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195|回复: 28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代医家关于营卫的认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1-5 22:28: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王不留行 于 2019-1-10 14:13 编辑

营卫自《内经》创立之后,很少有所发展。因为汉代以后儒学占了正宗,儒学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损伤”观念限制了解剖学的发展,尊经崇古的风气限制了科学的探索,实际上汉朝以后的中医解剖一直处于被禁止的状态,零星的解剖学实践较《内经》时代的水平都下降了很多,遑论发展了,中医的解剖学实际上在《内经》之后就衰落了,接近于灭绝。

古代的中医大都是临床的医生,他们是不去从事解剖的,大多只是跟着书本,背几个验方,便开始游医治病,中国历史上当医生也没有什么门槛,需要现在经过几年的学习,还要进行资格考试考个证的,当时谁都可以成为医生,只要他愿意,这导致当时的医生水平参差不一,鱼蛇混杂,中国历史上医生地位一直不高,属于下九流行列,知识精英更愿意从政,不屑为医,这些都限制了医学的发展,更限制了中医理论的提高。为了应付临床的诊务,中医更关注临床的验方积累,而不是理论的探索。

不过也有少数儒生(知识阶层)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当了医生,儒家注疏之风引入了医学的研究,其中高明者把《内经》的话翻来覆去的汇总阐释(意淫)一下,就可能自成一家。《内经》之后的营卫一直很少有切实的发展,甚至已经有了一些异化的倾向(意淫太多了,总有些联想过分的)。

明清以后是中西医刚刚开始交流的时期,在另一种迥异的医学形态对比下,关于营卫的认识进入了更进一步的混乱时期,一直到了现在。
2
 楼主| 发表于 2019-1-5 22:37: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不留行 于 2019-1-5 14:44 编辑

王清任,《医林改错》,首先以解剖明示脏腑,提出卫总管、荣总管之说。卫总管类似于现代的大的动脉,荣总管类似于现代的大的静脉,王清任解剖(看剖)时候误认为动脉内无血,认为是行气之通道,卫气走行其中,其实是误解。动脉内并非无血,只是王清任看的都是尸体,没有看到血。


书名:        《医林改错》
章节:        上卷 气血合脉说
内容:       气府存气,血府存血。卫总管由气府行周身之气,故名卫总管;荣总管由血府行周身之血,故名荣总管。卫总管体厚形粗,长在脊骨之前,与脊骨相连,散布头面四肢,近筋骨长。即周身气管;荣总管体薄形细,长在卫总管之前,与卫总管相连,散布头面口肢,近皮肉长,即周身血管。气在气府,有出有入,出入者,呼吸也。目视耳听,头转身摇,掌握足步,灵机使气之动转也;血自血府入荣总管,由荣总管灌入周身血管,渗于管外,长肌肉也。气管近筋骨生,内藏难见;血管近皮肉长,外露易见。气管行气,气行则动;血管盛血,静而不动。头面四肢按之跳动者,皆是气管,并非血管。如两眉棱骨后凹处,俗名两太阳,是处肉少皮连骨,按之跳动,是通头面之气管;两足大指次指之端,是处肉少皮连骨,按之跳动,是通两足之气管;两手腕横纹高骨之上,是处肉少皮连骨,按之跳动,是通两手之气管。其管有粗有细,有直有曲,各人体质不同。胳膊肘下,近手腕肉厚,气管外露者短;胳膊肘下,近手腕肉薄,气管外露者长。如外感中人,风入气管。其管必粗,按之出肤:寒入气管,管中津液必凝,凝则阻塞其气,按之跳动必慢;火入气管,火气上炙,按之跳动必急。人壮邪气胜,管中气多,按之必实大有力,人弱正气衰,管中气少,按之必虚小无力。久病无生机之人,元气少,仅止上行头面两手,无气下行,故足面按之不动。若两手腕气管上,按之似有似无,或细小如丝,或指下微微乱动,或按之不动,忽然一跳,皆是气将绝之时。此段言人之气管,生平有粗细、曲直之下同,管有短长者,因手腕之肉有薄厚也;按之大小者,虚实也;跳动之急慢者,寒火之分也。前所言,明明是脉,不言脉者,因前人不知人有左气门、右气门、血府、气府、卫总管、荣总管、津门、津管、总提、遮食、珑管、出水道,在腹是何体质?有何用处,论脏腑、包络,未定准是何物,论经络、三焦,未定准是何物,并不能指明经络是气管、血管;论脉理,首句便言脉为血府,百骸贯通,言脉是血管,气血在内流通,周而复始:若以流通而论,此处血真能向彼处流,彼处当有空隙之地,有空隙之地,则是血虚,无空隙之地咄流归于何处?古人并不知脉是气管,竟著出许多脉快,立言虽多,论部位一人一样,并无相同者。
3
 楼主| 发表于 2019-1-5 22:49: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不留行 于 2019-1-5 14:51 编辑

