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马京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曹东义师徒每日一讲散记

[复制链接]
471
 楼主| 发表于 2018-8-23 21:30:19 | 只看该作者
                  本周四晚上(2018年8月23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继续由李源中医师和大家一起学习《方剂学》的有关内容。根据进度我们继续往下学习《补益剂》的相关内容,本次讲座主要讲授补益剂的“补血剂”以及“气血双补剂的内容,主要涉及到的方剂四物汤、归脾汤、炙甘草汤、八珍汤等方剂的临床要点,应用指征。
                  敬请期待李源的讲述和分享,一起学习。http://www.ynjkcy.com/zyfjx
                  祝贺李源中医师讲述《方剂学》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补益剂》的相关内容,主要讲授补益剂的“补血剂”以及“气血双补剂”的方剂四物汤、归脾汤、炙甘草汤、八珍汤等方剂的临床要点,应用指征。
                  中医与西医,对血的认识有联系,也各不相同。
                  西医认为,血是红色的液体,内有血球和血浆。
                  中医认为“血气者,人之神”,又说“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可见中医说血,一定离不开“气”。
                  气摄血,气生血,气行血;血载气,血涵气,血养气。
                  因此,血虚的时候,补血不是靠铁剂,而是要益气生血,滋阴养血。还有,就是“精血互化”,肝肾同源,血汗同源。要调脏腑,和阴阳,强饮食,节运用。
                 久视伤血,过劳耗血。
                 活法巧治,杂合以治,食疗养生,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472
 楼主| 发表于 2018-8-24 21:49:50 | 只看该作者
                   新疆的朱萍霞说:

                  尊敬的老师,各位师兄师姐们,今天是周五(2018年8月24日)是由我们《中医诊断学》里的第五章节,第二小节《病案》1.中医病案的特点2.中医病案的内容和要求3.病案的整理4.病案的格式,病案,古称‘‘诊籍’’,后来又称‘‘病案’’,病案是记录临床写实的记载。他要求把病人的详细病情,过去的病史和家族的病史,以及诊断治疗的过程,病的结果都是一一如实的记录下来。它不仅是复诊和转诊或病案讨论的资料,也是疾病统计和临床研究的重要资料。                           
                 中医病案的特点:中医病案离不开中医理论的指导,必须的体现中医特色。中医特色,概括地说:记录病案应按照辨证论治的精神,要求详细而准确地,既全面又有重点地,就四诊、八纲及具体辩证方法的需要,记录所收集的资料,进一步加以综合综合分析,得出的辩证(辩病)的结论,在系统地从理,法,方,药几方面进行论治处理。这是我今天晚上分享的几点内容


                我们一起期待朱萍霞的讲述和分享。http://www.ynjkcy.com/zyzdx
                祝贺朱萍霞讲述《中医诊断学》成功!她和大家一起讨论了《病案》书写的有关内容。

              《汉书艺文志》说,方技者,王官之一守也。医生是有官位的医生,中医病案是考核医生成绩的依据,因此,中医病案的历史很悠久。

               很多流传千古的医学故事,都是病案或者病例资料的记载。
                比较完整的早期病例,是《史记》记载仓公的25个病例。仓公这样做,不是为了考核业绩,他主要是为了自己总结经验。当然,后来有人告他“不作为”,他依据这些病例,获得了汉文帝的谅解,也成了名垂史册的基础。
               今天,《中医法》打算给“确有专长”的人,授予医师资格,也要求有10个以上病例做支撑材料。

