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杨金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什么才是中西医结合?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1 18:36:15 | 只看该作者
对于中西医结合这个方针,我是以极大的热情和信心,来支持和肯定这个方向的。
22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1 19:07: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杨金峰 于 2018-11-21 20:10 编辑

我会把这个问题的讨论,坚持在10天之内的。

中西医结合,作为中医界的一个大政方针,从提出到现在,有50年了,竟然没有人给出一个合理的解读,这算不算是中医界的一件怪事。
23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1 20:17:38 | 只看该作者
揭秘:提出中西医结合的第一人是谁?

趣历史 责任编辑:chenglin 2017-02-10 13:54:50    .

导读:中医主要以调理为主,它是属于见效慢但是可以根除病源。西医则恰好相反,它主要是见效快。反正是各自有各自的好处。中国一直是中医世家,那西医是何时传入中国,中西医结合的第一人又是谁呢?

  康熙皇帝与中西医结合

  认真研读清宫档案,会发现多处记载西洋药物的临床使用案例,并大多在康熙朝,这与康熙皇帝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康熙对待西药经历了学习认识、临床使用、日渐熟知、理性赞同的过程,并在实践中初步认同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萌发中西医结合思想的皇帝,对西医药在中国的传播和应用,以及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1.jpg

网络配图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受益者

  康熙患有长期的季节性咳嗽病,常为之苦恼,急于求得特效药:“朕每年逢大寒季节仍有咳嗽症,今又复发,用西洋人吴实之冰糖达摩方,但朕服后未见效;再若有好药方,问后具奏下房。”康熙四十六年(1707)二月康熙皇帝问及:“治疗朕之咳嗽、吐痰之硫磺花药制作得如何?”当时治疗咳嗽、吐痰的硫磺花药已于二月初七日制成,名为肺胸舒丸。此药在治疗由感冒引起的咽喉堵塞、咳嗽、吐清痰,以及由咳嗽引起的各种肺胸等疾病均有很好的疗效,对治疗哮喘、痨病也大有裨益。但此药药效缓慢。

  在治疗康熙皇帝咳嗽病的时候西洋人张诚还尝试按西药制露的方法来加工中药:将龙涎香一两、冰糖一两、麝香二钱五分,三种药研成很细粉状,用一斤玉泉酒露拌之,置于银制胆瓶中,再用一个银制胆瓶将口盖封,固定在热炭上,用微火煮三天三夜,将药过滤后,可得龙涎香露九两五钱。

  龙涎香为抹香鲸肠内分泌物的干燥物,具有行气活血,散结止痛,利水通淋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咳喘气逆,气结症积,心腹疼痛,淋病。但此药所用的龙涎香十分珍贵难得,被誉为“海洋中的灰色金子”。麝香中国虽产,但也是珍贵稀有的药材,用它们配制的药露成本高,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只供那些皇室宗族、达官贵族们享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萌发者

  为了达到尽快治病救人的效果,康熙皇帝曾多次让中医大夫和西洋医生一同出诊,如康熙四十二年(1703)十一月康熙皇帝西巡至山西省时恰逢川陕总督华显生病,康熙皇帝降旨,留西洋大夫和齐大夫一起为华显治病。初时至十二月初六日医治喜有疗效,疮口附近的烂肉开始脱落,长出新肉,毒素也在消减,虽身体仍然虚弱,但不至危及生命。

2.jpg

网络配图


  鉴于康熙皇帝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态度,在以后的宫廷医案中多见御医中西药结合开方治病,如:康熙四十九年(1710)五月十九日,内阁大学士张玉书“眼面稍肿,手脚皆微肿,脸色似有火”。太医院大方脉大夫刘声芳诊治“系湿热气滞伤脾之症,中脘胀满,按之微痛,四肢浮肿,恶心懒食,小水短赤,大便微溏,六脉弦数,年老病大”,给服德里鸦噶(林华在《康熙皇帝与西医西药》中猜测西药德里鸦噶,根据发音和用途判断,疑为干酵母一类的药)后,“其恶心、胀痛等症稍好,泻肚亦稍缓”。后来刘声芳中西药同用,给服德里鸦噶和渗湿和中汤,张玉书的中脘之胀满渐渐缓解,大便不再溏稀,逐渐痊愈。

  中西医结合思想的缘由

  西医药,在清前期只是被一小部分人接受的新鲜事物,这“一小部分人”中就有康熙皇帝。在《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和《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中,他还多次亲自为病臣开方赐西药。对于这一外来事物,康熙皇帝为什么较之于他人更能接受和尝试,并萌发出中西医结合的思想呢?

