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征集中医病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3-13 15: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9-3-21 22:45 编辑

        转载  


夹层动脉瘤案2016,1,30


           崔某,男,67岁,2012年3月来我这里就诊,……我进到病房一看到患者,脸色就像长了一层绣一样。腹胀如鼓,大便已经11天没行。舌干,舌苔黄的就像锅贴子一样,然后我又把西医的查体系统做了一遍。其实这个病人,如果我把中医的查体告诉大家了,大家谁都会治,但是往往大家就给西医的诊断所吓倒了,也不敢治也不敢想,这是我们共同的一个毛病。

      我当时开的处方我给大家读一下。石膏120g,知母20g,大黄60g,芒硝30g,枳实10g,厚朴20g,山药10g,瓜蒌30g,杏仁10g。

      曹主任就问我,宋大夫,你这方子是怎么开的呢?我怎么没有见到一味治疗主动脉夹层的药啊?你是止血呀还是活血祛瘀呀?我怎么没看到呢?我当时就笑了,我回答说,我也没看到主动脉夹层啊,他又问我,那你按什么思路开的方子呢?我回答了五个字,痞、满、燥、实、坚。我说出来这五个字你也会治疗,曹主任一拍脑袋,明白过来了,他说,哎呀!宋大夫你是这么想的。

       过了六个小时,患者打来电话,说已经大便了,泻了医院那种白塑料盆半盆,大便呈污泥浊水一样,臭气熏天,腹胀已经消了,然后患者想吃饭,问我能不能吃,我说可以吃,然后患者吃了一碗饺子,又喝了一碗粥

   其实我这么开这个药是有依据的,咱们下面就来分析依据,《伤寒论》第219条,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诟、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第252条,伤寒6、7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254条,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255条,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3天后,患者状态好转,但是眼前总出现幻觉、幻视、还谵语,就说乱七八糟的话,总是说看见死人了,看见满窗户都是蚊子,苍蝇蚊子满屋飞,小肚子还拘急的疼痛。小便不畅,尿赤色,这时候我给改用了五苓散加抵挡汤,我个人比较喜欢一句话,上焦蓄血则善忘,下焦蓄血则如狂。《伤寒论》124条,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挡汤主之。小便不利是为蓄水症,这个患者,我考虑既有蓄水又有蓄血,所以用了五苓散加上抵挡汤。当时思维局限, 如果用猪苓汤加抵挡汤也许效果会更快。(离经之血,存在于腹主动脉的盆腔阶段即髂总动脉,属于下焦)。

    第十一天,患者诸症消失,身体稍感疲惫,其后,我又给他配了磨成粉的大黄蛰虫丸的方子,磨成粉,装了胶囊,嘱咐患者继续服用半年,去复查主动脉。患者拒不配合检查,说我这能走能跳,还能趟地能干活,我查什么查啊,就是不查,患者后来参加农村的体力劳动都能干了,直到去年我要讲课,作了这个课件。我就开车去了患者家,我想找他,一定要给我做一下这个片子,后来患者做了一个片子我们看了。主动脉的血管是无疤痕的愈合,当时这张片子我带到北京东直门医院,找了些人给我看了一下,我也觉得很奇怪

