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张诚敬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理论现代研究的方向问题?

[复制链接]
111
发表于 2018-7-1 15:39: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8-7-1 15:43 编辑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8-7-1 12:35
凡不承认五脏六腑是实体解剖组织者,都是受了五行学说的影响,或称之为受了五行学说的蛊惑。

中医的心肝脾肺肾不是什么实体解剖组织。以为例,解剖组织的脾脏主全身运化吗?再如:脾主右手关脉。这个关脉解剖组织的脾脏所吗?
112
发表于 2018-7-1 15:43:16 | 只看该作者
高智海 发表于 2018-7-1 11:39
中医的心肝脾肺肾不是什么实体解剖组织。以脾为例,解剖组织的脾脏能主全身运化吗?

        凡不承认五脏六腑是实体解剖组织者,都是受了五行学说的影响,或称之为受了五行学说的蛊惑。
113
发表于 2018-7-1 15:47: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8-7-1 16:10 编辑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8-7-1 15:43
凡不承认五脏六腑是实体解剖组织者,都是受了五行学说的影响,或称之为受了五行学说的蛊惑。

脾主运化正确吗?解剖组织的脾脏运化吗?回答问题,不准投降
114
 楼主| 发表于 2018-7-1 16:13:12 | 只看该作者
      老资格的仁海先生认为:凡不承认五脏六腑是实体解剖组织者,都是受了五行学说的影响,或称之为受了五行学说的蛊惑。
      无知完全赞成仁海先生的观点。
115
发表于 2018-7-1 16:13:18 | 只看该作者
高智海 发表于 2018-7-1 11:47
脾主运化正确吗?解剖组织的脾脏能主运化吗?回答问题,不准投降

如果没有五行学说的参与,会有这种低级的观点?
116
 楼主| 发表于 2018-7-1 16:27: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张诚敬 于 2018-7-1 08:29 编辑

        无知认为:五行逻辑关系应用于医学是一种牵强附会的生搬硬套,在医学中并无什么实际应用意义,例如:心属火与肺属金同在上焦,且心藏于肺中却并不意味心火必克肺金就是明显的证例。
117
发表于 2018-7-1 16:54: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8-7-1 16:58 编辑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8-7-1 16:13
如果没有五行学说的参与,会有这种低级的观点?

您的意思是脾主运化低级观点?那么,您为病人摸脉吗?脾主右手关脉到底是啥?是解剖组织结构的脾脏吗?右手关脉的脉象是解剖组织的脾脏功能吗?
118
发表于 2018-7-1 17:03: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8-7-1 13:06 编辑
高智海 发表于 2018-7-1 12:54
您的意思是脾主运化是低级观点?那么,您为病人摸脉吗?脾主右手关脉的脾到底是啥?是解剖组织结构的脾脏 ...

         中医学应该脱离五行学说的根据
      4、寸口脉根据五行分配脏腑的错误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9282&extra=page%3D1&_dsign=e85cca20&_dsign=3595ff02
  我的论据:    
  寸口脉根据五行分配脏腑是由东西南北中方位配属五行衍生出来的。
  A、 先看地球北半球寸口脉脏腑分配:
左手寸: 南方火(心);右手寸:西方金(肺)
左手关:东方木(肝);右手关:中央土(脾)
左手尺: 北方水(肾),右手尺:北方水(肾)
      B、 再看地球南半球寸口脉脏腑分配:左手寸:南方水(肾);右手寸:西方金(肺)
左手关:东方木(肝);右手关:中央土(脾)
左手尺:北方火(心);右手尺:北方火(心)
(亦可有其它脏腑分配法)
  由此可知,传统上用五行学说在寸口配属脏腑的理论,只适应于赤道以北半球的人们,这就说明五行学说配属方位的适应性并不符合实际。这同时也说明,如果赤道以北半球的人们,可以利用五行“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理论, 在寸口部位分配脏腑,但赤道以南半球的人们则无法用这套理论。
  如此这般,赤道以北半球的人们到南半球时,又如何评脉呢?反之,赤道以南半球的人们到赤道以北来生活时,又如何将五行分配在寸口上呢?
  毫无疑问,在现实中,地球南、北半球人们的脉搏,除了受寒、温、燥、湿等气候变化的影响,而产生不同变化外,基本上是一致的。
  因此,这足以说明五行学说在寸口脉分配脏腑的应用上,是错误的。