  首先,康熙皇帝“生来就有一种博大,睿智和好奇的精神”。《郎士宁年谱》中记载:“玄烨前从张诚、白晋(均为法国传教士)所习之几何、植物、解剖、医科等学,至是遂日渐精通。”通过学习,康熙皇帝对一些西药十分熟悉,并能开创性地做到中西医学的会通。

  更重要的是,康熙皇帝一生中遭遇的疾病与之有密切关系。

  1.康熙的经历与西医有缘康熙皇帝幼年时深受天花之苦,虽侥幸存活,但脸上还是留下了许多痘痕,深知预防、控制疾病重要性。康熙皇帝日夜操劳,人到中年后,身体每况愈下,于是对西洋医学产生了浓厚兴趣。自此,康熙朝不断有西洋医生进京为皇帝效力,开创了一个西医进京的高潮,且西洋医生在宫中颇受重视。

3.jpg

网络配图


  2.康熙与金鸡纳霜清宫中的西药最着名的莫过于金鸡纳霜(奎宁)了,其首位使用者是康熙皇帝。

  根据当代医学者研究发现:葡萄酒,尤其是红葡萄酒具有抗氧化、延缓衰老的功效,若长期饮用适量的葡萄酒(每天1至2小杯)能够很好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还可有助于激活肌体免疫力,调节激素分泌。看来,当年康熙皇帝饮用葡萄酒治愈心悸病是可信的。

  面对如此神奇的西洋葡萄酒,康熙皇帝十分钟爱,因此引发了一个进贡西洋葡萄酒的高潮,直到康熙五十年(1711),在众多的西洋物品中,康熙皇帝仍对西洋葡萄酒格外垂青:“嗣后倘得西洋葡萄酒、绘画颜料送来,其余俱停。”

  俗话说久病成良医这句话还真不假,纵观康熙的一生,大大小小的病症不断。久而久之自己也就对治病有了一些心得,所以才将中西医结合了起来,这一举动也为后人治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24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1 20:25:35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结合的历程


2011年09月22日16:41         手机看新闻






  我国的传统中医学源远流长,创造了很多领先于世界的医学奇迹。所谓中西医结合是将中国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理论方法与近代以来传入中国的西医知识和理论方法相结合,将中国医药学的精华同现代医学的精华结合起来,取二者之长而诊治疾病的医学形式。中西医结合的起源最早开始于明末清初时期,西方传教士来华,带来了许多西方医学经典,开始了中西医结合的思想。这些只是零星的西医知识的介绍,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和时间。

  一、中西医结合的雏形

  鸦片战争后的半个世纪里,西方列强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加紧对中国的侵略,西医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传入中国的。以西方医学为手段,通过在中国创办医院、诊所等医学机构,使西方医学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使民主与科学逐步深入人心,也使西方的医学知识体系进一步传入我国。面对西医的强势进入,在医学界出现了几种不同的主张和做法:一种主张取消中医;一种认为中医要自强;另外还有一派以唐宗海、张锡纯为代表主张吸收现代医学解剖、整理知识和诊断、治疗方法,取长补短,以求提高治疗效果,探索中西医汇通的道路,这可以看做是中西医结合的萌芽时期。而民国时期长时间的“中西医存废之争”也使中西医双方不得不面对自身的不足,特别是中医从业人员更强烈地认为中西医结合是必然的趋势,主张实行中医的科学化运动,吸收西医生理、解剖及病理之所长,以补中医之不足,并逐渐推及方剂学、诊断及治疗学。

  二、中西医结合的运动式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1956年“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讲话中,正式提出了“中西医结合”的概念。这一时期,中西医结合工作得到了高度重视,党和国家多次强调中西医结合对国家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全国的医学卫生工作者掀起了一股学习热潮。但是当时的国内面临着西方国家的封锁,无法直接和先进国家进行交流,在学习中出现了简单化和盲目性,以苏联马首是瞻的局面。这样的中西医结合方式出现了很多问题。
图2:1950年毛泽东为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题词



