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泰然居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导航中医药交流群”精彩言论集——2019年5月~2019年9月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9-8-9 14:24:06 | 显示全部楼层
2019629
老教授:
融合观
破中西医之壁垒,通中西医之桥涵。
圆中国医学之梦,解中医经典之谜。
证态体系
一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
(一)卫分、表证-前驱期、感冒证态
1、太阳表实-重感冒证态
2、太阳表虚-普通感冒证态
3、风温卫分-春季传染病前驱期证态
4、暑湿表寒-夏季感冒证态
5、湿遏卫气-夏秋季肠道传染病前驱期证态
6、燥热卫分-秋季感冒证态
7、风寒表郁-不典型感冒证态
8、太阳表实兼水饮-气管炎证态
9、太阳表实兼内热-重感冒证态
10、表热下迫大肠-胃肠型感冒证态
11、燥热犯清窍证-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证态
12、太阳少阴两经感寒证-老年感冒证态
(二)气分、阳明病-典型期证态
1、气分-Sepsis综合征
1)热入气分~SIRS证态
2)暑热伤气-高热、失盐失水证态
3)热毒炽盛-败血症证态
4)湿热(暑湿)弥漫三焦证-菌血症、毒血症证态
5)热扰胸膈证-上消化道功能障碍证态
6)上焦气热烁津证-早期败血症证态
2、肺部感染综合征
1)风热壅肺-急性肺炎证态
2)燥热伤肺-急性间质肺炎证态
3)暑伤肺络-肺炎合并咳血、鼻衄证态
3、胃肠道感染综合征
1)感染性腹泻综合征   
1.霍乱样综合征
2.痞证-胃肠炎证态
3.少阳热迫大肠证-普通肠炎证态
4.厥阴热迫大肠证-痢疾性肠炎证态
5.下焦不固滑脱-慢性结肠炎证态
6.下焦虚寒便脓血-结肠溃疡性炎症证态
2)湿温-亚急性肠道传染病综合征
1.湿阻气分-菌血症证态
2.湿阻中焦-夏秋季胃肠功能紊乱证态
3.湿热困中焦-胃肠感染证态
4.湿热(暑湿)滞着胃肠证-慢性痢疾样综合征
5.邪伏膜原-肠道淋巴系统感染证态
3)黄疸综合征
1.气分湿热蕴毒-肝细胞性黄疸证态
2.阳明湿热发黄-肝炎病毒性黄疸证态
4、急腹症综合征
1)结胸-胸腹腔感染综合征
1.大结胸-急性腹膜炎证态
2.小结胸-胸腔感染证态
3.悬饮-胸腔积液证态
4.寒实结胸-慢性炎症性积液证态
2)肠腑不通综合征   
1.胃肠实热内结-肠梗阻证态
2.热结肠腑阴虚-失盐失水、大便干结证态
3.热结肠腑气阴虚-肠梗阻合并虚弱证态
4.脾约-便秘证态
3)少阳证-肝胆胰感染证态 1个证态
4)蓄血综合征
    1太阳蓄血-盆腔感染证态
2.太阳蓄血身黄证-宫外孕盆腔积血证态
3.阳明蓄血-消化道出血证态
4.热入血室-急性盆腔炎(女)证态
5、痹症-风湿综合征
1)少阴阳虚寒湿证-类风湿证态
2)血虚寒厥-重症类风湿证态
3)风湿相搏-风湿性关节炎证态
4)湿热郁于经络-感染性变态反应性关节炎证态
5)心阴心阳两虚-心肌炎证态
6、水电解质紊乱-阳虚、亡阳综合征
1)膀胱蓄水-渗透压调定点异常证态
2)心阳损伤-电解质紊乱心功能障碍证态
3)脾胃阳气损伤证-胃肠功能障碍证态
4)少阴阳虚水泛-低血钾,低血钠证态
5)津气欲脱-感染性休克证态
6)寒厥四逆-低容量休克证态   3个证态
1.阳虚欲脱-急性失水休克证态
2.少阴阴盛阳越-暖休克证态
3.少阴阳衰阴盛-休克证态
7、邪扰心包-脑功能障碍证态
1)卫、表-感冒合并脑功能障碍证态
1.太阳阳虚心神浮越证
2.少阳里虚热陷证
2)气分-典型期脑器质性病变证态
1.热陷心包-脑感染急性典型期证态
2.湿热痰蒙心包-非典型脑炎证态
(三)营血分-MODS证态
1、热灼营阴-早期MODS证态
2、热入心包-中毒性脑病昏迷证态
3、热盛迫血-DIC证态
4、血热动风-中毒性脑病痉挛证态
5、气营(血)两燔证-重度中毒性脑病颅内高压证态
6、热结肠腑-肠梗阻中毒脑病证态
(四)余热未净、阴虚-恢复期、慢性期综合征
1、少阴阴虚火旺-疲劳综合征证态
2、邪留阴分-异常消耗低毒感染证态
3、热耗真阴-异常消耗证态
4、阴虚风动-异常消耗、离子紊乱证态
5、太阴虚寒证-营养不良证态
6、少阴阴虚停水-泌尿系感染证态
7、余热未尽-恢复期证态
二、气血津液辨证
(一)津液亏损-水电解质紊乱证态
(二)水气病-水肿证态
1、风水-肾性水肿证态
2、皮水-皮下水肿证态
3、里水-慢性肾病证态
4、正水-营养不良水肿证态
5、石水-肿瘤性腹水
6、黄汗-汗腺分泌异常证态
7、水饮-第三间隙积液证态
       (三)水饮-第三间隙积液证态
1、悬饮-胸水证态
2、支饮-心衰证态
3、肠间痰饮(水走肠间)-腹水证态
(四)痰证-炎症证态
(五)瘀血-血液凝固证态
(六)中风-脑卒中证态
(七)历节病-类风湿关节炎证态
三、脏腑辨证
(一)肺病症
风寒犯肺-病毒性呼吸道感染证态
风温犯肺-细菌性呼吸道感染证态
寒痰阻肺-慢性支气管肺炎证态
邪热壅肺-急性支气管肺炎证态
水寒射肺-肺水肿证态
肾不纳气-呼气性呼吸困难证态
正虚喘脱-呼吸衰竭、呼吸窘迫综合征证态
肺痨

