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燕赵中医·名家讲堂]曹东义说仲景第四十七讲-语音文字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1-29 10:02: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曹东义教授讲座    吴媛媛医师整理

主讲专家:曹东义,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第四批师带徒指导老师,1958年出生于河北衡水市仲景村,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现任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张仲景学术思想研究会会长,《燕赵中医药丛书》执行主编,《中医药与亚健康》杂志主编,《国医年鉴》副主编,《河北中医药文化》杂志副主编。主持省和国家多项课题,发表论文80多篇,出版著作41部,文字累计500余万。
    “曹东义说仲景·第四十七讲”主要内容:
《辅行诀》藏经洞本复原校订稿
衣之镖
卷首日月三皇四神二十八宿星图同《整订稿》,略。
辅行诀藏腑用药法要
梁·华阳隐居陶弘景撰
隐居曰:凡学道辈,欲求永年,先须祛疾。或有夙痼,或患时恙,一依五脏补泻法则,服药数剂,必使脏气平和,乃可进修内视之道。不尔,五精不续,真一难守,不入真景也。服药袪疾,虽系微事,亦初学之要领也。诸凡杂病,服药汗、吐、下后,邪气虽平,精气被夺,至令五脏虚疲,当即服补汤数剂以补之。不然,时日久旷,或变损证,则生死转侧耳。谨将五脏虚实证候悉列于下,庶几识别焉。
辨肝脏病证文并方
肝虚则恐,实则怒。
肝病者,必两胁下痛,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虚则目䀮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澹澹然如人将捕之。气逆则耳聋,颊肿。治之取厥阴、少阳血者。
邪在肝,则两胁中痛,中寒,恶血在内,则胻善瘈,节时肿。取之行间以引胁下,补三里以温胃中,取耳间青脉以去其瘈。
陶云:肝德在散,故以辛补之,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缓其中以衰其势也。
小泻肝汤:治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迫急,时多怒者方。
枳实熬  芍药  生姜各三两
上三味,以水(一本作清浆水,当从)三升,煎服一升,顿服。
呕者加生姜二两;心中悸者加甘草二两;咳者加五味子二两;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二两;下利赤白者,加黄芩二两,或加薤白一升。
大泻肝汤:治头痛目赤,时多恚怒,胁下支满而痛,痛连少腹急迫者方。  
枳实熬  芍药 生姜切各三两 甘草  黄芩  大黄各一两
上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温分再服。
小补肝汤:治忧疑不安,头目眩晕,时多恶梦,气上冲心,汗出,周身无力者方。
桂枝  干姜  五味子各三两  薯蓣一两(一方作大枣十二枚,去核,当从)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心中悸者加桂枝一两半;冲气盛者加五味子一两半;头苦眩者加术一两半;干呕者去薯蓣加生姜一两半;中满者去薯蓣,心中如饥者,还用薯蓣;咳逆头痛者,加细辛一两半;四肢冷,小便难者,加附子一枚,炮。
大补肝汤:治肝气虚,其人恐惧不安,气自少腹上冲咽,呃声不止,头目苦眩,不能坐起,汗出心悸,干呕不能食,脉弱而结者方。治夙曾跌仆,内有瘀血,或缘久劳,精气衰少,倦殆无力,常自惊恐,眠息不安,头目眩运,时多呕吐,此名痹厥者方。
桂枝  干姜  五味子各三两 薯蓣(一方作大枣十二枚,去核,当从)  旋覆花  牡丹皮(一方作代赭石,当从)  竹叶一方为葶苈子,熬黑,捣如泥各一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辨心脏病证文并方