       但是由于主动脉已经劈到了髂总动脉,包括一侧的肾动脉,都有了夹层,所以换不了了,后来回到了丰宁县中医院治疗,其实就是等死。


     我在临床上的体会就是,你如果想用西医的方法治疗,就要用西医的思维,如果你决定用中医的办法治疗,就要老老实实的运用中医的四诊,搜集资料辨证论治,不要被西医的诊断所吓倒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较为少见的致命性疾病,它的发生与多种疾病有关。高血压是主动脉夹层的一个重要发病因素。约70%的患者有高血压史,远端主动脉夹层合并高血压更为常见。这可能与主动脉壁长期受到高动力血压的刺激,使主动脉壁张力始终处于紧张状态有关,另外也与胶原和弹性组织常发生囊样或坏死有关;动脉粥样硬化时,动脉中层也正好处在老化过程中;结缔组织遗传性疾病,如马方综合征等,有先天性主动脉中层变性。近端型主动脉夹层是马方综合征的严重并发症;某些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如主动脉缩窄、主动脉二瓣化也有出现主动脉夹层的可能。妊娠、严重外伤、重体力劳动及某些药物也是夹层动脉瘤的发病因素。
临床表现
本病多急剧发病,突发剧烈疼痛、休克和血肿压迫相应的主动脉分支血管时出现的脏器缺血症状。部分患者在急性期(2周内)死于心脏压塞、心律失常等心脏合并症。年龄高峰为50~70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1.疼痛
为本病突出而有特征性的症状,部分患者有突发、急起、剧烈而持续且不能耐受的疼痛,不像心肌梗死的疼痛是逐渐加重,且不如其剧烈。疼痛部位有时可提示撕裂口的部位;如仅前胸痛,90%以上在升主动脉,痛在颈、喉、颌或面部也强烈提示升主动脉夹层,若为肩胛间最痛,则90%以上在降主动脉,背、腹或下肢痛也强烈提示降主动脉夹层。极少数患者仅诉胸痛,可能是升主动脉夹层的外破口破入心包腔而致心脏压塞的胸痛,有时易忽略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应引起重视。
2.休克、虚脱与血压变化
约半数或1/3患者发病后有苍白、大汗、皮肤湿冷、气促、脉速、脉弱或消失等表现,而血压下降程度常与上述症状表现不平行。某些患者可因剧痛甚至血压增高。严重的休克仅见于夹层瘤破入胸膜腔大量内出血时。低血压多数是心脏压塞或急性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所致。两侧肢体血压及脉搏明显不对称,常高度提示本病。
3.其他系统损害
由于夹层血肿的扩展可压迫邻近组织或波及主动脉大分支,从而出现不同的症状与体征,致使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应引起高度重视。

       2019,3,22
       这个病案在百家争鸣板块
中医治病一定要用中医思维
              正在讨论。

 楼主| 发表于 2019-3-13 15:2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7-7-24 06:10:07 | 只看该作者  
胸痹医案一则
   
    杏林童子
   
    牟xx,男,45岁。某单位员工。2013年5月9日初诊。
    主症:胸闷不适半月多,已在西医内科经DR摄胸片双肺及胸膜均未见异常,心电图及彩超检查心脏亦未见异常,用复方丹参片、谷维素等药治疗无效,转中医诊治。
    患者不咳不喘,无心悸,胸闷以胸正中部为主,有时伴有似痛非痛的感觉,多在连续伏案工作感觉疲倦时出现。用手掌抚按在胸部胸闷能减轻。舌苔白。脉沉缓。
    病为胸痹之类,病机为虚实夹杂,虚者胸中阳气不足,寒气易入于胸,更致胸阳不通,故疲倦时出现隐痛,手掌抚按胸闷可减;实者心中痞气,结聚在胸故胸闷。
    治以益气通阳,散结消痞。方用仲景人参汤合枳实薤白桂枝汤:
    党参15g、干姜15g、白术15g、炙甘草15g、枳实15g、厚朴15g、薤白20g、桂枝15g、瓜蒌壳30g。3剂。
    5月15日复诊:述服完3剂后胸闷基本消除,问是否还需服药。舌苔薄白,脉和缓。仍用原方3剂巩固。随访2月来见复发。
    体会:本例胸闷经西医仪器检查未发现实质性病变,故称不明原因胸闷,经对症治疗无效,但按中医经典的论述和治疗方法却有良好效果。《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第九》论曰:“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本案胸闷属此条所论胸痹之轻证,还没有出现“胁下逆抢心”的见症。仲景所列两方,前方用于以实为主者,后方用于以虚为主者。本案胸阳不足,气结在胸,虚实夹杂,故两方合用,3剂而效。
    本案属于简单病例,但治疗有效则在于经典著作的指导和实用意义。
 楼主| 发表于 2019-3-14 09: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9-3-14 01:19 编辑