老教授:
肺痨-肺结核证态
肺阴虚-1间质性肺炎证态;2肺结核证态
肺萎-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证态
肺胀-阻塞性肺病证态
肺痈-肺脓肿证态
-支气管痉挛哮喘证态
-呼吸困难证态
       (二)肝病证
肝气郁结-心身疾病证态
肝阳上亢-高血压证态
肝火上炎-五官小动脉痉挛、硬化证态
肝风内动-脑血管意外证态
肝阴虚-热病后期微量元素缺乏证态
肝血虚-维生素AB2等缺乏证态
  (三)心病证
心气虚-神经衰弱证态
心血虚-心脏神经官能症证态
心火亢盛证:
心火扰神-焦虑型神经官能症及精神病证态
心火迫血妄行-剧烈情绪打击引起的出血证态
火毒疮疡-皮肤感染,外伤引起的败血症证态
心火上炎-口腔溃疡证态
心火下移-泌尿道感染证态
痰火扰心证-狂躁型精神病及急性中风证态
痰迷心窍-癫痫证态:
胸痹-冠心病证态
水气凌心证-心源性水肿证态
心阳暴脱证-心源性休克证态
   (四)脾病证
脾气虚-胃肠功能紊乱,营养不良证态
脾阳虚-胃肠神经官能症证态
脾失健运-代谢综合征证态
中气下陷-平滑肌、括约肌弛缓证态
脾不统血-凝血障碍引起的慢性出血,消化道慢性出血证态
脾血虚-营养不良性贫血证态
湿热蕴脾-非感染性黄疸证态
寒湿滞脾-生冷饮食引起的胃肠炎证态
   (五)肾病证
肾气虚-泌尿生殖神经官能症证态
肾不纳气-呼气呼吸困难证态
肾虚泄泻-功能性腹泻证态
肾精不足-发育、生殖功能障碍证态
肾气不固-性功能障碍证态
命门火衰-下丘脑垂体功能下降证态
肾阴虚-下丘脑垂体功能病理性升高证态
肾阳虚(阳虚水泛)-心力衰竭、醛固酮调节障碍证态
五、八纲辨证
   表证、卫分证-感冒、前驱期证态
   里证-器官系统疾病的典型期证态
   虚证-功能性疾病证态
   实证-器质性疾病证态
   寒证 1 阳虚内寒;2 阴盛内寒
热证 1   外感发热-感染病发热证态
      2   内伤发热-非感染病发热证态
3   实热-器质性疾病发热证态
      4   虚热-功能性发热证态   (气虚发热;血虚发热;阴虚发热;阳虚假热)
表证、实证、热证为阳;里证、虚证、寒证为阴。