心虚则悲不已,实则笑不休。
心病者,必胸内痛,胁下支满,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虚则胸腹胁下与腰相引而痛。取其经手少阴、太阳及舌下血者,其变刺郄中血者。
邪在心,则病心中痛,善悲,时眩仆,视有余不足而调之。
经云:诸邪在心者,皆心胞代受,故证如是。
陶云:心德在耎。故经云:以咸补之,苦泻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闭上焦以抑其气也。
小泻心汤:治心中卒急痛,胁下支满,气逆攻膺背肩胛间,不可饮食,食之反笃者方。
龙胆草  栀子打,各三两  戎盐如杏子大三枚,烧赤
上三味,以酢三升,煮取一升,顿服。少顷,得吐瘥,不得吐亦瘥。
大泻心汤:治暴得心腹痛,痛如刀刺,欲吐不吐,欲下不下,心中懊憹,胁背胸膺支满,迫急不可奈者方。
龙胆草  栀子打,各三两  戎盐如杏子大三枚,烧赤 苦参  升麻各一两  豉半升  
上六味,以酢六升,先煮药五味,得三升,去滓。内戎盐,稍煮待消已,取二升,服一升。当大吐,吐已必自泻下,即瘥。一方无苦参,有通草二两,当从。
小补心汤:治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者方。
栝蒌一枚,捣  薤白八两  半夏半升,洗去滑
上三味,以白酒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一升,日再服。一方有桂心,无半夏,当从。
大补心汤:治胸痹不得卧,心中痞坚,气结在胸,时从胁下逆抢心,心痛无奈者方。
栝蒌一枚,捣  薤白八两  半夏半升,洗去滑  枳实熬  厚朴  生姜切,各二两  桂枝一两
上七味,以白酨浆一斗,煮取四升,每服二升,日再。一方有杏仁半升,熬,无半夏,当从。
又:邪客心胞则胸胁支满,心中澹澹大动,若车马惊,面赤目黄,喜笑不休,或吐衄血,口舌生疮。虚则血气少,善悲,久不已,发癫仆。
小泻心汤:治心气不定,吐血、衄血,心中跳动不安者方。
黄连  黄芩  大黄各三两
上三味,以麻沸汤三升,渍一食顷,绞去滓,温服一升,日再。
气噫者加生姜二两;呕者加半夏二两;汗出恶寒者加附子一枚,炮;腹痛下利脓血者加干姜二两;目痛口苦生疮者加枳实二两。
大泻心汤:治心中怔忡不安,胸膺痞满,口中苦,舌上生疮,面赤如新妆,或吐血、衄血、下血者方。
黄连  黄芩  大黄各三两  芍药  干姜炮  甘草各一两

原文及音频链接    http://www.yanzhaozhongyi.com/portal.php?mod=view&aid=1181
2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9 10:03:11 | 只看该作者
“曹东义说仲景•第四十七讲”主要内容:
上一讲讲张仲景生活的时代推定生于公元150年,写伤寒杂病论的时间也就是50到60之间,也就是建安纪元196年,10年就是205年。推定张仲景生活时代最少经历四个帝王,一个是生于汉桓帝时期,后来到了公元168年,汉灵帝掌权,后来经历了当几个月的汉少帝,然后汉献帝,一共四个皇帝。张仲景生活的时代即是不幸,也是幸运的,在汉灵帝时期,相对稳定,可以说是社会潜藏着政治风险,在没有黄巾军起义的时候,宫廷斗争激烈,但民间相对平静,张仲景生于公元150年,在张仲景25岁的时候,汉灵帝让蔡勇,刻写五经经文,历代太学的门槛,门口学经文的人,达到1000辆车,有隆重的追求经典的学术氛围。在张仲景28岁的时候,汉灵帝建立了学校,叫鸿门都学。太学讲五经,按照董仲舒废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些人都是出身贵族,鸿门都学,虽然也有孔子像,但是不讲经书,讲的是诗词歌赋,是个文学院。
在张仲景25岁至28岁,那时候人们都有书可念,一个靠上学,一个是有人推荐,举秀才,举孝廉。华佗就被人推荐过,《华佗传》里描述,三国志,说华佗,游学西土。还有太尉,黄琬辟节不就,有人检举,被曹操征为官,他没办法,跟着曹操南征北战,他年龄又大,很不甘心。
