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南京陈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络是客观存在的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7-5-16 20:54:13 | 只看该作者
经络感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2
发表于 2017-5-16 21:12:30 | 只看该作者
不好意思,科学的基本要求是别人可以重复的实验。上面几段话,称它做报告文学无妨,能叫实验报告吗?


23
 楼主| 发表于 2017-5-16 21:41:01 | 只看该作者
萧铁 发表于 2017-5-16 13:12
不好意思,科学的基本要求是别人可以重复的实验。上面几段话,称它做报告文学无妨,能叫实验报告吗?

上述的确不是实验报告,主要讲的是循经感传现象的定义、确认标准和分型。
24
 楼主| 发表于 2017-5-16 21:45: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7-5-16 13:46 编辑

更多循经感传现象的相关研究与资料:

研究历史

50年代初,日本的长滨善夫和丸山昌朗观察并报道了一例循经感传现象显著者,推动了循经感传现象的现代研究。
70年代以来,我国对此现象进行了系统研究,卫生部颁发了循经感传现象观测的统一方法和分型标准,以低频电脉冲刺激井穴(或原穴),按照感传出现的不同程度分为敏感型、较敏感型、稍敏感型和不敏感型四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普查,发现在17万人中感传出现率为20.3%,其中敏感型出现率为0.35%。同时发现循经感传现象有循经性、效应性、可阻滞性、慢速性、双向性、趋病性等特点。

近些年来,循经感传现象的研究不断发展,从自发出现到激发控制,从主观感觉的描述到客观实验的记录,从现象观察到阐明机理、从理论研究到临床应用,认识日益深入。

经感传机理的研究是揭示经络本质的一条重要途径。


分类


显性感传:能通过大脑感知,由受试者指明传导途径者

隐性感传:不能通过大脑感知,受试者无法指明传导途径者

显性感传在一定条件下产生,显现率较低,隐性感传普遍存在于人群中,显现率可达90%以上。

隐性感传60%~90%能激发为显性。

特征


1、感传的普遍性:黑龙江中医研究院的“七五”期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经络感传普遍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不论性别、年龄、职业、种族均观察到经络感传现象。

2、感传循经性:感传通常多与古典经络主干循行路线基本相符,总的来说,四肢部基本一致,躯干部常有偏离,而在头面部则差异较大。

3、感传性质:感觉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常与刺激方法、部位、个体的差异有关。

4、感传速度:《难经》载:“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成年人呼吸每分钟平均14~18次左右皇帝时代1寸约等于2.5cm,那么脉行速度为:2.5×6×(14~18)/60=3.5~4.5cm/sec

循经感传的速度大多数远较周围神经传导速度为慢,每秒数毫米至数十厘米不等。

与刺激部位、刺激方法、刺激量、温度等因素有关。

5、感传深度:体表、皮下、肌肉、内脏各层组织均可出现感传。

6、感传宽度:在四肢多呈细线状,而在躯干则呈宽带状。感觉带的宽度范围在0.5~3cm 之间。

7、感传的阻滞:

(1)局部机械压迫:500~1000g/cm2,或血压计袖带加压至150mmHg

(2)液体注入法:局部注射生理盐水及盐酸普鲁卡因,或M受体阻断剂、α受体阻断剂等,特点是阻滞迅速、恢复缓慢

(3)冷冻降温法:据福建方面观察,引起冷冻阻滞的穴位深部组织的临界温度为21.16±0.4oC

(4)皮肤触觉刺激法:用毛刷在拟阻断部位轻轻刷动15分钟左右,也可阻滞感传。

8、感传的效应 :引起相关脏腑的内脏效应。如:足三里——胃,商阳——肠,内关——心

9、感传的激发:运针、电刺激、药物、入静诱导(明代李时珍所说“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明察之”)。

10. 循经性 每条感传线自刺激穴位开始呈单线循经络传导,很少分支,在四肢几乎没有分支现象,但在躯干和头面部循经性较少,有的观察表明所有的感传都上到头部。

11. 双向性 从受刺穴位开始,常常同时向离心端和向心端传导。

12. 传导速度较慢 一般每秒20cm左右,个体差异大,快的几秒钟可通达全程甚至一闪而过,慢的几十分钟才走完一条经脉。这一速度不能用简单的神经传导来解释。

13. 可阻滞性 在感传线上施加压力,局部注射液体增高组织内压、降温等以阻滞其传导,一些神经受体配体也可以阻断传导或促进传导。阻滞是可逆性的,去掉阻断因素后感传可以再恢复。感传的可阻滞性,一方面表明了感传的客观实在性,另一方面表明感传的可控制性,后者是深入研究经络实质的敲门砖。

14. 循经感传效应性 伴随着循经感传,在感传所经过的路线上产生皮肤麻木带,各种感觉降低。有的受试者有循经出汗、充血性红线、贫血性白线甚至出血现象。感传到达相应器官引起各种生理功能的改变或病理效应。这相对于主观的感觉传导来说属于客观的指标,是建立动物模型的重要依据。

15. 对称性 两侧同名穴产生的感传线基本对称。

16. 俞穴现象 感传在经过穴位时常出现感觉加重、停留或似水流入低凹的现象,表明穴位与经脉具有不同之处。

17. 泛经现象 感传由一条经进入另一条经,一般发生在躯干部位。

18. 趋向性 几条感传线在循行中通过或趋向同一穴位。

19. 趋病性 病人、病经、病所的感传出现率高,表明感传的产生与疾病有关系,尤其是感传的路线与病变部位有密切的关系。

20. 感传回流现象 停止刺激后,原先形成的感传沿着与原来相反的方向向穴位流回。

21.幻肢现象 在先天或后天缺肢患者,针刺穴位诱发幻肢及幻感传现象,这种现象见于少数人的观察报道,有待于从细节上进行考察。


规律性特征


感传的循经性、趋病性、效应性三者并行

感传的对称性和制约性

感传的超体节特征

感传的可控规律

25
发表于 2017-5-16 23:10:41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7-5-16 18:29
如果没有这方面的准确资料。“经络现象客观存在”,又体现在哪些方面?

