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杨金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新之难,难于上青天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18-8-5 15: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杨金峰 发表于 2018-8-5 07:17
我认为,天人合一这个词的提出,内涵太大,这个天人合一的概念,是古人的概念,还是现代人的概念,或者是经 ...

其实,我认为,从哲学的角度来说,世界是存在普遍规律的。既然世界有普遍规律,那么,天地宇宙所具有的规律,人自然也会有。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是承认天人合一观的。

一一天地宇宙是一系统,人也是一个系统。从系统层面来讲,是有许多共性的规律的。
2
发表于 2018-8-5 15: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杨金峰 发表于 2018-8-5 07:17
我认为,天人合一这个词的提出,内涵太大,这个天人合一的概念,是古人的概念,还是现代人的概念,或者是经 ...

或者是经过志海重新认识和定义后的概念,这都是需要加以说明的。如果是志海对天人合一概念的新理解和新认识,这就需要志海要给予充分的解释和说明。

一一高氏天人合一观

点评

通过发消息给您也发去了那篇文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5 15:36
3
发表于 2018-8-5 15:27:07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咱们论坛中对于阴阳的理解与定义,有高氏阴阳,太白氏阴阳,张氏阴阳等,可谓百鸟争鸣,百花齐放,一派繁荣兴旺之气象
4
发表于 2018-8-5 15:3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8-8-5 07:32 编辑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8-8-5 07:27
目前咱们论坛中对于阴阳的理解与定义,有高氏阴阳,太白氏阴阳,张氏阴阳等,可谓百鸟争鸣,百花齐放,一派 ...

还有一个黄氏阴阳,黄中正先生的科学阴阳。

其他的门派,大家可以补充。
5
发表于 2018-8-5 15:36: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101先生的阴阳。101先生的阴阳派较复杂些,内又有文化阴阳,玄学阴阳等。
6
发表于 2018-8-5 18: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8-8-5 10:15 编辑
杨金峰 发表于 2018-8-5 07:35
古代理论中医学,有三个特点。
第一,他是一门抽象和简化的医学。因为,阴阳五行学说本身,就是一个抽象 ...

我们知道,古代理论中医学讲究的是对症治疗,而不是对病治疗。所以有些人说,中医学不是治病的医学,而是治症的医学。无论是中医学的诊断,还是中医学的治疗,都是从疾病的症状上,来诊断疾病的,如中医学的四诊,望闻问切。望闻问切是看不到疾病物质的,他只能看到疾病的表现症状。其实,这个症,就是非正常的生理症状。其实,非正常的生理就是疾病,但是,这个认识疾病的方法,是从生理的角度,来认识的。所以说,古代理论中医学,是生理医学,因为,这个医学的诊断和治疗,都是针对的非正常的生理现象的。所以,这就决定了古代理论中医学,是一门生理医学。

——症,就是非正常的生理症状,非正常的生理就是疾病。这段话较让人费解。

症状,是病人主观的不适,广义的症状还包括病人的体征改变。症状是病理过程过程或状态的外在表现,对于中医言,病理过程或状态就是疾病。所谓的辨证论治,有是证用是治,就是治疗病理过程或状态。

对于中西医医学的区别,个人曾经提出过,西医的疾病诊治模式,是病因诊治模式。而中医的疾病诊治模式,辨证论治模式,是病理诊治模式。






7
发表于 2018-8-5 18: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生物医学模式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从临床病症诊治角度出发,只是对病因诊治模式的补充和完善,不是质变,从病因诊治模式到病理诊治模式的转变,才是医学诊治模式的根本转变。
  
所谓病因诊治模式,其核心是把病因作为疾病的本质,以病名(实质上是一种以病因为核心的疾病观的外在表现形式)为病症诊治过程的枢纽。
  
所谓病理诊治模式,其核心是把内在病理改变作为疾病的本质,以内在病理改变为病症诊治过程的枢纽。
  
前者是西方人类在和传染病、流行病长期斗争的实践中形成的一种诊治模式,其在人类诊治传染病、流行病曾经发挥,并仍然发挥着巨大的指导作用。但对非传染病、流行病(参照中医的说法,我们且谓之内伤杂病)继续套用这一诊治模式,则是有极大缺陷的。因为传染病、流行病与内伤杂病在性质、特征上是有根本不同的。传染病、流行病的病因单一明确,引发的病理改变复杂多变,故我们在诊断治疗时,应以病因为重点,以病因为诊治过程的枢纽。内伤杂病则不然,其病因复杂多样,有生物的、物理的、化学的、心理的、社会的,一个病因可以引起若干个病理改变,一个病理改变可以由若干个病因引起,且病因的找出有时对治疗难以有实际指导作用。这时,我们应当以机体内在的病理改变作为诊治的重点,以内在病理改变作为诊治过程的枢纽,以内在病理改变为诊治单位,去解释症状,去讨论不同病理改变之间的相互关系,去讨论它的病因病机,它的转归预后,它的治则治法。一句话,对于内伤杂病,我们应当用病理诊治模式。
  
中医对内伤杂病进行脏腑辨证论治,其本质是什么呢?其本质就是病理诊治模式(把内在病理改变作为疾病的本质,以内在病理改变为病症诊治过程的枢纽),其与现代医学的矛盾,本质上就是病理诊治模式和病因诊治模式的冲突。为什么我们学西医的对中医难以理解,学中医的对西医难以理解,其根源在什么地方呢?根源正在于此。
  
从实践出发,在诊治传染病、流行病时,病因诊治模式是优越的。
  
在诊治内伤杂病时,则病理诊治模式是优越的。在诊治内伤杂病时,西医应当向中医学习,学习中医辨证论治的思维过程、诊治模式——把内在病理改变作为疾病的本质,以内在病理改变为病症诊治过程的枢纽。


也谈医学模式的的转变和中医辨证论治的本质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8374
8
发表于 2018-8-5 18:5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杨金峰 发表于 2018-8-5 10:23
看了先生的回复,我认为和我的认识,没有很大的冲突。但是,我认为,病理诊治模式这个说法,还是不够准 ...

我认为先要从中医学的角度,给疾病下一个定义,我认为,中医学意义上的疾病,就是,一切非正常的生理和生理现象,就是疾病。

——一切非正常的生理和生理现象,不就是病理和病理现象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31 01:51 , Processed in 0.05192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