在公元184年,在汉灵帝统治最后5年,他一共当了21年皇帝,在16年的时候,爆发黄巾军起义。黄巾军太平道,因为头上裹着黄巾,被人称为黄巾军,以前陈胜吴广起义是被逼的造反,这是主动要改造社会的起义,改天换地的起义。在张仲景35岁的时候,爆发太平道起义,首领张角、张宝,张良,叫天公地公将军,那个时代,经过十年准备。在汉灵帝统治早期,在民间传道,给人看病,通过画符念咒,喝汤药,混淆中医和传道的界限,张道灵在四川峨眉山创立了天师道,在陕西,张道玲孙子张鲁建立了政权,在建安20年时候,被曹操诏安,他投降了曹操,所以他的教民没被屠杀。
黄巾军起义,在184年被占压下去,但并没有消灭。下召以后,有人起来割据了地主武装,曹操刘备等人,杀黄巾军发家,以后进行割据。公元189年,在张仲景不到40岁时候,皇帝死了。汉灵帝死了以后,他的儿子叫汉少帝,非常不幸,当了几个月的皇帝就被董卓杀了,汉灵帝这个儿子命运不好,生下来以后,他是一个姓何的宫女所生,出生低微,他母亲低贱。之前的太子们生下来以后,都被皇宫里的人杀了,汉少帝小时候被一个姓史的道士养着,他不敢说皇家血统,他不受汉灵帝待见,何宫女所生的刘辩,汉少帝太子,被外戚立帝。后来董卓找个借口把他杀了,汉少帝,立刘协为帝。这里很乱,这时候张仲景经历了第三个皇帝。汉献帝登基以后,董卓在洛阳,烧杀抢掠,可以说天下大乱。张仲景就陕西到了西安一带,因为洛阳不能呆了,很混乱,一件事情。在汉献帝登基以后,初平年,曹操收降了30万青州军,这些人都是有信仰和政治主张的人,这些人不好利用,曹操只能让他们屯田,不让打仗,曹操死了以后,青州军没人管,政府不能领导,一哄而散,政府不能领导。在青州军是公元200年,在建安4年的时候,这时候还有鲁南郡的人,刘辟又造反,曹操镇压杀了很多黄巾军。当时因为道教,为了让人们信仰他的说法,借着中医在民间传道,或者画符念咒,中医被道教利用行医,因此中医行医就很不容易,如果是普通的小大夫,没有危险,越有名的大夫越危险。像华佗,在家时候很多人等着,很多群众找他,这都像传教一样。当时汉灵帝下召要镇压传教,和受政府重视不一样。传到北方,张茹传道就成了国教,在北魏受尊重的地位。在魏晋的时候在南方,葛洪在炼丹的时候,没人干扰,道教也不再干推翻政府的事情了。茅山道的陶弘景也是受政府重视。我们不能用后世帝王对道家的态度说张仲景那个时候。太平道,天师道都是借中医反朝廷。当时喊的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在184年3月,举行起义,推翻政府。汉灵帝下召各地,帮助政府镇压黄巾军,以皇权让地主武装政府镇压太平道,后来的天师道也是,不受朝廷重视,是朝廷的敌对势力。唐朝的时候,李世民推崇宗教领袖老子,李尔,道德经的作者,因此唐朝把道教作为国教,儒释道合流,魏晋南北朝,那个时候开始也不在为民众服务。而是到山里,修建庙宇,为追求长寿,为读书人,当权者服务,这是地位有变化。汉灵帝的儿子汉少帝,小时候就住在一个姓史的道人家。后来是黄巾军起义,他才仇恨道教,张仲景回避道教之称是有原因的。张家往往都是张良后代。张良是个权谋士,萧何是鬼谷子的后裔,擅长权谋。张道、张茹、张良,老张家当时是非常显赫的宗教首领的家族。张仲景姓张,他宗族数多,相于二百。我们知道以前皇帝诛杀灭九族,张仲景是不是在九族之内,我们不知道,他肯定姓张,不敢张扬,他是被打击家族的,这样一类人。我们理解了张仲景身份以后知道了这个例证,华佗本来没有过错,但华佗不得不为曹操看病。曹操捏造罪名,把他杀害。如果张仲景不为朝廷服务,就很有可能被人陷害,他的坐堂行医是被逼无奈的避嫌的行为。有人说他坐堂行医是亲民行为,好像为人民服务的,这样说是没理解张仲景的无奈,那个时代,有幸成为不幸的中医,他是一个读书人,不得不在大堂看病是很悲哀。理解这个以后,对于外感热病,张仲景之前撰用胎臚药录,素问热论等,在治疗热病时候用六经辩证,张仲景按照六经辨热病的思想,他对待经典的态度,和那时读书人对待五经态度一样的。当时博士讲经,解释可以写一万字。那时候是繁琐哲学,叫皓首穷经,繁琐哲学。对于经典表面尊重,实际上不是,是可以改造经典。张仲景对于素问热论既有继承又有改造,继承六经辩证,他的创新,除了汗和泻法,还有八法,论述外感病传变,无没有按照素问热论的描述,日传一经,这是素问论述,但张仲景没有这么做。素问热论上日期都是很规律,不能质疑。过去讲,古人为维护声誉,不能随意创新,著作不怕这样,日期很含糊,没有说板上钉钉,治法也不局限前法。
