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柳之心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体气血阴阳的数学原理猜想

[复制链接]
221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5 09:51:07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9-10-15 09:06
当一个有自然平衡功能的气血系统,外加一个阳气时,血会持续增加以使阴阳气趋于平衡。但这个血的 ...

欲知缘由,请从210楼看起,或再向以前的帖子看。

关于血的数量值,我这里一般用“血的值”来表述,而不用“血量”,因为在我的意识中,血的值,应该包括血容量和血流速度以及血压等与血有关的一切当前科学已经发现的参量,但他们与血的值之间的数学关系我还没有具体的公式。所以,现在还只是猜想嘛!哈哈
222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5 09:55: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柳之心 于 2019-10-15 10:02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9-10-15 09:07
我们仍然约定r表示阳气,s表示阴气,x表示血气,∆x表示血气的增量,t表示时间,q表示阳气与阴气的 ...

我这里只讨论人体气血的阴阳,因为内经有文字依据可以推出数学关系。

至于男女的阴阳、天地的阴阳等等,我没有找到经典给出的,可以推导出他们之间数学关系的文字依据,因此现在我没有关于男女、天地、日月等等其他事物阴阳的数学关系!

牛顿关于其力学原理的书叫做《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是三百多年前的事了!所以将哲学原理用数学公式表述出来,我不是第一人,甚至我这个帖子的名字都有抄袭牛顿的嫌疑,所以不要给我戴高帽,哈哈哈!
223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5 10:22: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柳之心 于 2019-10-15 10:27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9-10-15 09:07
我们仍然约定r表示阳气,s表示阴气,x表示血气,∆x表示血气的增量,t表示时间,q表示阳气与阴气的 ...

你的问题中有“气血、中的“气”与阴、阳二气之间的数学关系如何表达"一句话,这表明你与我在“气”、“血”、“阴”、“阳”的概念和本质上的认识还有很大差距。
我过去用一年时间在这里聊过我对“气”的理解,就是那个闲谈气的帖子。今后我会陆续聊我对阴阳的理解,就是我刚开了一个叫“闲谈阴阳”的帖子,等我聊完了,如果我们把“气”、“气血”、“阴阳”和“阴阳二气”的概念能够达成统一,最好是在符合当前科学认知的基础上达成统一,我们就可以讨论你这个问题。

如果这些基本概念没有达成统一,或者只是些哲学概念,那么,你讲东,我讲西,我们不可能有效的讨论这些问题。
224
发表于 2019-10-15 11:37:32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我们把“气”、“气血”、“阴阳”和“阴阳二气”的概念能够达成统一,最好是在符合当前科学认知的基础上达成统一,我们就可以讨论你这个问题。
================================================
         不是我们之间的【概念能够达成统一】,而是能不能符合中国古代哲学概念的原意,更不是【符合当前科学认知的基础】。我们首先要把“中国古代哲学概念的原意”搞清楚,而不是拿西方科学为基础。
          “气”、“气血”、“阴阳”和“阴阳二气”这些概念的“中国古代哲学概念的原意”是什么,这个标准不确定,各自拿各自的理解强加到中国古代哲学概念上,再在自己错误理解的基础上,作出自己认为科学的解读,那么,你解读的是自己的认识,而不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

点评

我就是以现代科学为基准,不以中国古代哲学原意为基准。 如你所言,这么多年过去了,一些中国古代哲学概念的原意是什么你们都各说各话搞不清,怎么可能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一个明晰的一致的切实可靠的结论呢? 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0-15 12:35
哈哈,我们在这一点上就已经达不成一致意见了! 我认为,古人描述的现象是真实的,但古人总结的哲学原意,其中有部分是不符合事实逻辑的。我的目标就是从中找出符合事实逻辑的部分,与现代科学认知进行衔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0-15 11:48
225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5 11:48:04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9-10-15 11:37
如果我们把“气”、“气血”、“阴阳”和“阴阳二气”的概念能够达成统一,最好是在符合当前科学 ...

哈哈,我们在这一点上就已经达不成一致意见了!

我认为,古人描述的现象是真实的,但古人总结的哲学原意,其中有部分是不符合事实逻辑的。我的目标就是从中找出符合事实逻辑的部分,与现代科学认知进行衔接!