               因此,病例的内容和要求;病案的整理;病案的格式,都很重要。

               朱萍霞总结说:
               病案是记录临床写实的记载。
               要求把病人的详细病情,过去的病史和家族的病史,以及诊断治疗的过程,病的结果都是一一如实的记录下来。它不仅是复诊和转诊或病案讨论的资料,也是疾病统计和临床研究的重要资料。            
                中医病案的特点:中医病案离不开中医理论的指导,必须的体现中医特色。中医特色,概括地说:记录病案应按照辨证论治的精神,要求详细而准确地,既全面又有重点地,就四诊、八纲及具体辩证方法的需要,记录所收集的资料,进一步加以综合综合分析,得出的辨证(辨病)的结论,在系统地从理,法,方,药几方面进行论治处理。
473
 楼主| 发表于 2018-8-25 21:37:24 | 只看该作者
          本周六晚上(2018年8月25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杜明明继续讲述《中医针灸学》的中篇“刺灸方法”第二章“灸法”(附:拔罐)
          灸法是借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达到治病、防病目的的一种方法。《医学入门》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在中医临床和保健养生会所中用灸法治疗疾病和调理身体应用非常广泛!大家一起期待杜明明的精彩讲述!谢谢大家!http://www.ynjkcy.com/zjx
         祝贺杜明明讲述《中医针灸学》成功!她和大家一起讨论了“刺灸方法”中“灸法”(附:拔罐)的有关内容。
         孟子曾说,七年之病,求之三年之艾。说明战国时期,艾灸就很流行。
         马王堆汉墓《十一脉灸经》
         对很多疾病,都用灸相应的经脉。《内经》之中也有很多艾灸的内容。
         一般说来,虚寒性疾病最适合灸法。
        宋金时代,正定县的窦材《扁鹊心书》,使用“大灸”治病,很多疑难大病,都使用艾灸的方法。由于“随年壮”,或者其他大剂量的“直接灸”,疤痕灸,一般人难以忍受其痛苦,窦材还发明了“睡圣散”减轻痛苦。它与华佗的“麻沸散”一样,都是中药麻醉剂。
       总之,借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以及添加相应药物,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达到治病、防病目的,这是各种艾灸的共同效果。
       在中医“治未病”方面,艾灸,以及拔罐,都具有保健养生作用,被人们广泛应用于调理身体,纠正亚健康状态。

474
 楼主| 发表于 2018-8-26 21:43:15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晚上(2018年8月26日), 由在湖北的中医曹传龙接着讲《永远的大道国医》。
                    他讲的小标题是:一代医家徐大椿。
                    徐大椿,字灵胎,晚年号洄溪老人,江苏吴江人,为清代著名医家。传世医著有《难经经释》《医学源流论》《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医贯砭》《伤寒论类方》《兰台轨范》《洄溪医案》《慎疾刍言》《内经诠释》《洄溪脉学》《脉诀启悟诠释》《六经病解》《伤寒约编》《舌鉴总论》《杂病源》《女科医案》等。

                   徐大椿出生在“代有科第”的名门望族。早年攻读《四书》等儒家经典,学习八股文,旁及诸子百家,又对县志、乐府曲韵(使道情小曲更加合仄押韵)有所成就,并又习武强身。后因仕途无望而转向医学。
                   在医学方面,徐大椿对《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著作的注解与辨析,都有独到的见解;并对辨证论治的理论都有深刻的阐发;对药性构成因素和配伍作用变化的认识,至今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对医学流弊敢于直言予以驳正;且精于疗效,善于评论。
                   徐大椿的一生,勤于攻读,博学多才,又注重强壮体魄;对于当今有志于中医事业者而言,是一位很好的模范。

                   我们一起期待,曹传龙带给大家的讲述与分享。http://www.ynjkcy.com/ddgy
                   祝贺曹传龙讲述《永远的大道国医》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清代著名医家徐大椿的学术成就。
                   徐大椿从儒学进入医学,学识渊博,见解独到,有很多精辟论述。但是,他也有一些崇古贱今,不恰当批评前人的说法,他对金元四大家,对于赵献可的批评多有不当,白璧微瑕,值得借鉴。
                  总之,瑕不掩瑜,徐大椿学术成就很高,值得大家学习借鉴,发扬光大。
475
 楼主| 发表于 2018-8-27 22:02:47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
      今天晚上(2018年8月27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马京雪和大家一起学习《中医儿科学》。