119
发表于 2018-7-1 17:10:17 | 只看该作者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8-7-1 13:03
         中医学应该脱离五行学说的根据
      4、寸口脉根据五行分配脏腑的错误

       第二部分   五行学说脱离中医学后产生的主要变化及其处理建议
                                                         
                                        第三节  有   关   脉   诊   之   实   质
                                   ——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否大辩论系列之十七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0743&extra=&_dsign=b4ace6df&_dsign=55edd54f
                                                                   概    述:
       评脉也是科学,既不能迷信,又不能不相信,要实事求是地对待。她是根据不同的脉象来推断病情的,可以了解身体是否倾向于健康,摸清疾病的部位、性质和进退等等情况。大体说来,又分正常脉象和不正常脉象,所谓有比较才有鉴别,没有正常脉象,也就无所谓反常脉象。正常脉象即是指:在平静状态下,脉搏不大不小、不上不下、不快不慢、往来和缓而有力。另外,又有因时、因地、因人、因病的不同。
       那么,什么样的是病脉呢?除了上述的正常脉象之外,均是反常脉象,也就是病脉。之所以称正常脉象,是因为她是在阴阳平衡状态下、并与各种不同环境相适应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脉象;之所以称反常脉象,是因为她是在阴阳不平衡状态下所表现出来的脉象。可以认为,反常脉象,轻者可称为不正常脉象,重者就是病脉,因为这也符合大多数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都需要经过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的规律。根据上述原理可以得出结论:中医疾病的概念,就是阴阳不平衡。也可以认为,一般地说,当人体保持阴阳的相对平衡,身体就不会发生病变;反之,当人体打破了这种动态平衡,疾病也就随之发生了。这就是古人所说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神乃绝”的道理。其中说的就是,阴阳平衡就身体健康;阴阳分离,生命就会终结;介乎平衡与分离两者之间,就是病态。
       如此,具体地病脉又是如何表现的呢?就从这正常脉象“不上不下、不快不慢、不大不小、往来和缓而有力”以及因时、因地、因人、因病的不同情况为参照。任何事物的适度,就应该是“无太过、无不及”,通俗地说,就是既不要超出、也不要达不到这个适宜的范围。

                                                    有关脉诊的实质现分述如下

       一、现在先根据“不上不下”来分析:
       脉的搏动以倾向于内外而分为浮沉。轻按于肌肉之上脉搏清析、重按于肌肉之下即变得小或无力、甚至触不到,这就是浮脉;反之,就是沉脉。出现浮脉的情况,大致有以下几种:外感时,病人调动有生力量到边防前线抵御外侮,故脉浮;身体因病虚弱,阴虚不能敛阳,阳气外浮,故脉浮。沉脉,则是气血虚少、或肥胖压迫脉管、或水湿停留、精神萎糜等导致脉管变细。脉但浮不沉,则气机过升、过上;脉但沉不浮,则气机过降、过下。无论过升、过上,还是过降、过下的情况,均是病理反应。

       二、根据“不快不慢”来分析:
       正常脉象是正常人的一呼一吸,脉管搏动四至五次,低于这个范围就是脉搏慢,也就是心率慢,经常四次叫缓脉,三次就叫迟脉。迟脉,一般指热量不够,或是因为体内缺乏动力如阳气虚(即有凉),无力剌激心脏的正常搏动,或由于一些病因导致心脏的搏动功能受到抑制,这时往往伴有畏寒,肢冷,口淡不渴或腹泻等症。反之,一呼一吸,脉管搏动六次,就叫数脉。或因为体内热量过剩、或外有病邪、或阴虚已极阳气相对偏盛时,均可引起心率和脉搏的加快。并伴有阳盛的口渴、头痛、牙痛、便秘、溲黄、脉数而有力等证,或伴有阴虚的口干而不欲饮、目涩、耳鸣、五心烦热、便秘、脉数而无力等证。

