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泰然居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导航中医药交流群”精彩言论集——2019年5月~2019年9月

[复制链接]
291
 楼主| 发表于 2020-2-16 10:28:08 | 只看该作者
2019916
阙名:
@老中医、骆昌文
胸口闷是胸痹症(西医认为心肌缺血)。一方可医2个病的经验方。
对鹤膝风是在空心肚服,处方:
用松节50,金银花50,独活50,羌活50,用米酒当水来煎药,放4碗米酒(2斤)用砂锅煎药,慢小火煎剩一碗,胸痹症,一天分三次饭后喝,连服七天一疗程。我的经验方,仅供太家参考使用。
———★———★——
一箭双雕,一药复治
骆老师方独特,
松节银花二活,
醪糟汤水煎药,
通痹温心血活,
诸痛皆属于心,
使道闭塞可通,
此方古医可考。

292
 楼主| 发表于 2020-2-16 10:41:20 | 只看该作者
2019918
杨大夫电话158*****246:
新中医的新,就是用新时代的语言,让现代的新人类,准确的理解和认识中医

杨大夫电话158*****246:
语言都不能统一,哪来的交流基础

杨大夫电话158*****246:
我们的坛主说过一句话,我很赞同,那就是,中医的现代化,首先是需要中医在语言上的现代化

杨大夫电话158*****246:
古代中医学,首先需要的,就是语言现代化,要让现代人理解

杨大夫电话158*****246:
古代中医学,要能和现代沟通和对话

杨大夫电话158*****246:
中医学,不能只活在过去

杨大夫电话158*****246:
要面对现实,面对今天的人

杨大夫电话158*****246:
不能面对今天的人,他的存在价值和意义何在

杨大夫电话158*****246:
所以,新中医就必须产生

杨大夫电话158*****246:
古代回不去,现代走不进来,就会进退两难

杨大夫电话158*****246:
作为中医学的基础理论,阴阳五行学说,都理解不了,都还在争论的人,那是真的需要先从古代理论中医开始学习

素医:
要与时俱进,古为今用

杨大夫电话158*****246:
所以,中医基本问题,都理解不了的,那就应该先继承。基本理论理解了的,那就要创新

杨大夫电话158*****246:
松鼠过不了河,那就不要勉强他,让小马学习和摸索过河,让老牛奔向大海

素医:
要让松鼠坐船,善假于物

杨大夫电话158*****246:
有人需要先继承,有人需要去发展,谁有本事干什么,就去干什么。不能一刀切

杨大夫电话158*****246:
@素医?嗯,说的好。还可以让老牛和小马背他们过河。但是,松鼠首先要承认自己不行

杨大夫电话158*****246:
松鼠的内心,根本就理解和不承认谁能过河,那么,他是不会思考过河的问题的

杨大夫电话158*****246:
群主铁总,根本就不相信会有新中医,更不相信新中医有价值,他怎么会承认,研究,学习新中医哪?

杨大夫电话158*****246:
不会走路的人,对于想奔跑的人,总会告诫想奔跑的人,先学会走再学跑,。否则他就会说你好高骛远



293
 楼主| 发表于 2020-2-16 10:42:17 | 只看该作者
2019918
阎建国中医师攻克疑难病证:
中医要有说服力
治疗过程,前后对比,文字,视频,图片,
免得被人垢病,说是医谋子,医托。
我们都要引以为戒。

阎建国中医师攻克疑难病证:
还有我们交流,
要互相理解,
互相尊重
要有一定素质

杨大夫电话158*****246:
这样的一支中医队伍,不被人看不起,那都对不起老天爷

阎建国中医师攻克疑难病证:
中医传家宝
闲来无事谈中医,草医官医总要勤。
中医验读最为本,只讲不验都误人。
中医各个要发很,赚钱医德事事能。
不可无仁把医误,天道报应不差分。
交流医友要诚恳,莫谈业外费口舌。



294
 楼主| 发表于 2020-2-16 10:47:51 | 只看该作者
2019918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我们先了解一下这个人——
       建国初期北京中医大家云集,众多名家之中,有一位几近淹没的临床“大神”,他自学成才,19岁便已独立应诊,一直忙于临证一线,少有著述,然其水平已臻化境,处方精简而化妙无穷,用药寥廖而效验非凡,其治学态度严谨而坚韧,甚至于90高龄,仍坚持每日读书数小时,几十年不辍,同仁们称他“医林怪杰”,老百姓叫他“便宜大夫”,他就是许公岩先生。

怎么样,愿不愿意走近他呢?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许老说自己的医学思想是“方不在大而在其效,药不在贵而在其精”,还有一个四字方针“简、便、廉、效”,即:药方简单,服用方便,价格低廉、效果明显。

而这也正是咱们小院一直所遵循的治学态度,所以今天早课希望大家喜欢。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我们来看吧,许公岩的学术中说,“他通过长期临床观察运用,发现(麻黄、苍术)两药用量配伍不同,其作用有异。如两药等量使用,临床常见能发大汗;苍术倍于麻黄则发小汗;苍术3倍于麻黄常见尿量增多,有利尿之作用;苍术4倍、5倍于麻黄,虽无明显之汗利作用,而湿邪则能自化。”

这个经验大家可否有临床观察应用呢 ,有机会体会一下。用用看。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我们还是先来用照片来认识一下许老吧,以示对他的尊重,谢谢大家走进我们的早课,一天一点点,我们就在进步,传承总在脚不停止中完成,坚持和认真就是至胜法宝,感恩大家相伴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好了,我 们开始今天的正文,分享许老的一个验案来展开今天的主题吧“痰湿病中的苍麻应用”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病案:
患者,女,46岁。初诊日期:19831226
主诉:反复发作咳喘15年,加重4个月。
该患者患慢性支气管炎15年。每年冬季病情加重,春暖稍减,经中西药及单验方治疗无效。近年来病情日益加重。经常咳嗽,痰多白黏,咳甚则兼气短,喘息气急,胸憋痰黏难以咯出,严重影响工作与生活。4个月前受凉后,上症加重。
目前胃纳尚可,平素喜嗜凉饮,大便干而不爽,舌暗,苔薄白,脉沉细滑弦,左脉尤甚。

从这些信息中,大家先分析辨证一下,你会如何来认识呢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许老分析,诊为慢性咳嗽之痰湿证。

证属寒湿伤脾,脾虚湿困。

治则升脾宣肺,化湿祛痰。

处方:苍术18,麻黄6,莱菔子30,桔梗10,茯苓10,前胡15克。

同时嘱患者,服药后如无任何不适,应守上方经常服用,并戒掉嗜茶多饮的习惯。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许老分析,诊为慢性咳嗽之痰湿证。

