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梁常兵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赵洪钧先生获颁学位证书想到的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17-10-2 17:4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7-10-2 18:00 编辑

几十年来,中医学术、中医临床、中医队伍凋敝如此,谁之过?
首要因素是中医人的固步自封。
现代科学发展了,而且是飞速发展,而中医拒绝搭乘现代科学这辆快车,固守牛车、马车,甚至是徒步,甚至是原地踏步,如何不落后?如何不被动?这简直就是等死嘛。
近代、现代、当代真正的临床大家都是力倡中西医结合的,张锡纯活人无数,河北称之为医圣,中西医结合是其毕生的事业。。。。山西刘绍武,当代中医大家,理论与临床都是当代一流,发扬伤寒论,几百年无出其右者。刘老先生同样是中西医结合的倡导者和实践者。谈到伤寒论结胸病,刘老明言,这就是胸膜炎、腹膜炎,结胸之名可以现代病名代之。
中医人的固步自封,“首恶”是部分所谓的学术权威,也就是占高位而无真才实学的既得利益者。如果他们真有学问,他们就不会仇视中西医结合,因为今天的中医临床,离不开现代医学,离开了现代医学必然是寸步难行。真正的临床家,谁会自寻死路、搞所谓的纯中医呢?
而如果大力提倡中西医结合,他们几十年抱一本古书的“揣”功、“翻”功是上不了台面的,于是就等于动了他们的蛋糕,就等于砸了他们的饭碗,这还得了?于是,赵洪钧先生捅了马蜂窝。。。。于是赵先生就成了现在的赵先生。。。。
我见过赵先生的几张照片(应该是金先生发的),给我的感觉是挺清贫的,看了难受了好长时间。不过,学术水平和物质条件成反比,这点在赵先生身上得到了更好的诠释。
————————————————————————————
          梁院长这段话慷慨陈词,正义凛然,针砭当代中医界的时弊,对证下药,可谓恰到好处。
       中医界当前最大的偏差,就是夜郎自大,不懂装懂,以反对“中医西化”为名,拒绝与现代科学接轨,陷入自我设置的陷井之中不能自拔,以至于睁眼丧失搭乘现代科学这辆快车的机会,也就丧失了中医发展的大好良机。
      事实上,中医界的权威专家们根本就不懂中医理论的真实内涵,看不透中医理论现象背后的真实本质。有些专家连看懂拙著《现代科学破解元气阴阳千古之谜》一书的能力都没有。2012年,我以拙著为研究基础,上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最后没有给通过,我就知道中医评委中无有真才实学者。最近我又上报一项著作评奖,也是有意再一次试一试他们的学识水平,谁知道还是不长进,几位评委中竟然无有一位专家能够看得懂拙著。哈哈哈!就这个水平!可见,即使有书给他们做老师,教都教不会,以这样的低水平做评审专家,以这样的水平研究中医,有能力发展中医吗?又有什么资格当中医著作评审专家呢?正是由于中医界水平低下,缺乏跨学科人才,才做出了许多阻碍中医理论发展的事,睁眼失去了中医理论利用现代医学进行自我完善的机会。

      

点评

2012年,我以拙著为研究基础,上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最后没有给通过,我就知道中医评委中无有真才实学者。最近我又上报一项著作评奖,也是有意再一次试一试他们的学识水平,谁知道还是不长进,几位评委中竟然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7 15:58
2
发表于 2017-10-5 13: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7-10-5 13:09 编辑
梁常兵 发表于 2017-10-5 11:35
中西医结合,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但是临床大夫应该怎么做,谁的心里都很有数。
就我的体会,诊断尽量先 ...

        梁院长对于中西医结合的实用价值,认识得非常深刻。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必须要亲口尝一尝。从现实来看,凡是尝试过中西医结合的,都知道中西医结合的好处。相反,那些反对中西医结合,大都是不懂西医,不知道怎样结合,也从没有见过中西医结合的纯中医人。比如说,王昆文先生、王世保先生就是这种没见过中西医结合的中医人。他们反对中西医结合的口号最响,甚至震天动地。这究竟是为什么?实际上他们自己很清楚。就是害怕中医理论的原理一旦被揭开,中医水平有了提高之后,而纯中医停留在原来的水平,这碗饭就不好端了。因为患者去找疗效好的高手去了,谁还找纯中医?
       说到底,还是有个人的小算盘,把中医看成自己家的私货了。但他们忘记了科学发展的规律,医学的认识永远都是在逐步提高的,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会因某个人的阻止而停滞不前。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3
发表于 2017-10-30 20: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7-10-22 23:16
六经辨证,三阴三阳互为表里,表里相通。太阳寒,少阴热,寒热共济;少阳火,厥阴风,风火相值;阳明燥, ...