我们的出发点和目的都不一样,所以我们不能进行有效的深入的讨论。
226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5 12:35:28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9-10-15 11:37
如果我们把“气”、“气血”、“阴阳”和“阴阳二气”的概念能够达成统一,最好是在符合当前科学 ...

我就是以现代科学为基准,不以中国古代哲学原意为基准。

如你所言,这么多年过去了,一些中国古代哲学概念的原意是什么你们都各说各话搞不清,怎么可能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一个明晰的一致的切实可靠的结论呢?

你说我这是自己的认识而不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这个很对!你再仔细看看1楼,我在这个帖子开始就说了,我所言不是经言,不是对经典的破解,就是我自己根据经典中部分描述的启发,进一步用现代科学知识推导出来的结论!

我的定义和结论本来就不是中国古代哲学概念。
227
发表于 2019-10-15 12:52:36 | 只看该作者
         【 就是我自己根据经典中部分描述的启发,进一步用现代科学知识推导出来的结论!】
==========================================================
         明白了!
      我就是以现代科学为基准,不以中国古代哲学原意为基准。所以【   “气”、“气血”、“阴阳”和“阴阳二气”】是先生你自己创新定义的新概念。与中国古代,《内经》中的概念是两回事。那么你为什么还有用 【   “气”、“气血”、“阴阳”和“阴阳二气”】这些词汇?为什么还要在中医论坛里发表呢。这不是制造混乱吗。
        当然,言论自由,文责自负。说明白就是了。
         请先生继续。我会持续关心的。因为先生的这种思路,也是当前许多中西医结合学派的指导思想。

点评

开始也想过另取个名称,不用气、血、阴、阳、寒、热、虚、实等这些名词的。但我后来发现,只要给这些基础理论的名词赋予符合科学原理的新含义,则中医理论中贴近临床的诊断、辨证、药性、方剂等,几乎不用大的修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0-15 13:21
228
发表于 2019-10-15 13:07:35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古人描述的现象是真实的,但古人总结的哲学原意,其中有部分是不符合事实逻辑的。我的目标就是从中找出符合事实逻辑的部分,与现代科学认知进行衔接!
    我就是以现代科学为基准,不以中国古代哲学原意为基准。
======================================================
       以科学为标准衡量中国古代哲学、中医经典,这不是先生一个人的认识,我估计政府官员、学术界中的80%,社会各阶层中95%都是这种认识。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没有能力,从小受到西方科学的教育,认真学习中医经典的人太少了。
       单纯学术讨论,不必介意。

点评

你们这有时间精力的,不也没达成一致意见嘛?  发表于 2019-10-15 13:24
229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5 13:21:23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9-10-15 12:52
【 就是我自己根据经典中部分描述的启发,进一步用现代科学知识推导出来的结论!】
============ ...

开始也想过另取个名称,不用气、血、阴、阳、寒、热、虚、实等这些名词的。但我后来发现,只要给这些基础理论的名词赋予符合科学原理的新含义,则中医理论中贴近临床的诊断、辨证、药性、方剂等,几乎不用大的修改,就都可以在现代科学认知范围内解释的通!

所以,就来碰中医的瓷,揩中医的油来了!哈哈哈!

因为我这个理论与传统中医确实有亲缘关系,赚便宜也是赚的祖宗的便宜,也可以说是继承祖宗的遗产,虽有创新,但本意还是想认祖归宗的。

不像刘亦之,是完全否认并推翻祖宗,却还打中医的旗号,哈哈哈,他比我,太不地道!

点评

刘亦之是狼。柳之心是狐,狼性狠,狐性猾,狠与猾都不脱兽性。  发表于 2019-10-15 20:19
先生坦诚,佩服。言论自由,学术交流,别开生面,启发思想。  发表于 2019-10-15 18:03
230
发表于 2019-10-15 17:19:45 | 只看该作者
柳之心 发表于 2018-10-12 15:38
函数表达式①②③组成一个函数组,当时间轴在“秒”尺度上时,可以描述血脉的搏动,当时间轴在“时”尺 ...

就这个数学原理。

点评

是的,这就是我认识到的数学原理。 黄先生若有更好的认识,可以说出来让我学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0-17 07:5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14 13:53 , Processed in 0.05286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