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泰然居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导航中医药交流群”精彩言论集——2019年5月~2019年9月

[复制链接]
271
发表于 2020-2-15 21:29:28 | 只看该作者
要评价中医理论是否科学,
272
发表于 2020-2-15 21:32: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20-2-15 21:37 编辑

中医是科学中医没用理论中医没用科学理论

点评

这个争论,由来久矣!  发表于 2020-2-16 08:35
273
 楼主| 发表于 2020-2-16 08:47:53 | 只看该作者
201996
[内科] 狂犬病辩症再探讨和论治分析


楼主masu27 只看楼主

2008-10-24 11:28:45

原创作者:容建平     

   首先说明,本人对狂犬病的辩症探讨,纯粹是一种从中医角度上的学术认识,本人从来也不否认现代医学对治疗狂犬 病的特别疗效,但也希望个别读者不要自以为是,无端地将中医对狂犬病的辩症论治探索,自觉地当成是对现代医学的藐视,以免无故地制造出诸多无谓的争端。
.
  本人最近在一本残烂的旧中医杂志上,翻阅到有一份《中草药治愈狂犬病一例报告》的文章,觉得它对探讨狂犬病的辩症论治有非常高的学术价值,认为可以通过这一病例的研究分析,从中梳理出在对狂犬病的辩症论治中,了解医者对此病在变化过程的对症用药情况,因此将它贴出来分析研究,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为有意研究者提供一点启发。           
  原文如下:
         中草药治愈狂犬病一例报告
          湖南省衡东县卫生防疫站
   狂犬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生命的传染病,当人被狂犬咬伤后,一旦发作,多导致死亡。本病目前在临床上无特殊方法。最近我县三江公社前进大队赤脚医生,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用中草药治愈狂犬病一例,特报告如下:
              病历摘要
  患者肖xx,女,23岁,贫农,三江公社前进大队人。于1976年4月16日在本生产队出工,顺便进邻居家喝开水,被该户狂犬咬伤左脚腓肠肌,共伤三处,每处约1。5x2。5厘米。此犬当天上午还咬了本村两个小孩(因隔衣服,没咬伤皮肤)及一条水牛证明确系狂犬。患者当时用盐姜五片捣烂敷伤口,无痛感,第三天继续出工。
  患者被狂犬咬伤后一月内无不适感,直到5月17日上午8时感到烦燥不安,两耳刺痛,汗出如珠,有怕风,怕声,怕水等症状出现,中午时,出现咽喉痉挛,极度烦燥,乱抓乱叫,神志欠清楚,其母接近时,被打了两个耳光,舌尖被自己咬伤。上述症状,持续12小时左右。
  患者从小在家务农,身体健康,无其他传染病及癫痫病史。
              治疗经过
  患者在咬伤半个月后,曾服加味人参败毒散二剂,及一号狂犬粉剂两包,每四小时一包,服后一小时开始腹痛,呕吐三次,吐出胃液和血水约200毫升,两天后腹痛缓解,能继续参加劳动。5月17日上午8时,突然症状发作,随即服一号狂犬粉剂一包,并加大剂量三分之一,服后无其他反应,半小时后服马前子合剂一剂,二小时后加服二号狂犬粉剂一包,随后两小时许,上述症状逐渐好转。在极度烦燥时,曾肌注氯丙嗪一支,每天给予静脉滴注10%葡萄糖1000毫升,肌注青霉素80万单位。通过上述治疗,第二天狂燥停止,半个月后全部恢复健康。
