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王不留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主神明么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8-10-5 07:13:53 | 只看该作者
基本同意。中医淡化解剖有实际的需求因素,有技术限制的原因,实际上,由于技术的限制,长期以来中医气化学说的理论进展也不大,但对当时的临床指导还是基本够用的,但现在技术发展了,中医气化学说不但没有得到发展,反而遭到误解和边缘化。原来的中医理论已经不适应临床的发展,衶误解的中医理论更是漏洞百出,难以说明自己

目前西医的临床,解剖也逐渐边缘化,代谢免疫等学科逐渐繁荣,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可以说从解剖走向了气化的层面。不过,西医对现代科技的刮用比中医要做得好得多
32
 楼主| 发表于 2018-10-5 07:15:48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8-10-4 21:06
中医抛弃解剖并不是件光彩的事,更恐怕是不得已。汉代以后,儒家学说成为显学,它禁止解剖、崇尚空谈,这 ...

基本同意
33
发表于 2018-10-5 07:56:58 | 只看该作者
心主神明、脾主运化这些问题都离不开解剖,这是毫无疑义、毋庸争辩的。心主神明、脾主运化如果不在解剖的基础上、不需要解剖验证,如果纯粹从生理学去解释、去理解,就会走向玄虚,就会见仁见智,就会各说各是,就会莫衷一是。一百年来的中西医争辩史已经做出证明,事实也正是这个样子。解剖是医学的基础,没有解剖学就没有医学,符合医学发展规律和人类认识规律,中医作为医学不可能例外,为什么要例外,为什么非要例外,为什么非要走向玄虚、非要见仁见智、非要各说各是、非要莫衷一是呢?
34
发表于 2018-10-5 16:27:42 | 只看该作者
王不留行 发表于 2018-10-5 06:54
抛弃解剖,并不是中医领先西医的原因。中医巜内经》对生命气化的认识,较西医当时的理论更符合事实,远远 ...

一个意思,抛弃了解剖,只好另想办法,就出来了“气化”。
西方人发现解剖没用,又想不出来另外的办法,就那么等了一千来年。
35
发表于 2018-10-5 16:28:28 | 只看该作者
gl0101 发表于 2018-10-5 07:56
心主神明、脾主运化这些问题都离不开解剖,这是毫无疑义、毋庸争辩的。心主神明、脾主运化如果不在解剖的基 ...

您得先给“医学”下个定义,然后才能说是不是以解剖为基础。

点评

啊,给医学下定义啊,您下吧,累,学个中医不断地下定义,太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6 10:00
36
发表于 2018-10-5 17:10:46 | 只看该作者
     生命的定义是:具有代谢、繁殖、调控功能的自稳态系统。
      这个定义把世界分为无机界与生物界。代谢、繁殖、调控是区别二者的标志(参考系)。
      疾病的定义是:人体自稳态的失衡。健康就是维持自稳态平衡。疾病与健康是生命系统的两种状态。
      医学的定义是:研究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的学问。也就是维护人体生命稳态的智慧。
      
      有不同的意见,欢迎交流。请用学术语言交流。

点评

从中医角度出发,我对医学的定义是:关于防治疾病的学问。 这个定义体现防重于治、防治并举的中医先进理念与思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5 17:20
37
发表于 2018-10-5 17:20:45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10-5 17:10
生命的定义是:具有代谢、繁殖、调控功能的自稳态系统。
      这个定义把世界分为无机界与生物界。 ...

从中医角度出发,我对医学的定义是:关于防治疾病的学问。
这个定义体现防重于治、防治并举的中医先进理念与思想。
38
发表于 2018-10-5 18:38:58 | 只看该作者
神之明,原于调,素问首言上古天真,次言四季调神。

点评

今通行本《素问》篇次,是王冰调整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6 01:08
39
发表于 2018-10-6 01:08:44 | 只看该作者
文地清风 发表于 2018-10-5 18:38
神之明,原于调,素问首言上古天真,次言四季调神。

今通行本《素问》篇次,是王冰调整的。

点评

《素问》全元起本(辑复本) 卷一 平人气像论第一 决死生篇第二 藏气法时论第三 宣明五气管第四 经合论第五 调经论第六 四时刺逆从论第七 卷二 移精变气论第八 玉版论要篇第九 诊要经终论第十 八正神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6 01:36
40
发表于 2018-10-6 01:36:37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10-6 01:08
今通行本《素问》篇次,是王冰调整的。

《素问》全元起本(辑复本)
卷一
平人气像论第一
决死生篇第二
藏气法时论第三
宣明五气篇第四
经合论第五
调经论第六
四时刺逆从论第七

卷二
移精变气论第八
玉版论要篇第九
诊要经终论第十
八正神明论第十一
真邪论第十二
标本病传论第十三
皮部论第十四
气穴论第十五
气府论第十六
骨空论第十七
缪刺论第十八


卷三
阴阳离合论第十九
十二藏相使第二十
六节藏象论第二十一
阳明脉解第二十二
五藏举痛第二十三
长刺节论第二十四


卷四
生气通天论第二十五
金匮真言论第二十六
阴阳别论第二十七
经脉别论第二十八
通评虚实论第二十九
太阴阳明表里篇第三十
逆调论第三十一
痿论第三十二


卷五
卷六
卷七(阙)
卷八



点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0602c00102ycn8.html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6 02:2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4-30 02:10 , Processed in 0.05748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