证属寒湿伤脾,脾虚湿困。

治则升脾宣肺,化湿祛痰。

处方:苍术18,麻黄6,莱菔子30,桔梗10,茯苓10,前胡15克。

同时嘱患者,服药后如无任何不适,应守上方经常服用,并戒掉嗜茶多饮的习惯。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这就是麻黄,很多人只把它当作发表散寒之药。而忘记了它更大的功效,更有轻视小续命汤中之麻黄的奥妙,何以做到研医理,识药性之乐呢,正好我们中医小院周边道地麻黄之多,定把它发挥到最大,龙门麻黄又称倒勾麻黄,确实好用。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许老通过长期临床观察运用,还发现两药用量配伍不同,其作用有异。如两药等量使用,临床常见能发大汗;苍术倍于麻黄则发小汗;苍术3倍于麻黄常见尿量增多,有利尿之作用;苍术4倍、5倍于麻黄,虽无明显之汗利作用,而湿邪则能自化。(这段话大家抄下笔记,牢记应用)

故多年来,许老恒以两药之汗、利作用,广泛用于因湿邪引起的一系列临床湿证。

对于痰湿咳嗽证属痰湿中阻者,多配以莱菔子、桔梗,名为“苍麻丸”。

胃脘痞满者常加半夏、瓜蒌;兼湿阻膀胱者则加木通、泽泻等。随证加减,灵活运用。

若纳呆、腹胀、大便黏滞不爽者,多为积湿黏腻与积食阻滞于肠,必用推化痰湿法,常选加胡黄连、莱菔子、大黄等大力推化。

胡黄连具有荡涤胃肠之功能,个别患者初服可能有泻下作用,甚或发生腹痛,但湿邪除尽则大便自然正常。有腹痛可酌加当归、木香,以和血行气,即可止痛。在用药同时并注意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嗜好(这点也很重要,不可忽视)

阎建国中医师攻克疑难病证:
麻黄苍术配伍出于仲景湿家里水故效。

江海浩瀚:
控涎丹出自南宋陈无择的《三因方》,又名妙应丸,乃从十枣汤衍化而来,由大戟、甘遂、白芥子组成。后代医家对本方颇多赞誉,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控涎丹乃治痰之本,……惟善用者能用奇功也。”《张氏医通》亦云痰饮诸症:“此药数服,其病若失。”清代医家王洪绪,亦用控涎丹治疗多种外科疾病,因其力雄功伟,疗效卓著而誉之为子龙丸。,本方配伍严谨。大戟,《本经》谓其主治“十二水,肿满急痛,积聚”。甘遂,《本经》谓:“主大腹疝瘕,腹满,面目浮肿,留饮宿食,破癥坚积聚,利水谷道”。遂、戟配伍,峻逐痰饮水湿,兼入血分,消癥破瘀。尤妙在伍用白芥子,利气豁痰,温中开胃,通络行滞,相得益彰。,东北名医洪哲明老先生常用三味等量研细,炼蜜为丸,每丸重5。晨起空腹服1丸,服后勿进食饮水,得泻后,略进糜粥。一下不瘥,可再服,或减量连续服用。连续服药时,腹泻反不甚,但见便溏。新经络公众号提示洪氏并不主张久服控涎丹,但对于顽痰死血胶着不解而形成的结肿积聚,非连续服药不为功也。近年来,洪氏常入少许麝香以通阳活络,疗效更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95
 楼主| 发表于 2020-2-16 10:50:59 | 只看该作者
2019918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今天我们接着看这位怪医——许公岩,许老的故事,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我们知道,在建国初期北京中医大家云集,众多名家之中,有一位几近淹没的临床“大神”,他自学成才,19岁便已独立应诊,一直忙于临证一线,少有著述,然其水平已臻化境,处方精简而化妙无穷,用药寥廖而效验非凡,其治学态度严谨而坚韧,甚至于90高龄,仍坚持每日读书数小时,几十年不辍,同仁们称他“医林怪杰”,老百姓叫他“便宜大夫”,他就是许公岩先生。

让我们今天继续走进他和他的临床,希望大家喜欢。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用许老自己的话说,他的医学思想就是“方不在大而在其效,药不在贵而在其精”,还有一个四字方针“简、便、廉、效”,即:药方简单,服用方便,价格低廉、效果明显。虽然许老以治哮喘闻名,但是由于整体水平奇高,大内科的疾病都颇有神效,以肝病为例,疗效有时居然让当时与之齐名的“肝病克星”关幼波关老也赞叹不已。大家愿意走进他吗,了解一下他的临床不?喜欢的打1111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我常讲,兵法之上乘境界为“不战而胜”,那医家的境界就应是“不药而愈”,这也是我们祖宗留下来的“良医用药如同良将用兵”的主旨。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好,我们一起先了解一下这个人,在很多人可能也未曾听说的这样一个医家,就是他。。我们应该走进了解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许公岩(19031994),河南开封人,他学习中医既无家传又无师承,靠刻苦自学成才。其治学态度严谨而坚韧。1922年开始行医,先后在开封、洛阳、西安等地行医。1948年来京,1952年任教于北京中医学校,1956年到北京中医医院工作,1981年被评为北京市名老中医,1990年被评定为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著有《中医的舌诊脉诊》等。

许公岩弟子众多,如林杰豪、佟秀民、戴金素、张春和等,都成为了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其子许彭龄自幼随父学医,2011年被确定为全国及北京市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许公岩擅长内、妇、儿科病的治疗,并以理脾法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咳、痰、喘病而著称。许公岩精勤博览,灵活创新,除熟读经典著作外,其方领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之真谛,案推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之妙诀。尤精于湿证的辨证论治,创制了“苍麻丸”,临床收效确切。许公岩立方遣药味少力宏,以“简、便、廉、效”为准绳,配伍法度严谨,师古不泥,效果卓捷,一生不求名利,勤谨恭谦,致力于中医事业,救治病人无数,有大医风范。值得我们走进了解。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许公岩治病最重视辨症施治,他认为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的核心部分,是祖国医学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方法。在诊断中,他始终把四诊辨证放在首位,强调四诊合参,认为问诊可于病情别其寒温,审其虚实;闻诊以辨别声音之韵为主,要以五音五声应五脏之变;望诊要观神、察色、审体质、别形态,尤其以舌诊更为重要。经长期观察,潜心研究舌诊方面的异常变化与疾病的有机联系,总结出个人的独到见解。在舌象方面发现了纵裂纹、横裂舌、龟裂舌的病理病机,揭示了舌象与机体各系统病理改变的内在关系。如嗜茶者、嗜酒者、嗜生冷者的舌质、口唇所表现出的特有变化。在脉象方面,除认真体会前人二十八脉之外,还发现了久服抑制剂药物而呈现的“模糊脉”,心气不足而呈现的“动脉”,肝气郁滞长久而呈现的沉滞不起的脉象等等,从而大大丰富和完善了四诊的内容。由于他四诊经验丰富,往往从舌象方面表现出的一个微小的变化,就能为辨证论治确立可靠依据,从而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治疗法则。

