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病理体质的纠正竟如此容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11-4 09:04: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病理体质的纠正竟如此地容易       
王教授的体质学说的核心是把13亿中国人分成了九种体质类型,无一人得以幸免。只要你是中国人你就必需具有一种体质类型,它具有绝对的一对一性质,这从王教授书中的九种体质类型的饼图上可看出这一点。其中近70%的人的体质是病理体质,而各种病理体质是由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决定的,其中先天禀赋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各种病理体质类型是在人得了病生成的中医证型“久而久之”“长此以往”而形成的,具有相当大的稳定性,并且是一种病理表现。一切疾病都是在病理体质类型的基础上“诱发、激发和加重”出来的。病理体质类型才是各种疾病的根源。中国人摊上这样的病理体质算是倒霉透了。
这种病理体质类王教授认为,首先是不健康,虽然不是疾病,但由于其稳定性、形成原因和形成过程,决定了各种病理体质类型的调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由于先天禀赋是不可改变的,纠正到平和质是完全不可能的;由一种病理体质改变为另一种病理体质,同前面的原因一样,完全没有可能,另外既是有可能也没有意义,因为改变来改变去都是属于病理体质,都是病理表现,都是不健康的;要调整和改善病理体质类型,由于形成时就需要“久而久之”“长此以往”调整和改善自然也要“长此以往” “久而久之”了。近70%的中国人摊上了这种病理体质,这种病理体质要比中医的一般疾病证候要严重得多,中医的疾病和证候从中医理论上说,一般都是可以治好的,而王教授的所谓病理体质是由中医疾病和证候久治不愈而形成的痼疾,要调整就太不容易了。只要被王教授定为病理体质就要一年又一年的坚持喝王教授的调体的中药,不然,就不能防止或延缓疾病的发生。这不是耸人听闻,而是王教授的体质理论所决定的。
然而在现实的临床过程中,王教授的各类病理体质类型并没有王教授说的那么稳定。我们就举他自已的病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在《解密中国人的九种体质》(06页)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曾经有一位在党校工作的人,找我看病。本来看病就应该你来医院挂号诊脉,可是这个人非要把我请到他们家里去看病。于是我就问他:为什么要去你们家?他说他妻子实在出不来呀,外而太冷了。这样我去了他们的家。去了以后,好家伙,一个厚厚的棉被做成门帘挂在门上,说是为了挡住凉风。我进到这个屋子,其实里面温度还可以,是正常室温。可是病人说她浑身冷,死活也不肯从被窝里出来。我说你把手伸出来吧,我给你诊脉。她怎么也不肯伸胳膊,她说只要伸出一点点就冷风剌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只好把手伸到她的被子子里去给她把脉,又看了一下舌象,整个一个阳虚证。原来这位女同志是一位中学教员。在一次回家的路上,遭遇到一场暴风雨,她又没有带伞,结果全身上下都淋透了。就这样一直裹着湿衣服回家了。因为她原本的体质就比较虚弱,被子雨水一激,寒气内敛,损害了阳气,她就病了,表现为严重怕冷。我就给她开了桂枝附子汤,为她慢慢温养阳气。温养了两三个星期以后,她又打电话让我给她开处方,我依然开的是这个处方;又过了三个星期左右,她打来电话,我问她现在怎么样了?她说现在好了,家里的帘子也拆了,人也可以在外面走动了,我听了也很高兴,我说你是“胜似闲庭信步”了。”上而的例子王教授认为是“整个一个阳虚证”。这里的阳虚证从上下文的关系看,就是王教授说的阳虚体质。在治疗上前后只用了六个星期,就“胜似闲庭信步”了,说明“久而久之”、“长此以往”形成的病理体质是非常容易纠正的。
在王教授《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一书(64页)中有一个李某阳痿的病例:“李某,男,32岁,2004年7月12日初诊。形体壮实,面色红润,近年来性功能日衰,胁肋胀满,烦闷易怒,口苦咽干,小便时黄,大便偏干,阴囊潮湿,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辨属湿热体质,肝经湿热,宗筋弛缓之阳痿。宜清化湿热调体为主,兼以通络兴阳,予龙胆泻肝汤加减。药用柴胡10克,栀子10克,黄芩6克,龙胆草6克,生地12克,当归12克,泽泻10克,车前子6克,萆薢15克,薏苡仁15克,蜈蚣2条,九香虫3克,砂仁3克。七剂。水煎服。二诊:2004年7 月19日。药后诸症大减,心情舒畅,阳事易兴,二便通调,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缓。原方去龙胆草、山栀、黄芩,继服14剂巩固。按语:患者辨属湿热质,下注厥阴,病患阳痿之肝经湿热证。用龙胆泻肝汤清肝经湿热,为湿热质调体专方,另加蜈蚣、九香虫通络振痿,使湿热得去,经脉得舒,气血得调,调体与治病兼顾,而病证得除。”这位阳痿患者王教授诊断为湿热体质,只用了七剂药就去掉了调湿热体质的主药龙胆草、山栀、黄芩,从按语中的“湿热得去,经脉得舒,气血得调、“病证得除”说明这个病已经被彻底治好了。七剂药就纠正了湿热体质,使他纠正到了平和质健康状态,体质的稳定性也就大大折扣了。
王教授在《中医体质学》2008版(283页)说:“一种体质类型的形成从先天基础到后天影响,整个过程需要经历很长时间,是贯穿于生命全过程的,包括健康到疾病的过程,因此,体质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239页)说:“一般情况下个体体质一旦形成,在一定时间内不易发生太大的改变,所以体质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12 页)又说:“体质是在遗传禀赋基础上,在缓慢的、潜在的环境因素作用下,在人体生长壮老过程中渐进地形成的个体特殊性,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这样缓慢形成并具有稳定性的病理体质,多则六个星期,少则七天就调整到了正常的平和体质。说明王教授所谓病理体质的稳定性的定义是有问题的。要不就是王教授对他的病理体质的辨体不准确。否则不可能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就把病理体质纠正过来。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8-11-4 09:22:17 | 只看该作者
什么“
病理体质”阿?
人体中医的证,是人体出现的短暂的病理形态,是从中态中而出现的偏态。是可以用中药的偏性以纠正。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4-29 08:52 , Processed in 0.05121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