中医儿科学是以中医理论体系为指导,用中药、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为手段,研究从胎儿到青少年这一时期的生长发育、生理病理、喂养保健,以及各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的一门临床学科。
       中医儿科学是在我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源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荟萃了中华民族在长期的与儿科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小儿养育和疾病防治的丰富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中医儿科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为中医儿科做出突出贡献的儿科医家,形成了鲜明的学术特点。

       敬请期待马京雪的讲述。http://www.ynjkcy.com/zyekx
       祝贺马京雪讲述《中医儿科学》成功!
       根据《周礼·医师》的记载,中医在先秦的周代,主要分疾医(内科)、疡医、食医、兽医。
       扁鹊生活在春秋末期,司马迁《史记·扁鹊传》说扁鹊不仅可以四诊合参,而且还开创了妇科、儿科、老年病科、五官科,擅长脉诊,是中医学开宗明义的宗师。
       小儿由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脏腑功能柔弱,或者尚不健全,病情变化很快,易虚易实,再加上其多不能用言语准确表达自己的病情,因此,被历代医家称为“哑科”;也有的说,宁治十男子,不治一妇人;宁治一妇人,不治一小儿。“
       但是,经过历代中医学者的不断探索,逐渐形成了成熟的中医儿科辨治体系,总结出来丰富的、行之有效的临床经验,是中医学之中很可贵的内容。

476
 楼主| 发表于 2018-8-28 22:02:25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今天晚上(2018年8月28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张海涛为大家讲授《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理论认为:形体官窍,是人体躯干、四肢、头面部等组织结构或器官的统称,是人体结构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五体和五官九窍,以及五脏外华等内容。脏象学说认为,形体官窍虽为相对独立的组织或器官,各具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它们又都从属于五脏,分别为某一脏腑功能系统的组成部分。形体器官依赖脏腑经络的正常生理活动为之提供气血津液等营养物质而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其中与五脏的关系尤为密切。
       今天主要讲述和学习“五体(脉、皮、筋、肉、骨)的生理功能,及其与脏腑之间的关系”这一部分内容。
        请大家关注收听。http://www.ynjkcy.com/zyjc
        祝贺张海涛讲授《中医基础理论》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人体躯干、四肢、头面部器官整体调节的问题。

        中医主张自然整体生成,五脏六腑是生命的核心。
        通过经络气血,把“五体(脉、皮、筋、肉、骨)与脏腑之间联系起来,互相影响,互相为用,密不可分。

477
 楼主| 发表于 2018-8-29 21:42:00 | 只看该作者
                   本周三晚上(2018年8月29日)由刘敬章继续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中医内科学》的泄泻的内容。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完谷不化甚则水样为主的病症。包括现代医学所说的急性肠炎,肠结核,肠易激综合征,过敏性结肠炎,肠道肿瘤等等。泄泻的病因主要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久病体虚,禀赋不足等,外因主要是湿盛,内因主要是脾虚。张景岳提出分利之法利水为上策,李中梓提出了著名的治泄九法,即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泄泻的治法,是泄泻治疗学上的里程碑。让我们一起期待刘敬章的分享和讲述。http://www.ynjkcy.com/zynkx
                    祝贺刘敬章讲述《中医内科学》成功!他和大家一起学习了泄泻的有关内容。
                    脾不伤不作泻,泄泻多与脾虚湿盛有关。
                    脾虚的原因,可以是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久病体虚,禀赋不足等,由此造成脾虚湿盛,清浊不分,水湿停聚,而发生泄泻。