这方面亦值得我们去了解他的学说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许公岩潜心研究药物性味,精心筛选比较,总结出各种药物的独特效能。对于苍术、麻黄、甘草、公英、胡黄连、莱菔子、肉苁蓉、仙茅、仙灵脾、五倍子等的药物特点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配比关系,掌握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如苍术、麻黄二药用量的比例与疗效的关系,胡黄连化湿降浊的独特功效,公英祛血分湿热、解肌清热的作用,莱菔子的用量变化与他药配伍在治疗呼吸道疾病中所发挥的独特效能,大量甘草的益气功能在气管炎虚证中的运用等,均属丰富经验的总结。正是由于他对药物性能以及配伍的深入研究,使其方剂大大精简,少则一、二味,多则七、八味,且配伍巧妙,用量超常,令医界同行叹为观止。

这些许公的总结,我希望大家先摘抄下来。有机会慢慢玩味,相信会有收获满满的。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许公岩对咳、痰、喘病潜心研究30余年,经验独到,自成一家。他对湿证也有独到的见解,能灵活运用于临床,解决了不少疑难杂症。在心、脑血管病、面神经麻痹、慢性口腔溃疡等内科常见病的诊治方面,许公岩亦有较深造诣,在临床实践中往往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希望了解许公岩学说的朋友,有机会也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近期的早课,也将会搜集此方面内容,让大家深入了解。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许公认为,祖国医学犹如浩瀚的大海,无边无涯,要想充分地了解和掌握它,不广学博览是不行的。他不仅自己数十年来手不释卷,勤奋治学,还常告诫弟子:集一生治学的经验,只有一条,要深钻,要学活。无论是经典著作还是历代名家医著,没有苦学深钻的精神,则不能得其实质与精髓。中医的经典著作,总是常读常新,每次读后都有新的意境和体会。他还说,学习务必从源到流,如果不首先学好四部经典著作,治学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特别是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为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典范,其方亦为后世立法制方之准绳,学好了,对临床辨证及深一步研读后世医学书籍就能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条得送给现在很多人追求的单方、偏方和一针速效的学习方法者。希望能早日回头,回归经典,走上正轨的学医之路。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许公既重视经典著作的学习,也提倡广泛猎取后世医家之所长,取长补短,以广见识。他说,如果一味墨守经典而忽视后世医学,就如水虽有源而流浅不长,木虽有本而枝叶不茂。他反复熟读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对书中所载的有效方剂反复揣摩,并在自己的临床实践中应用裕如。它如医史笔记,野史单方亦多收录,从而扩大了用药思路。正是由于他博览医林群书,故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为日常的临床实践打下了深厚的理论功底。

也唯有博览互鉴,也才能灵感时现,创新学说。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数十年来,由于许公精勤博览,灵活创新,因此,临证中十分注意因人、因时、因地施治。他认为诊病首先要详查病人的寒热虚实,弄清舌象脉证,辨明受病脏腑等等,同时也应重视天时、气候、生活环境对病人的影响,所以无论时方、经方,用之于临床都不宜原方搬用,一成不变,要善于加减化裁,使之与病情丝丝入扣。若前人已效之方,不能合今人之病,就要善于结合现实病证,根据自己的经验拟方治疗。即使是自拟方药,只要能治愈疾病,又为何不是创新?难道《伤寒论》113方都是东汉以前的古方?仲景的立法处方不正是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新的吗?因此,许公身体力行,融汇各家之长以辨证论治,临床治疗中不断推陈出新,效果令人满意,求诊者接踵而至。

所以说中医临床是拘古而不应泥古的,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只有一成不变的理。理通方自效,方效理自通。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许公诊病最强调辨证论治,他认为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的核心部分,是祖国医学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方法,并且在临证中始终坚持以中医传统理论为指导,处处体现“辨证为主”的思想。

许公在辨证论治方面,力主医之治病,首先在于认证;将证认清,治之则如同启锁,一推即开。认证之法,先辨阴阳,以求其本,病本既明,虚实寒热则迎刃而解。

在诊断中,许公始终把四诊辨证放在首位,强调四诊合参。认为问诊在于得其病情,别其寒温,审其虚实,反对“医者不屑问,病者不肯言”的态度。闻诊以辨别声音之韵为主要,以五声五音五脏之变,声音相应为无病,反则乱而为病,盖情志之表现,为内有所感,而发于外也。其他如语言、呼吸、咳嗽、嗳气、呃逆、呕吐等声,皆可据以为诊。闻诊除听声外,还包括嗅味,亦应重视。

全面的收集中医四诊信息是中医临床的第一大关,这方面需要不断的练习方能自如。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许公说,四诊要入微,辨证要精详,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明察秋毫,切中要害。在辨证施治的过程中,“整体观念”是他的又一显著特点。他认为:“一种疾病的形成,无论是病因病理的简单或复杂,具体在生理上造成的病理影响本是机体生理的全面改变。因此在临床具体论治时,就必须从整体出发,永远不忘人体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一种病或某一个阶段或某一个症状,甚至在整个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病情变化,所影响的病机病理更是多方面的。不了解这一点,论治则只是主观愿望,就不能切合客观实际。”他把人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决不被局部的表面现象所迷惑,确定治疗大法往往不只是考虑病人的局部症状,更不把改善症状作为治疗的出发点和归宿,而把调整机体的脏腑机能作为治疗的法则。因此他开出的处方往往不能被一般医生所理解,故而有医林怪杰之雅称。