        [这个贴子最后由孙曼之在 2008/03/04 03:08pm 第 2 次编辑]

.“浦江义门郑兄”案
     浦江义门郑兄,年二十余,秋间大发热,口渴,妄言妄见,病似邪鬼。七八日后召我治,脉之两手洪数而实,视其形肥,面赤帶白,却喜露筋,脉本不实,凉药所致。此因劳倦成病,与温补药自安。曰:柴胡七八贴矣。以黄芪附子汤,冷与之饮。三贴后,困倦酣睡,微汗而解,脉亦稍软。继以黄芪白术汤。至十日,脉渐收敛而小。又与半月而安。夫黄芪,补气药也,此两人者,一则气虚,一则气实,便有宜不宜存焉,可不审乎?(《格致余论/治病先观形色然后察脉问证论》)
       按:形肥面白,为气虚之体;谵妄面赤、脉浮洪,为虚阳上越之戴阳证。推其戴阳之故,必为寒凉下逼,元阳失其所而上越,浮阳上越则面色赤,脉亦上浮而大,故谓“凉药所致”。因而以黄芪温补卫阳,附子逐寒以收摄浮阳。“却喜露筋”者,以体虽肥,仍有内气之敛藏。盖体瘦者气敛于内而内实外虚,体盛者气充于外而外实内虚也。故凡体肥而露筋者较浑然虚浮者易治也。又,此案若非误治者,无论脉之浮大与否,均应以黄芪、白术治之,以其体肥色白为气虚之体也。芪补卫气,术补脾气 ,气壮则汗出,邪亦自然随汗而散,其理显然可见。此案用附子者以戴阳之故。若无误治,自当不用。由此可知丹溪论治,首推体质,为重中之重,正与上案同也。
================================================
      【  秋间大发热,口渴,妄言妄见,病似邪鬼。七八日后召我治,脉之两手洪数而实,】此案,初看似乎人参白虎汤证,收录于此,以提醒诸君。

       按:形肥面白,为气虚之体;谵妄面赤、脉浮洪,为虚阳上越之戴阳证。推其戴阳之故,必为寒凉下逼,元阳失其所而上越,浮阳上越则面色赤,脉亦上浮而大,故谓“凉药所致”。
发表于 2019-3-14 10:49: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9-3-13 15:08
谢谢管理员,我会继续收集。我的目的是:这些病案能不能用西医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进行解释,有的病案中 ...

  李老师,那这帖子的题目是不是要修改一下呢?就是好让读者一眼就能看出来收集的医案,目的是收集中医、西医的不同观点呢?题目很重要呀。您考虑一下吧。
 楼主| 发表于 2019-3-14 14:56:50 | 显示全部楼层
administrator 发表于 2019-3-14 02:49
  李老师,那这帖子的题目是不是要修改一下呢?就是好让读者一眼就能看出来收集的医案,目的是收集中医 ...

      谢谢先生赐教。
      我的初衷,用实际病案验证中西医在临床上能不能相互沟通。
       我选择的病案,着重于能够用西医解释的通,比较典型的病案,而且在发表的时候作出相关的西医解读,或者能够用中医理论解读西医。
      所以,这个题目应该怎么改,我自己比较模糊,还请先生帮助。