老教授:
破中西医之壁垒,通中西医之桥涵。
圆中国医学之梦,解中医经典之谜。

老教授:
敬请批评指正。欢迎交流。

老教授:
2019629补充:
   大头瘟-腺鼠疫证态
  伏梁-肠系膜淋巴结核证态

老教授:
中西医融合,是一个伟大的工程,需要几代人几百年不懈的努力,不断地反复实践,临床检验,科学实验……才能完成。



32
 楼主| 发表于 2019-8-9 14:2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泰然居士 于 2019-8-9 14:29 编辑

2019628

泰然居士:
当前,由于国家的重视、支持,中医呈现空前大好机遇,然亦面临生死存亡的挑战,此非耸人听闻,而是现实的危险,其原因固多,尤以中医队伍学术思想混乱乃一死穴。学术思想的混乱,集中表现于辨证论治这核心特色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令人迷茫。难怪些中医老前辈振臂高呼“中医要姓中”,几千年的中医学如今连姓什么都不知道了,岂不哀哉。

泰然居士:
当前讨论纯中医、铁杆中医问题,我自诩为铁杆中医。所谓纯中医,并不是拒绝现代科学的诊查手段,这可看成中医四诊的延伸,西医可用,中医也可用,我从不拒绝,只是因学得不够而遗憾。西医的检查、诊断,对我们了解病情,判断疗效、预后,非常有益,我仍在努力学习。但我辨证用药时,绝不用西医理论掺和,严格按中医理论体系辨证论治,这就是纯之所在。

泰然居士:
李士懋教授

泰然居士:
表面繁荣,实则式微
泰然居士:
盛者盛于徒众,衰者衰于心传



33
 楼主| 发表于 2019-8-9 14:2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泰然居士 于 2019-8-9 15:17 编辑

2019628

李源(李有缘)13*******33:
在中医师眼里的疾病,是五藏与五藏之间生、克、乘、侮的平衡关系被打破,或者流行于全身的气、血、阴、阳的正常消长被颠覆而发生的。因此中医的病因、病机,就是定位于五藏与五藏之间的平衡关系被打破,人身气、血、阴、阳消长变化被颠覆的“时间和空间”里。

中医临床病因病机的判断,一方面是中医师“哲学思维”和“中医基础理论”的素养;一方面是中医师临床智慧的沉淀。这是西医的基础理论不可能解释,并且西医的生化检验、影像检查不可能代替的。

中医的病机诊断与西医的病理诊断相比较,西医的病理诊断明确之后,它在疾病的不同阶段治疗方法是不会变的;
中医则不同,在中医的临床过程中,每一个诊次的症候都在变化,每一个诊次之后的病机也在变化,治疗原则与方剂药物当然也要随之变化。
相比而言,如果说西医的临床是不变的病理,那么中医的临床则是变化着的病机。假如一次一次复诊的临床病机诊断不变,那么这位中医师的临床水平就很值得人们怀疑了。