              药物组成和制法
  一号狂犬粉剂:
  每包剂量:红娘一只半、斑蝥三只(去头足)雄黄一分。
  制法:用大米和红娘、斑蝥文火拌炒,将米炒成黄色为度,去米取药。研成粉末加雄黄和匀,用温开水送服,每次一包。
  二号狂犬粉剂:
  每包剂量:芫花、大戟、甘遂、大黄各二钱,研成粉末,用温开水送服,每次一包。 
  加味人参败毒散:党参五钱、独活三钱、前胡三钱、枳壳三钱、桔梗三钱、柴胡三钱、川芎二钱、茯苓三钱、甘草二钱、地榆五钱、紫草根一两、薄荷二钱,按常法煎服,每天一剂,连服二天。
  马前子合剂:
  马前子五钱(去毛),马鞭草二两(全草),加水半斤煎成三两,煎20分钟以上,一次服。
  小结:
  患者历来身体健康,查无癔病和癫痫病史。这次被狂犬咬伤后一月后发作,症状较典型,因此狂犬病的的诊断可以肯定。病人被狂犬咬伤后,由于思想忽视预防,未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而致症状发作。后由大队赤脚医生康国钦与本社草医彭国清协同治疗,在公社卫生院医生密切配合下才治愈的。至于药理机制,还待进一步探讨。
  [注]:红娘即“红蝥”,与中药的“斑蝥”同属类药物。两者的形色不同而功用相近。“红蝥”,头黑身红;“斑蝥”则为头黑身黄。
(以上全部为该文原文,由于杂志不完整,无法找到原杂志名称)
  从文章中可以看出,它带有浓重的“文革”时代的大家的事情烙印,文中的时间告诉人们,这是70年代中期的医疗报告,故带有“大家的事情挂帅”的气息并不奇怪,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在这样的纯学术中,强行地加入那些于学术无关的大家的事情思想,确实有点不可思议,但在那个时代却是很正常的事,而且必须要这样做才合法。
  此病例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治愈例子,它有一个发病和治疗的全过程,该文最大的缺陷,是只有用药,而没有辩症分析,人们对此病最希望看到的正是“辩症论治”过程,需要知道每一次用其药的根据,需要知道对病变过程的辩症分析,但这些最为重要的部分却被疏忽省略,实在是一大遗憾。
  本人觉得,对此成功的案例,完全可以从它用药的针对性上,追溯反推它的辩症思想,从而梳理出它辩症论治的思路和用药原理。
  从用药上分析,可以将它所用的方剂按照功能作用,分为三部分:
  一、以人参败毒散为主,人参败毒散的主要作用是解表驱风除湿,是扶正解表的代表方。
  二、以一号狂犬粉剂和马前子合剂为主,从药物组成上分析,一号狂犬粉剂的主要作用是破血散结,而马前子合剂的基本作用,也是活血通络散瘀结。马前子有剧毒,是否有以毒攻毒的作用?
  三、以二号狂犬粉剂为主,二号狂犬粉剂的主要作用。从组成的芗药物上分析,重点是破痰水积聚,强力泻下,通大、小二便。
  从文章中看到,当患者被狂犬咬伤的半个月后,虽然没有发作狂犬病,但还是服用了两剂加味人参败毒散和两包一号狂犬粉剂,服用后发生腹痛和呕吐,但显然这次的治疗没有收到任何效果,于是在被咬的一个月后,狂犬病开始发作,又进入第二次的治疗。第二次治疗为一个连续性的用药过程,先服用一号狂犬粉剂,尔后服马钱子合剂,接着再服二号狂犬粉剂,经过这样的接力般用药,最后收到明显效果,成功治愈。
