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264|回复: 2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伤寒杂病论》对五行学说的应用学习总结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18-7-19 13:3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结:
      1、以上对于《伤寒杂病论》五行学说应用的探讨,虽属管窥之见,但足以证明仲景对于五行学说确有采用。如果我们能够正视中医学中的五行学说,并在研究、学习《伤寒杂病论》和临床实际中加以运用,我想一定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甚或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2、《易经·系辞上传》第五章云:“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我们对五行学说的应用也是如此,日常受用,遵循此道此法而各遂其生,却不知晓,五行学说虽然有用于中医学,但真正明白认识它的并不多,包括我自己也是如这样,若非网上争论不休我才认真学习一番,也照样受用不甚知晓。
      3、五行学说这个中医学用于处理、运算诊疗信息、数据的工具性软件,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怎样用,一是看临床具体病情的需要,如脏腑整体阴阳失衡,或某些脏与脏之间关系失调等等,当用则用,不能处处套用,否则就陷入了机械论的死胡同。二是看个人的技能与悟性(或叫喜好与选择),熟悉并掌握了这个工具就多一份技能。于己于患都有益。但五行学说也有它的缺陷性,如用它来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并不能说明五脏的所有功能,也难以完全阐释五脏间复杂的生理关系,因此,在研究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间的内在联系和临床诊疗时,不能局限于五行的生克乘侮关系。

——小结较中肯客观,赞一个!

2
发表于 2018-7-22 08: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8-7-22 03:53 编辑
萧铁 发表于 2018-7-21 23:36
是确有采用,但伤寒论398条里严格来说只有3条,right?就算加到11条,还不到3%。这好比地震后有人到处说 ...

这就是理论(在这里,是五行究竟有没有对伤寒论起“指导作用”而不仅仅是“采用”)要不要接受实践(客观实际)检验的问题。1%的条文有些五行味就叫指导?

一一萧先生也可以用软件在西医诊断学,西医内科学里统计一下"唯物辩证法"的字数与占比。

3
发表于 2018-7-25 21:49:3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理再向前迈一小步,就会变成谬误了。

执着可以是美德,有时也会成为悲剧。真心相劝,仅供参考。
4
发表于 2018-7-26 06: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llyyjj 发表于 2018-7-25 14:23
llyyjj先生的话,让我倍感惊叹!先生是一名中医教师,这些中医的基本概念应该是烂熟于心的了,还居然发出 ...

心属火,泻心汤又泻火,这两个火是不是一个意思。
心属火的火,是五行之一,泻心汤泻的火,也是五行之一吗?

一一李老师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有深度。

心属火的火,是五行之一,是指心。

泻心汤泻的火,当是指心火,此处的火,当是指"气有余"。中医认为,气有余谓之火,如心火,肝火,胃火等。用现代的医学语言来阐述,上火是机体局部或全身代谢与功能亢奋的一种病理过程或状态。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5
发表于 2018-7-26 06:3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理解的是:
这个邪火既然不是五行之心火,那么泻邪火固护中土,和五行学说的关系是什么?

一一泻心汤应当泻的是心火。

泻心汤方义:以黄连、黄芩苦寒泻心火,清邪热,除邪以安正;尤妙在大黄之苦寒通降以止其血,使血止而不留瘀。唐容川:“方名泻心,实则泻胃,胃气下泄,则心火有所消导,而胃中之热气,亦不上壅,斯气顺而血不逆矣”。故为火热旺盛,迫血妄行,而致吐血、衄血之良方。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6
发表于 2018-7-26 12: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8-7-26 03:59
点评 南京陈斌
关于阴阳与五行,我的观点已经很明确的表达过了,没有必要象祥林嫂一样喋喋不休的重复 ...

把你那真理般的观点再弄出来晒晒吧

——可以到专帖中做专门的探讨。没有必要象祥林嫂一样喋喋不休的重复纠缠,破坏与干扰论坛正常学术交流秩序。

中医理论现代化,首先要去哲学化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id=67001&extra=

五行是什么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id=72386&extra=

个人对阴阳五行与中医关系的一点看法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id=72414&extra=
7
发表于 2018-7-27 11:5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千秋雪 发表于 2018-7-27 02:34
阴阳学说是人们对自然界事物间规律的总结,换句话说,自然界中没有这些规律,人们也就无从总结出阴阳学说 ...

理直气壮的认为“学说”存在于自然界,这不是糊涂,就是概念不清!中医界近年来的混乱,就是由于这种糊涂概念的人太多,而造成的!

——阴阳学说是一种理论,是主观的东西。

阴阳及阴阳规律(对立,互根,消长,转化)是一种客观存在,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客观事物中。

把阴阳和阴阳学说等同,这是概念不清,概念混乱。把客观事物,客观规律的本体存在,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认知(认识方法论)混同了。
8
发表于 2018-7-27 12:04: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主客观之间的关系,主观的认知(认识方法论),可以是正确的,也可以是错误的。客观事物及客观规律,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主观认识只有准确的概括与反映了客观存在,客观规律,才是正确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9
发表于 2018-7-27 12: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8-7-27 04:13
谈概念是否清楚,本来就不是你的强项。

        你就谈五行学说可否直接、间接用于临床诊治疾 ...

你就谈五行学说可否直接、间接用于临床诊治疾病就行了,如果可以,就说明五行学说对中医学有用,否则,就是无用。无用的东东,就得废除。

——您试试看,是否可以用辨证法三大规律,五大范畴,直接用于临床诊治疾病。如果可以,就说明辨证法对医学有用,否则就是无用。无用的东东,就得废除。
10
发表于 2018-7-27 12:46:44 | 显示全部楼层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8-7-27 04:35
那么,下面的内容,是否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临床上的应用?——————————————————————— ...

您的学风不大好,总是正面的回避问题,然后东拉西扯,或重复纠缠……然而,这样又有什么意义呢?莫非经您这样一折腾,诡辩就会成为真理?没用的,真理就是真理,真理无需诡辩,诡辩替代不了真理。真理就存在在那儿,您承认它,它也在那儿。您回避它,它也在那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13 04:24 , Processed in 0.06065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