮300~500 毫升温开水以促进血液循环。
  
10
 楼主| 发表于 2006-8-7 18:50:08 | 只看该作者

针推小百科

捏指疗疾法
 根据中医的经络理论和现代医学的脊髓神经反射理论而开发出来的捏指疗法,是刺激来自指尖的经络疗法,据报道,这种捏指疗法可以治疗下列疾病。肝病:揿捏右手拇指的2个关节;
  耳鸣:揿捏双手无名指的3个关节;
  膝痛:揿捏左手小指3个关节的外侧;
  糖尿病:揿捏左手拇指的2个关节;
  高血压:揿捏左手小指根部;
  心脏病:揿捏左手小指3个关节的内侧;
  皮炎:揿捏双手食指根部;
  眼睛疲劳:揿捏右手中指的3个关节;
  增强体力:揿捏左手中指的3个关节;每次操作3分钟,每天一两次。它的特征是疗效立竿见影,而且没有副作用。但是,发热或手指受伤时暂停操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9 01:54 , Processed in 0.12415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