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河间金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太极、太极图与中医阴阳说简析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17-3-4 21:3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吐了之 于 2017-3-4 21:32 编辑

  謝謝先生的学术成果,辛苦啦。后学认为:
  1,《内经》的阴阳五行不同于《周易》诸子百家的阴阳五行,而是另起炉灶,自成一家。比如,开章明义便是黄帝,说明内经与八卦并立,而不是集百家之学而用之。
  2,《内经》不以“推天道以论人世”,而是法天道以化自然。自然之道来自天体运行,天体运化而气化地形,天地气交而生化万物。
  3,易医同源,易推理,医循道。理者,天地人演化之理。道者,天地人化生之道。故,《内经》不排斥《周易》之理,而是用自然界气化的规律证明《周易》之理。所以,《内经》为源。
  4,先生是在论史,史中之医。《内经》论医,医道之理。

点评

开章明义便是黄帝,乃王冰所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5 14:23
《内经》与黄帝没有关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5 14:20
2
发表于 2017-3-5 17: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7-3-5 03:07
综上所述,太极即无极。有注家认为,太极是无(如韩康伯),即宇宙本源,尚未形成元气的阶段,无形无象, ...

  太极是什么?若是无,又为何有极?何为宇宙本源?有出处吗?儒家之论,现代之法都是猜想,都脱离了时代和实践,累得先生翻遍古卷,也无定案。
  何为太?大呀,何为极,边呀。太极无非大而有边也,比如太阳,阳光无边。太阴,月光无边。“易有太极”,上日下月为易,易则日月光照处,光有周而复始之极,便是阴阳。故,有太极则有阴阳,有阴阳则有太极,不是这家论,那家说,是自然景观,不合自然,统统是胡说。
  太虚是什么?虚则空也,太虚就是太空。《太始天元册》文:“太虚廖廓,肇基化元”,“九星悬朗,七曜周肇,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驰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内经说的明白,太空是易,北斗悬而无动,日月五星行而有周,循而有道,这便是天道。天道之极,便是太极。
3
发表于 2017-3-5 17:3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黄中正 发表于 2017-3-5 13:06
这两句话可能有问题,它将阴阳引向了矛盾论。阴阳是自然变化的根本,但不一定是规律,五行却是阴阳变化的 ...

  黄先生此论,甚有深度。但,阴阳是寒暑,是周而复始的四时气候的变化,阴阳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五行是五气对阴阳之气的冲击,要经过十干统运,即阴阳气化方能决定金木水火土之位的寒暑燥湿风,所以,五行之气是变化不定的。
4
发表于 2017-3-5 17:5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7-3-5 14:25
虽名为《黄帝内经》,非黄帝本人所撰写,乃汉人之伪托。

《黄帝内经》是说明医理自黄帝始,是远古以来的医学总结。汉人也好,今人也罢,论的是阴阳五行自然气化的规律,先生又何必弃重就轻而论呢?
5
发表于 2017-3-5 18: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7-3-5 14:38
若太极内含阴阳的话(太极生两仪),始于宋儒(如朱熹)。而以太极图之形式表示阴阳的话,则是明清以后的 ...

  太极图是以图示阴阳的,有逐步完善的过程,“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却是古有定论,其太极是天有天体运行之道,地有寒暑变化之气。太极与阴阳是前因后果的关系。
6
发表于 2017-3-7 20:3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7-3-7 16:53
因此后世学者亦多以《易》学附会《内经》或中医阴阳说,硬要将太极、太极图之类《易》图塞进《内经》、塞 ...

好,说得好。
7
发表于 2017-3-12 20:41:39 | 显示全部楼层
王锡民 发表于 2017-3-12 18:46
因文字太多,时间有限,粗阅一遍。金栋先生辛苦了。

      2013年,我曾在中华中医药论坛与金栋 ...

王教授又误会了。八卦,太极图、河图、洛书等概念,是哲学,是以易经为根据的推理认识。内经则是对天地自然变化规律的纪实,内经是对易经的解读,易经是对内经自然之道的提升和应用。内经是医经,怎能用周易名称?但是,医易同源,名称不同,其理相通。比如易经有八卦,内经有四正四隅八风,周易有河图洛书,内经有五行,周易有太极,太极图,内经有天道,有四时。可·以说,内经是实践,周易是认识。当然,不能把哲学当医学,也不能把医学当哲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 19:40 , Processed in 0.11827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