这也是今天我所说的“近视眼大夫”,很多医者,不是犯西医局部观的思维,就是犯中医眼界打不开的格局,这是大忌。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许公一向遵经重道,对医经的研究有较深的造诣。立方遣药以仲景为龟镜。他的方药简练,方小药重,力专效宏,效果卓捷,常常是小方治大病,简便廉效,有鲜明的独特风格。198711月他作为一名中国代表在“自然医学国际会议”上发表了《甘草在临床的使用》的学术报告,受到了中外人士的高度重视和一致好评。正是由于他对药物性能及配伍深层次地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故而其方剂大大精简,少则一、二味,多则七、八味,且配伍巧妙,用量超常,令医界同行叹为观止。许氏一贯反对墨守成方,他认为:病因多变,疾病无定,故应审证求因,对症下药方可药到病除。故凡是跟随他学习过的医学同道均认为他一病一方,方方均新,很少雷同。许氏一生简朴,历来反对铺张浪费,在其用药方面也得以充分地体现。他主张在理法方药上应遵循“简、便、廉、效”的原则。即处方要简、药物要便(即便于配制)、价格要廉、效果要好。在这一原则指导下,以精当的方药,低廉的价格而治愈多年痼疾的患者比比皆是。

这也是今天我们要效仿的一种精神,唯 有这样,我们的中医传承才不会愧对祖先,才能成为老祖宗立中医之法脉的意愿。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许公生于清末,先后经历三个时代,但他从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而是思想开明,乐于接受新生事物。从他学习中医伊始就对祖国医学中的封建迷信思想持批判态度。在学习过程中,他力图用科学的道理来揭示中医治疗的原理,并不断用现代医学观点来拓宽自己的思路。

他说:“搞中医不能死水一潭,要生动活泼,凡有用的东西,都应兼收并蓄,化为神奇。”许氏最欣赏近人张锡纯的治学主张,虽到耄耋之年,仍虚心学习西医的诊断技术与检验知识,志在“西为中用”,使中医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注意是中西汇通,而不是中西结合,是衷中参西而不是中医西化)。

早在40年代他就用现代生理学和解剖学的观点写出了“脉学研究”等理论著作,从血液流动与血管的关系上解释中医的脉象变化,在中西医汇通上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建国后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他又系统学习了现代医学知识。在中医临床工作中,经常参考西医学的有关内容。在病因和发病机制上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与认识,对指导中医的临床实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治疗脊髓侧索硬化症、慢性口腔溃疡、肺源性心脏病、喘息性支气管炎、糖尿病等都是在参考了西医学的有关内容的基础上制订出中医治疗的理想方案,并收到了显著效果。在学术研究上他一贯反对浮夸作风、江湖习气,主张脚踏实地实事求是。许氏一生不追求名利,只把救死扶伤作为自己的天职,表现了他崇高的医务道德。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好了,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早课先到这里,祝大家工作愉快,学习愉快,关于许公岩的学术,我们将再用两三个早课为大家汇报,希望坚持前行,中医路上不掉队的精神,是我们走进医道的法宝。