       三、根据“不大不小”来比较:
       脉搏过大,分两种情况:大而有力为实证,或身体强壮、营养过剩,致使体内壅塞不能;或体质强壮而与病邪剧烈抗争,因而出现脉搏亢进的情况,可伴有头痛、胸腹胀满、便秘等证。大而无力为虚证,为外强中干之象,大多为身体虚衰,阴虚无以敛阳,而出现的阳气浮越的情况,可伴有面红如醉、头晕目眩、口干不渴、心慌气短等证。脉搏过小也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气血不足以充盈脉管而致,一种由于病因造成脉管受压迫而成,前者多为虚证,后者则多为实证。
       至于脉搏大小的标准,则以不受外界环境、体力活动、饮食及情绪等因素影响下,健康未婚的男、女青年各十人所表现出来的,脉搏大小的大约平均数值为标准。

       四、根据“往来和缓而有力”来对比:
        “往来”是指脉搏的前后时间,“和缓有力”是指脉搏柔和、不急不躁而又不虚弱。也就是脉搏节律一致、柔和而不软弱、有力而无倔犟之意。

                                                             因时因地因人因病而异
       一、因时而异:
       如春弦(柔中略带刚劲)、夏洪(浮大有力)、秋毛(浮而弱)、冬实(沉而有力)。反之,均为病理情况,可根据不同情况诊断之。
       二、因地而异:
       地有南北,南方地处炎热,外周血管扩张,故脉管大而浮数;北方寒冷,外周血管收缩,故脉搏沉迟而细。南方汗多,而尿结石较多;北方寒凉,则支气管炎较常见。
       三、因人而异:
       人有胖瘦。体胖者,体内容积密度大,血管受压迫,故脉管细;体瘦者,体内容积密度相对减小,血管相对松弛,故脉浮大。体强者,心脏鼓动脉搏有力,而脉较盛;体弱者,恰恰相反,心脏鼓动脉搏无力,故脉细弱。
       四、因病而异
       不同的病,可以出现不同的脉,也可以出现相同的脉;相同的病,可以出现不同的脉,也可以出现相同的脉;但相同的病,不同阶段,一定会表现出不同的脉。
       外感病脉多浮大,外邪入侵,正气奋起抵抗,自然在边境交战,故脉浮;抗争激烈,故脉大。但脉见沉细者,或为正气不足以抗邪,或为病情过重,正气被迫退却实行防御措施。
       另外,上部病变而脉搏过浮者,其气机上而不下;下部病变而脉搏过沉者 ,其气机下而不上。然而在冶疗方面,过上者,下之;过下者,上之,务使以平为期,则是正确的治疗方法。

                                                  寸脉主上,关部主中,尺脉主下
       将双臂上举,自是寸部在上,尺部在下。心脏鼓动脉搏有力时,则脉可及寸(远端),否则,尺部或不能及(近端)。故身强者,寸脉亦觉盛大;否则,身弱者,尺脉亦或微细。此即满则溢,缺则亏的道理。


                                                                 综    述
      不同的病,可以出现不同的脉,也可以出现相同的脉;相同的病,可以出现不同的脉,也可以出现相同的脉;但相同的病,不同阶段,一定会表现出不同的脉。
      以上略述脉诊实质之大概,以证明脉诊与传统理论中根据五行学说演绎出来的,所谓的左寸主心、右寸主肺、左关主肝、右关主脾、两尺主肾等情况,没有必然的联系。

120
发表于 2018-7-1 17:16: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8-7-1 17:20 编辑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8-7-1 17:03
         中医学应该脱离五行学说的根据
      4、寸口脉根据五行分配脏腑的错误


您错了!与寸口脉对应的五行不是东南西北中,而是金(阳中之阴)木(阴中之阳)水(阴中之阴)火(阳中之阳)土(阴中至阴)。也就是说,东南西北中只是引申义的五行,金(阳中之阴)木(阴中之阳)水(阴中之阴)火(阳中之阳)土(阴中至阴)才是本义的五行。换句话说,五行的概念应以本义的五行为标准,不能以引申义的五行为标准。若混淆本义与引申义,不但五行学说会出问题,阴阳学说也会出问题。例如:由男为阳、女为阴阳化气阴成形弄出男化气、女成形就是这种情况的体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10 04:39 , Processed in 0.05751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