点评

中药药理作用是什么必须有明确说明,如果没有中药相关治疗癌症疾病的药理用纯中药治咳的中药去治肺癌癌症或治疗其它种疾病对于人类医药学科学是不可能理解或接受中药中药治疗癌症疾病的。  发表于 2020-10-21 22:17
 楼主| 发表于 2019-3-14 15:3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夹层动脉瘤案,在本论坛2016年1月曾经进行过热烈的讨论,我现在找不到这个帖子了,请管理员帮助找回来。谢谢了。
 楼主| 发表于 2019-3-24 18:27:5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浅谈甘温除大热----邓铁涛                                                                (2011-11-25 19:43:20)[url=]转载[/url]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浅谈甘温除大热----邓铁涛作者:私淑仲景
    内伤发热以及甘温可以除大热,这个问题我曾在多篇文章中都有提及,但读了一些书刊报导的文章。总觉得对这一问题有必要再谈谈个人的看法,以就正于同道。
贾得道先生之《中国医学史略》对李东垣评价说:“概括说来,李氏强调脾胃的作用,确实有其独到之处,对中医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影响很大。但他喜用升发温补之品,特别是倡导‘甘温除热’的说法,其流弊也很不小。后世医家虽有许多人以曲说为其辨解,但他的这种一偏之见,是很难加以讳饰的。”贾得道先生这一批判似乎有点武断,他不但反对甘温除热法,连李东垣的升发温补之创新成就也顺带给予贬低了。这一事实启发了我,作为一个中医史学家,必须参加中医临床,经过一定的临床锻炼,对古往今来的各家学说,才能作出比较中肯的评价,因此我培养的中医史研究生,都要他参加临床,哪怕毕业以后,争取机会到附院参加临证工作也好。当然一个人不可能把古往今来的学说一一加以验证,但通过临床工作,会巩固对中医药学术的信心,能根据中医的理论体系去思考问题、去指导实践,不会随便用西医的理论去对号入座,把能对上号的视为科学,对不上号的便以为非科学。这在今天对中青年一代中医是一个很紧要的问题啊!
       甘温除太热乃李东垣先生一大发明。《内外伤辨惑论》是东垣先生第一本专著,他有感于当时医家以外感法治一切发热之证,认为流弊很不小,为了补偏救弊乃著书以活人。东垣自序说:“《内外伤辨惑论》一篇,以证世人用药之误,陵谷变迁,忽成老境,神志既惰,懒于语言,此论束之高阁16年矣。昆仑范尊师,曲相奖借,屡以活人为言……就令著述不已,精力衰耗,书成而死,不愈于无益而生乎,予敬受其言,仅力疾就成之。”读其序如见其人。一位医德高尚的老学者俨然就在我们的面前,使人肃然起敬。《内外伤辨惑论》完成之后,他接着写出不朽之作《脾胃论》。在此论中,内伤发热之论更臻完善。东垣脾胃之论(包括“甘温除大热”之论)是其毕生科学研究之成果,今天如果未经验证,便挥动史家之笔,一予勾销,这比之700多年前之李东垣先生,谁是真正的科学家呢?!贾先生说:“后世医家虽有许多人以曲说为其辩解”,足以证明李东垣先生甘温除大热法,已后继有人,估计700多年来,后世运用此法已活人无算了,其功岂小哉?
      当然对李东垣先生此说未能充分理解者亦不少,近年在杂志与报刊上,偶或见之。如说“热”乃虚热,是患者自觉发热,而体温计测之则无发热;或曰甘温所除之“大热”不是“高热”。这些学者比之贾氏不同,承认甘温药可以治发热,只对大热有怀疑耳。《中医大辞典》有甘温除热条云:“用甘温药治疗因虚而身热的方法。如气虚发热,症见身热有汗,渴欲热饮,少气懒言,舌嫩色淡,脉虚大者,用补中益气温。产后或劳倦内伤发热,症见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舌淡红,脉洪大而虚,用当归补血汤。”辞典是按照大多数人所公认者而修编的,故只设甘温除热条,而无甘温除大热条。我们复习一下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辨寒热》是怎么说的,他说:“是热也,非表伤寒邪皮毛间发热也,乃肾间受脾胃下流之湿气,闭塞其下,致阴火上冲,作蒸蒸而躁热,上彻头顶,旁彻皮毛,浑身躁热作,须待坦衣露居,近寒凉处即已,或热极而汗出亦”,虽然700年前没有体温计,但从李氏这段文字来看,其所指之发热,是高热,不是低热,更不是自觉之发热明矣。至于此种发热之论治,《内外伤辨惑论·饮食劳倦论》说:“脾胃气虚……则气高而喘,身烦热,为头痛为渴而脉洪大……然而与外感风寒所得之证颇同而理异。内伤脾胃乃伤其气,外感风寒乃伤其形,伤外为有余,有余者泻之,伤内为不足,不足者补之。……《内经》曰,劳者温之,损者温之,盖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泻胃土耳。今立补中益气温。”从上述引文,可见李氏所指之大热,以白虎汤证为对照也,为了区别于白虎汤证,故不言壮热而称之为大热耳。若以体温计测之则可称之为高热,亦包括们之壮热、久按热减之中热一类因虚而致之发热。当然,甘温法亦可以治疗自觉发热而体温计测之无热及低热之属于脾胃气虚之证者。

