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河间金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易图与《内经》有关系吗?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17-4-24 19: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7-4-24 19:18 编辑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7-3-14 17:25
古太极图(天地自然河图)

金栋按:《汉书·五行志第七上》说“虙羲氏继天而王,受 ...

金栋按:《汉书·五行志第七上》说“虙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画之,八卦是也”,正是传说中伏羲先天太极八卦图,又名古太极图、天地自然河图。此图(图0-2)是标准的太极图,乃明初赵撝谦《六书本义》首次公布之阴阳鱼图,由蔡元定从四川青城山一位隐士那里所得。清胡渭《易图明辨》认为,此图乃由东汉末年魏伯阳《周易参同契》月体纳甲推演而来。此天地自然河图,即《易·系辞传》所谓“河出图”与《汉书》所谓“河图”,非朱熹《周易本义》卷首九图之一的河图。
——————————————————————————————————————————
       这个天地自然河图,“乃明初赵撝谦《六书本义》首次公布之阴阳鱼图,由蔡元定从四川青城山一位隐士那里所得。清胡渭《易图明辨》认为,此图乃由东汉末年魏伯阳《周易参同契》月体纳甲推演而来。”
      1、明初赵,清胡渭认为东汉末年魏伯阳《周易参同契》月体纳甲推演而来。有无证据证明一定就是《易·系辞传》所谓“河出图”与《汉书》所谓“河图”呢?
      2、一般认为,《易传》成书于孟、荀之后,司马迁之前。东汉末年魏伯阳《周易参同契》居其后。那么,清胡渭《易图明辨》认为,此图乃由东汉末年魏伯阳《周易参同契》月体纳甲推演而来。后人推演的东西怎么可能出现在前人的《易传》之中呢?这似乎有矛盾之处。
      不知我的以上理解是否正确?
2
发表于 2017-4-24 19:5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7-4-24 20:12 编辑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7-3-14 17:31
故同道王锡民先生在互联网《中医药论坛》(2013-7-23)发文说:古中医学理论《黄帝内经》、《难经》、《神 ...

        由此可见,始于宋时之易图(或明清时代之太极图),与中医理论扯上了关系。使人认为中医与易学有瓜葛。欲想读懂、弄通、吃透《内经》之医学理论,非学易图不可。殊不知,实非如此。因中医第一部经典《黄帝内经》中既无太极一词,亦无太极图等易图图像,且《内经》之成书时间要远远早于现今流行太极图等易图图像之出现时间。此等图像乃后世治《易》者之发挥或附会推演而已,并非圣贤为之,其推演或是或非,莫衷一是。       故同道王锡民先生在互联网《中医药论坛》(2013-7-23)发文说:
       古中医学理论《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经典中只有精气、阴阳、五行学说,没有太极图、河图、洛书等概念。太极图、河图、洛书等概念始于宋代道教陈抟,不是中医的内容。所以,把太极图、河图、洛书等概念及后人炮制的太极图、河图、洛书等图,硬性塞进中医理论中,是毫无根据的,是对中医理论的篡改。应当引起中医界专家学者的高度警惕。

      

       清 胡渭《易图明辨》说:
     《易》之为书,八卦焉而已。卦各具三画,上画为天,下画为地,中画为人,三才之道也。羲皇仰观而得天道,俯观而得地道,中观于两间之万物而得人道。三才之道默成于心,故立八卦以象之,因而重之,遂为六十四,所谓“兼三才而两之”也。言八卦则六十四卦在其中矣。……夫子言羲皇作《易》之由,莫备于此。《河图》、《洛书》乃仰观俯察中之一事,后世专以《图》、《书》为作《易》之由,非也。《河图》之象不传,故《周易古经》及注疏未有列《图》、《书》于前者;有之自朱子《本义》始。
        
      
        当代著名易学大家朱伯崑《易学基础教程·第四章易图学》说:
       宋代以来,在许多人的思想中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印象,认为河图、洛书是八卦的源泉,因而也是整部《周易》的源泉。其实,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不符合历史事实。……宋代黑白点河图洛书出现以后,是否大家都承认这就是《易传》上说的河图、洛书呢?不是的。比如欧阳修,他认为河图、洛书是最妖妄的东西。他认为黄河里根本没有出过什么河图,洛河里也没有出过洛书。这是一种最激烈的意见,也是今天看来最正确的意见。


        当代学者刘大钧《周易概论·历代医学研究概论》客观公正的评说道(摘选):
        宋人治《易》,著作丰富,尤注意“图”、“书”之发明。所谓“图”、“书”,主要指“河图”与“洛书”,是当时宋人附会前人《易》注而发明出来的易图。这些易图又被后人互相附会、发明,愈演愈繁。自宋至清,绵延八百年之久,易图据说达到数千种之多,形成宋、元、明、清四代人讲《易》的一支新学派,被称之为“‘图’、‘书’之学”。

——————————————————————————————————-
         从以上易学研究者的论证和分析来看,河图、洛书以及太极图均出自宋之后。而《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难经》成书于东汉前后,其中并无河图、洛书、太极图之踪影。到了明清时期,太极之说才进入中医理论。由此可知,中医理论的产生与后世的河图、洛书、太极图没有任何关系。      金栋先生的考证的这几本易学书,对于我在2013年提出的上述观点来说,是一个有力的支持。当然,金先生的工作更有意义。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3
发表于 2017-10-18 21:5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黄中正 发表于 2017-10-18 20:19
易经引入中医是宋以后(中国古代科技史)。这种讨论没有实际意义,等将太极、阴阳、五行等弄清楚一个后,再 ...

           易经引入中医是宋以后(中国古代科技史)。
————————————————————————————————
         确实如此。黄先生如果拿出《中国古代科技史》的书面证据,就可一锤定音。今后再争论就毫无意义。
         烦请黄先生把具体书名、页数、章节中的原文,以及出版社、出版时间和作者介绍一下。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9 23:44 , Processed in 0.04952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