296
 楼主| 发表于 2020-2-16 10:54:11 | 只看该作者
2019919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许公岩在中医学术上勤求古训,认为学习好经典著作是学好中医的基础和关键。提倡学习要有创造性,要能应用古典医籍的理论、观点来指导临床实践,要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他对于《金匮要略》及《伤寒论》的研习及灵活运用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范例。今天的早课,我们就从这里开始,希望大家一定不要走马观花看待早课,一定要动手写笔记,这样才会慢慢消化吸收,再到临床中去应用,方会成为自个的东西。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师承古方、选药精当,许公主张临证必须在辨明医理的基础上,用药精当。他认为古方之形成,固然是前人治疗经验的总结,又经过反复使用证明其特效而成为后世的楷模。但使用古方时,切忌生搬硬套,胶柱鼓瑟,必须在辨证下化裁,重新组合,使之符合当时具体病情,这样才能切中病机而取效。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我们来具体看看,比如他的临床苍术、麻黄合用,这个配伍始见于《金匮要略》中第二十条:“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经文中所指麻黄加术(白术)汤是寒湿与表里之湿同治的理想方剂。然而许氏公经过多年反复探索,选用苍术配麻黄治疗脾虚湿困之证效果更理想。苍术以其辛温之气燥湿健脾,使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麻黄辛温有发汗、利尿、宣通肺气、通调下输之功,两药相合,可除湿滞,又能恢复脾肺升降水液运化之功能。许氏用苍术配麻黄治疗慢性气管炎湿痰中阻及湿痰蕴郁两型,加莱菔子、桔梗、瓜蒌、半夏、胡黄连以宽中化降湿痰,以复脾肺之升降,效果常令人满意。另外,苍术、麻黄与不同药物配伍,可治疗不同部位之湿邪。我们再继续看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比如湿邪偏重在表在头部多配以白芷、藁本;湿入筋骨多配以木瓜、茯苓;湿邪内蕴在肺多配以干姜、甘草;湿邪中阻多配以莱菔子、生姜;在肠多配以胡黄连、莱菔子;在脾多配以吴茱萸、干姜;在肾多配以附子、干姜、泽泻;在膀胱则加木通、泽泻;湿邪在周身多配以白芥子、木防己等。根据四诊辨证,灵活化裁,随证加减,可广泛用于因湿邪引起的一系列临床湿证。
这些加减应用,我建议一定做以摘抄。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伤寒论》中桂枝汤为辛温解表的著名方剂。许公剖析,方中桂枝、甘草辛甘化阳,有通阳作用,生白芍、甘草酸甘化阴,有益阴作用。通阳与益阴均以甘草和中益气为前提。特别在久病体虚的情况下,不能用大方急补,否则,首先易造成脾胃受累。当以不同药物配合甘草以恢复脾胃运化为急务。从气阴亏虚看,具体到各脏则有所不同。如久咳为肺阴亏虚,选用乌梅配甘草;心阴亏虚,用五味子配甘草;肝阴亏虚者,用生白芍配甘草;脾阴亏虚者,用木瓜配甘草。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我们再看辛甘化阳的应用,许氏公认为阳虚动力不足,多见于先后天两脏之亏虚,当取干姜、附子与甘草配伍。因人体之阳来自于先天之肾和后天之脾。干姜、甘草能温中助阳,而附子、甘草能起温肾健脾益气的双重作用,这是从整体出发恢复人体生理活力的有效措施。患者虽久虚,但因用药少而效宏,能达到补阴、助阳的预期效果。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大家知道四逆散是《伤寒论》少阴篇第318条的主方。
其原文是:“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方用甘草、枳实、柴胡、芍药等四味等分捣筛为散,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大家还记得这个条文不?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一般依方药论,此条仅是舒肝缓中。但必须清楚,条文明指少阴病且兼见四逆,当以脉微细但欲寐之无力虚弱情况为突出,虽刻下尚未显露脾肾阳衰之恶寒身倦,但医者脑中必须预计此等发展,是在缓慢进行中。所以文中所列诸多或兼证,乃仲景根据本病机理,按其脏腑偏重并见的形证程序而测知者,除以四逆散作主方外,若肺虚失敛浮火冲肺,则应加敛肺温脾之五味子、干姜以暖中而益气固肺,依肺与大肠为表里关系,故亦主下利;心悸者乃脾虚及胃之悸动不安情势,加辛温之桂枝,使与甘草合化以健胃而安和之;如兼见小便不利时,此脾气与心阳并衰,加淡渗之茯苓以强心利尿;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我们再看,若腹中痛者,为肾寒不温,气机不通,需加辛温大热之炮附子一枚,以直补肾阳,温以通之;设泄利并感下重不爽者,此属脾肾虚寒气机失畅,湿邪凝聚之象,必取大量之辛温微苦性滑之薤白通阳散结,以化逐有形之湿邪,则下重即除。总之四逆散为肝郁脾虚而设,乃久病脾衰之坏证,舒肝缓中是正治之法。如少阴病势已成,虚亏必波及它脏,且属愈延愈甚。仲景既立主方,而又详列兼证之加味方法,预为防变。我们重温本条机理,大家是不是能感到临床的理法严谨呢?
大家有机会在应用本条文时,一定用心感受,下面我们再用两个病例来启发一下,喜欢的打1111.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病案一  王某,女,34岁,1978619北京酒仙桥职工医院会诊。主诉:患者肺结核病史10余年,经常咳嗽,咳痰稀白,纳少消瘦,便溏不渴,时感腹胀,经闭半年。近日X光检查:右上肺仍可见2厘米×3厘米浸润性空洞,虽经抗痨治疗症状非但不见好转,反而出现肝功能异常。诊查:面色苍黄,舌淡瘦而光,脉细缓弦两寸动数。辨证:肺脾两虚。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许氏公治法为:温中敛肺。
处方:柴胡6克、炒枳实6克、生白芍10克、干姜30克、生甘草30克、五味子15克。药服7剂后咳减食加,嘱守方连续服,半年间诸证逐渐消失,拍胸片复查:阴影消失,空洞愈合。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病案二  张某某,男,76岁,初诊日期:1980年5月28日。主诉:去秋感冒后咳嗽不已,咳频痰少,气短心悸,食少便溏,素嗜饮浓茶,今反不渴,尿清长,近加心悸时作,按之则舒已两月。诊查:形体消瘦,舌瘦暗红无苔,脉细弱。辨证:气阴两亏。治法:脾肾双补。处方:生白芍15克、桂枝9克、柴胡3克、生甘草15克、党参30克、枳实3克。药服3剂心悸即除。第二方加诃子肉9克,食欲振、咳痰俱减,舌生新苔,脉转细滑,连服两个月而愈。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病案三,付某某,女,55岁,初诊日期:1975年2月18日。主诉:反复发作胸闷喘憋20余年,加重半个月。半月前因受凉后咳嗽加重,咳痰白稀,胸闷喘憋,心悸气短,夜不得卧,面目浮肿,食少不知饥,便溏秘无定,尿频混浊,素嗜饮茶水,住院诊为肺源性心脏病。诊查:面肿明显,喘息状态,舌质淡暗,舌苔薄腻,脉沉细缓,两寸动数。辨证:心脾两亏。治法:强心温脾。处方:茯苓30克、党参30克、泽泻12克、柴胡3克、苍术12克、干姜18克。服药7剂,肿消尿清,知饥食加,继服15剂,咳痰亦渐轻减,便复常,短气喘促从此不作。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大家从这些病案中,不仅是看病因病机以及方之价值,更要学病案的书写,文句的简洁,还要学习前贤医家的思维思路,环环入扣,画龙点睛,方可知其中之妙。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我们喜欢研究一张看起来干净整洁的处方,喜欢看一个思路清淅,笔笔入胜的病案,所以看这样的病案实是一种书海享受,大家有没有同感呢。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病案五,牛某某,女,58岁,初诊日期:1976年4月26日。主诉:患者素体虚弱,常感气短、胸闷、咳痰白粘,纳少便秘,恒三四日一行、口干饮少,近5日来自觉腹张,便后下重不舒。诊查:面色白光白,舌质淡苔湿腻根稍厚,脉沉细缓,左关弦缓。辨证:脾虚湿阻,肝郁气结。治法:温脾化湿,舒肝理气。处方:干姜18、生白芍18、薤白15克、柴胡6克、莱菔子12、桔梗6克、生草30。服药7剂后便爽腹胀减,舌苔退薄,脉未变,是肝气犹郁,拟将干姜改乌附片15克,甘草改生芪21,连服10剂。纳复腹舒,舌脉好转而愈。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通过这几个病案的欣赏,我们可以看出许氏公使用四逆散治疗慢性久虚而不易恢复诸病疗效显著。尽管病情轻重不一,或病种千差万别,但见其脉微细,即属于四逆散范围。在具体使用时,亦均是依据脉微细之脾虚气弱病机病理,客观要求以舒肝缓中为突出者,符合久病健脾的大法,莫不立竿见影。原方四味是以芍药甘草汤为基础,配柴胡、枳实,以治脾肾亏虚所形成之气弱肝郁似实之虚证。这段大家记下来,这是四逆散应用之核心内容。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临床上,适于单纯四逆散证的为时极暂,临床所见多已是出现兼证,对单纯四逆散证,设能及时依法施治,使脾健肝升,机体阳气四达,四逆亦不存在。仲景详明辨证,制此缓中舒肝升阳解郁之方,等分为散,且服用量微,原借此轻灵方药,以调理气机,若已现兼证,则按方后预列之加药法则处理,照顾至为周到。许氏本人使用此方,为稳定病情,不使其逐渐发展,而使机体有充分力量以应变,恒先加入重量之黄芪,为扶脾补中之主力,即无虑枳实开破之伤,病起于脾气不升,精气久不上乘,则适宜加入葛根,使肝亦可随升而郁解。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这段能看懂吧,这是加减辨证之依据。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在具体应用中,有时适加当归以助畅血行,如病机须使之下降,用黄芪有碍上升之嫌时,则重用甘草或党参以代之。应知本条机理肯定是在变化多端的病机病情形势下,只要有新的形证出现,即属四逆散证之加剧,亦是机体气力不足的表现,若能预先即以芪参甘草等甘温补中药物,置于四逆散中,不但可以及时防变,即恶化迹象尚无显现时,预为投服,每能阻止其进一步恶化。许氏公试用于慢性气管炎症,在急发的高潮时得以平复;缓解时,即以四逆散预服,使缓中舒肝之力显示,则心肾得安,机体生机复健,以消除其周期性发作之根基。许氏遵循古方既定理法作适当的化裁,使古方古法得以发扬光大。我们不得不学,希望这堂早课,大家能以此切入,了解许氏公的学术,用于临床。