    正如《中医大辞典》甘温除热条所说,除了气虚发热宜用补中益气温之外,又补充了产后劳倦内伤之发热用当归补血温之证。这是后世发展了李东垣的理论与经验。其实甘温除大热,何止补中益气汤与当归补血汤二方。我曾用归脾惕治1例发热39℃之患者(案见《学说探讨与临证》第81页),我院黎炳南教授用十全大补汤加减治l例产后高热40℃之患者。至于中等度发热,我喜用桂甘龙牡汤及桂枝加龙骨牡蛎汤。l例乙脑久热(38℃)不退,以及l例肠伤寒中西药并用而仍发热38℃左右之证,诊其舌质淡嫩,脉见虚象,均用桂甘龙牡汤而愈。上引之病例不多,因适用甘温除热法治疗的病属少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也许有人怀疑这些病案是否属实,《中医杂志》1990年8期专题笔谈栏专门讨论《甘温除大热的理论与实践》,参加讨论的同志不少,遍布多个省市,应该是有代表性的,是确切的资料,不妨引其中一些资料以证实甘温除大热法是超出于西方医学而大大领先于世界的理论与经验。
       参加笔谈讨论共有10位专家,其中对甘温能否除大热持肯定态度的占绝大多数,10位专家中,有8位专家共报导了10个典型病案,这10例病案中,除1例无记载体温情况外,其它9例体温均在39℃以上,其中超过40℃的有4例。所涉及的病种范围相当广泛,如急性白血病、黄疽型急性甲型肝炎、败血症、中毒性心肌炎、硬皮病、乙脑、迁延性肺炎、大叶性肺炎、麻疹合并肺炎,心衰、产后高热、子宫切除术和脾切除术术后高热以及原因未明之长期高热等等。例如万友生大夫曾治一李姓患者,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大叶性肺炎,高热达400C以上不退,白细胞降至0.6×109/升,经用各种抗生素和清肺解热中药无效。患者高热而多汗,肢冷背寒,面、唇、舌淡白,精神萎靡,声低气细,恶心厌食,咳嗽,胸痛,吐血痰,脉虚数甚。万大夫投以补中益气温加减方:黄芪、党参各50克,白参、白术各15克,西洋参、升麻、柴胡、陈皮、炙甘草各10。2剂服后体温降至38.7℃,复诊守上方,柴胡加重至15克,更加青篙15克,继服8剂体温降至正常,其他症状大为好转,惟仍咳嗽、胸痛、吐血痰,三诊守上方加入桔梗、积壳、橘络、丝瓜络、紫苑、款冬花等药,更进20余剂,复查胸片示肺炎全部吸收,血象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症缓解。本例身大热,体温高达400C以上而多汗,肢冷背寒,面唇舌淡白,精神萎靡,声低气细,现象热而本质寒,病情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气虚,虽然兼有肺热灼伤阳络之症,但治病必求其本,故投以补中益气汤方解决主要矛盾,气虚发热证解除了,肺热灼伤阳络之症也就迎刃而解。
      当然,对于虚实夹杂证,采用补中益气汤为基本方剂以外,还应根据中气虚弱之轻重、累及脏腑之多寡,兼挟证之有无等等而辨证加减。对于气虚与实邪兼挟之发热,并非单纯虚热者,治疗除了甘温益气以外,并不排除配合苦寒药,这也符合东垣补中益气加减黄芩之类法。因此甘温除大热法,其用方并不拘泥于补中益气温,不少专家还选用了升阳散火、升阳益胃、黄芪人参汤、归脾汤、四君子汤以及桂附八味丸引火归原法等等进行治疗取得效果。东垣在补中益气温方后加减多达25条,足以示人辨证加减之重要。
      综合笔谈各位专家所见,甘温除大热有其特定的含义,即指气虚抑或阳虚所致之发热。其发热程度可随阳气虚衰、虚阳亢奋的程度不同而不同,亢奋程度重的则发高热,否则发低热。因此,体温表上是否显示发热或高热,不能作为我们是否采用甘温除大热法的依据,关键在抓住气虚或阳虚这一本质,这也说明了为什么不必拘于补中益气汤,而可以采用升阳益胃汤、归脾汤、桂附八味丸等其他方剂的道理。这些都说明中医学在发展,现代高明的中医有些已超过了东垣,东垣有知当含笑于九泉也,只可惜高明的中医在今天大好形势下成长太慢耳!
     总而言之,甘温能够除大热,实践已经作出检验,回答是明确而肯定的。 (广州中医药大学 邓铁涛)