卫总管好像是主动脉。

书名:        《医林改错》
章节:        上卷 会厌、左气门、右气门、卫总管、荣总管、气府、血府记
内容:        欲知脏腑体质,先明出气、入气、与进饮食之道路。古人谓舌根后名曰喉,喉者候也,候气之出入,即肺管上口是也。喉之后名曰咽,咽音咽也,咽饮食人胃,即胃管上口是也。谓咽以纳食,喉以纳气,为千古不易之定论,自灵素至今四千年来,无人知其错而改正音,如咽咽饮食入胃,人所共知。惟喉候气之出入一节、殊欠明白。不知肺两叶大面向背,上有四尖向胸,下有一小片亦向胸,肺管下分为两权,入肺两叶,每权分九中权,每中权分九小权,每小权长数小枝,枝之尽头处,并无孔窍。其形彷佛麒麟菜,肺外皮亦无孔窍,其内所存,皆轻浮白沫,肺下实无透窍,亦无行气之二十四孔。先贤论吸气则肺满,呼气则肺虚。此等错误,不必细辩,人气向里吸,则肚腹满大,非肺满大;气向外呼,则肚腹虚小,非肺虚小。出气、入气、吐痰、吐饮、唾津、流涎,与肺毫无干涉。肺管之后,胃管之前,左右两边凹处,有气管两根,其粗如箸,上口在会厌之下,左曰左气门,右曰右气门,痰饮津涎,由此气管而出。古人误以咳嗽、喘急、哮吼等症,为肺病者,因见其症自胸中来。再者,临症查有外感,用发散而愈;有燥痰,用清凉而愈;有积热,用攻下而愈;有气虚,用补中而愈;有阴亏,用滋阴而愈;有瘀血,用逐瘀而愈。扬扬得意,立言著书,以为肺病无疑。不知左气门、右气门两管,由肺管两傍,下行至肺管前面半截处,归并一根,如树两权归一本,形粗如箸,下行人心,由心左转出,粗如笔管,从心左后行,由肺管左边过肺入脊前,下行至尾骨,名曰卫总管,俗名腰管。自腰以下,向腹长两管。粗如箸,上一管通气府,俗名鸡冠油,如倒握鸡冠花之状。气府乃抱小肠之物,小肠在气府是横长,小肠外、气府内,乃存元气之所。元气即火,火即元气,此火乃人生命之源。食由胃入小肠,全仗元气蒸化,元气足则食易化,元气虚则食难化。此记向腹之上一管。下一管,大约是通男子之精道、女子之子宫。独此一管,细心查看,未能查验的确,所以疑似。以俟后之业医者,倘遇机会,细心查看再补。卫总管,对背心两边有两管,粗如箸,向两肩长,对腰有两管,通连两肾,腰下有两管,通两胯。腰上对脊正中,有十一支管连脊。此管皆行气,行津液。气足火旺,将津液煎稠,稠者名曰痰;气虚火衰,不能煎熬津液,津液必稀,稀者名曰饮。痰饮在管,总以管中之气上攻,上行过心。由肺管前气管中,出左右气门。痰饮津涎,本气管中物,古人何以误为肺中物?因不知肺管前有气管相连而长,止知痰饮津涎自胸中来,便疑为肺中物,总是未亲见脏腑之故。手握足步。头转身摇,用行舍藏,全凭此气。人气向里吸。则气府满,气府满,则肚腹大;气向外呼,则气府虚,气府虚,则肚腹小。卫总管,行气之府,其中无血。若血归气府,血必随气而出,上行则吐血、岖血,下行则溺血,便血。卫总管之前,相连而长,粗如箸,名曰荣总管,即血管,盛血,与卫总管长短相等,其内之血由血府灌溉。血府即人胸下膈膜一片,其薄如纸,最为坚实,前长与心口凹处齐,从两胁至腰上,顺长加坡,前高后低,低处如池,池中存血,即精汁所化,名曰血府,精汁详胃津门条下。前所言会厌,即舌后之白片,乃遮盖左右气门、喉门之物也。
4
 楼主| 发表于 2019-1-5 22:59: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不留行 于 2019-1-5 15:11 编辑