3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9 10:03:29 | 只看该作者
素问三日之前用汗法吐法,张仲景不仅有汗吐下,而且有温清补消都有。伤寒论字字皆法,句句皆法。有方的一百多条,每条很重要,张仲景对于医经家的尊重,不是匍匐在经典前头,光知道磕头一句不敢改的继承,按照经文,创新四年发展的继承,经方家,伊伊汤液经法,既治外感病,六合之正经来治外感热病,六合正经,阴旦汤阳旦汤,升降阴阳,阳旦汤是扶阳之剂。阴旦是阴剂,补阴补阳,青龙白虎是交互金木,青龙属于木,白虎属金,朱雀汤玄武汤水,既济水火,治疗外感热病,张仲景之前的汤液经,六合之正经皆为神明之剂也,非常了不起,陶弘景说神明之剂也,非常神圣。六合正经是神明之剂,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阴旦阳旦大汤小汤都有神明之剂,神圣的方剂,张仲景的心中没有当神拜。完全没有按照六合正经思路来摆布方子,而是按照六经病篇,大小青龙,太阳病篇,小青龙麻黄汤,小青龙,伤寒论的小青龙是汤液经的大青龙。白虎只有一个白虎汤,没有大小,小朱鸟汤,玄武大小只用了黄莲阿胶鸡子黄汤,小朱雀小朱鸟汤,又加了其他东西,我们一会还要学,不细说了。玄武没有分大小,只用了真武汤,玄武汤大小玄武,大小阴旦都有加减。也就是说在陶弘景,在皇普谧,心目当中如何非常神圣的汤液经,在张仲景这里就完全当成了一个,我盖房子的原料的来源,我要拆了旧庙盖新店,就没有更新,还把整个六合之正经,就是打散了,揉碎了,重新建立了自己的体系。就是打散,重新建立了自己的体系,是张仲景的创新对待,所谓的就是假的,他也听,并不是顶礼膜拜,不敢动,也不敢讲话,也不敢假装原料原味,这不是张仲景提倡的,那是傻子,傻人才这么学,就是日本找方子要找一个原方不能加减,他就是让人是守株待兔,这一种学习的方法,这是傻瓜经方,不知道张仲景所提倡的,这事我们一定要认清真假,有这样的子孙,他会笑话的。我们知道了张仲景对待经典的态度,就是一定要辨证施治,随症施治,他看这个方剂不看日期,我该加就加,该减去就减,那才是一个大将,就是我要讲这个房子大石头也能用,小石头也可以,都是我的菜,而不是我的神,不需要我磕头,顶礼膜拜。说到这里我们就可以学习辅行诀了,我觉得我们已经理解了张仲景,理解了张仲景的生活,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一个什么态度,对待他此前的经典,读伤寒杂病论的序言,你就知道他为什么会批评社会,会批评读书人,会批评那些始终循旧的医生,对医生是不满意的。张仲景心目当中英雄,是扁鹊,公乘阳庆与仓公,就是在秦国皇帝,公乘阳庆和扁鹊,之后在张仲景心中,别人都谈不上算是一个有作为的医学家,他对那些医生根本瞧不起,他是一个非常有作为的人,不知道博采众方,勤求古训,他是一个批评家,而他并不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有些人自以为就是,得一个小方,会治一个病,就狂的很,谁也瞧不起,那不是张仲景,他绝对不是这样的人,张仲景是博采众方,勤求古训,是这样一个人。我们一定要理解张仲景。河北这个威县,这个威是威风的威,因为在这个北洋政府时期,有一个人叫张渥南,也就是张大昌的爷爷,北海去到敦煌去买马,那里有良马,他是本来是学兽医的,他在日本留过学,他的儿子也上过正规的医学,就是学的是兽医,给这个马看病。在这个军队里边,骑兵很受重视,张大昌的爷爷,从王道士手里边儿买了一个敦煌卷子,进行了裱糊,在西安家里存着,一直到文革前期,被别人弄的丢失了,丢之前除了张大昌,还有两个人,他们也有个抄本,他们也背诵,也背的很熟,他自己也不曾遗忘,它们都背的不熟。张大昌在1974年在文化大革命,还没有结束的时候,批林批孔批的厉害的时候,张大昌以赤脚医生名义献给了中医科学院,也就是当时的叫中医研究院,他觉得应该献出去,这是一个很宝贵的东西,有人怀疑这是一个张大昌伪造的,我觉着不可能,张大昌没有这个水平,他也伪造不出来。那个时代,他做这个东西他也没法获得利益,只能被打击。大家知道,自从出了林彪事件以后,批林批孔批周公,儒家都是挨批的,道家没人敢说,谁说我是一个学道的人,那时候即使不是反革命,你也是一个落后分子,是个封建分子,谁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当时说还要说到我家的理论,我如何如何,你不要一下,刚过了文革,要是说推崇道家的东西,那是很有风险。张大昌要是敢于献出来,我觉得真是一种和氏璧的精神。我一定要把它献出去,而不是说造假的,既没写自己的名字,又不是为了卖钱,还宣传道家思想非常浓的东西,给国家。我觉得造假,是没有必要的。人都是为了获利,张大昌不是,他没写自己的名字,写的是赤脚医生,谁也不知他是谁。另一个写的东西又政治风险的,再说了,他是有可能抓起来,判刑,因为这是一个非常有风险的事,我觉得他不会在那个时代去造假。