 楼主| 发表于 2019-3-31 06:4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9-3-30 22:50 编辑

         转载自:
【桂枝汤加减治万病】
溪流   摘自360图书馆:


  (五)苓桂术甘汤案
   黄某,女,42岁,技术员,1973年4月就诊。患者被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已多次住院治疗,病史3年。胸闷心悸心慌,面部及两脚浮肿,呼吸气短,喘咳吐稀痰,甚至口唇发绀,恶寒身形震颤,睡寐不宁,食少腹胀,大便稀溏,小便短少,脉细弱,舌苔白润质淡。用苓桂术甘汤加味试治。处方:
       茯苓15g,白术12g,桂枝、炙甘草、广皮、法半夏各l0g,
       生黄芪15g,防己l0g,车前子12g。服5剂。
   二诊,服前方后,心悸、浮肿减轻,呼吸较畅利,咳减痰少,小便增多,食纳稍增,脉仍细弱,舌苔薄白润,守前方加制附片l0g,继服5剂。
   三诊,前方继进5剂后,心悸浮肿再度减轻,呼吸均匀,唇不发紫,不恶寒,咳仍吐稀痰,睡寐安宁,脉缓而弱,舌质淡红苔白。处方:
     制附片l0g,生黄芪15g,桂枝6g,白术12g,茯苓15g,
     炙甘草、法半夏各lOg,五味子5g,党参15g。服5剂。
   四诊,上药服10余剂,诸症悉减,浮肿消退,心不悸,咳减痰少,饮食倍增,脉缓有力,舌苔薄润。嘱前方再进10剂以巩固疗效。
   两年后随访,病者坚持上半班。如遇心悸发作,或感冒引起身痛,胸闷心悸,即用第三诊方,服数剂后诸症悉减,至1978年底,患者陆续服上药近100余剂,体略发胖,病未复发。
   [按]本案虽为“风心病”,但究其病机,乃中阳不足,痰饮停聚,故用苓桂术甘汤加味主治。由于病者素体脾肾不足,证药相符,虽长期服用,未见不良反应,且成了常备之药。
 楼主| 发表于 2019-4-22 15:5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9-4-22 07:57 编辑