如果中医师临床失去了以《黄帝内经》构建的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基石,临床四诊中的“望闻切”三诊也便随之流失,接下来的“病机”诊断也就流于形式。到了抓不准“病机诊断”这一步,整个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优势,便彻底地倒退回《黄帝内经》之前的经验性治疗水平了。如果中医师的临床辨证论治由此异化为西医针对症状的“对症治疗”,那么中医独到的临床治疗优势也就是底蜕变为“经验疗法”了。


34
 楼主| 发表于 2019-8-9 14:31:03 | 显示全部楼层
2019628
磁县中医刘大夫:
医学,是严谨的,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是为病人解决痛苦,虽有理论不一样,各有所长,中医有民间院校,家传跟师,各有所长,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总结理论。

磁县中医刘大夫:
学习中医在于传承,连根都没传承,理论都不承认还谈什么发展,重新造个新中医啊?有哪能耐吗?

磁县中医刘大夫:
如此发展中医啊?能不玩完吗?

磁县中医刘大夫:
理论要讨论,也要有实践相结合,要务实嘛,我们团结一切可团结的中医力量,学院的,经方的,根师的,家传的自学的,只要运用中医在为百姓解决痛苦都是好样的,能在社会立足生存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我们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而不是互相攻击。

磁县中医刘大夫:
以后最好谈论的自己的经验,大家给予感谢鼓励,而不是互相指责,互相拆台。

磁县中医刘大夫:
我们要有中医人的素质,这里不是菜市场



35
 楼主| 发表于 2019-8-9 14:3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泰然居士 于 2019-8-9 14:33 编辑

2019624

管理:
「杭州 吕青:其实,学院派和江湖派好好坐下来交流,这才是重点。目前医院里不是都搞会诊吗?学院派和江湖派也可以搞会诊,这不比在微信里互怼强得多?!」
- - - - - - - - - - - - - - -
我的观点,可能是您还太不了解国人的人性,教育导致绝大多数人都牛逼的不要不要的,每个人都是真理的化身,各个人都掌握了真谛,一看到别人说的与自己认知的不一样,开口就是:无知、幼稚、弱智、胡说八道等等,所有对别人不屑一顾的语言都来了,哪里还能想起来临床学术探讨本应与大家心平气和的交流讨论呢。根本想不起来自己一开口已经把自己的智商修养底线给秀了一通,还不知脸红。

36
 楼主| 发表于 2019-8-9 14:33:07 | 显示全部楼层
2019623
周现强:
天地之运有其常期,一年四季、二十四个节气,七至十四天一来复。其气如风,故百病生于风而起,风为百病之长(风寒、风热、风湿、风燥),短期在表伤及皮毛七窍肌肉,久之在中伤及筋骨关节、久之在里伤及五藏六府之运(滞郁痰瘀)。所以古人认为邪气在表有待七日或逾期转复之机,入里则缠绵难愈。

周现强:
如果把人当为大自然的一分子或是细胞,大自然的气候发生了异常的"太过或不及″(过寒、过热、过湿、过燥,或是当令之气的应至而未至的不及),人体在这种恶劣的气候环境中,就会出现不能适应,超越了人体的承受能力(生命的频谱规范),这时,人体的内环境也就随之不适应的发生改变,这种"天与人"的气候交易过程中,承受与耐受能力(正气)差者就最为容易造成内环境气候的走邪(邪气),从而表现出病态。

周现强:
中医的治疗任务,是在把不常(走偏一一邪气)的人体环境气候转复到正常(正气)状态。

周现强:
中医的太极、阴阳、五行的三个不同层次的"无太过与无不及"(概率论一一标量阈值规茫)相互承制运化,是为有机人体(五藏六府、组织细胞等)提供正常的生活与生存的环境气候。

周现强:
以上这段话,是否能让那些西化与异化中医者,迷途知返?!