297
 楼主| 发表于 2020-2-16 10:56:00 | 只看该作者
2019920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我们知道,湿邪是中医外感六淫病因其中的一种,由湿邪导致人体发生的疾病,统称为“湿证”。临床根据湿邪的来源不同,有内湿与外湿之分,外湿为六气之一,是长夏的主气,多因地面湿气上蒸或淋雨雾露而成,如生发太过,或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为淫胜,称为“湿淫”。外湿由表入里而致病。内湿多是由于素嗜茶酒,暴饮冷水或肥甘厚味,饥甚暴食,饮食不节日久损伤脾胃,脾运受阻,或湿郁成热,或湿积生痰,聚痰为病。故内湿是脏腑生理功能失调所产生的一种病理变化,与脾的病理变化密切相关。按病因学说,外湿从外界而来,内湿为体内所产生。然而许氏认为:湿邪为病有时多以内湿为基础,外湿仅为触发之诱因。因湿为阴邪,伤人阳气,其性重浊粘腻,最易阻碍气机,成病则缠绵不易速解,病程较长,病情复杂,治疗也较困难,一直为医家所重视。因此,对湿证的论治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所以我们有必要学习许公岩,许老对于湿证临床论治的心得,希望大家珍惜,这里讲的湿证论治,绝非一些养生馆,理疗馆所谈的湿邪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湿证的病机中,我们要知道外湿发病是由六淫中之湿邪直接中人,由表入里而发病,故有皮肤麻木、筋骨关节疼痛、腰背酸楚、下肢沉重,甚至浮肿等见症。因湿邪侵入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见症。然而许公指出:外湿伤人很少单独致病,兼风兼寒当须辨证细察,临证又因机体健康差异而变,如湿邪入里,脾阳素虚者多从寒化;胃热素盛者多从热化等等又须详辨。(这点很重要,就如我常讲的,一根火柴掉和水中也是寒,一杯水倒入锅炉中也是热是一样道理,大家能理解吧。)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身体内湿的病机较为复杂,许公认为《内经素问·经脉别论》所说的“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此段经文是祖国医学对人体正常水液代谢过程的基本概念,也是论湿与治湿的主要理论根据之一(所以这段大家一定要牢记背熟)。其重要含义是,说明人体在正常生理情况下的水谷纳入原依脾胃运化,脾为胃行其津液,得以营养周身,然必借肺之调节,肾之温煦,三焦之气化,分别化为气血津液而后各归其所,或变为汗,或变为溺,或化为浊气而排出体外。故调节体内的水液平衡主要是由肺、脾、肾、三焦、膀胱之气化来共同完成,其中起决定作用的为脾、肺、肾三脏。若脾、肺、肾三脏健旺无病,水饮得输,津液得布,不留不聚就无“湿”可言。在病理条件下,一系列气化过程发生障碍势必引起水留成湿积的病理。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湿邪在使人体发病的过程中,又与人体正气不足有关,因“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有正气先伤才能导致发病,故其临床表现一般多为正虚邪实,即由于正气之虚而引起的邪实。只有正虚之人,如禀赋素弱,脏腑久亏,加以饮食失节,暴饮冷水,素嗜辛辣茶酒或劳役倦怠,才能致脾阳不健,运化失司,聚而成湿,阻遏气机,三焦气化失常,水液充斥淤积,因而造成肿满,变化多端,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应知湿既成邪,无论是外侵或内生,病理多系机体正气被遏,运阻水停无法将其驱除,终至湿聚积渐产生纷繁复杂的临床证候,原因即在于此。这个理大家一定要弄懂,否则很容易人云亦云,不知所云。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此外,许氏公还根据《内经》中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的道理,因而湿的生成起决定性作用的虽与肺、脾、肾有关,但在此三脏中重点又是脾。因脾主运化而恶湿。“运”者,根据《素问·太阴阳明论》“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之说,有营运和运输之义;“化”字其重要的含义主要指的是变化。《素问·太阴阳明论》又说:“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其变化之含义则包括饮食消化变为水谷精微、体液、血液,借助于循环与淋巴运行营养于周身,以及将废物排出体外这样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那么,生活中如果因病理关系,这一过程中某一环节或组织器官发生阻塞失灵,水液的来源与去路发生机能障碍,则水液进出机体必随之失去平衡,如素嗜茶酒或暴饮时,水液摄入较多,适逢天阴或淋雨雾露等外湿因素的影响,脉道不利而失畅,就要引起水湿淤积而造成肿满。推而广之,凡机体失健时,都有可能影响导致脾虚而成为湿证。当然,水液一时的停聚,急为疏浚尚不致病,但久则脾气湮淤即能致病,这就是湿性粘腻缠绵之理,亦说明治湿必先理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记住:湿湿必先理脾,这一至理格言。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我们再一起回顾一下湿邪的临床表现
1.外湿:外湿之邪中人多由毛窍侵入体表,进而伤人皮肉筋脉或流注关节。因此常见头蒙如裹,身重酸楚,皮肤麻木或筋骨关节肿痛,下肢沉重等证;湿淫肌肤则生湿疹疖疮,或兼风、兼寒、兼热,或湿从寒化或从热化均须细为辨证;若湿邪重着入里则阻遏气机常见中满食减,口淡乏味,舌苔必多湿腻,脉见濡缓。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这个濡脉大家要清楚,我讲课时强调,濡字右边和糯米的糯字一样,它们的共性就是粘腻缠绵,所以濡脉主湿邪粘腻,这样方便记忆一些,能理解吧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我们再来看内湿的临床表现,这个较为复杂。
内湿:内湿之证,多为素嗜茶酒,饮食生冷或肥甘厚味,饥甚暴食,饮食不节等,如遇禀赋素弱,脏腑不实之人必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水液不能运化输布而湿生为患。设湿浊中阻,纳呆脘闷,口粘不渴,甚则恶心呕吐,苔薄腻,脉见滑;寒湿困脾或湿积粘腻留滞肠间则头晕身重,脘痞腹胀,大便溏泄或粘滞不爽,舌胀苔白厚腻,脉象滑弦有力;水湿上凌心肺则心悸气短,咳痰喘促;若肾寒水冷,湿邪弥漫阻遏气机,三焦气化失常,决渎无机,水湿四溢则面目肢体浮肿,头晕身重,尿少或癃闭,舌苔厚腻并多见于根部,脉弦滑两尺尤甚;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还有水停成湿,湿甚为饮,饮凝成痰,这一现象大家亦不能忽略。如《金匮要略》所指出的痰、悬、溢、支四饮,均属湿邪为病的范畴;如湿从热化,湿热内蕴则可见黄疸、赤痢、淋浊、口舌生疮、妇女带下等诸病。此均系简述其常,而湿证变化多端兼证纷繁,临床诊治应当运用四诊辨证,不但要熟悉与掌握一般发病规律,更重要的是要善察其变,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使药病相应,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湿证的主要表现于舌者,体多肿胀,苔必腻厚,乃湿浊中阻之故。寒湿伤阳则舌质淡暗;寒湿困脾则暗胀;湿流周身则往往舌体如常仅质暗淡;湿积化热者,尖边显红,苔兼微黄。湿证的主要脉象常为滑弦或濡缓。里寒湿重者则沉滑不起或弦紧而怠;阳气虚者多细滑少弦;湿从热化者多兼弦数。这个脉象可能大家一时半会弄不明白,但没事的。以症状来推演脉学也是一种学习的方法。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好了,大家明确了诊断,我们再来看湿证的治法:
在治疗上,许氏公主张以“治病求本”、“审因论治”为原则。其因虽有内外之别,而外因仅属变化的条件,内因则是变化的根据,内湿之成,虽与脾、肺、肾三脏有关,但多以脾为重点。如果是寒湿伤脾,必须详细问诊,重点了解其生活嗜好,或喜辛辣茶酒,或饮食生冷、饥甚暴食而损伤脾胃等等,然后结合证脉加以综合分析,根据理法立方遣药。如属湿阻中阳,气机不畅,法宜宣化湿浊,通利气机;属寒湿困脾,宜温脾化湿;若属水湿上凌,宜肃降强心温化湿饮;肾寒水泛,三焦气化失常,宜温肾散寒、宣化通利,视其兼证,随证施治。许氏公在他多年临床实践中深有体会,治湿虽有驱湿、化湿、散湿、燥湿、胜湿、渗湿、利湿等诸法,但有不少病例湿去复聚,久治不愈。

