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王锡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司天运气方之苁蓉牛膝汤治验

[复制链接]
14
发表于 2018-7-10 09:12: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8-7-10 05:34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7-10 04:21
  请你们把人家的病案好好分析一下,拿出自己确切的、具体的否定意见。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中医学如此广阔的知识面,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掌握、熟悉的。不发言是表示自己不知为不知的科学态度。
      自己不知,还想否定人家,又拿不出自己的具体见解。不要不知强以为知。
       五运六气,历来有争论。如果自己没有认真研究,就闭嘴,不要说三道四。不知为不知,闭嘴不是耻辱,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懂嘛,就说说喽;不懂嘛,就安静地到一边坐着看别人发表意见啦。——总而言之,不懂装懂不太好。
13
发表于 2018-7-10 09:02: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8-7-10 05:05 编辑
王锡民 发表于 2017-5-19 05:05
如果不是这样,就不用辨证论治了,只能算日期,看时辰,用套方,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

  这一句就把五运六气的神秘面纱给捅破了。好!

点评

头脑里没有五行,嘴里吐不出……。闭嘴!  发表于 2018-7-10 09:06
12
发表于 2018-7-10 08:21:19 | 只看该作者
   请你们把人家的病案好好分析一下,拿出自己确切的、具体的否定意见。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中医学如此广阔的知识面,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掌握、熟悉的。不发言是表示自己不知为不知的科学态度。
      自己不知,还想否定人家,又拿不出自己的具体见解。不要不知强以为知。
       五运六气,历来有争论。如果自己没有认真研究,就闭嘴,不要说三道四。不知为不知,闭嘴不是耻辱,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点评

你既然不懂,最好承认自己不懂,请教别人,不要打哑语。中医理论不是“装蒜”做法能解决的问题。  发表于 2018-7-10 21:44
请针对本话题发言,五运六气究竟在辨证施治中有无用处?  发表于 2018-7-10 21:37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1
发表于 2018-7-10 07:27: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张诚敬 于 2018-7-9 23:34 编辑

       王版主是个极具开拓精神的专家,其用实践证明辨证施治亦有其特殊规律,是个优秀的实践者和开拓者,盼多数中医们在实践中对不符合辨证施治规律的特殊病例进行发现、研究和总结,形成更多新的认识,将会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无知村人在此向王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

点评

先生用事实说话,行吗?拍马六须,阿谀奉承,是学术讨论的恶习。  发表于 2018-7-11 10:42
10
 楼主| 发表于 2018-7-10 06:36: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7-10 07:01 编辑

           此文已发在本论坛一年,本论坛各位中医学者、中医师、中医爱好者竟然无一人明白。可见五运六气在临床辨证施治中,并没有用处。

     笔者并没有否定五运六气可能是古人观察的气象变化中出现的不确定概率。但若说将其用于辨证施治当中,于理不通。

     既然人人都不明白,那么,究竟是确有价值?还是画蛇添足、故弄玄虚?还是“皇帝的新衣”?请大家发言。

9
 楼主| 发表于 2018-7-10 06:30: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7-12 22:53 编辑
张诚敬 发表于 2017-5-19 10:55
王版主文中载“杨某,女,44岁,教师,2017年1月21日来诊。患者精神萎靡,面色黄暗,自诉近1个月不 ...

笔者自结识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以来,对五运六气深信不疑,随着对五运六气理法的揣摩和运用,越发体悟到滑伯仁 “不明五运六气,检尽方书何济”之说并非戏语,临证当“毋逆天时,是谓至怡”,也才能真切反映“天人相应”旨意。结合临床治验,笔者提出五运六气理法不仅能够治疗“气交病”,更是临证增效剂,兹结合案例分析如次,以飨同道。

  案 一

  张某,男,50岁,于2015年4月2日初诊。咳喘反复发作5年再发1周,经抗炎解痉输液治疗无效来诊。诉夜间12点以后咳嗽为甚,咽有异物感,痰白量少,咳则烦热,出汗,纳可,大便调,苔黄腻质暗红,脉细滑。来诊时查体无特殊,结合患者发作于夜间12点以后为剧,符合“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故予乌梅丸治之。处方:乌梅30克,细辛3克,肉桂4克(后下),川连4克,黄柏10克,当归10克,党参15克,川椒3克,干姜9克,制附片5克,桑叶10克,菊花10克,僵蚕10克,桔梗5克,甘草5克,7剂。