        转:黄煌:我临床最常用的16首经方(纯干货,建议收藏)2019,4,杏林童子发表于分及解析。


 楼主| 发表于 2019-5-15 11:3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陈XX,男,86岁,县人大退休老干部。2016年3月10日初诊。
  患者心悸、心累3天,加重1天,伴见眩晕,畏寒,背凉,手足欠温,口不渴。身高1.7m,平素身体较壮实。但本次神疲,说话缓慢,语音低沉。足胫、足背轻度浮肿。舌质略黯,舌苔白较厚。脉迟沉细弱。血压130/80mmhg。心率40分次。
  既往有肺气肿史(但仅见体检X影像改变,并无明显临床症状)及短期心肌供血不足(心电图ST-T波改变)史,经治疗后心电图复常。一月前出现下午足胫、足背浮肿,晨起消退,曾查心电图、小便检验未见异常,经治疗恢复正常。
  考虑患者是退休老干部,建议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或住院治疗。但患者畏惧住院输液,要求先用中药治疗,有效就免得去住院了。
  诊断:心悸(心动过缓)、眩晕。
  辨证:心肾阳虚,心阳不振,脾阳不足,饮蒙清阳。
  治法:温通心阳,化饮定眩。
  方药:麻黄附子细辛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味:
  麻黄10g、制附片6g、北细辛5g、桂枝15g、白术15g、茯苓30g、炙甘草10g、丹参20g、泽兰20g、苡仁30g。2剂。
  每剂加水1500ml,熬取药汁500ml,每次温服100ml,每天3次。嘱其24小时后可来诊室复诊脉博、心率,并指导其自测脉博的方法,24小时以后若自测脉博无改变,可去医院住院治疗,以免发生意外。
      3月15日复诊:患者精神转佳,说话有力,自述服一剂后自测脉博62分次,眩晕也逐步减轻,自我感觉较好,所以就在家里稳起吃药,既没来复诊也没去医院,直到今天才来。现已无明显畏寒及背凉,足胫、足背浮肿已消。舌苔白略厚,脉和缓有力,脉率、心率都为72分次。仍用原方调整剂量巩固:
  麻黄3g、制附片5g、北细辛3g、桂枝10g、白术15g、茯苓20g炙甘草6g、丹参20g、灵芝15g、苡仁20g、红景天20g。3剂。嘱其如有复发及时复诊或到医院心血管内科诊治。
  其后又有两次因其它小有不适来诊,但脉率、心率都在正常范围,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按:本案六经辨证属少阴太阴合病:少阴心肾阳虚,心阳不振而心搏过慢则心悸;太阴脾阳虚水饮内停更伤心阳也致心悸,上蒙清阳则眩晕。故用麻附辛汤合苓桂术甘汤温通心肾,振奋心阳;温运脾阳,化饮定眩;加丹参活血入心增强疗效,泽兰、苡仁活血除湿以消足肿。两方合用心悸、眩晕并除。
  麻黄附子细辛汤是《伤寒论》中主治少阴阳虚感寒即少阴、太阳合病或伤寒少阴直中的专方,也是现代治疗心动过缓的特效方剂,用于治疗其它病症也相当广泛,如感冒、咳嗽、失音、咽痛、嗜睡、胸痹、产后雷诺氏现象、周身无汗、低血压等等;日本的汉医用于体虚者及老年人的感冒、流感、支气管炎、肺炎;支气哮喘、三叉神经痛;低血压;冷症、贫血症、虚弱者的头痛。
  应用该方的基本指标:
      1、 畏寒,背冷、手足冷或欠温。
      2、 全身倦怠,或似睡非睡、昏沉模糊。
      3、 脉迟或兼微细。
  参考指标:
  血压正常不高。
  本案符合以前上三个基本指标和一个参考指标,故而能两剂脉率复常。当然,本案病程较短,治疗及时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凡外感病或杂病无论其它主症是什么,或心悸、或咳嗽、或失音、或咽痛、或嗜睡、或胸痹、或肢端苍白青紫、或周身无汗等等,只要具备以上三个基本指标,都可考虑使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辨证加味治疗。因方中的麻黄、细辛现代研究能使血压升高,故而将“血压正常不高”列为参考指标,现在医疗纠纷繁多,凡血压超过140/90mmhg者都应慎用或不用此方;由于麻黄、细辛有升高血压的作用,故而本方用于治疗体质虚寒的低血压有很好的效果。但本方加味也可用于素体阳虚冬季寒冷刺激而出现高血压者,则另当别论。
  另外,日本的汉医使用本方时以”恶寒、微热、脉沉细、全身倦怠、面色苍白为目标,其中三谷氏认为应用本方之“脉候不一定沉而细微,可有浮数”的看法也值得借鉴。
                                                                   原作于2016.7.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3-29 03:40 , Processed in 0.05618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