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千秋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结胸证、痞证、脏结证比较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18-6-15 03:3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千秋雪 发表于 2018-6-14 18:44
刘渡舟治大结胸证案一则

  李某,女,15岁。病起于外感,高热,39.5℃,头痛,肢体酸楚。至五六日后, ...

比如大结胸证与阳明腑实证,二者均可出现高热,脘腹疼痛拒按以及大便燥结不下等症状,但如果在腹诊中发现按其腹而石硬,就属结胸证,否则便是阳明腑实证。

一一肌紧张,有压痛,反跳痛,是急性腹膜炎特有的体征改变。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8-6-15 03:4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板状腹是指因急性胃肠穿孔或脏器破裂所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膜受刺激而引起腹肌痉挛、腹壁常有明显紧张,甚至强直硬如木板,故此得名。比如急性胃肠穿孔,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肠穿孔,急性阑尾炎,或脏器破裂,同时妇科疾病等都有可能发生。严重时可致血压下降和全身中毒性反应,如未能及时治疗可死于中毒性休克。部分病人可并发盆腔脓肿,肠间脓肿、和膈下脓肿,髂窝脓肿、及粘连性肠梗阻等。
  板状腹的诊断依据:
  1、腹膜受刺激而引起腹肌痉挛、腹壁常有明显紧张感,甚至强直硬如木板。
  2、板状腹是急腹症,腹膜炎的伴随症状,摸起来整个腹肌很硬,是内脏神经受到刺激是的保护性反应。
  板状腹需要与以下症状鉴别:
  1、蛙状腹:出现在大量腹水的病人,躺在那里就像青蛙的肚子一样,积水把肚皮往两边推,主要出现在肝硬化,低蛋白血症的病人。
  2、舟状腹:病人仰卧时,前腹壁呈弥漫性的明显内凹。严重者,前腹壁凹陷几乎贴近嵴柱,肋弓、髂嵴和耻骨联合显露,全腹呈舟状,称为舟状腹。

3
发表于 2018-6-19 12: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8-6-19 04:22 编辑
刘亦之 发表于 2018-6-19 03:38
热实结胸证是伤寒发热后导致的胃肠功能失调,十几日大便不下引起的诸症,还是因为伤于寒引起的。急性腹膜炎 ...

为何伤寒发热后会导致十几日大便不下?用现代生理病理常识可以得到很好的解释,伤寒发热时病人极度烦热口渴,这时需要大量补充水分,如果没有及时补充水分,会导致大肠内水分过度吸收造成大便干燥变硬,大便干结不能随着肠道蠕动排出体外,正常人十几日不大便,腹部摸起来硬而痛是很自然的,这与急性腹膜炎导致的疼痛是不同的。这个时候大黄、芒硝、甘遂就派上了用场,它们的作用就是引起腹泻让燥结的大便排出体外,然后诸证可解。

——这个是腑气不通证,可辨证使用大承气汤或大黄附子汤。

腑气不通证 锁定本词条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提供内容 。

腑气不通证,中医病证名。主要是指邪气内结而致脏腑之气阻滞不通,以腹胀、便秘等肠胃不通畅为主要表现的病症。


目录



病因
燥屎,瘀血,水气,痰饮等邪气内结。

病机
六腑以通为顺,无论是燥屎,瘀血,水气,痰饮等有形邪气,还是气滞、湿热等无形邪气阻滞肠腑,都会造成腑气不通,而出现腹胀、便秘、小便不通畅等症。

临床表现
腹胀、胸闷,大便秘结不通,或伴有小便排出困难,小便黄赤,或见头晕烦躁,舌红苔黄或腻,脉弦或滑等。多见于中风、便秘、肠梗阻、肠炎、腹部手术后等。

常见症型

热结重证
临床表现: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腹中转矢气,绕脐痛,拒按,烦躁,谵语,潮热,手足然汗出,气短,气喘,身重,头昏目眩,不欲饮食,小便不利,腹满不减,减不足言,舌红,苔黄厚而燥,脉沉或迟或数。
治法:推陈致新,荡涤实热。
常用方剂:大承气汤。
常用中药:大黄(酒洗)、厚朴(炙)、枳实(炙)、芒硝。