周现强:
许多人在中医栏目,总是说细胞与分子的,我不知道人是人病了、还是细胞或是分子病了?!可中医分别是在治与养人这个大环境的病与生,分子与细胞生活在人体这个大环境之中,人体这个大环境出现了问题,势必影响细胞与分子的活动能力,这时去强调细胞与分子的能力是在舍本把末,为治和养的不得其纲领之法,只有人体这个大环境的气候正常了,生活在人体这个大环境中细胞与分子才能随之正常的运作。



37
 楼主| 发表于 2019-8-9 14:34:53 | 显示全部楼层
2019623
李榆军:
网上有个攻击《本草纲目》使用“秽物“入药的文章,流传几年了。
我想了一下,现代医学现在还在使用的“秽物”有:
人和动物胎盘、鱼的精子精液、人的尿液、人或某些动物的粪便、人的血液、动物的甲状腺、猪的胰子……
大家还能想起哪些,补充一下。

38
 楼主| 发表于 2019-8-9 14:3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泰然居士 于 2019-8-9 15:17 编辑

2019622

周现强:
@邱志谋 13*******02?现在的人们和思想家,认为越偏越容易"华众取宠″、吸人眼球,获取名声地位!从这见之:在当前非常缺失的是"公共文化"的知识分子了,从上到下,只用跟着"领异″的屁股后跟班提鞋的庸人,有真事的人士也不愿如此下贱的跟班,当前的中医文化处于不公正的过程之中,是最大的缺失?!到目前从国医大师和国家一级教授们连个中医的"正气",究竟是什么?还都含糊不清!那么,其下,让其教育而出的中医人呢?也在不动脑筋跟着附庸,所以,中医的许多理论基础也就不真了,用这些不真的基础理论在作临诊指导,只有带来医治效果的差劲。"医中百误歌″的文章虽然精练短悍,可内容面面处到,单从"时中消息团团转、惟在沉潜观化机…,经中不辨循环理、管教阳证入三阴″,这些文字的恰当组织和应对中医特征语言,是何等的精妙绝伦了。到如今的中医领军人物们,与这之比!都是在混饭碗的。