  分析两次的用药,可以看出其辩症的认定,在狂犬病未发作时的辩症,为风邪和血分有瘀,治以解表祛风加破瘀散结为主,故以加味人参败毒散配合一号狂犬粉剂治疗。在狂犬病发作后的辩症,为瘀血积蓄,治以破瘀散结加通下为主,故以一号狂犬粉和马前子合剂再配合二号狂犬粉剂为治疗。综观其全程用药,其对狂犬病的总体辩症为风邪入血,最后造成瘀血积聚(蓄血症),病发前期以风为主,病发后以瘀为主,祛风、破瘀、通下,成为了此例病案的基本治疗手法。
  在病未发作前的潜伏期辩症为风邪入血,为什么要用加味人参败毒散为主治疗?为什么在配合了破瘀散结药后也没有疗效呢?
  采用加味人参败毒散来治疗的原因,加味人参败毒散是一条古验方,在清朝的《万应良方秘本》中有记载,说这是屡试屡验的经验方,组方如下:柴胡10克、前胡10克、川芎6克、枳壳10克、羌活10克、独活10克、茯苓10克、桔梗6克、人参10克、甘草10克、生姜10克、生地榆30克、紫竹根30克。每天一剂,连服二天。
  按理说,既然加味人参败毒散是一条经验方,再配合一号狂犬粉剂破瘀散结,应该是对症的,为什么却没有疗效呢?原因何在呢?
  当我们将《万应良方秘本》中的加味人参败毒散,和上案例中使用的加味人参败毒散相对照时,就会发现两条药方存在有不同的差异,秘本中的人参败毒散有独活,而案例中的人参败毒散中却没有此药,秘本的方中有紫竹根,而案例方中却变为了紫草根,我想问题可能就出现在这里面,按照网上提供的信息,紫竹根是一味治疗狂犬病的重要药,有祛风、破瘀、解毒的作用,就单味大量使用,也有治疗狂犬病的作用,有作者“六颗尘埃”在[天涯杂谈]中,贴出一条这样的狂犬病中药治疗验方,叫“荆防败毒散”加味,其中也显示出紫竹根在对症治疗中的重要性,其方如下:荆芥、防风、茯苓、枳壳、桔梗、柴胡、羌活、独活、川芎各10克、甘草5克、加紫竹根50-100克,如无紫竹根,可用别的竹根代,须加量,二到三剂可愈。从对比中可以见到,案例的组方中将紫竹根换成紫草根,和缺少一味羌活,可能是造成组方疗效不佳的重要原因,本来人参败毒散的祛风力就比较弱,再缺少了二味起重要作用的药,特别是少了起重要作用的紫竹根,疗效不好也就不奇怪了。
  在病例中,于病症的潜伏期,人参败毒散配合有一号狂犬粉剂使用,是对症的运用,此时症状还是以风邪为主,重点宜风随汗解,而蓄血尚未形成,破瘀散结药只起辅助性的预防作用,如果当祛风药不能消除风症的时候,破瘀散结药也就显得无能为力,对比起来,加味荆防败毒散的祛风疏散作用要大于加味人参败毒散,以加味荆防败毒散配合一号狂犬粉剂,功效应该比加味人参败毒散配合一号狂犬粉剂要好得多。
  在狂犬病的发作期,患者因蓄血而发狂,此时使用以斑蝥为主的破瘀散结药,应该是大显身手的时候,从网上搜索有关的信息中发现,很多治疗狂犬病的秘方,都以斑蝥为主药,现转贴几条:
  扶危散:斑蝥、滑石、雄黄、射香为末,温水送服,每次三克。  
  沈阳药科大学赵春杰专利方:斑蝥、马蹄甲、苘麻根。
  大连市金山区亮甲店房管所郭庆忠专利方:斑蝥1。5-2、胡椒1-2、大米0。5-1、荞麦0。5-1、线麻灰1-2,干燥成粉,被咬七天内,以黄酒为引,饭后水送服1剂,发汗可愈。
  网络上贴出的专利方:红娘1-9个、斑蝥1-7个、生鸡蛋1-2个、火纸1-4张、秋麻2-6道,将红娘和斑蝥焙干后研成细粉面,将细粉面放入生鸡蛋内,用火纸将蛋包裹,外面再用秋麻缠绕,然后放入草木灰中煨熟后食用。
    《谈野翁试验方》:红娘子2个,斑蝥5个(并去翅、足,四十岁各加1个,五十岁各加2个),青娘子3个(去翅、足,四十岁加1个,五十岁、六十岁加3个),海马半个,续随子一分,乳香、沉香、桔梗各半分,为末,十岁者作四服,十五岁作三服,二十岁作二服,三十岁作一服。