唐容川,是中西医汇通的医家。

书名: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章节:        上卷 营卫生会
内容:        营卫即气血。而名之曰营卫者。气血以体言。营卫以用言。故必另详其义也。气血之变化。男精女经。气血之功用。阴营阳卫各有区分。尤宜详辨。此全是生人之作用。若剖视死人。则不得也。             

       人受气于谷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度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太阳主外。太阴主内。各行二十五度。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营者血也。卫者气也。血守于内。如兵家之安营。故曰营气。御于外。如兵家之护卫。故曰卫。上编言浊气归心为血。此言清者为营。浊者为卫。非刺谬也。上编浊字。指阴汁言。以阳为清。则阴为浊矣。此篇清浊。以刚柔言阴气柔和为清阳气刚悍为浊。故曰清者为营浊者为卫也。营在脉中。谓营血由心。之脉管散为众管达于上下又有回脉管复回于心。总在皮膜肌肉之里。以为阳气之守也。卫在脉外谓卫气上输于肺走于脏腑外达皮毛以护卫营气为阴之外卫也。营周不休者。谓营行脉中周于通。身将人身三停内外。分为五十度。一日一夜。营血周行五十度。而复返。于肺与卫气大会
       西医谓心有左右两房。生血由左房出。有运血管由内达外。然后入回血管由外返内。复入于心。回血色紫。返心过肺管。呼气出。则吹去紫色。紫色者。炭气也。紫色已去仍变赤血。而返于心。由右房入。又由左房出。循环不休。西医此说。即内经营周不休五十度而复大会之实迹也。所谓阴阳相贯。如环无端也。卫气之行则分阴阳内外。太阳在外为阳。太阴在内为阴昼则卫气行阳二十五度。夜则行阴二十五度。平旦行阴已尽。阳分受气。是卫气复于肺与营相会矣卫行于阳则寤。卫行于阴。则寐。故难经言卫行五十度。复会于手太阴。而人之卧起。皆卫气出。入之验也。灵枢云。人经脉前后上下左右周身。十六丈二尺为一度。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计昼夜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也。西医将脉管剖视。自谓详矣。而不能分出各经。又不能共计其长短。于回血合气之数皆无从。起算然则西医。安能如中国古法之精哉。
       营出中焦。卫气出于下焦。
       上言人受谷气。清者为营。浊者为卫。似营卫皆出中焦矣。而此又别之曰。卫气出于下焦。则尤为探源之论。盖人身只此先后两天。为生化之本。营血虽生于心而取汁则在中焦。故曰营出中焦。是后天之所生化也。卫气虽统于肺。周于太阳皮毛之间。而其气之化源。则在脐下丹田气海之中。是先天之所生化也。卫出先天。督脉主之。营出后天。任脉主之。任督相贯。营卫相循。如此其精微也。旧注不知。乃谓卫气出于下焦之下字。当作上字。则诚误矣。
       心者血肺者气。血为营气为卫相随上下。谓之营卫。
       营卫虽生于中下二焦。然营卫之行。则统于心肺周行上下也上既言之而兹又引难经此语。取其详明。不厌烦复也。此篇前二节。出灵枢。后一节出难经。再参看十二官。男女天癸血气诸条。自能通贯。