这又是何因呢?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因此,许氏公治疗湿证常以苍术复脾之升作为方药的主体,通过燥湿来达到祛邪扶正。然在脾虚积湿之同时,肺亦不能独健,必失其下输之功能,通调受阻则湿必停蓄,故配以辛温发汗利尿之麻黄以助肺宣达,促其迅复通调。两药协作具有升脾宣肺而化湿之功。多年来,许氏公对积湿为病恒以苍术、麻黄两药为伍,再根据具体变异随证加减,灵活运用,得心应手,疗效显著。通过长期观察运用,并发现两药用量配伍不同,其作用有异。如两药等量使用,临床常见能发大汗;苍术倍于麻黄则发小汗;苍术三倍于麻黄常见尿量增多,有利尿之作用;苍术四倍五倍于麻黄,虽无明显之汗利作用,而湿邪则能自化。

这段话我第三次强调了,大家一定摘抄下来,临床验证




298
 楼主| 发表于 2020-2-16 10:58:37 | 只看该作者
2019920
阙名:
天运,天命不可违,是常数
人运,人命可修为,是变数
地运,地域有南北,是基数
观今鉴古,天不变,地宜人安,今人胜过古人,命寿益长!五运六气中医之天文学理不可刻舟求剑,守株待兔,

比如今年值年用药己亥之年丙作首,丙火生土,土喜干燥而恶水湿,药宜辛燥之品,但病家非宜不可强作耳!变通是医家之看家本领。



299
 楼主| 发表于 2020-2-16 11:00:35 | 只看该作者
2019921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昨天讲完了他关于“治证的论治”,没有记住的回头爬楼看笔记,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他的关于“理脾”的思想。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我们前面讲过,许公岩素以擅长治疗咳痰喘病而著称,其中理脾法则是治疗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今天早课我们一起来走进了解。痰与饮是造成咳痰或痰喘的重要病因,因此,有必要对咳痰喘证的发病和辨证机理加以阐述。

希望大家喜欢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临床中你会发现,咳痰喘病关键在痰,痰的产生关键在脾胃运化功能失调。众所周知,脾为生痰之源。因此,治疗咳痰喘病必须治痰,而治痰又必须调理脾胃的运化功能。许氏公认为痰来自于饮,饮又来自于水液之失调。不论嗜好偏食,暴饮生冷,当人体水液代谢发生障碍时,即水的入量超过其运化水液的能量时,即聚水成饮,饮蕴成痰。实际上水、湿、痰、饮同是一种物质,但它在人体聚存时主要是困在脾,然而它乃是脾胃失其健运的产物,可是水湿痰饮聚成后又必困在脾,加重其运化失常。当痰饮产生之后,必然蕴积在气管,阻塞气道,使呼吸气机不利,造成咳嗽,甚至胸闷、喘促。因此,许氏公在治疗咳痰喘证时,关键在于治痰,而治痰之要务又首先是恢复脾胃的运化功能,运化复健则痰无从产生,痰除则咳喘自愈。这一理念我们首先要树立起来。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那和水饮之成因是什么呢,许氏公认为是脾胃阳气受损,一般说形寒饮冷则伤肺,使肺失其宣降,则积饮成痰。但是饮冷伤肺的途径,还是先伤及中阳,中阳受伤则虚,因而形成了水液代谢的障碍。追溯痰因,常与不良饮食嗜好有关,过嗜生冷、茶、酒及饥甚暴食等等,脾胃因中阳不振而运化失职,食水难化而发生中阻,从而进一步影响脾升肺降之气机。水湿有上冲于肺者,治亦以理脾之法。使其温养脾胃行消而和中,解除中阻,水湿下趋,肺气自然肃降。今天早课,我们就通过临床实例来具体分析辨认下,来讲明理脾法则治疗痰湿的方法及手段,药物选择及配伍,当然更重要是病理机制的变化。

希望大家喜欢,能随着早课成长,行走在每天的中医之路上。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我们来看第一个病案:
王某某,女,56岁,就诊日期:1982115。主诉:反复咳喘10余年,加重一个月。一个月前受凉后诱发咳嗽加重,咳痰白粘,量多易咯出,胸闷喘促,喉中痰鸣,纳后尤甚,口渴饮多,大便日一行不爽,尿短黄少,素嗜茶水,嗜咸常感口淡无味。诊查:舌质淡暗,欠津,少苔,脉沉缓稍弦。辨证:水湿中阻。治法:温脾宣肺。处方:苍术15克、麻黄1克、干姜15克、甘草18克。按:本案例病史长久,素嗜茶水暴饮,伤及中阳,因脾虚失健而水湿中阻,形成咳痰喘证,故用温脾肺之阳,阳复则湿痰自化。