(红娘子、斑蝥都有毒,须作炮制后方用,炮制方法:用糯米伴炒,将米炒至黄色,然后拣药弃米,药量一般在0。15克到0。3克之间,未经炮制的基本上是外用药。)
  民间还有很多治疗狂犬病的秘方,基本上都是以斑蝥、红娘为主,这些药方着重于破瘀散结,原因是狂犬病发作时,辩症为蓄血引起发狂,显然这些药方都是针对已经形成蓄血发狂后的治疗。
  以斑蝥为主的破瘀散结药,属于内“消”类,如果蓄血已经形成,具有针对性,但从上面的治疗案例来看,在用“消”法的基础上,再配合“下”法,让邪有出路,始终是一条捷径,因此,在服用了一号狂犬粉和马前子合剂后,再服二号狂犬粉剂,就是要发挥泻下药的作用,将邪毒从下而泻,可以说,“消”与“下”的结合,是此例狂犬病在发作以后被迅速治愈的重要原因之一。
  上病例在狂犬病未发作前的治疗原则,是以“汗”与“消”相配合,以人参败毒散疏散风邪,再配合一号狂犬粉剂的破瘀散结为预防性治疗。在狂犬病发作后的治疗原则,是以“消”与“下”相配合,以一号狂犬粉剂破瘀散结,再以二号狂犬粉剂泻下,引毒外出。回顾本人上次发贴的《狂犬病辩症探讨》一文中,其中引用的方一逐瘛汤,就是以大量的祛风药为主体,再配合一味红娘子破瘀,从而体现出“汗”与“消”相配合,而引用的方三中使用地鳖、桃仁,重点为破瘀散结,使用了大黄,重点为泻下,此方也巧妙地体现了“消”与“下”的相配合。
  纵观现有公开的治疗狂犬病中药秘方,经分析,可以将它们归纳分属为三大类型:一是汗法,以祛风为主,兼以破血,二是消法,重点在于破瘀散结,或佐以祛风,或佐以泻下,三是下法,以破血和泻下并重。
  中医治疗的重点是辩症论治,它既要查明是什么原因引起,又要分析它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现状,随症而变,不墨守成规,从辩症中采取针对性的治疗,由此可见,任何治疗狂犬病的有效单独经验秘方,都应该有它神奇的一面,在对症的范围内,它必然大显神效,成为良方,但在不对症的范围内,也会显得无能为力,造成失手而成为笑柄,确切地说,以祛风发汗为主的方剂,在狂犬病的潜伏期和病发初期应用,应该是比较对症的,但在蓄血形成后,未必再是良方,同样,以破瘀散结为主的方剂,在蓄血形成的时候,应该很对症,但在病的潜伏期,和蓄血形成的严重期,则未必有神奇的疗效,而以破血泻下为主的用法,也必须是在蓄血形成后,才有奇效,如果在潜伏期的时候使用,又未必有最理想的疗效,所以说,任何秘方都有一个对症治疗的局限性,不可能会有无限制的神奇疗效。尊重验方,又不要过分地迷信单一验方,辩症论治,灵活地使用验方,始终是治疗狂犬病的最好选择。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74
 楼主| 发表于 2020-2-16 09:00:30 | 只看该作者
201996
周现强:
@JJYYLL?这又大机械了吧!有病历不能造假吗,无病历就不真实否?我这介绍的曾医生,不但有病历,而且大医院都有诊断,治前医后都有狂犬病毒与抗体的检验对照,并且养了几十条狗,对等分为两例,一为健康狗、一为人工感染狂犬病毒的狗,设置对照组与治疗组,观察、检验治疗效果。把放果发到黑龙江狂犬病研究所,其所不信,后来把几十条狗自费装运到该研究中心,让他们检验对照比较,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和他老婆不小心让疯狗咬伤了,都用他的秘方给预防和治愈了。这就是现实。
coffeeler:
总之,这类事,我不会一概否定。
千万不要一味的眼见为实就好,否则又跟王老师一样正在研究魔术呢