39
 楼主| 发表于 2019-8-9 14:39:04 | 显示全部楼层
2019622
医中百误歌
医中之误有百端,漫说肘后尽金丹,先将医误从头数,指点分明见一斑。医家误,辨证难,三因分症似三山(内因、外因、不内外因,此名三因),三山别出千条脉,病有根源仔细看(治病必求其本,须从起根处看明)。医家误,脉不真,浮、沉、迟、数不厘清,却到厘清浑又变(如热极脉涩细,寒极反鼓指之类),胸中了了指难明(扁鹊云∶持脉之道,如临深渊而望浮云。胸中了了,指下难明)。医家误,失时宜,寒、热、温、凉要相时,时中消息团团转,惟在沉潜观化机(寒暑相推者,时之常;寒暑不齐者,时之变。务在静观而自得之,正非五运六气所能拘也)。医家误,不明经,十二经中好问因,经中不辩循环理,管教阳证入三阴(六淫之邪,善治三阳,则无传阴之患)。医家误,药不中,攻补寒温不对证,实实虚虚误非轻,举手须知严且慎(用药相反,厥祸最大)。医家误,伐无过(伐无过,谓攻伐无病处也),药有专司切莫错,引经报使本殊途,投剂差讹事辄复(药味虽不相反,而举用非其经犹为未合,如芩、连、知、柏,同一苦寒,姜、桂、椒、萸,同一辛热,用各有当,况其他乎)。医家误,药不称,重病药轻轻反重,轻重不均皆误人,此道微乎危亦甚(药虽对症而轻重之间,与病不相称,犹难骤效)。医家误,药过剂,疗寒未已热又至,疗热未已寒更生,劝君举笔须留意(药虽与病相称,而用之过当,则仍不称矣,可见医贵三折肱也)。医家误,失标本,缓急得宜方是稳,先病为本后为标,纤悉几微要中肯(病症错乱,当分标本相其缓急而施治法)。医家误,舍正路,治病不识求其属,壮水益火究根源,太仆之言须诵读(王太仆云∶热之不热,是无火也;寒之不寒,是无水也。无水者,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无火者,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此谓求其属也)。医家误,昧阴阳,阴阳极处没抓拿,亢则害兮承乃制,灵兰秘旨最神良(亢则害其物,承乃制其极,此五行四时迭相为制之理)。医家误,昧寒热,显然寒热易分别,寒中有热热中寒,须得长沙真秘诀(长沙用药寒因热用,热因寒用,或先寒后热,或先热后寒,或寒热并举,精妙入神,良法具在,熟读精思,自然会通。然时移世易,读仲景书,按仲景法,不必拘泥仲景方,而通变用药,尤为得当)。医家误,昧虚实,显然虚实何难治,虚中有实实中虚,用药东垣有次第(《脾胃论》《内外伤辨》,补中、枳术等方,开万世无穷之利)。医家误,药姑息,症属外邪须克治,痞满燥实病坚牢,茶果汤丸何所济。医家误,药轻试,攻病不知顾元气,病若祛时元气伤,似此何劳君算计(轻剂误事,峻剂偾事,二者交讥)。医家误,不知几,脉动症变只几希,病在未形先着力,明察秋毫乃得之(病至思治,末也,见微知着,弥患于未萌,是为上工)。医家误,鲜定见,见理真时莫改变,恍似乘舟破浪涛,把舵良工却不眩(病轻药应易也,定见定守,历险阻而不移,起人于垂危之际,足征学识)。医家误,强识病,病不识时莫强认,谦躬退位让贤能,务俾他人全性命(不知为不知,亦良医也)。医家误,在刀针,针有时宜并浅深(脓熟不针,则内溃;未熟早针,则气泄不成脓。脓浅针深,则伤好肉;脓深针浅,则毒不出而内败),百毒总应先艾灸(隔蒜灸法,胜于刀针。《外科正宗》云∶不痛灸至痛,痛灸不疼时)
头面之上用神灯(头面不宜灸,宜用神灯照法。《外科正宗》云∶内服蟾蜍丸一服,外将神火照三枝。此法不止施于头面,而头面为更要)。医家误,薄愚蒙,先王矜恤是孤穷,病笃必施真救济,好生之念合苍穹(当尽心力,施良药以济之)。医家误,不克己,见人开口便不喜,岂知刍荛有一能,何况同人说道理。
医家误未已,病者误方兴,与君还细数,请君为我听。病家误,早失计,初时抱恙不介意,人日虚兮病日增,纵有良工也费气(病须早治)。病家误,不直说,讳疾试医工与拙,所伤所作只君知,纵有名家猜不出(大苏云∶我有疾必尽告医者,然后诊脉,虽中医亦可治疗我但求愈疾耳,岂以困医为事哉)。病家误,性躁急,病有回机药须吃,药既相宜病自除朝夕更医也不必(既效不可屡更)。病家误,不相势,病势沉沉急变计,若再蹉跎时日深,恐怕回春无妙剂(不效则当速更)。病家误,在服药,服药之中有窍妙,或冷或热要分明,食后食前皆有道。病家误,最善怒,气逆冲胸仍不悟,岂知肝木克脾元,愿君养性须回护。病家误,苦忧思,忧思抑郁欲何之?常将不如己者比,知得雄来且守雌。病家误,好多言,多言伤气最难痊,劝君默口存神坐,好将真气养真元。病家误,染风寒,风寒散去又复还,譬如城郭未完固,那堪盗贼更摧残。病家误,不戒口,口腹伤人处处有,食饮相宜中气和,鼓腹舍哺天地久。病家误,不戒慎,闺房衽席不知命,命有颠危可若何,愿将好色人为镜。病家误,救绝气(病患昏眩时以手闭口而救之也),救气闭口莫闭鼻,若连鼻子一齐扪,譬如入井复下石(鼻主呼吸,闭紧则呼吸绝,世人多蹈此弊,故切言之)。两者有误误未歇,又恐旁人误重迭,还须屈指与君陈,好把旁人观一切。傍人误,代惊惶,不知理路乱忙忙,用药之时偏作主,平时可是学岐黄。旁人误,引邪路,妄把师巫当仙佛,有病之家易着魔,到底昏迷永不悟。
更有大误药中寻,与君细说好留神。药中误,药不真,药材真致力方深,有名无实何能效,徒使医家枉用心(郡邑大镇易于觅药,若荒僻处须加细辨)。药中误,失炮制,炮制不工非善剂,市中之药未蒸炒,劝君审度才堪试(洗、炙、蒸、煮,去心、皮、壳、油、尖,一一皆不可苟)。药中误,丑人参,或用粗枝枯小参,蒸过取汤兼灌锡,方中用下却无功(参以原枝干结为美,蒸过取汤则参无宝色,锡条可当人参否)。药中误,秤不均,贱药多兮贵药轻,君臣佐使交相失,偾事由来最恼人。仍有药中误,好向水中寻,劝君煎药务得人。煎药误,水不洁,油汤入药必呕哕(曰入声),呕哕之时病转增,任是名医审不决。煎药误,水频添,药炉沸起又加些,气轻力减何能效,枉怪医家主见偏。此系医中百种误,说与君家记得熟,记得熟时病易瘳,与君共享大春秋。