一一

一、经络感传现象;

二、穴位局部感觉异常与形态改变,可一定程度上反映机体内在的病理改变;

三、针灸刺激穴位,可产生一定的生理效应与作用,可调节改善机体内在的相应的病理改变。

----------------------------------------------------------
这些现象都存在,都证实了,问题是这些现象能不能用经络学说解释?如果不能,只能说发现了一些特殊的生理现象,不能说是发现了经络现象。






26
 楼主| 发表于 2017-5-17 04:07:05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7-5-16 15:10
一、经络感传现象;

二、穴位局部感觉异常与形态改变,可一定程度上反映机体内在的病理改变;

如果不能,只能说发现了一些特殊的生理现象,不能说是发现了经络现象。

一一李老师有点吹毛求疵了
27
发表于 2017-5-17 08:45:45 | 只看该作者
我没有全部看完,因为实在看不下去。但仍想讲讲看了前面几段文字的几点感受:

1. 相关背景:经脉原指血管,而且血管中的血如何达到循环古人并不了解;古人无“神经”的概念;故用气化学说解释针灸如何起作用;在这过程中通过所谓“内视”(就是上文中所谓“敏感型”的人)“发现”经络循行路线和穴位分布与这些路线的关系。但这些典藉记载的循行路线至今未发现有解剖上的证据。这是我目前为止对经络相关基本背景的认识。

2. 要证明经络的客观存在,最直接的方法是用客观(第三者可观测到的)手段去证明典藉中所说的循行路线是客观存在的。当然,这不可避免地受到技术条件的局限。如上文中一开始提到日本在50年代初和其后我国在70年代初所进行的实验研究所使用的技术,与现在能够做的实时遥感技术根本相差几个数量级都不止,如果到现在还只能拿基于那时实验的调查说事,这根本就没有任何说服力。(顺便说一句,有些人说经络只存在于活人因而不能从解剖上证实,并以此为理由否定客观验证的可能性;但实时遥感技术就不会受到这个局限,所以客观验证经典所说的经络在当今世界是个绕不过去的关。)


2a. 而且这些研究有一个根本的问题:就是研究者大概明知当时的技术没能做到证明经典所描述的经络的客观存在,就想用“感传现象”和“本质”关系这种模糊的用语力图绕过用客观事实去验证经络的存在,陈兄几个帖子明显都有这个倾向。但这是徒劳的:你要么就说经典所讲的路线不对,这是我的实验所验证的;要么你就拿证据出来,说这证明经典是对的,就是这么回事。但看看这报告怎么说:

显性感传:能通过大脑感知,由受试者指明传导途径者
隐性感传:不能通过大脑感知,受试者无法指明传导途径者
显性感传在一定条件下产生,显现率较低,隐性感传普遍存在于人群中,显现率可达90%以上。

注意文中对所谓“显性”的解释,是由“受试者指明传导途径”,所以根本就不是独立于实验对象的测试。想想现在要查证血液怎么流动,还需要由“受试者指明”流动途径吗?然后后面不知如何还弄出个90%的什么“显现率”,前面却说:
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普查,发现在17万人中感传出现率为20.3%,其中敏感型出现率为0.35%。
5个人中才有1个可以出现“感传”,这个数据比掷个硬币看是图案还是字一半还不到的几率,居然可以拿来作为发现传感现象“本质”的数据?中医界对自己的科学研究实在是太宽容了。只不过,这种实验数据怎么可能有说服力?



28
 楼主| 发表于 2017-5-17 10:49:33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7-5-16 15:10
一、经络感传现象;

二、穴位局部感觉异常与形态改变,可一定程度上反映机体内在的病理改变;

这些现象都存在,都证实了,问题是这些现象能不能用经络学说解释?如果不能,只能说发现了一些特殊的生理现象,不能说是发现了经络现象。

——李先生认为经络现象有哪些表现呢?
29
 楼主| 发表于 2017-5-17 10:56: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7-5-17 03:11 编辑
萧铁 发表于 2017-5-17 00:45
我没有全部看完,因为实在看不下去。但仍想讲讲看了前面几段文字的几点感受:

1. 相关背景:经脉原指血 ...

注意文中对所谓“显性”的解释,是由“受试者指明传导途径”,所以根本就不是独立于实验对象的测试。

——经络感传现象:从被刺激的穴位开始,沿着经脉循行路线而产生的酸、麻、胀、重、蚁行等感觉传导现象……从这个角度看,"受试者指明传导路径“,至少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并非主观的或虚无的幻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0
 楼主| 发表于 2017-5-17 11:17: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7-5-17 03:18 编辑
萧铁 发表于 2017-5-17 00:45
我没有全部看完,因为实在看不下去。但仍想讲讲看了前面几段文字的几点感受:

1. 相关背景:经脉原指血 ...

5个人中才有1个可以出现“感传”,这个数据比掷个硬币看是图案还是字一半还不到的几率,居然可以拿来作为发现传感现象“本质”的数据?中医界对自己的科学研究实在是太宽容了。只不过,这种实验数据怎么可能有说服力?

——结合上下文,应当是显性感传率约在五分之一左右。隐性感传普遍存在于人群中,显现率可达90%以上,且其中的60-90%能激发为显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19 18:43 , Processed in 0.05296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