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王锡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司天运气方之苁蓉牛膝汤治验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8-7-10 07:27: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张诚敬 于 2018-7-9 23:34 编辑

       王版主是个极具开拓精神的专家,其用实践证明辨证施治亦有其特殊规律,是个优秀的实践者和开拓者,盼多数中医们在实践中对不符合辨证施治规律的特殊病例进行发现、研究和总结,形成更多新的认识,将会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无知村人在此向王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

点评

先生用事实说话,行吗?拍马六须,阿谀奉承,是学术讨论的恶习。  发表于 2018-7-11 10:42
10
 楼主| 发表于 2018-7-10 06:36: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7-10 07:01 编辑

           此文已发在本论坛一年,本论坛各位中医学者、中医师、中医爱好者竟然无一人明白。可见五运六气在临床辨证施治中,并没有用处。

     笔者并没有否定五运六气可能是古人观察的气象变化中出现的不确定概率。但若说将其用于辨证施治当中,于理不通。

     既然人人都不明白,那么,究竟是确有价值?还是画蛇添足、故弄玄虚?还是“皇帝的新衣”?请大家发言。

9
 楼主| 发表于 2018-7-10 06:30: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7-12 22:53 编辑
张诚敬 发表于 2017-5-19 10:55
王版主文中载“杨某,女,44岁,教师,2017年1月21日来诊。患者精神萎靡,面色黄暗,自诉近1个月不 ...

笔者自结识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以来,对五运六气深信不疑,随着对五运六气理法的揣摩和运用,越发体悟到滑伯仁 “不明五运六气,检尽方书何济”之说并非戏语,临证当“毋逆天时,是谓至怡”,也才能真切反映“天人相应”旨意。结合临床治验,笔者提出五运六气理法不仅能够治疗“气交病”,更是临证增效剂,兹结合案例分析如次,以飨同道。

  案 一

  张某,男,50岁,于2015年4月2日初诊。咳喘反复发作5年再发1周,经抗炎解痉输液治疗无效来诊。诉夜间12点以后咳嗽为甚,咽有异物感,痰白量少,咳则烦热,出汗,纳可,大便调,苔黄腻质暗红,脉细滑。来诊时查体无特殊,结合患者发作于夜间12点以后为剧,符合“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故予乌梅丸治之。处方:乌梅30克,细辛3克,肉桂4克(后下),川连4克,黄柏10克,当归10克,党参15克,川椒3克,干姜9克,制附片5克,桑叶10克,菊花10克,僵蚕10克,桔梗5克,甘草5克,7剂。

  二诊(2015年4月9日):诉夜间12点后咳嗽依然厉害,且心情急躁,面部火热,无法入睡,并感右胁疼痛,咳时烦热,盗汗,咽有痰滞感,无恶心,纳食可,舌苔黄腻质暗红,脉细小弦。参考当年“二之气”(主客气均为少阴君火)的运气特点,立即改变处置思路。既遵循年运岁气使以血府逐瘀汤转枢少阳、少阴,同时结合“厥阴欲解时”和“少阴欲解时”(子至寅上)遣用乌梅丸及黄连阿胶鸡子黄汤法消息以观。处方:原乌梅丸方,加黄芩10克,阿胶珠10克,白芍10克,炒柴胡6克,枳壳10克,生地10克,桃仁10克,红花5克,桔梗6克,川芎6克,怀牛膝10克,炙甘草5克,浮小麦30克,大枣10克,鸡子黄1个冲服,7剂。

  三诊(2015年4月16日):诉夜间咳喘明显减轻,且得安寐,烦躁、盗汗诸症也缓,仍感咽有异物感,苔薄质暗红,脉细小滑,再予原方加射干10克,7剂。

  四诊(2015年4月23日):诉咳喘已得控制,咽部异物感也消失,苔薄质淡红,脉细静。予原方加羊乳15克,7剂,基本痊愈。
——————————————————————————————————————
            拙见以为,这种常规的辨证施治结果硬性套入“五运六气说”,属于牵强附会,画蛇添足,自找麻烦,有故弄玄虚之嫌。这种做法是对中医理论有意玄化,不利于中医的发展。
8
发表于 2017-5-19 10:55: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张诚敬 于 2017-5-19 03:04 编辑

