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脏与阴阳五行是怎么联系起来的?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8-7-15 15:0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五行的配属在历史上有不同的几种格局,而产生分歧的关键在于五行配脏问题。如《吕氏春秋•十二纪》和《礼记•月令》中都记载了相同的五行配属:
     《孟春纪•正月纪》:一曰孟春之月……其味酸……其祀户,祭先脾。注曰:“脾属土,陈爻且豆脾在前。故曰:“祭先脾。春木胜土,先食胜也。一说脾属木,自用其藏也。”
      《孟夏纪•四月纪》:一曰孟夏之月……其味苦…其祀灶,祭先肺。注曰:“肺,金也。祭礼之先进肺,用其胜也。一曰肺火,自用其藏。”
      《季夏纪•六月纪》:一曰季夏之月……其味甘……其祀中矲,祭先心。注曰:“土王中央,故祀中矲.矲,室中之祭,祭祀之肉先进心。心,火也,用所胜也。一曰心土,自用其藏也。”
   《孟秋纪•七月纪》:一曰孟秋之月……其味辛……其祀门,祭先肝。注曰:“肝,木也。祭祀之肉用其胜,故先进肝。又曰:肝,金也,自用其藏也。”
    《孟冬纪•十月纪》:一曰孟冬之月……其味咸……其祀行,祭先肾。注曰:“祭祀之肉先进。肾属水,自用其藏也。”
     从上述文字中可以了解到:在《吕氏春秋•十二纪》和《礼记•月令》中是以十二月配五行来说明祭祀活动,以脾属木,肺属火,心属土,肝属金,肾属水。
    《古尚书》说:脾,木也;肺,火也;心,土也;肝,金也;肾,水也。
12
 楼主| 发表于 2018-7-15 15:0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另一种配脏法(即医学配脏法)最早见于西汉时,《淮南子•地形训》中记载有:苍色主肝……赤色主心……白色主肺……黑色主肾……黄色主胃。
13
 楼主| 发表于 2018-7-15 15: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帝内经》中的五行配脏观较《吕氏春秋》中的晚,它是源于古人的医疗实践,并依据五行的特性运用推演络绎,取象类比的方法来阐述的。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原文(略)
       原文精简如下: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在藏为肝,在音为角,在味为酸,在色为苍……。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在藏为心,在音为徵,在味为苦,在色为赤……。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在藏为脾,在音为宫,在味为甘,在色为黄……。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在藏为肺,在音为商,在味为辛,在色为白……。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在藏为肾,在音为羽,在味为咸,在色为黑……。
     《素问•灵兰秘典论篇第八》中,五行与十二官的配属,运用了取象比类的方法,说明了五脏在正常情况下,没有疾病的时候的五脏功能,按照形式逻辑的说法,就是给五脏六腑各自下了一个定义(种加属差),形成了藏象学说的雏形。(取象比类内含着形式逻辑)
14
 楼主| 发表于 2018-7-15 16:4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商朝(约公元前1600~约公元前1046年),到秦汉时期,大约1500多年。《易经》指夏代的《连山》、商代的《归藏》及周代的《周易》阴阳来源于易经,应该在夏代以前,夏代公元前2070~1600年,阴阳五行应该在公元前2000年之前,就已经存在了。从阴阳五行的确立到《内经》,大约有1000年的时间,阴阳五行与五脏匹配具有充足的时间,正如系辞上八:【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所云:言说天下万物最繁杂的现象,不能妄自开口;言说天下万物最复杂的运动,不能胡言乱语。拟出卦象,然后言说,琢磨探求,然后行动,经过比拟和讨论,来把握万事万物的变化。

       之所以这样归类,是经过反复比对,排列组合,与实际情况核实而得出来的,这时候的心,小肠,脾,五脏六腑的名称,就由日常用语转变为医学术语了!是一个医学概念,超出了日常用语的范畴!不单单是个实体器官,而且具有特定的功能!《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中的脾,肺……不单单是祭祀用的祭品,也不是日常用语的可以食用的一块肉,而是一个医学概念,具有特定的功能!所以,科学概念,哲学概念,学术语言都是由日常用语转变来的,其方法就是取象比类,或者类比。

          到了《内经》时代,十二官与五脏六腑匹配,五脏与五神匹配,五脏与四时匹配……散在于内经的各个章节……,之后的医学家反复验证,完善了脏腑理论,上世纪80年代,才出现了藏象学说!《内经》,把日常用语,哲学概念转变为中医学概念,这是一个质的转变。藏象,在《内经》时代已经出现,而“藏象学说”这个术语、概念是上个世纪80年代才出现的!