  二诊(2015年4月9日):诉夜间12点后咳嗽依然厉害,且心情急躁,面部火热,无法入睡,并感右胁疼痛,咳时烦热,盗汗,咽有痰滞感,无恶心,纳食可,舌苔黄腻质暗红,脉细小弦。参考当年“二之气”(主客气均为少阴君火)的运气特点,立即改变处置思路。既遵循年运岁气使以血府逐瘀汤转枢少阳、少阴,同时结合“厥阴欲解时”和“少阴欲解时”(子至寅上)遣用乌梅丸及黄连阿胶鸡子黄汤法消息以观。处方:原乌梅丸方,加黄芩10克,阿胶珠10克,白芍10克,炒柴胡6克,枳壳10克,生地10克,桃仁10克,红花5克,桔梗6克,川芎6克,怀牛膝10克,炙甘草5克,浮小麦30克,大枣10克,鸡子黄1个冲服,7剂。

  三诊(2015年4月16日):诉夜间咳喘明显减轻,且得安寐,烦躁、盗汗诸症也缓,仍感咽有异物感,苔薄质暗红,脉细小滑,再予原方加射干10克,7剂。

  四诊(2015年4月23日):诉咳喘已得控制,咽部异物感也消失,苔薄质淡红,脉细静。予原方加羊乳15克,7剂,基本痊愈。
——————————————————————————————————————
            拙见以为,这种常规的辨证施治结果硬性套入“五运六气说”,属于牵强附会,画蛇添足,自找麻烦,有故弄玄虚之嫌。这种做法是对中医理论有意玄化,不利于中医的发展。
8
发表于 2017-5-19 10:55: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张诚敬 于 2017-5-19 03:04 编辑

       王版主文中载“杨某,女,44岁,教师,2017年1月21日来诊。患者精神萎靡,面色黄暗,自诉近1个月不定时出汗明显,活动后加剧,耳鸣(如蝉鸣响),冬季手脚怕冷,腰酸明显,月经量明显较前减少,舌苔白腻,舌质衬紫,脉细弱,纳可,二便尚调。证属肝肾不足。”
    村人认为此人明显属于“阳虚寒证”,主药肉苁蓉有助阳功效,牛膝有增强下体血液流量的功效,血液流量的增加是功能增强的物质基础,与肉苁蓉助阳功效配合,让机能提高而治愈疾病,是中药治病独特之处,当然也不能排除辅药生姜的协同祛寒效应。关键在于对疾病诊断的准确性,诊断不确,全盘皆否。
7
发表于 2017-5-19 10:40:08 | 只看该作者
顾植山《疫病钩沉》2版,网上有售。
6
发表于 2017-5-19 10:27:06 | 只看该作者
        顾植山(1946—),安徽中医药大学教授。历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学术编委、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中医文献学》教材主编、教育部“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文献学》主审,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特别专项课题“运用五运六气理论预测疫病流行的研究”、国家“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中医疫病预测预警方法研究”子课题等。现任国家“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中医疫病预测预警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课题组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学水流派传承推广基地理事会理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砂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代表性传承人兼项目负责人、国家973项目“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与内涵研究”课题专家组成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五运六气研究专家协作组组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五运六气合作导师组组长、国家卫计委“十三五”研究生规划教材《中医文献学》主审、无锡市龙砂医学流派研究所所长、江阴市致和堂中医药研究所所长等。主编《中医经典索引》、独著《疫病钩沉》等学术著作7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顾植山全面继承了龙砂医学流派“重视《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与临床运用,运用六经三阴三阳理论指导运用经方,擅用膏方‘治未病’”的三大流派特色,特别在五运六气的研究方面,为全国这一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享誉国内外。在中医内科、妇科、老年病及诸多疑难杂病的治疗方面有独到造诣。
5
 楼主| 发表于 2017-5-19 09:07: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7-5-19 09:11 编辑

        编者按: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认为,苁蓉牛膝汤虽为丁酉年运气之方,但只要是具备了木运不及的病机特点,即使不在该运气年亦可应用此方。临证应把握运气病机,灵活应用,病不从方,必要时舍症从脉。——————————————————————————————————————————————————
            顾植山认为,“苁蓉牛膝汤虽为丁酉年运气之方。”
      这句话是否在说,丁酉年患病,是否一律用苁蓉牛膝汤呢?哪位先生能出来讲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4 03:04 , Processed in 0.07678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