5
 楼主| 发表于 2019-1-5 23:05:09 | 只看该作者
书名: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章节:        上卷 脏腑之官
内容:       心为君主。肺在心外。以辅相之心火恐其大过。则肺有清气以保护之。如师傅之辅助其君也。故称相傅之官。究其迹象。则因心血回入于肺。得肺气吹出。血中浊气。则复变红而。返入于心。在内经乃营血与卫会于肺中之说又即相傅之官。所司职事也。西医则云。回血返入肺中。吹出血中炭气。则紫色退而变为赤血。复入于心。肺是淘汰心血之物。此即内经肺为相傅之义。但中国不名炭气。只名浊气也。心火太过。则气有余而上逆下注。心火不足。则下泄。上为饮咳。皆不得其制节之故也。惟肺制心火。使不太过。节心火。不使不及。则上气下便无不合度。
6
 楼主| 发表于 2019-1-5 23:20:16 | 只看该作者
书名:        《重庆堂随笔》
章节:        书《人身图说》后
内容:        黟俞理初先生《癸巳类稿》有书泰西人身图说一首,谓彼国之脏腑与中国异,罗举数事,若辨黑白。余初阅之,以为泰西医术内景尽此矣。嗣阅《人身图说》,乃知俞氏涉猎浮文,揽其标而未究其蕴也。后又从潜斋借得泰西《人身说概》及玉田王清任《医林改错》读之,益知俞氏之谬。俞氏曰:其地人心居左,脉又发自心左。以为西人禀赋异于中国。今按《图说》并无人心居左之说,惟有一条或曰心之所当在左边,盖于此所见动与喘息。曰左边心动,是于左之穴为生活德所积,及脉络所发之根,故愈显其动胜于右边。玩其文义,似设为问答。问者疑心在左边,答者谓左边之动,乃心左穴所致,非心在左也。俞氏错会文义。至于脉发心左,则中西一例。王氏目验华人三十余尸,皆大络从心左穴出,与《灵枢》不合,与《图说》合。不知是古今之异,抑古书之讹?不得援古书而强谓彼国自有肺肠也。俞氏又曰:《图说》谓血络见,脉络不见者,血络是《灵枢》络脉,其络脉则经脉。此二说望文生义,全未理会。泰西人谓人身有二络:一血络在内,一脉络在外,相粘不离,皆有干有枝,有经有纬。《说概》及《改错》二书所验皆同。谓脉络为卫,血络为营则可,今强派脉络为干,血络为枝,岂非扪 说烛乎?俞氏又曰:公细线是时辰表中发条。今按其书中之例,一物独用者称本,诸物合用者称公,故有公膜、公管路、公细体诸名,公细线亦其一耳,不得以表中发条为解。俞又曰:中土人肺六叶,彼土四叶。按王氏目验华人肺四叶,则中国非尽六叶矣。《图说》谓肺四叶,或有五叶者,二叶之中发一小叶,则彼土亦非尽四叶矣。俞又曰:中土人肝七叶,彼土三叶。王氏目验华人肝四叶,则中土非尽七叶。《图说》谓人之肝叶或止一或止二,极多不过三,则彼土亦非尽三叶矣,俞氏又曰:中土人心七窍,彼土四窍。王氏目验华人心无窍,止有左边一窍,为大络之本,安见其为七窍也?俞氏又曰:中土人肠二,彼土人肠六。所谓六者,《图说》所述十二肠、洁肠、秽肠、瞎肠、颈肠、下直肠共为六肠。其上直肠即幽门也,下直肠即肛门也。瞎肠一头通一头塞,与颈肠在腹左右,不知是彼土所独,抑华人所同,非目睹不敢决。总之,盘旋之肠只洁、秽二肠,洁即小肠,秽即大肠,未见其为大异也。俞又曰:中土睾丸二,彼土睾丸四。又曰:儒自扪睾二,隐约其四睾之文耳。夫《图说》既隐约其文,先生安得悬揣而知其为四乎?今按《图说》论睾丸篇明言其数二,不言四也。且书中论睾丸经络最多,无一语可附会及四睾者。惟言睾丸有小体,岂因此而误耶?然前注中已明言是转折之络,似睾丸底分之小体,则小体乃激发络,非丸也。又图中绘睾丸作两囊状,分于左右,两囊宜有四丸,岂因此而误耶?然所绘是丸非囊,欲其经络分明,故离绘之分于左右,非二囊而四丸也。先生指鹿为马,反谓书之隐约其文,岂非 耶?其他不及一一致辨。先生谓此书在中国二百年矣,未有能读之者,今始得其指归,及余以原书质之,其疏略如此,是仍未之能读也。古人谓治经者必研群经,乃始可通一经。先生止见《图说》一编,故有此臆说。若见《人身说概》诸书,彼此参校,亦当贯通矣。今欲为西医内景书,迟迟不敢落笔,正恐所见西人书少,又蹈俞氏之辙耳。仁和胡琨次瑶。
7
 楼主| 发表于 2019-1-5 23:38:55 | 只看该作者
书名:        《止园医话》
章节:        生理学合参卷一