                   历代医家提出的治疗方法很多,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等,都可以用于泄泻的治疗。
千方百计,都是为了恢复脾脏运化水湿的功能。
478
 楼主| 发表于 2018-8-30 22:31:52 | 只看该作者
                  本周四(2018年8月30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继续由李源中医师和大家一起学习《方剂学》的有关内容。根据进度我们继续往下学习《补益剂》的相关内容,本次讲座主要讲授补益剂中“补阴、补阳剂”的内容,主要讲述补阴、补阳的基本概念,涉及到的方剂有大补阴丸、一贯煎、六味地黄丸、左归丸、肾气丸等方剂的临床要点,应用指征。
                 敬请期待李源的讲述和分享,一起学习。http://www.ynjkcy.com/zyfjx
                  祝贺李源讲述《方剂学》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补益剂”的有关内容。
                  今天主要讲授了补益剂中“补阴、补阳剂”的内容。
                  把疾病分成虚证和实证,实证用泻法,虚证服补益剂,这是中医学特有的。
                  何为虚实?
                  这是看上去很模糊的概念,实际上中医用的是“象思维”,而不是数据化的表述。

                 虚证,是不足,正气亏虚;实证是邪气堆积,有余,过分。

                 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外寒。

                 因此,补阴、补阳,大不一样,又互有联系。因为孤阳不生,孤阴不长,阴阳互根,互相依存。

                 李源详细讲解了大补阴丸、一贯煎、六味地黄丸、左归丸、肾气丸等方剂的临床要点,应用指征,很有见解,值得大家参考和学习。

479
 楼主| 发表于 2018-8-31 21:33: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上海的黄小平汇报:

                  尊敬的曹老师,各位师兄师姐大家好!本周五(8月31号)晚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黄小平和大家一起学习《中医诊断学》第六章:附篇中的症状的鉴别与诊断,症状是病人自觉有各种异常的痛苦感觉,或通过医生诊察而得知的病态改变。症状和证候不同,证候是病机、病位、症状、舌诊和脉诊的综合与概括。临川上症状表现千变万化,错综复杂,鉴别症状是临床辨证论治的重要步骤,本节学习发热和汗出。

                 特汇报,黄小平敬上http://www.ynjkcy.com/zyzdx
                 祝贺黄小平讲述《中医诊断学》中的症状的鉴别与诊断。
                 中医与西医不一样,中医的疾病名称,主要是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确立的。
                 中医“以无为本”,病人的痛苦,就是医生诊治的起点,消除病痛是医生的目的。
                 西医重视病灶,各种治疗都应该落在病灶上,最好是作用在分子靶点上。
                 中医主要是改变病的状态,不代替病人的自我调节,不改造病人的组织结构,而提供帮助,有利于病人的恢复。
                 发热是病人的自我感觉,也是医生的客观依据,《内经》有“热论”“热病篇”“评热论”“刺热论”,都是把发热当做一个疾病来看待。
                 不正常的汗出,也是独立的疾病,叫汗证。
                 当然,患病的过程,有没有自汗、盗汗,虚汗、大汗等不正常的汗出(也可以称之为“邪汗”),都是临床诊治疾病极为重要的诊治出发点。
                 汗为心之液,血汗同源。
                 因此,在中医的心目之中,不正常的出汗,绝对不是丢失一点很简单的水分、液体。
                 “升降出入”是生命代谢极为重要的过程,因此,对于出汗的研究,也不能轻视。

480
 楼主| 发表于 2018-9-1 21:52:12 | 只看该作者
         本周六晚上(2018年9月1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继续讲述《中医针灸学》中篇第三章“其他针法”的内容
        其他针法包括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电针、水针的具体内容
        大家一起期待王群才的精彩讲述!谢谢大家http://www.ynjkcy.com/zjx
        祝贺王群才讲述《中医针灸学》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第三章“其他针法”的有关内容,包括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电针、水针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大家知道,中医的针刺历史很悠久,针具的发明和改进也有很漫长的岁月。
        当年,扁鹊师徒抢救虢太子尸厥,他的弟子叫子阳的就临时“厉针砥石”,需要在石头上磨,才能保证进针顺利。
        满城汉墓出土文物里,有九针是金针,这比骨针不知昂贵了多少倍。
        但是,我们不能说扁鹊的针具不好,也不能轻视“骨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4-29 00:48 , Processed in 0.05184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