一吐啊,整天空谈,到底治过一两个病人没有啊?

点评

没有。你治过吗?说一说血蛋白尿的中医治法,别让院长的面子捡不起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30 20:13
4
发表于 2018-2-28 18:5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溪流 发表于 2017-10-3 06:49
中西医结合很复杂,确实不是个简单的事,不然,解放以来这么长的时间也不能无甚效果。
首先,创新是需要基 ...

第四,要弄清一些中医的基本概念,捋顺和确定一些中医的基础理论,才能实现中西医的高层次结合。
第五,随着结合的深入,西医的理论和概念也未必一成不变,也可能因中西医结合而受益或前进一步。
第六,中西医结合不能丢掉中医的灵魂和精髓,成为西医的附庸,要做到能凸显出中医特色。
而现在的国医大师一类保守派,经典即不精通,创新又坚决反对,抱残守缺,就像清朝的遗老遗少,伴随着故宫的夕阳的钟声在为帝制“送终”。
说到底,中医要在扬弃中前进,就是两千年前张仲景在世,也未必永远抱着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一成不变,敢于推翻内经一日传一经的人,必是中医的改革先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溪流先生所论,入木三分。赞!
5
发表于 2018-2-28 19: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2-28 19:11 编辑

赵先生是1978年读研的,我呢是1979年读本的。那时候我们见到山中医78级的几个研究生,那都是称之为老师的。包括后来主政北中医的高思华,还有姜静娴老师、姜建国老师等等,至今仍是记忆清晰,敬畏满满。想必赵先生就更应该值得我们尊重了,因为赵先生更有思想,更有水平、更有胆识。。。。

几十年来,中医学术、中医临床、中医队伍凋敝如此,谁之过?
首要因素是中医人的固步自封。
现代科学发展了,而且是飞速发展,而中医拒绝搭乘现代科学这辆快车,固守牛车、马车,甚至是徒步,甚至是原地踏步,如何不落后?如何不被动?这简直就是等死嘛。
近代、现代、当代真正的临床大家都是力倡中西医结合的,张锡纯活人无数,河北称之为医圣,中西医结合是其毕生的事业。。。。山西刘绍武,当代中医大家,理论与临床都是当代一流,发扬伤寒论,几百年无出其右者。刘老先生同样是中西医结合的倡导者和实践者。谈到伤寒论结胸病,刘老明言,这就是胸膜炎、腹膜炎,结胸之名可以现代病名代之。
中医人的固步自封,“首恶”是部分所谓的学术权威,也就是占高位而无真才实学的既得利益者。如果他们真有学问,他们就不会仇视中西医结合,因为今天的中医临床,离不开现代医学,离开了现代医学必然是寸步难行。真正的临床家,谁会自寻死路、搞所谓的纯中医呢?
而如果大力提倡中西医结合,他们几十年抱一本古书的“揣”功、“翻”功是上不了台面的,于是就等于动了他们的蛋糕,就等于砸了他们的饭碗,这还得了?于是,赵洪钧先生捅了马蜂窝。。。。于是赵先生就成了现在的赵先生。。。。
————————————————————————————————————————
         今天重读梁院长的这篇文章,仍然倍感亲切!      该文以中医的眼光看中医,对于中医的发展前途、中西医结合道路,论述清楚,认识深刻,入木三分,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值得有志于中医振兴的所有朋友一读。赞!
6
发表于 2018-3-3 16: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3-4 07:59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3-3 15:17
1543年,维萨里发表《人体构造论》,这个时候马克思的爷爷还没有出生呢。 维萨里知道什么是唯物辩 ...
1543年,维萨里发表《人体构造论》,这个时候马克思的爷爷还没有出生呢。 维萨里知道什么是唯物辩证论!——————————————————————————————————————————
      你咋这么傻呢?      

      你怎么能把16世纪的《人体构造论》与今天的解剖、生理、病理学相提并论呢?医学是发展的,认识是逐步提高的,连这个最基本的科学道理都不懂。足以证明你只是一个半瓶子学者。
      整天以否定“科学主义”为名,来否定科学,挂着羊头卖狗肉,你想捡点啥?
      我再问一句,你咋这么傻呢?



点评

看看是谁傻?  发表于 2018-3-3 16:27
【西医知识结构的“硬核”是其解剖生理学,其“超硬核”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请先生说说:今天的解剖生理学……其“超硬核”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根据是什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3 16:2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9 13:42 , Processed in 0.05232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