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陈正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理论中的名与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8-21 16:3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德经的一句话说出了中国人的一个特质,重实质胜于名义。从字面上理解中国文化,会越解越惑。从意义上去领会,才能得其实质。
外国人说请你吃饭,那是真的请你吃饭,中国人说请你吃饭,当真你就输了;你请客,外国人拒绝了,那是真不去,中国人拒绝了,没准他真想去,和中国人说话,就得意会。
中医学著作中是不是也存在实质异于名义的现象呢,答案是肯定的。
举例如下:
中药味的确定最初是依据药物的真实滋味。如黄连、黄柏之苦,甘草、枸杞之甘,桂枝、川芎之辛,乌梅、木瓜之酸,芒硝、食盐之咸等。后来由于将药物的滋味与作用相联系,并以味解释和归纳药物的作用。随着用药实践的发展,对药物作用的认识不断丰富,一些药物的作用很难用其滋味来解释,因而采用了以作用推定其味的方法。例如,葛根、皂角刺并无辛味,但前者有解表散邪作用,常用于治疗表证;后者有消痈散结作用,常用于痈疽疮毒初起或脓成不溃之证。二者的作用皆与“辛能散、能行”有关,故皆标以辛味。磁石并无咸味,因其能入肾潜镇浮阳,肾在五行属水与咸相应,磁石因之而标以咸味。
中医药的味代表的是药物的某类作用,而不是其滋味,从滋味上去讲,可能对得上,也可能对不上。中医的五脏,也是代表人体的某类功能,但要与解剖的五脏去一一对应,那会存在很大差异。
    因此,中医的概念通常代表一种作用或功能,而不是其字面上的意义,执着于字面的意义,会越来越困惑。

点评

皂角和葛根有没有辛味?因为人的不同感受能力而有所差别,这个不难理解。就像在琳琅满目的超市选货一样,你人好的,别人不一定认为好。中医脏腑的意义如果完全等同于西医,什么都与西医亦步亦趋,那还叫中医吗?  发表于 2018-8-24 05:57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18-8-21 17: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8-8-21 16:46
中医理论中的名与实

——陈正桐先生的此帖,切中时弊,有较强的现实理论指导意义,赞一个!

谢谢陈总点赞
3
 楼主| 发表于 2018-8-24 10: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千秋雪 发表于 2018-8-24 09:02
所答非所问,东拉西扯,真是乱七八糟了!怪不得太白侠先生忽然生气呢!

不明白太白侠生气与本帖有何关系,也不知道你们之间谈了啥高深的东西惹他生气了。但既然说到名与实,我推测他生气可能是有的人概念不清,说的道理与概念挂不上钩,导致他很无语
前面说到的名不副实那个说法是别人说的,可不是我说的,我是懒得搭话而已,我从来不认为中医存在名不副实的情况。
名与实之间的对应关系就看你赋予名以何实。
异名同谓的情况我想以千总的见识肯定见得多了,为了说直白点,就说同义词吧。
一个词有什么含义,有什么实,就看你赋予它什么含义,赋予它什么实。
同一个词可以有多个含义,也就是有多个实。不同的语境里头就有不同的实。
中医名词的实是中医赋予的,代表的是中医的内涵,因此中医的名与中医的实是相符的。
西医名词的实是西医赋予的,代表的是西医的内涵,因此中医的名去对应西医的实,那没法保证对得上。
处暑已致,金气渐长,木气乃伤。各位朋友请稍安勿躁,保重身体,此季节若睡眠不好不防来杯桑菊饮。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21 09:17 , Processed in 0.04831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