       王版主文中载“杨某,女,44岁,教师,2017年1月21日来诊。患者精神萎靡,面色黄暗,自诉近1个月不定时出汗明显,活动后加剧,耳鸣(如蝉鸣响),冬季手脚怕冷,腰酸明显,月经量明显较前减少,舌苔白腻,舌质衬紫,脉细弱,纳可,二便尚调。证属肝肾不足。”
    村人认为此人明显属于“阳虚寒证”,主药肉苁蓉有助阳功效,牛膝有增强下体血液流量的功效,血液流量的增加是功能增强的物质基础,与肉苁蓉助阳功效配合,让机能提高而治愈疾病,是中药治病独特之处,当然也不能排除辅药生姜的协同祛寒效应。关键在于对疾病诊断的准确性,诊断不确,全盘皆否。
7
发表于 2017-5-19 10:40:08 | 只看该作者
顾植山《疫病钩沉》2版,网上有售。
6
发表于 2017-5-19 10:27:06 | 只看该作者
        顾植山(1946—),安徽中医药大学教授。历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学术编委、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中医文献学》教材主编、教育部“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文献学》主审,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特别专项课题“运用五运六气理论预测疫病流行的研究”、国家“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中医疫病预测预警方法研究”子课题等。现任国家“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中医疫病预测预警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课题组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学水流派传承推广基地理事会理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砂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代表性传承人兼项目负责人、国家973项目“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与内涵研究”课题专家组成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五运六气研究专家协作组组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五运六气合作导师组组长、国家卫计委“十三五”研究生规划教材《中医文献学》主审、无锡市龙砂医学流派研究所所长、江阴市致和堂中医药研究所所长等。主编《中医经典索引》、独著《疫病钩沉》等学术著作7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顾植山全面继承了龙砂医学流派“重视《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与临床运用,运用六经三阴三阳理论指导运用经方,擅用膏方‘治未病’”的三大流派特色,特别在五运六气的研究方面,为全国这一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享誉国内外。在中医内科、妇科、老年病及诸多疑难杂病的治疗方面有独到造诣。
5
 楼主| 发表于 2017-5-19 09:07: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7-5-19 09:11 编辑

        编者按: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认为,苁蓉牛膝汤虽为丁酉年运气之方,但只要是具备了木运不及的病机特点,即使不在该运气年亦可应用此方。临证应把握运气病机,灵活应用,病不从方,必要时舍症从脉。——————————————————————————————————————————————————
            顾植山认为,“苁蓉牛膝汤虽为丁酉年运气之方。”
      这句话是否在说,丁酉年患病,是否一律用苁蓉牛膝汤呢?哪位先生能出来讲一下?


      
4
 楼主| 发表于 2017-5-19 09:05: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7-5-19 19:32 编辑

          微信群中一位知名中医专家说:
       五运六气,大原则有道理,具体到每一天,那个人,哪种病,就失真了。
       如果不是这样,就不用辨证论治了,只能算日期,看时辰,用套方,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


      
3
 楼主| 发表于 2017-5-12 17:05: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7-5-12 17:06 编辑

       五运六气理法确“乃天地阴阳运行升降之常道也”(陈无择),临床要遵“必先岁气,无伐天和”之训,随机达变,因时识宜,庶得古人未发之旨,而能尽其不言之妙。



                   五运六气理法是临证增效剂
                                 龙砂医学
                  
                      时间:2017-04-28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史锁芳
  



      笔者自结识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以来,对五运六气深信不疑,随着对五运六气理法的揣摩和运用,越发体悟到滑伯仁 “不明五运六气,检尽方书何济”之说并非戏语,临证当“毋逆天时,是谓至怡”,也才能真切反映“天人相应”旨意。结合临床治验,笔者提出五运六气理法不仅能够治疗“气交病”,更是临证增效剂,兹结合案例分析如次,以飨同道。

  案 一

  张某,男,50岁,于2015年4月2日初诊。咳喘反复发作5年再发1周,经抗炎解痉输液治疗无效来诊。诉夜间12点以后咳嗽为甚,咽有异物感,痰白量少,咳则烦热,出汗,纳可,大便调,苔黄腻质暗红,脉细滑。来诊时查体无特殊,结合患者发作于夜间12点以后为剧,符合“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故予乌梅丸治之。处方:乌梅30克,细辛3克,肉桂4克(后下),川连4克,黄柏10克,当归10克,党参15克,川椒3克,干姜9克,制附片5克,桑叶10克,菊花10克,僵蚕10克,桔梗5克,甘草5克,7剂。