大家一定要多学习病案 ,从病案中学中医亦是一种捷径入门,有时候我讲要背诵病案,这样久而久之,书写病案的能力也自然形成。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这个方苍术麻黄干姜甘草汤。苍术与麻黄的比例。要读懂的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再看病案二:
李某某,男,40岁,就诊日期:1982年2月12日。主诉:反复发作胸闷喘嗽5年,经常咳嗽咳痰白粘且难咯出,胸闷喘憋,动则加重,纳差已久,大便日一行,溲黄少,平素暴饮成习,嗜饮冷水。诊查:舌质暗,苔满黄腻,中根厚,脉沉滑两关尺细弦。辨证:湿痰中阻,蕴久化热。治法:清热温脾,推降痰湿。处方:干姜18克、甘草30克、胡黄连15克。
按:本例因痰湿中阻,聚久痰湿化浊,属痰喘之证。寒湿为本,故非温不化,用干姜、甘草益气温脾化痰,胡黄连苦寒推降痰浊,以达理脾化痰定喘之目的。本例患者,服上方100剂方来复诊,基本获愈。

以上两例可见咳痰喘证的病因,确系脾胃功能之失调所致。大家慢慢体悟。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所以咳痰喘病脾肺气机升降失调是关键。在病机方面咳痰喘病的发生及迁延,是由于脾肺之间的气机升降失调,日久造成气血供养五脏之不足,进而形成心经气血亏少,致成严重危候,证见心脾两虚者,寒湿阻痹心阳者及心肾两虚者均属心经气血亏少所致。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我们再看两个案例:
孙某某,女,40岁,就诊日期:1982年9月2日。主诉:胸闷气促,喘憋不已,咳痰白稀且量多,面目浮肿,口渴饮冷,素喜暴饮,胃纳欠佳日久。食后胸脘胀满,四肢肿胀,沉重乏力,大便日三行而不爽,尿少。诊查:舌质暗胀,边尖红,苔满白腻,脉滑。辨证:痰湿素蕴,阻痹胸阳。治法:宣痹化痰。处方:莱菔子18克、薤白15克、桔梗6克、半夏曲12克、当归12克。
按:该患者证属中阳虚衰,寒湿凝聚,故胸闷喘憋,不思饮食。湿痰中阻不解,脾阳虚衰,运化无力,加之肺功能低下,痰阻气道,旧痰不能去,新痰不断生,壅聚不解,先用宣痹化痰,振奋胸阳之薤白温化寒湿,久病少加活血开提肺气,服药15剂喘平。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病案二:丁某某,男,50岁,就诊日期:1982年10月19日。主诉:咳嗽痰多,色白粘稠且难咯出,气憋似喘,胃纳差,食后脘腹胀满,大便溏稀,尿黄少,素嗜茶。诊查:舌质暗红、苔黄腻,脉沉细缓少弦。辨证:心脾两虚,痰浊中阻。治法:温养心脾,化痰除湿。处方:乌附片15克(先煎)、生薏仁12克、炒白芥子15克、甘草30克、莱菔子9克、干姜30克。
按:本案从临床证候及舌象、脉象来看证属心脾气阳俱虚,以乌附片、薏仁米振奋胸阳以宣畅气机,干姜、甘草温脾益气,佐炒白芥子、莱菔子调气和中化降痰湿,气机得畅,以复脾胃之运化,病情较重者重在强心,亦应扶脾胃为先。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再看一个病案:
朱某某,男,42岁,就诊日期:1982年12月17日。主诉:患者咳喘20余年,常感心悸气短胸闷喘憋,喘息气急,夜间尤甚。诊查:可见患者两手前撑,两肩耸起,额部冷汗,气促语言不续,唇甲紫绀,舌质暗红松胀,舌苔花剥,脉细弦滑动。辨证:心肾两亏。治法:温肾益气强心。处方:乌附片30克(先煎)、干姜15克、诃子肉9克、甘草60克、鹿含草30克。
按:本例喘证频发,病情危重,曾用激素及异丙基肾上腺素气雾剂,每夜需一瓶。虽长期用西药病情难以控制。观其主症及舌象、脉象,证系心肾两虚,尤以心气将衰为突出,实际肺、脾、心、肾均已虚极,难以维持。方用甘草、附子、干姜急以益气温复脾胃之阳,补气强心;诃子肉、鹿含草补肺肾为辅。本案例虽属重证,经重用益气温肾之品,病情亦得以缓解。值得学习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还有一种情况,湿邪困脾,脾阳不振而波及肺、肾,由于湿邪困脾,或脾气、脾阳虚极,自身运化无力,以致水湿内蕴,牵及肺气衰弱,水湿久郁气道形成哮喘。或因脾阳久衰,累及肺、肾阳气亏损。肺为肾母,脾为肺母,久则子盗母气,更造成脾阳虚极。导致肺、脾、肾相继亏损,直至肺功能衰竭。此型喘证属极重难治,其总的根源均在于脾。我们接着看医案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病案  李某某,男,48岁,就诊日期:1982年8月23日。主诉:咳嗽咳痰,色白量多,腹胀乏力,胃纳尚可,口不渴,大便日一行,尿正常。诊查:舌苔薄腻中稍厚、脉象滑。辨证:湿痰困脾。治法:温化痰湿。处方:柴胡9克、莱菔子30克、白芍15克、甘草18克、白芥子18克、干姜18克。
按:本例证属湿痰困脾,脾气难升。方用四逆散调理肝脾之气机,干姜、甘草温脾益气,白芥子、莱菔子理脾燥湿祛痰,药后腹胀除,咳痰自止。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好了,随着钟表的移动,今天的早课就到这里,许公岩的理脾治咳治喘治痰之法,希望大家仍慢慢品味,尤其是这种精而简的处方,量大效宏直中病机的思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谢谢大家相伴,中医路上同修同行,中医路上每早充电,让我们坚持下去,感恩相伴,再见!



300
 楼主| 发表于 2020-2-16 11:01:53 | 只看该作者
2019921
阙名:
肠道寄生虫,是化肥消灭的。
菌痢,是冰箱控制的。
甲肝,也是冰箱控制的。
输液反应,是塑料控制的。
这些都不是医学的功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13 03:27 , Processed in 0.06099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