寒结证
临床表现:大便硬而难下,甚则十余日不大便,小便数而清,发热而无潮热,口中淡,腹冷痛或满,恶寒,腰酸腿软,舌淡,苔薄白,脉弦或迟。
治法:温肾通便,通阳散寒。
常用方剂:大黄附子汤。
常用中药:大黄、炮附子、细辛。


4
发表于 2018-6-19 12: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结胸证与阳明腑实证辨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5
发表于 2018-6-19 17:4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刘亦之 发表于 2018-6-19 08:35
我在写《伤寒论现代解读》的时候,参考的是杜雨茂主编的《伤寒论研究文献摘要》1988年出版,220页0729条 ...

就是你们这些没有任何中医临床的所谓专家,把伤寒论中脏腑功能失调的“热实结胸证”,硬生生包装成成脏腑器质性病变“急性腹膜炎”,然后再大言不惭的宣布自己有了重大发现:中医从张仲景时代就已经开始治疗急性腹膜炎这些危急重症了!

一一您应当宣布,张仲景时代,当时的病人根本就没有患过急性腹膜炎等危急重症。
6
发表于 2018-6-19 19:5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就说解放前那时候,中医对于痢疾腹泻是束手无策的,请陈版主找几个治疗痢疾腹泻的方剂咱们看看!如果中医连简单细菌性的痢疾腹泻都解决不了,如何会有能力解决急性腹膜炎这种危急重症?

一一汪精卫曾想废除中医,是他力挽狂澜,治好了其岳母的病才保住中医

施今墨(1881.3.28~1969.8.22),原名毓黔,字奖生,祖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中国近代中医临床家、教育家、改革家,“北京四大名医”之一。
施今墨毕生致力于中医事业的发展。提倡中西医结合,培养了许多中医人才。长期从事中医临床,治愈了许多疑难重症,创制了许多新成药,献出700个验方。为中医事业作出突出贡献,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望。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扬言要取施今墨消中医。1929年余云岫首先发难,提出取消中医议案,南京国民政府拟正式决议。中医生存,岌岌可危。消息传出,举国大哗。

施今墨奔走南北,团结同业,成立中医工会,组织华北中医请愿团,数次赴南京请愿,以求力挽狂澜。当时国民党少壮派汪精卫只相信西医,又主持行政院工作,大有非取消中医不可之势。适值汪精卫的岳母患痢,遍请西医,未见少效,行将不起。有人建议请施今墨诊治,汪精卫无奈,同意试试。施今墨凭脉,每言必中,使汪精卫的岳母心服口服,频频点头称是。处方时施今墨说:“安心服药,一诊可愈,不必复诊”。病危至此,一诊可愈?众人皆疑。据此处方仅服数剂,果如施今墨所言。汪精卫这才相信中医之神验,题字送匾《美意延年》(出自《荀子·致士》:“得众动天,美意延年。”),自此再不提取消中医之辞了。

后来在全国舆论压力下,国民政府只得收回成命,批准成立中央国医馆,任命施今墨为副馆长。中医终于以妙手回春的疗效,赢得了生存的权利。


7
发表于 2018-6-19 20:0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刘亦之 发表于 2018-6-19 10:24
一一您应当宣布,张仲景时代,当时的病人根本就没有患过急性腹膜炎等危急重症。

~~~~~~~~~~~~~~~~~~~~ ...

如何会有能力解决急性腹膜炎这种危急重症?

一一轻症急性腹膜炎,西医还是提倡保守治疗的。手术治疗是有其适应症的。不能脱离时代去评判评估中医治疗急性腹膜炎的作用与意义。

点评

中医更不应该脱离临床去评价中医治疗急性腹膜炎的作用与意义。  发表于 2018-6-19 20:3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13 18:25 , Processed in 0.06004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