  二诊(2015年4月9日):诉夜间12点后咳嗽依然厉害,且心情急躁,面部火热,无法入睡,并感右胁疼痛,咳时烦热,盗汗,咽有痰滞感,无恶心,纳食可,舌苔黄腻质暗红,脉细小弦。参考当年“二之气”(主客气均为少阴君火)的运气特点,立即改变处置思路。既遵循年运岁气使以血府逐瘀汤转枢少阳、少阴,同时结合“厥阴欲解时”和“少阴欲解时”(子至寅上)遣用乌梅丸及黄连阿胶鸡子黄汤法消息以观。处方:原乌梅丸方,加黄芩10克,阿胶珠10克,白芍10克,炒柴胡6克,枳壳10克,生地10克,桃仁10克,红花5克,桔梗6克,川芎6克,怀牛膝10克,炙甘草5克,浮小麦30克,大枣10克,鸡子黄1个冲服,7剂。

  三诊(2015年4月16日):诉夜间咳喘明显减轻,且得安寐,烦躁、盗汗诸症也缓,仍感咽有异物感,苔薄质暗红,脉细小滑,再予原方加射干10克,7剂。

  四诊(2015年4月23日):诉咳喘已得控制,咽部异物感也消失,苔薄质淡红,脉细静。予原方加羊乳15克,7剂,基本痊愈。

  案 二

  洪某,女,53岁,于2015年5月4日初诊。有哮喘病史10余年,每于夜间1~3点发作,胸部憋气,呼吸困难,咽痒咳嗽,咽部有痰滞感,咯痰白黏,大便稀溏,舌苔薄质暗红,脉细小滑。据“厥阴欲解时”运用乌梅丸。处方:乌梅35克,细辛3克,肉桂4克,川连3克,黄柏10克,当归10克,党参10克,川椒4克,干姜6克,炙附片8克,瓜蒌皮10克,薤白10克,14剂。

  二诊(2015年5月19日):诉药后病情稍有好转,但仍有发作,据证复入葶苈子15克,大枣10克,14剂。

  三诊(2016年3月16日):诉前期治疗有效,此又因疲劳感寒致哮喘再发,以凌晨3~4点发作为多且重,喉鸣,气喘,咳少量白黏痰,烦躁,潮热盗汗,舌苔薄质暗红,脉细小滑。再次从厥阴欲解时运用乌梅丸。处方:乌梅35克,细辛3克,肉桂4克,川连3克,黄柏10克,当归10克,党参10克,川椒4克,干姜6克,制附片6克,栀子10克,煅牡蛎25克(先煎),葶苈子15克,大枣10克,14剂。

  四诊(2016年5月25日):诉夜间4~5点仍有哮吼,泛酸已除,仍有烦躁,潮热,盗汗,口渴,咽痒作咳,身痒湿疹,小腿疼痛,舌苔薄质淡暗,脉细滑。结合2016年太羽运,岁水太过。寒气流行,水胜土复,该患者蕴有水湿郁热见端,于是复入黄连茯苓汤,原方加茯苓30克,黄芩10克,法半夏10克,麦冬15克,车前子15克(包煎),小通草5克,远志10克,炙甘草5克,生姜3片,大枣10克,14剂。

  五诊(2016年6月29日):诉服用上方后夜间气喘显著缓解,咳痰均消失,仍有潮热,盗汗,湿疹,上方加连翘10克,地肤子15克,14剂。

  六诊(2016年7月13日):告知,服用上方后病情即得控制,后又予上方巩固。

  案 三

  孙某,男,62岁,于2017年2月27日初诊。患者有慢阻肺史10余年,诉动则气喘,咳嗽不显,痰少,口干,燥热,双腿乏力,脚抽筋,纳谷欠香,大便不溏,舌苔薄干燥质暗红,左关脉弱,右侧寸脉浮滑。因思2017年属于“少木不及,燥乃大行”之岁,而燥行必定导致肺金易于受邪之困境,故选用苁蓉牛膝汤合麦门冬汤益肝之虚、润肺之燥。处方:肉苁蓉20克,怀牛膝10克,熟地2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乌梅10克,木瓜10克,鹿角霜10克,麦冬25克,桑白皮15克,法半夏10克,紫菀10克,竹叶10克,白芷10克,党参10克,钟乳石15克(先煎),炙甘草5克,大枣10克,六神曲10克,生姜3片,14剂。

  二诊(2017年3月21日):诉服完上方后口干、燥热、双腿乏力、抽筋等症均除,胃纳可,安静时不喘,活动则感气喘,舌苔薄质暗红,脉细。又予原方增加熟地为35克,肉苁蓉为35克,钟乳石为35克,14剂。