内容:        血的用处最大:1.可以滋养全身。2.可以发热力,温暖身体。3.可以抵抗病毒。4.凡人之一切生活现象,全仗着它的作用。血有赤血球、白血球,混合在一起。可是白血球可以自由出入于血管壁,所以身体无论何部,有了异状,例如病菌侵入,白血球就去包围它,与它抵抗,非把它排除去了不可,若是抵抗不了,白血球受了伤,那么人也就觉着受不了病之缠绕了。中医说血为营,气为卫,营行脉中,卫行脉外,正是这个道理,可以细参。(血为营,不是说营就是血的代名词,气为卫,也不是说卫就是气的代名词。此二字乃指气血以外之脂肪而言,因为此物在脉中脉外与气血同行,有微妙的关系故也。)
8
 楼主| 发表于 2019-1-5 23:39:27 | 只看该作者
书名:        《止园医话》
章节:        生理学合参卷一
内容:        血之周流全身,系由心脏左边(左心室,发出来,先入大动脉。动脉血是鲜红的,等着周遍全身,血的功用就乏了,好象已经烧残的煤炭,火力是不中用了。此时的血已经到了极细的动脉毛细血管(乎足指尖,的尖端。由此尖端,就过入静脉毛细血管中,渐渐往回流,又总汇到大静脉血管。所以,静脉血管又叫做回血管。此时的血,全成了暗紫色,即由此静脉而回到心脏的右半边内(右心房之内),这就叫做大循环。血既回到了心的右边(右心房、,再由右边出来,流到肺动脉血管里头去。此时血皆废料,色皆暗紫。血既到了肺中,就利用肺的呼吸,呼出碳气,吸入氧气,自然把废料排出去,又添上新料(氧气)。又成了鲜红的有用之血了,于是乎再由肺静脉管,回到了心脏的左心房,再至左心室。而后再周流全身,这就叫做肺循环。(中医书说营卫交会于手太阴肺,即是说的血由心脏至肺脏循环的道理,此种研究,中西竞能相合,互证自明。)
9
 楼主| 发表于 2019-1-5 23:41:04 | 只看该作者
书名:        《止园医话》
章节:        生理学合参卷一
内容:        华元化曰,肺者生气之原,乃五脏之华盖,下无透窍,吸之则满,呼之则虚,司清浊之运化,为人身之橐龠。又云,肺与大肠相表里。又云,五脏惟肺居上,破碎尚能生活,其他各脏,破则人死,不能修补。又云,诸气脸郁,皆属于肺。又云,肺主皮毛。总而言之,中医说肺主人身之气,一呼一吸,吐故纳新,与西医呼出碳气,吸入氧气的说法,完全相合。并且说肺主人身之气,上下升降,无处不到,它能把清气升上来,把浊气降下去,这就是呼出碳气,吸入氧气的道理,所以人能得到太太平平的清醒。若是肺出了毛病,尽不到它的责任,那么人身上的气,就清浊不分了。此说乍一看,好象与西医说不同,其实中医说的肺主皮毛,当时已经参透了西医皮肤呼吸的道理。所以说全身的气与外间周围的气,“只是一个内外流通毫无间断,并不是肺气只由口鼻呼吸。它那周身的呼吸,完全依赖着肺之活动而营其工作。比方身子一着凉,马上全身毛孔一收缩,内外就不能透气了,这个时候,肺就受了影响,就要咳、喘,鼻子就要不通气,浑身就要觉着害冷‘恶寒,,内里的热气(体温)透不出来,越积越热,所以越觉害冷,身上的热度,是越积越高。这个热太多了,就把血管和神经蒸的不好过,所以攻的头胀、头痛、项强、身疼,这就叫作外感,这就叫表证(实证)。若是用药把毛孔治开(发散),好比就象开了好多的小门一样,一霎时,内外空气一透彻,肺得其所,如同解了束缚,以上诸症,马上就好了。可见中医这肺主皮毛之说,是微妙之至了。还有清浊升降的道理,中医是说人受谷气,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血生于心,卫气统于肺。又说是心者血,肺者气,血为营,气为卫,相随上下,谓之营卫,看这几句话,就知道中医说肺能将清气升上宋,将浊气降下去(所谓清肃之令),使人身上得到很顺序的生机,以养其生命。这个道理,无疑的就是以清浊二宇,吻合于碳气、氧气之说,它这种理想,完全与西医的组织呼吸(内呼吸,之说相合。不过科学的说法,较为确实罢了。
10
 楼主| 发表于 2019-1-5 23:43:11 | 只看该作者
书名:        《止园医话》
章节:        生理学合参卷一
内容:        中医讲营卫,似即指气血而言。然其参悟活动,又非拘于气和血的实质,它那讲营卫贯通的道理,颇觉可喜,所以它说营居脉中,卫行脉外,是相辅而行。营与卫虽是二物,可是营之中亦有卫,卫之中亦有营,二者并不可分,此理虽不及西医血压说之确实,然其推测气血之相互关系,实有其微妙之理,试将调和营卫的方法,加以实验,自知此说不谬,此二字,最好与西医生理,分析脂肪及淋巴液的说法,参看自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5 22:22 , Processed in 0.05310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