275
 楼主| 发表于 2020-2-16 09:20: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泰然居士 于 2020-2-16 10:33 编辑

201996

周现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76
 楼主| 发表于 2020-2-16 09:26:55 | 只看该作者
201997
阙名
(因为微信更新,以前的收藏有的不显示发言人了,请看到的发言人与我联系修改,谢谢!下同):
      人类的智慧,知识,归根结底是解决两个问题:1 世界、宇宙的本源是什么(本体论)?2 我们怎么认识世界、宇宙的(认识论)?世界的本元是什么?怎么正确认识他?是两个密切相关的问题,即本体论与认识论。

     本体论指“一切实在”的最终本性,这种本性需要通过认识论而得到认识,因而研究一切实在最终本性的为本体论,研究如何认识客观实在则为认识论,二者是相对应的、密切相关的。本体论决定认识论,认识论又反映相应的本体论,有什么样的本体论就有什么样的认识论。

    对于哲学而言,需要回答的问题是:世界的本源是什么?物质还是精神。与之相对应的问题是:我们人类是怎么样认识世界本源的?这是认识论。我们人类运用什么具体的方法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的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其中的认识就是思维,思维包含着系统思维形式,辩证逻辑等等;机械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包括:形式逻辑,科学实验,分析方法等等。

  方法论与认识论基本上是重合的,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修正自己对于世界的认识,以便更好、更快的改造世界。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本体论叫做“本根论”。中国古代关于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在先秦表现为“天人”之辩和“名实”之辩,在西汉则表现为“道”与“物”关系上的“或使”、“莫为”之争和“形神”之辩,到了魏晋和隋唐,又演变为“有无(动静)”之辩和“言意”之辩,最后在宋、明时期发展成“理气(道器)”之辩和“心物(知行)”之辩。正是通过这样的争论,中国传统哲学发展到最后阶段即明清之际,形成了三种形式:以王夫之为代表的“气一元论”、以王阳明为代表的“心一元论”、以程朱为代表的“理一元论”。它们所争论的就是气()、心(精神或者神)、理(规律、概念、范畴),三者的关系问题。中国传统哲学之所以最后形成这样三种形态,是其围绕着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而展开的历史演进的结果。

       中国古代的哲学本体论是:阴阳五行(太极),认识论是取象比类与长期的社会实践。

          近代西方科学体系的本体论是机械唯物主义,方法论是:形式逻辑与科学实验。

           中国现代哲学的本体论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实践论。

  请看: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大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文艺复兴时期)。在我看来,中国的贤哲没有走这两步那是用不着惊奇的,令人惊奇的倒是这些发现(在中国)全都做出来了。”爱因斯坦清楚西方科学是如何建立起来的,但他不清楚东方科学是靠什么方法建立起来的,所以他在提问与思考。

      取象比类建立了东方哲学与古代科学。这是对爱因斯坦“惊奇”的回答。这里的科学的定义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知识。即把知识运用于指导实践,可以得到预期的效果。

277
 楼主| 发表于 2020-2-16 09:28:48 | 只看该作者
201997
淄博延强医院 黄衍强:
        碰到一点压力就觉得不堪重负,碰到一点不确定就把前途描摹成黯淡无光,大概都是为不想努力而找的拙劣借口。告诉自己,不管起点有多低,都要坦然接受,好好做最擅长的事,从最容易实现的目标做起。(延强中医)

278
 楼主| 发表于 2020-2-16 09:29:48 | 只看该作者
201997
周现强:
@老教授?一切"存在″与"实在″,有什么区别吗?
老教授:
   存在,包括物质存在与精神存在;实在,仅仅是指物质。仅供参考,请批评指正。

老教授:
在我的书里,客观存在有三个:1   真实存在的客观世界;2 头脑里的客观世界;3 文字符号表述的客观世界。

老教授: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都承认物质与精神都是存在的,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是世界的本源;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唯物主义分为:机械唯物论与辩证唯物论。