  三诊(2017年4月5日):诉动则气喘明显减轻,胃纳可,苔脉变化不大。又予原方渐增熟地用量为60克,14剂,继续巩固调养。

  讨论与分析

  案一分析:初诊时据“厥阴病欲解时”(丑至卯上)予乌梅丸方却无效,因思及当下年运处于“二之气”,此时“主气、客气”均为少阴君火,遂使以血府逐瘀汤(由四逆散、桃红四物汤和桔梗、牛膝组成)。其中四物汤补血活血,主治少阴;四逆散疏肝理气,主治少阳;桔梗、牛膝,一升一降,升降相因,重在调畅气机。全方气血阴阳同调,治气、养血之功多于活血化瘀,确为少阳、少阴转枢妙方。因患者还有“少阴欲解时”时运特点,做到“谨候气宜,无失病机”,复入黄连阿胶鸡子黄汤,改变思路。既遵循年运岁气,同时结合厥阴欲解时和少阴欲解时复合选方竟获成功,不仅咳喘好转,烦躁,盗汗诸症也缓,并得安寐。此例获效与否加用血府逐瘀汤是其转折点,此案充分体现了“求其至者,气至之时也。谨候其时,气可与期,失时反候,五治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也”。(《素问·六节藏象论》)

  案二分析:哮喘之治横跨2015与2016年之岁,全程治疗也充分体现了重视运气选方的重要性。该案2015年两次均予乌梅丸获效,三诊(2016年3月16日)时哮喘发作虽仍符合“厥阴欲解时”(凌晨3~4点),但依旧运用乌梅丸却未获效果。于是在四诊时,结合2016年太羽运,岁水太过、寒气流行、水胜土复,从“水湿郁热见端”,复入当年运气证治方黄连茯苓汤后随即取效矣。此时运气证治方黄连茯苓汤充当了“催化”“加强”角色,此案验证了 “顺天以察运,因变以求气,得其义则胜复盛衰之理,随其几而应其用矣”(陈无择)之说。

  古人云:“用药如用兵。”案一、案二中的血府逐瘀汤、黄连茯苓汤就起到了攻坚战役中攻坚拔寨的“加强连”作用。

  案三分析:慢阻肺患者就诊于2017年2月27日,从临床表现看虽以“气喘动则为甚”为主诉,但从患者“口渴,燥热,双腿乏力,脚抽筋,舌苔薄干燥质红,左关脉弱,右侧寸脉浮滑”看,其2017年“气交病”(关于“气交病”,陆懋修解释说:“人身一小天地,天地之生长收藏备于人身,人身之盛衰虚实同于天地。论司天固足以明天道,即不论司天而人在气交之中,即因气交而为病。”)象显现,考2017年乃属“少木不及,燥乃大行”之岁,而燥行易于导致肺金受邪之苦。上述表现皆2017年岁之“气交使然”,故选用苁蓉牛膝汤合麦门冬汤,益肝之虚、润肺之燥,随即获得上述“气交病”象皆除之效,为后续的益肾纳气平喘创造了便利条件。因此,后续增加熟地、钟乳石辈用量才能发挥其理想的平喘之效就不足为奇了。

  此处的苁蓉牛膝汤、麦门冬汤起到“尖刀排”或“攻坚连”之作用,为大部队的进攻,扫清了障碍,乃至取得战役的全面胜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案证明“司天在泉,《内经》另为立说,专治气交之病,其教人致治之法”(陈无择)确为至理矣。

  通过上述案例的剖析,更深切认识到五运六气理法确“乃天地阴阳运行升降之常道也”(陈无择),临床要遵“必先岁气,无伐天和”(《内经》)之训,随机达变,因时识宜,庶得古人未发之旨,而能尽其不言之妙。然时下对五运六气之学仍有许多争议,王旭高也担心“经论昭然,人鲜留意,恐成湮没”,好在“实践出真知”。实践证明其价值斐然,我辈当留意广施之,不仅能够“用之得当,如鼓应桴”,更能启悟增效,弥补传统证治之不殆,所以笔者把它称之为“增效剂”。个人浅见,以求正与同道。

  (文中所载处方、治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2
 楼主| 发表于 2017-5-12 17:02:32 | 只看该作者
            上文中声称的司天处方,究竟与辨证处方有无不同?不同在哪里?
      请大家发表意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21 05:35 , Processed in 0.05423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