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文地清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太阳之为病何谓?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8-5-24 19:43: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文地清风 于 2018-5-24 19:59 编辑

从伤寒论辨脉法成氏之注下焦在膀胱上口主分别清浊。——平脉法: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不行,涩者荣气不逮,荣卫不能相将,三焦无气无所仰,身体痹不仁。荣气不足,则烦痛,口难言。卫气虚,则恶寒数欠。三焦不归其部。上焦不归者噫而酢吞。中焦不归者,不能消谷引食。下焦不归者,则遗溲。
成注:人养三焦者血也,护三焦者气也。荣卫俱损,不能相将而行,三焦无气所依仰,身体为之顽痹而不仁。内经曰:荣气虚而不仁。针经曰 :卫气不行,则不仁。荣为血,血不足则烦痛;荣属心,荣弱心虚,则口难言。卫为阳,阳微则恶寒。卫为气,气虚则数欠。三焦因荣卫不足,无所依仰,其气不能归其部。金匮要略曰:上焦竭,善噫;上焦受中焦气未和,故令噫耳。下焦竭,即遗溲失便。以上焦在膈上,物未化之份也。不归者,不至也。上焦之气不至其部,则物未能化,故噫而酢吞。中焦在胃之中,主腐熟水谷。水谷化则思食。中焦之食不归其部,则水谷不化。故云不能消谷引食。下焦在膀胱上口,主分别清浊。溲,小便也,下焦不归其部,不能约制溲便,故遗溲。

32
 楼主| 发表于 2018-5-24 20:15:40 | 只看该作者
一气二三四 发表于 2018-5-23 23:57
难得一见 会有人仔细看书  太阳之为病  和 太阳病  张机不至于没事闲的多加俩字。这里 关键就是“之”字。  ...

谢谢提示
33
发表于 2018-5-24 23:03: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8-5-24 19:07 编辑
千秋雪 发表于 2018-5-23 14:18
中医认为小肠的功能主要是
一)泌别清浊
泌,即分别;清,即水谷精微;浊,指食物中的糟粕。泌别清浊是指小 ...

概括:
凡出现发热,恶寒,头痛,项强,脉浮等脉证,就叫太阳病。太阳病分为经证和腑证二类。经证为邪在肌表的病变;腑证是太阳经邪不解而内传于膀胱所引起的病变。

————————————————————

老先生这个解释,是传统上用脏腑表里关系来说明的。
那么,请教老先生:手太阳经为小肠,足太阳经为膀胱,太阳经邪不解传足太阳经膀胱是什么病?西医学的尿路感染?那么传至手太阳经小肠,会是什么症状呢?


——————————————————————————————————————————————
【方歌】导赤生地与木通,草梢竹叶四般功。口糜淋痛小肠火,引热同归小便中。 导赤散就是治疗表邪内传至小肠所引起的临床症状的。
小肠生理功能是受盛胃中水谷,分别与转输清浊。小肠与心相表里。小肠病变主要反映在清浊不分,转输障碍,小便淋漓不畅。小肠火多表现实热证像。临床表现小便赤色淋痛,甚或尿血,并见口糜、舌痛、舌烂、咽干而痛,舌红苔黄,脉数等症。小肠实热多见于西医所谓尿道炎、口腔炎,或齿龈肿痛等症病。治疗方法 清热利湿,分别清浊。方药 导赤散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问老先生:“小肠病变主要反映在清浊不分,转输障碍,小便淋漓不畅。”那么,这时小便淋漓不畅,是因为小肠泌别清浊过了,还是泌别清浊不及呢?
————————————————————————————————————————
中医认为小肠的功能主要是
一)泌别清浊
泌,即分别;清,即水谷精微;浊,指食物中的糟粕。泌别清浊是指小肠在对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进行进一步消化的同时,随之进行的分清别浊的功能。清者化为津液;浊者化为糟粕。
二)受盛化物
受盛,即接受和汲取之意;化物,即变化和化生之意。小肠把食物的精华吸收,输送到全身各器官;然后再根据不同的需要化生成不同的功能和组织。

当邪气侵犯到小肠后,可以起小肠功能紊乱,使其泌别清浊,受盛化物的功能不能正常进行。以致清浊不分,或者吸收转化功能失常。具体到伤寒论,则是表邪不除,由体表的经络向内入侵,深入到脏腑,具体深入到小肠,则津液化生不足而发生口舌生疮;污浊不能走大肠而偏入膀胱使尿液浑浊污染而淋漓成病。

以上属个人认识,或词不达意,或错误丛生,请任海先生不吝指教。


————————————————————————


千老先生医学理论扎实,临床经验丰富,学生只有学习的份儿。

学生认为,
1、所谓的“小肠火——淋痛”,实与小肠泌别清浊关系不大。因为淋痛,都是着急上火,又在饮水过少的情况下,导致致病菌从尿道口上行而成。如小肠泌别清浊太过,必然尿量偏多,引起肠内干燥,而使便秘;反之,如小肠泌别清浊不及,则必尿量少,致肠内水份过多,而出现便溏。淋痛主要因为饮水量少,而非小肠泌别清浊功能失常所致。
2、心与小肠相表里的关系不成立,因为心脏病不会引起小肠病,更不会引起小肠火(淋痛)。

点评

心与小肠相表里的关系,是五行学说套出来的。可以用来解释心火与热淋的关系。 心火同时出现小便短赤涩痛,这是临床事实,用清热通淋药,两组症状都可以消除。这个现象如何解释? 心火不是心脏病,热淋也不是小肠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24 23:35
34
发表于 2018-5-24 23:35:58 | 只看该作者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8-5-24 23:03
概括:
凡出现发热,恶寒,头痛,项强,脉浮等脉证,就叫太阳病。太阳病分为经证和腑证二类。经证为邪在 ...

心与小肠相表里的关系,是五行学说套出来的。可以用来解释心火与热淋的关系。
心火同时出现小便短赤涩痛,这是临床事实,用清热通淋药,两组症状都可以消除。这个现象如何解释?
心火不是心脏病,热淋也不是小肠病。


口舌生疮是有火了,如果伴有神的症状,这就叫心火,这是正确的,因为脏腑学说里,心,其实就是神。把热证兼有神的症状,称为心火,说得过去。
小便短赤涩痛,这是膀胱有热。合起来,就是上焦有热,在上扰神,在下扰膀胱,上下一起热的一种病。治疗上,或者清热利尿,引热从小便走,或者清心火,治病求本,都行。实践中是两种治法同时用的,就是导赤散。


小肠是泌别清浊的,小肠有病,会清浊不分,连清带浊都从大肠下去,这叫泄泻。这个情况,和我们现在说的心火、热淋,挨不上啊?可见五行学拉扯的心与小肠相表里,连牵强附会也够不上,没“会”可附啊!
35
发表于 2018-5-25 00:06:25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8-5-24 19:35
心与小肠相表里的关系,是五行学说套出来的。可以用来解释心火与热淋的关系。
心火同时出现小便短赤涩痛 ...

然!

点评

谢谢提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25 06:44
36
 楼主| 发表于 2018-5-25 06:44:34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5 23:14 , Processed in 0.04939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