老教授: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还有二元论、多元论……我们就是外行了。了解一下,知道一点就行了。



279
 楼主| 发表于 2020-2-16 09:31:50 | 只看该作者
201997
老教授:
取象比类只具有或然性而不具备必然性,经过反复的实践,取类比象的检验,那些经不起检验的,就不被后人引用,慢慢的就被自然淘汰了,留下来的,必然性高一些。现代没有人再引用天有日月,人有二目指导医疗实践。自然淘汰了。阴阳易指导烧裈散也是这么淡出医生的视野。
老教授:
改错        阴阳易中的烧裈散也是这么淡出医生的视野。



280
 楼主| 发表于 2020-2-16 09:37: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泰然居士 于 2020-2-16 09:39 编辑

“取类比象”批判
原创 于建成 岐黄正传 2017-12-07
取类比象,是现代中医使用最频繁的词汇之一。把它与类比思维方法和形象思维方式对等,说成是中医从来固有的,也是唯一的,一种中医与西医、中医与科学、中国人与西方人有所区别的思维方式。由此产生很多老酒新瓶的新词汇,如唯象思维、象思维。由于各人理解不同,这一词汇又有多种版本,如比类取象,取象比类。
推崇类比思维方法和形象思维方式的学者,就把中医捧得至高无上,大言中医是超科学;反对类比思维方法和形象思维方式的学者,就强调中医用这种“推理”方法推断出来的生理病理具有极大的或然性,与西医的“必然性”结论相比就不那么令人信服了。
然而,“取类比象”既非中医固有词汇,也不属于思维范畴,更谈不上中医固有的思维方式方法了。
1
“取类比象”一词的由来
“取类比象”一词,由1958年南京中医学院编著出版的《中医学概论》首次提出,并给出这一词汇的定义。
运用五行的各别属性,以取类比象的方法,将自然界和人身的一切脏腑形体,作了系统的归纳,同时又以五行生克制化的道理,来说明脏腑形体间的相互关系,并进而用以综合症状、分析病理、确定诊断等等。
中医学运用五行学说,是根据人是天地(自然界)生物之一,人与天地相应的观念,以取类比象的方法进行推演的。如“素问”说:“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阴阳应象大论)这就是说,在宇宙之中,由于有四时五行的变化,因而产生出寒暑燥湿风各种不同的气候,在这些不同的气候影响下,一切生物也才有生长、发展、死亡的过程。人和自然是息息相关的,所以五脏的各种活动,也能像天地间发生不同气候那样的产生喜怒悲忧恐五志。这就是在人与天地相应的思想指导下,取类比象的推演方法。
2
到底是“取类比象”,还是“取象比类”
虽然,“取类比象”一词不是中医固有词汇,但是,将自然界和人的身心,做系统的五行归类,确是中医的做法。
要想弄明白,到底是“取类比象”,还是“取象比类”,就得先搞明白,五行、象是什么概念,凭什么要这样归类。
五行,不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而是一个周期的五个时间段。这个周期可以是十年,可以是一年,可以是一日。木火土金水,仅仅是个符号,指代天干。因为甲己之年有上合下合之分,故用土运太过不及表示,余者同理。《素问·五运行大论》:“土主甲己,金主乙庚,水主丙辛,木主丁壬,火主戊癸。”《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黄帝曰:愿闻四时之气。岐伯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人有五脏,五脏有五变,五变有五输。故五五二十五输,以应五时。”
象,天象,时相。《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得最清楚,藏象分五行和六节,而所谓的五脏,就是一个周期分成的五个时间段。《素问·六节藏象论》:“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得五行时之胜,各以气命其脏。”可以看出,中医的五脏,仅仅是借用了解剖部件名称作为符号,在这里指代生物钟。