  三、改革开放后,中西医结合的理性化发展

  1979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在广州召开了医学辩证法讲习会,就中西医能不能结合的问题展开了讨论。最后,国家卫生部听取了专家的意见,经过认真的分析和思考,认为中西医结合应该坚定不移地加以贯彻。1980年3月,卫生部组织召开全国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提出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学发展的三支主要力量。这一方针有利于中西医结合依照科学的方向发展。此后,国家对中西医结合给予了多方面的支持,这是的中西医结合事业得到了科学、看理性地发展。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西医结合领域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学科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出现了专门的中西医结合的科研单位,大部分医学类高校设置了中西医结合的专业。这就给中西医结合继续探索学科建设提供强大的理论和人才。进入21世纪,中西医结合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学科,创办了自己的科研杂志《中西医结合学报》。

  回顾西学东渐,西方来华传教士介绍西方医学知识,到鸦片战争后,西医知识进一步传入中国,中国传统的医学开始接触西医时,还保持着自己的优势地位。民国时期的“中西医存废之争”则体现了中医和西医在资格优势下的竞争状态。不可否认,中西医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够促进文化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采取各种政策和措施,支持中西医结合的发展。现在,中西医结合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为我国的医疗保障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权伟新)

  (本稿件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特约提供)


25
发表于 2018-11-21 20:31:03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结合目标是创造统一的新医药学,目前这个目标还远远没有达到。
26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1 20:35:33 | 只看该作者
王不留行 发表于 2018-11-21 20:31
中西医结合目标是创造统一的新医药学,目前这个目标还远远没有达到。

谢谢先生的关注,期待发表更多的看法。
27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1 20:47:12 | 只看该作者
我很佩服和感谢这些敢于发表自己的认识和建议的朋友。至少说明他们有一种敢于亮剑的勇气。那些浏览过本帖,没有发表看法和意见的朋友,想必对中西医结合这个词,也不会陌生吧。面对这样的一个耳熟能详的词语,您真的明白他的含义吗?

如果没发言的朋友,您真的弄不懂,或者您根本对这个问题没有自己的见解,那您就勇敢的说一声,别不懂还不吭气,假装懂了;
P
28
发表于 2018-11-22 09:46: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柴胡汤 于 2018-11-22 09:48 编辑

                                                               中西医结合的认识误区
              在我国,中西医结合是产生于上个世纪中期的医疗实践活动,主观愿望是好的,希望将中、西医的优点结合起来,提高疗效,从而造福人类。但由于主观愿望与客观规律相违背,导致实践的失败。因为中西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论与技术,从理论与技术来看,似乎找不到结合点。从现在来看,是在错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证明,以失败而告终。如今所谓的中西医结合,大都以中西医结合为旗号,西化中医或言以中西医结合为名,行西医之实。
       我认为对中西医结合的认识,目前仍然存在几个误区:
       1、治病用西药又用中药就是中西医结合;
       2、有病又看中医也看西医就是中西医结合;
       3、用西医的诊断方法诊病,用中医药治疗就是中西医结合;
       4、用中医辨症与西医检查辨病结合就是中西医结合;
       5、按中医药典籍记载某药能治某病,用现代科技来分析其有效成分叫中西医结合。
       这五个认识误区,既有医生也有患者。中西结合至今尚未建立起既不同于中医又有别于西医的独立的学科理论,中医药界对其可行性的认识也不统一。说到实践,从客观条件(医疗人才)来看,中医不精通西医,不熟悉西药,也不具备手术技术,西医不愿学习中医,不理解中医理论及辨症技术,不熟悉中药,要结合也很困难。
                                                                                     二0一一年十一月三日夜
                                                                                   (原发《中医中药论坛》)

29
发表于 2018-11-22 09:55:10 | 只看该作者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西医能否结合,在我国,已经实践了几十年,现在是该进行深入反思、否定的时候了!因为这是在烧纳税人的钱的行为!
30
发表于 2018-11-22 12:45: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杏林童子 于 2018-11-22 04:56 编辑

百度百科对中西医结合是这样概括的:中西医结合是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西医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阐明机理进而获得新的医学认识的一种途径。中西医结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政府长期实行的方针。中西医结合是中、西医学的交叉领域,也是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一项工作方针。中西医结合发轫于临床实践,以后逐渐演进为有明确发展目标和独特方法论的学术体系。
──笔者认为这个概括还是比较恰当的。

点评

千秋雪又删dffaaoo帖子了,dffaaoo帖子全都删了,请管理员和论坛管委会回答为什么???!!!为什么???!!!  发表于 2018-11-23 12:4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10 12:36 , Processed in 0.11118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