40
 楼主| 发表于 2019-8-9 14:40:22 | 显示全部楼层
2019621
周现强:
@老百姓?人民日报发出了李致重的文章:"不能用西医的方法研究中医″。我反复读了几遍,总觉得不完善,没有交待清楚为什么"不能用西医方法研究中医″?用其研究中医之后对中医在那些地方造成危害,如果不用西医研究中医,那有什么更好的方向与方法用来研究中医?!作为当今于中医这个学科带头人来说,在这几个方面不能怕得罪人的含糊不清,更加不能用封建社会的偏门文化作为中医的根基用来说理,如:形而上与形而下,分别用来对中西的哲学和人文划分与区别,这也很难站住脚根?!最为严重的脱离了自然生态和黄帝内经的"形与神俱、道器同体″的原旨。形而上是"无、虚、空″,为无形之道,而这个"无形之道"是世界还没生成的"无极″,不在当下的太极,这是现在之人在说世界没有生成之前的无极的"无、虚、空",即现在的说过去了几千万年的事,总也不了解的也说不明白,说来说去的总是"虚、空、无″,不能联系实际的不脚踏实地,硬要说的话也是脱离了"形与神俱、道器同体"中的"神与道″的走向对自然与人体的这个"整体″打成了两阙的剥离法,取得的仅是个缺乏自然和人体实体有机依附的"游魂"而己!即是"虚无飘渺″的空学问!在不能"道法自然″上的这个"人″,而中医学是对应人的身心健康的学问,为人的病起到康复的作用,从这来看也不是针对什么的"无、虚、空″,而相应于""的这个"有″!以此来看:中医学不是"形而上学″,而是"功形同构″的"功形于上、功形于中、功形于下""显微具见、体用一元"的学识。从上见到:什么的"形而下"之器,也就不成其器?!其"器″在缺乏自然生态的运化作功,还有其器吗?因为,封建主义的愚民文化己经把"形与神俱、道器同体″的整体,用"形而上者之谓道、形而下者之谓器″的"形而下学″剥离成了死物的尸体之器!失去了同"功和神"的有机整体的协同共利作用,这不是尸体!又是什么呢?这样,严重的缺乏自然生态的"功形同构"逻辑,如此,不但说明不了中医学的立足基础,让稍有点聪明的人,几言就可驳到,成为笑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13 13:06 , Processed in 0.06263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