这个原文就是这个,这个我们现在用的就是这个张大昌的徒弟衣之标先生,这个我非常敬仰的,这么一个老学者,七十来岁了,写了很多有关辅行诀的著作,他对辅行诀传承非常有贡献,我们大家有缘来学这东西,我觉得应该感谢衣之镖先生,这个威县的中医专家,虽然他的职称是副主任医师,我觉得他的水平,不低于主任医师,而且,不低于很多专家。我觉得他就是研究辅行诀应该是首屈一指的大家,非常了不起,学问很高,还说谁要是有缘分可以找他。
根据《辅行诀》藏经洞本复原校订稿 衣之镖
按照张大昌中医研究院献书的时候,写的是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药,后来叫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药,觉得这里没提六腑,叫五脏,因为五脏就概括六腑,五脏是统领六腑的。五脏六腑他们一阴一阳,中医核心理念五藏为主,归附于五脏。
卷首日月三皇四神 二十八宿星图 同《整订稿》,略。
这卷子打开以后,看到有图,有日月,三黄,伏羲,神农,皇帝,四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一致的,东方,西方,白虎,七宿,星宿空间分割分28 星宿,分了四方,一方七星,提的是梁朝分几个不同朝代,粱代就是梁武帝,姓肖的皇帝,在华阳隐居的陶弘景写的著作。   
隐居曰,相当于陶弘景说,古人先生不说号而不说名,这样避讳是为了尊重,爷爷的名字一样,老人家号子说的号。
辅行诀藏腑用药法要 梁•华阳隐居陶弘景撰
隐居曰:凡学道辈,欲求永年,先须祛疾。
弟子记载,欲求永年,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很多人学道,学习道家经典的人,想追求常生不老的,必须首先去疾病。学医是治疗疾病,面对病人,学道的人为了追求长生不老,永年是神仙之术,道家都是为没病的人服务。
或有夙痼,或患时恙,一依五脏补泻法则,服药数剂,必使脏气平和,乃可进修内视之道。
有不一样的地方,分清界限,或有的人有痼疾,常年累月,很深的病,老病的人新病的人,当下时髦,当时有病,新得的病。这样的学道都不合格,治好了才能学道。唯一的标准,都要按照唯一标准,用五脏补泄法则,服药数喝几服药,必然使得脏器平和,既不太过又不足,这样乃可,进一步修炼内视之道,闭目内求,像道家练功的时候,内视内醒,大家都知道,真气运行法,闭目养神时候,好像看见气沉丹田,有这样的通道,有人形容一呼一吸,胸气往下沉,因为肾气,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胸气下沉,内视不是有些人讲的那么神秘,不是看见肚子里的东西,看见十二经气,走的一点不差的东西,注意自己的呼吸,注意自己气的走,气沉丹田的意思,这是一种修练的方法。不这样,真五脏经不能接续,虚了不够用,实了堵,经气满而不能实,五经真一,是元气受不住,不能体现真正的元气,真阴真阳守不住,不能进入修炼状态,内经五脏图就不了解,不了解真气正气。素问刺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一个人得了传染病,去了隔离室怎么办。按照素问刺法论讲,有修炼的方法,先想头上有五气,青气出于肝,黄色出于脾,白色出于肺,出于五脏,意识就是内修炼的气,知道强壮不强壮,陶弘景说的就是吃药把疾病去掉。
不尔,五精不续,真一难守,不入真景也。服药袪疾,虽系微事,亦初学之要领也。
就是治病初学的要领,服药祛疾,没有这个台阶到不了修道的境界。
诸凡杂病,服药汗、吐、下后,邪气虽平,精气被夺,至令五脏虚疲,当即服补汤数剂以补之。