点评

《内经》,把日常用语,哲学概念转变为中医学概念,这是一个质的转变一一赞!  发表于 2018-7-15 17:20
15
 楼主| 发表于 2018-7-15 16:5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格物致知,取象比类,是把日常生活中的知识、医学实践中的知识……归类于阴阳五行,或者放到阴阳五行的格子里。这样才能形成中医学的各种理论,而不是阴阳五行推演出各种理论,在传授中医理论的时候先讲阴阳五行,然后讲解各种理论,造成了错觉(阴阳五行推演中医理论)。

点评

其实,一土先生对阴阳五行的解释没错。阴阳五行学说成熟之前,确实是您说的通过格物致知,取象比类,是把日常生活中的知识、医学实践中的知识……归类于阴阳五行,或者放到阴阳五行的格子里。但在阴阳五行学说成熟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7-15 20:39
不想打扰先生的兴致,有些话忍禁不住。中华哲学是理,是天地之理,用数象推论成法,用于社会各个领域。中华医学是理,是天地之理,是用天地气化的规律探索生命和人体的生化规律。所以,医学同于哲理,即与哲理同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7-15 18:06
认识深刻。  发表于 2018-7-15 17:21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6
 楼主| 发表于 2018-7-16 06: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心与小肠相表里……功能,都是由临床实践的验证反推出来的,而且与方剂相关。其中,还具有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
17
 楼主| 发表于 2018-7-16 10:32: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理论的发展。
       《内经》之后,历代医家在此基础上进行发展、补充、注解,直至明清时期,中医脏腑学说趋于完善。
        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记述了五脏六腑的轻重、大小、长短、阔狭、容量等,将五脏、五时(春、夏、长夏、秋、冬)、五方(东、南、中、西、北)、五体(筋、脉、肉、皮、骨髓)等纳入五行的范畴,说明脏腑器官之间及与自然界的整体联系。对于杂病,则以五脏为中心,分列病证并阐述其证治
      宋代儿科学家钱乙,治病以五脏为纲,配合五腑(六腑除三焦外)、五官、五志等进行辨证,认为五脏的发病特点是心主惊、肝主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并对五脏为病的常见症状作了归纳,立法用药颇具匠心,对后世影响很深。
        创立脏腑学说的医家是张元素(1131~1234年),字洁古,金朝之易州(河北省易县军士村,今水口村)人,中医易水学派创始人。张氏对祖国医学的的最大贡献是在《内经》脏腑理论的启示下,结合自己数十年的临床经验,总结了以脏腑寒热虚实以言病机的学说(还没有阴阳),将脏腑的正常情况、疾病情况,把药物的使用与脏腑的标本寒热虚实的变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脏脏辩证论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脏腑标本虚实寒热用药式》就是这一体系的结晶,最能反映其学术观点。张元素以研究脏腑病机为中心,成为一派医家之开山。对于脾胃病的治疗方法成为易水学派师弟相传的家法,其弟子李东垣、王好古均为中国医学史上青史留名的人物。张元素的脏腑辨证说对中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元代朱震亨,字彦修(1281──1358年)在《格致余论•阳有余阴不足论》中,首次正面概况了肝的生理功能,提出“肝司疏泄”(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可见,肝主疏泄是在肝气郁结,肝火之后,提出来的。这个时候,还没有肝阴,肝阳之说。
       李杲以脾胃理论,阐发内伤热中证,不落窠臼,独创新义,自成一家,形成了较系统的脾胃藏象理论,对后世医家薛己、张介宾、李中梓、叶桂等人产生巨大的影响。
      薛己首创脾统血,薛已的脾胃理论渊源于《内经》,上承东垣之学。不仅认识到脾胃气血之本,而且从《内经》“脾裹血”引申发展,首创脾统血理论,指出:“血藏于脾土,故云脾统血”(薛己《妇人大全良方•月经不调方论第五》)。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8
 楼主| 发表于 2018-7-16 10:3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清时期,中医理论完善成熟。
         中医理论完善,主要是命门之火与脾胃学说。
         脾胃藏象理论,经历了从《内经》、《伤寒杂病论》.到李东垣的《脾胃论》方趋形成,直到明清.叶氏胃阴学说的创立,使脾胃藏象在阴阳、气血、升降、温燥、刚柔,方方面更趋完善,从而给后世治疗脾胃病开辟了更宽广的道路。
          明清时期与经典中医理论的区别。明清时期:1  命门相火;2  脾为后天之本;3   肝肾同源;4  五脏和胃有了完整的阴阳之分;5  脏腑功能,人体一切功能都认为是“气化”过程。
     说明中医理论的发生、发展是开放的,是逐步形成的,是把临床实践的验证的正确结论归类于阴阳五行的框架之内,即格物致知,放到阴阳五行的格子里。即运用取象比类的方法(格物致知)把人体所有功能按照阴阳五行进行归类。即先有临床实践,后有脏象经络。藏象是由临床实践反推、归类而形成的,不完全是由阴阳五行推演出来的。藏象的概念,是由日常用语转化为祭祀、神学语言,再转化为哲学语言,医学家用哲学语言(概念)归类医疗实践的正确结论,再转化为医学概念,形成了中医藏象理论。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9
 楼主| 发表于 2018-7-16 10:4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8-7-16 02:48 编辑

       我们现在看到的藏象理论与阴阳五行的完美融合,是经过2000多年的临床实践的验证、磨合的结果。肾阴肾阳、脾阴脾阳、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肝肾同源、肾为命门之火……都是在《内经》之后直到清朝,历代医学家以临床实践的验证,与阴阳五行相结合,逐步完善的。
        阴阳五行与五脏的联系,不是一朝一夕,几年、几十年完成的,而是经历了2000多年的临床实践的验证完成的。
20
 楼主| 发表于 2018-7-16 17:0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如其人。无知不要野蛮。

点评

古人言:文章千古事,得失寸知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7-16 17:1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12 05:21 , Processed in 0.06793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