凭什么,将自然界和人的身心,做系统的五行归类呢?凭时相!任何事物都是运动的,只要有运动,就有周期。一个周期可以分出若干时相,当然可以分出五个时相。天干的时相是木火土金水(壬癸甲乙丙丁戊己庚辛)、一年的时相是春夏长夏秋冬、生物一生的时相是生长壮老已或生长化收藏。而没有明显时间属性的事物,就看其在哪个时相中表现的最旺盛。在哪个时相最旺盛,就属于哪一行。或者,用相克乘侮的规律,加以总结。比如,夏天,热是主要矛盾,气候系统中的热就同夏一起归到五行中的火行。再比如,恐可以致人尿失禁,尿失禁属于括约肌收缩功能丧失,即肾失收纳,称之为恐伤肾。寒冷使人肌肉收缩,寒又表现在冬季最旺盛,故将恐、肾、寒、冬归为同一行。
由此,可以看出,进行五行归类,是通过时相,即象。取象在先,比类在后。取象是比类的前提,比类是取象的结果。所以,应该称之为“取象比类”。
3
“取象比类”属于思维范畴吗?
思维,是思考的根本方法。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思维的方式,有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顿悟思维。思维方法就很多了,类比思维就是其中一个方法,最常见的就是打比方。
通过前面的分析,取象比类,进行了类比吗?没有。进行了推理吗?没有。推断什么生理病理了吗?没有。恰恰相反,是把已知的的生理病理,通过时相做了归类。这种归类,只能称之为方法。
方法,是指关于解决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门路、程序等,即“行事之条理也。”
尽管,方法与思维都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但还是有区别的。“取象比类”,只是一种方法,不属于思维范畴,就谈不上什么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了。
4
“取象比类”方法背后的思维方式方法
“取象比类”做为一种方法,是解决如何治病的。但为什么、凭什么要用这个门路和程序呢?其背后必然有一个思维过程,即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这个思维方式是逻辑思维中的辩证逻辑,思维方法是辩证法。以普遍联系、矛盾、运动、发展、变化的观点和方法看待世界和解决问题。
把阴阳和五行区别为客观存在和方法论,在方法论上,阴阳是对立统一、五行是矛盾的量变与质变、否定之否定。五行学说是辩证法具体应用的唯一实例,不仅如此,黑格尔的辩证法并没有把这种逻辑进行数学化,也缺少矛盾体中各元素间相克乘侮制约关系的总结。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穷则思变,否极泰来,才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辩证数理逻辑才是中医区别于现代其它科学的思维方式。
中医就是通过客观存在的时相,来认识和处理客观存在的阴阳的。这个阴阳就是天地之道、万物纲纪、变化父母、生杀本始、神明之府的阴阳。其辩证数理逻辑(术数)模型,尽在病机十九条。以矛盾体中的肝心脾肺肾火、风热湿燥寒火,以主队和客队,交叉循环赛的方式,进行辨证论治。
类比思维方法和形象思维方式,的确也是中医的思维方式方法,但“取象比类”方法中并没有应用。而且,类比思维方法和形象思维方式,也不是中医或中国人所独有的。西方人有,现代科学也有,而且举不胜举。开普勒说:“我珍惜类比胜过于任何别的东西,它是我最可信赖的老师,它能够揭示自然界的秘密。”黑格尔:“类比推理可说是理性的本能。”
5
“取象比类”与“援物比类”的区别
有学者认为,“取象比类”就是《素问·示从容论》的“援物比类”。其实不然。
《素问·示从容论》是讲肾病的脉象和症状,容易与肺病和脾病相混淆,要加以区别的。“别异比类”,区别和比较异同。“援物比类”,把物和物进行比较。比类,古今有多种含义,比较就是其含义之一。如《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十年》:“定估比类当今时价,加贱减贵,酌取其中,总计合税之钱,折为布帛之数。”
总之,取象比类,是中医的一种方法,或称做法。 不属于思维范畴,也就不是中医的思维方式,与类比方法也没有什么联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13 08:08 , Processed in 0.05638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