不是热病,各种杂病,凡是杂病,服药,治疗杂病,服药出现汗吐腹泻,邪气被去除,精气被夺,正气受伤害,治疗令五脏虚损疲劳,有两种不同含义,虚就是不足,疲乏的自我感觉,这时候邪气走了,五脏是不足,服用补汤能补正。
不然,时日久旷,或变损证,则生死转侧耳。
邪气去了以后,不扶正补虚以后,时间长了,有可能变成损证。损证这个词,见于难经,不是内经。
损双损伤,损证,素问灵枢找不到,损肝心肾,是气血还有筋骨血脉所主,五损。脉经,其实难经损法,损其气者如何,损其气者,难经里面的条文,治疗虚损的法则,扁鹊对脉学,呼吸脉行六寸,气行多少胀,五十营,昼夜五十度,这是扁鹊对脉学论述。灵枢里营卫生会篇,血脉跳的快是至脉,跳的慢损有五损,三至损死症有的人容易死亡,生死转侧之间就死了。
陶弘景说谨将五脏虚实证候悉列于下,庶几识别焉。
请允许我将五脏虚实症候全部列出,全部辨别了,庶几就是差不多,识别他了,依靠我的论述。
    辨肝脏病证文并方
肝虚则恐,实则怒。
肝在之恐惧
    肝病者,必两胁下痛,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虚则目䀮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澹澹然如人将捕之。气逆则耳聋,颊肿。治之取厥阴、少阳血者。
肝病布两胁,络阴器,肚脐下面小腹。两边少腹,输卵管阑尾炎,肝经少腹,肝病令人善于怒,目不鸣,虚了眼睛什么也看不见,前面实痛,心里乱跳,好像有人抓一样。临床上见到心慌好像做贼一样。气逆是实证,耳聋,面颊是肿胀的,取厥阴经的血,少阳胆经血,血脉刺厥阴经,刺血的治疗方法。
再见。
4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9 21:34:00 | 只看该作者
杨锁平精诚中医:
昨晚聆听了曹教授说仲景第八十五讲,一板一眼,逐字逐句阐释,真可谓仲景村走出的二十一世纪的转世仲景,比后汉的张仲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学识渊博,儒雅风度,为人谦虚和善,不狂妄,更不自以为是。亲民爱民。他,作为中医传人,深感责任重大,不以位卑言轻而沉默,朴实谦虚。他认为要振兴中医,必须还原中医,回归中医,揭示中医深层次内涵和本来面目。使中医恢自信自強。他,扬旗击鼓,彰显中医个性,亲上讲堂,传授经典,阐讲深奥的古文。更为可观的是他曾参与国家中医药大部长王国强在中国科协大会第十二届年会上就中医问题所作报告的起草工作,最近中医药法制定和实施,立下了不可磨灭,永载史册的汗马功劳。可他不争功,不图名,为了中华民族,为了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发扬光大,为我中华泱泱大国的自己独创医学体系,走向世界,让地球人更认识东方差额,比西方工业列强,更深一层,更高一筹,继卫星上天,核威神暴,又一个让老外瞻目的人类健康大器,给国人争光争气。曾有人建议他开创曹氏新派,在中医界独树一帜,他恳切的说:中医的发展,不是要标新立异,创什幺前无古人的新学派,而是要复兴中医,找回传承,按照固有的道路前进。我是"大家"中的一员,而不是"大家"。他,先中医之忧而忧,石中医乐而乐,深切关心中医的前途和命运,直面历史困惑,不避敏感问题,在著作选题上,目光集中在重大领域。他是捍卫中医宣传中医的笔杆子警旗手。有人回忆,他知己爱人这样给他画像,献了青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多么伟大的大师,多么了不起的人才!昨晚大师讲到后半节时,听到他略显微咳,想必是备课耗血耗神所致吧?恳请恩师,多多保重贵体,因为您是中华民族中医事业承前启后的带路人。网友们,在中医药法的保护下,在曹老师给教诲中,把中医事业发扬光大!
我:
感谢您的鼓励和关注,我和大家一起学习,讲述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但愿对大家有所帮助。@杨锁平一乡村医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10 00:20 , Processed in 0.08955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