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杏林童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药与改革开放40年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8-7-21 07:15:29 | 只看该作者
杏林童子 发表于 2018-7-21 07:06
建国以后是开始,改革开放以后是完成!

请问杏先生怎么看这三个完成啊?
12
发表于 2018-7-21 08:50:04 | 只看该作者
杏林童子 发表于 2018-7-20 22:02
总的来说,改革开放40年来,中医的发展已完成了三个转移:一是完成了以个人为主的小农经济经办医模式向现代 ...
Well,除了是不是已经完成外,这3个转移的提法好像没有见过,尤其是这第二个转移:
二是完成了以立足农村为广大农民为主要服务对象向城市、城镇市民服务的转移
我觉得这里有些语病:转移的正常意思指离开原来位置到新的位置,如果说原来的立足点/主要服务对象是农村/农民,我想大概不会有人有异议,如果说把服务对象扩展到城市/市民也不是问题,但如果说是转移,那意思是指离开原来的农村/农民,这恐怕不符合实际吧。


至于第三个转移,我不知道啦,不过在倒骑驴集团把持下,现在弄了几届“国医大师”,又有由国家奶水供养的所谓名师传承工作坊之类,可能是完成转移以后现在又重新来个逆向转移也未可知。

点评

三是完成了以师承受授教育传承模式向高等院校教育为主体的传承模式的转移。 ------------------------------------------------ 第三个转移,院校教育,是中医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您讲的: 现在弄了几届“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7-21 09:33
转移可改用“转换”一词。  发表于 2018-7-21 09:26
13
发表于 2018-7-21 09:25:33 | 只看该作者
杏林童子 发表于 2018-7-21 07:06
建国以后是开始,改革开放以后是完成!

您说的这三个转移完成,比较准确。有个细节要提一下,九十年代起,个人门诊和民营医院重新出现,一部分中医诊所恢复到传统中医行医方式。
14
发表于 2018-7-21 09:33:05 | 只看该作者
萧铁 发表于 2018-7-21 08:50
Well,除了是不是已经完成外,这3个转移的提法好像没有见过,尤其是这第二个转移:
我觉得这里有些语病: ...

三是完成了以师承受授教育传承模式向高等院校教育为主体的传承模式的转移。
------------------------------------------------
第三个转移,院校教育,是中医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您讲的:


现在弄了几届“国医大师”,又有由国家奶水供养的所谓名师传承工作坊之类,可能是完成转移以后现在又重新来个逆向转移也未可知。
---------------
探讨这个事,价值很大,只是现在没有现成的介绍资料。如果有某地、某单位的工作总结、先进人物和事迹介绍、学术成果总结等资料的话,大家可以讨论。
15
发表于 2018-7-21 10:28:01 | 只看该作者
Well,这可说是中医研究体制不适应现代发展的又一个例子。

先说传统的中医研究基本上都是循“形而上”的思维方式进行,特点是注重经验,尤其从医案经验中总结,在小农经济条件下,表现为医家个人的医案为主,基本上没有团队合作的传统。尤其是没有为针对某些未有现成答案的问题寻找或开发新解决方案的研究传统。这与现在提倡的“问题导向”的研究有根本性的差异。譬如从经验出发的研究,结果是明确的,目标是找出更具指导意义的规律以便未来能更有效的反复应用,所以相对来说“验证”可说不是重点(因为成功的医案本身已经是个证据)。相形之下,为解决问题进行的研究则以验证为第一重要的原则(看看人家屠呦呦怎么对葛洪的肘后备急方里的治疟药物进行验证)。

由于缺乏现代研究的传统,中医研究机构看上去很多是老一辈医家主导,其研究方法难免与时代脱节,最明显的缺失就是对验证的漠视,从选题到拨款到发表成果似乎都没有什么测量反馈机制,完全是个open-loop(只讲花钱不讲回报)的结构。所以这些什么新传承机制效用如何,看上去没有什么查验,更不要说接受公众的监督。但这是涉及中医研究体制方面的问题。


16
 楼主| 发表于 2018-7-21 12:38:19 | 只看该作者
萧铁 发表于 2018-7-21 00:50
Well,除了是不是已经完成外,这3个转移的提法好像没有见过,尤其是这第二个转移:
我觉得这里有些语病: ...

呵呵!
17
 楼主| 发表于 2018-7-21 12:51: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杏林童子 于 2018-7-21 08:37 编辑
llyyjj 发表于 2018-7-21 01:25
您说的这三个转移完成,比较准确。有个细节要提一下,九十年代起,个人门诊和民营医院重新出现,一部分中 ...

“九十年代起,个人门诊和民营医院重新出现,一部分中医诊所恢复到传统中医行医方式。”
──但这些办医方式也集中在人口密集的城镇和城市,并且与以前小农经济型的郎中有显著的不同,形式和规模都提升了,以前是半农半医,现在的个体诊所和民营医院是专业化了。农村,尤其是山区农村已基本上是些空壳村了,中医已在那里没有了服务对象啦,只有进城才有出路。当然,这也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没真实本领就被淘汰了。

点评

那是,这和社会整体发展变化一样。时代变了,各行各业都在变。现在许多村子连小学校都没有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7-21 15:14
18
 楼主| 发表于 2018-7-21 13:00:21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8-7-21 01:33
三是完成了以师承受授教育传承模式向高等院校教育为主体的传承模式的转移。
-------------------------- ...

逆向转移的可能性不大,因为高等院校的饭碗儿又大又坚实,他们每四、五年工厂化批量生产一批,有文凭做通行证,很快就可拿到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如果师承授受,有官部门设置的门坎既高又多,能有几个有学识的青年肯拿青春去赌一把!
19
发表于 2018-7-21 15:14:34 | 只看该作者
杏林童子 发表于 2018-7-21 12:51
“九十年代起,个人门诊和民营医院重新出现,一部分中医诊所恢复到传统中医行医方式。”
──但这些办医 ...

那是,这和社会整体发展变化一样。时代变了,各行各业都在变。现在许多村子连小学校都没有了。
20
 楼主| 发表于 2018-7-21 18:20:31 | 只看该作者
gl0101 发表于 2018-7-20 23:15
请问杏先生怎么看这三个完成啊?

时代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点评

这个应该是人为的吧,实际与政策有关。我问的不是这个,我问的是你说的三个有没有影响到中医学术发展及其方向。不知道你想没想过这个问题,想听听你的看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7-21 20:2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13 21:58 , Processed in 0.05316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