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泰然居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导航中医药交流群”精彩言论集——2019年5月~2019年9月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9-8-9 14:17:19 | 只看该作者
2019630
老教授:
      怎么证明证明证与病理状态是等值的?以气分白虎汤证-SIRS证态为例,
中医气分证中白虎汤证的特点是“四大”即身大热、汗大出、大烦渴、脉洪大,中医的高热一般是指39℃以上,脉数是指脉搏100次/分以上。从在病程中的位置来看,白虎汤证已是气分热证,说明病邪比较强大,已经入里,还伴有许多里证的表现,这与太阳表证、卫分证发热有着本质区别。
     西医SIRS诊断标准(符合其中二项或二项以上)
    体温>38℃或<36
    心率>90次/分
    呼吸>20次/分或PaCO24.3kPa(32mmHg)
     血象:白细胞>12×109L或<4×109L,或不成熟白细胞>10
     气分证中的阳明热证(白虎汤证)的临床表现至少有两项:壮热(高热)、脉滑数(每分钟100次以上)符合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SIRS的前提是:重大打击、严重感染等之后72小时后发生的病理状态,所以,它与普通感冒的发热不同,应当鉴别。《伤寒论》186条“伤寒三日,阳明脉大。”即太阳表证之后72小时,出现脉大者是阳明白虎汤证。《伤寒论》特别强调阳明气分白虎汤证与太阳表证的鉴别,西医强调SIRS与感冒的鉴别。
     基于以上三点:1  临床表现吻合;2  病理过程中的位置吻合;3  鉴别诊断吻合。这是临床诊断的基本原则,所以,SIRS与气分白虎汤证是一个证态。而且临床上证实白虎汤可以治疗SIRS,最终确定气分白虎汤证-SIRS证态,我们对于每一个证态均进行了类似的论证。

老教授:
         赵金铎著《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把温病与伤寒的证候归纳为135个证,邓铁涛《中医证候规范》把外感证候归纳为76个证,但是他们没有揭示证与证之间的内在联系,没有形成理论。证态体系不仅找到了所有证的病理状态,而且把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与感染病的疾病过程融合为统一的整体,揭示了证与证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在这个理论体系内,中医的证可以通过相应的证态在西医的理论框架内流易,西医的病理状态也可以在中医的理论框架内流易。中医外感热病学与现代感染病学的融合,也结束了中医历史上的寒温之争。

老教授:
        二、象态论
中医的基础理论(藏象经络、气血津液等)是由临床实践反推形成的,先有临床实践,而后形成基础理论,中西医融合按照这个思路,先形成了证态理论,而后探索、延伸出象态概念。
      中西医融合的原基概念是“象态”,“象”是中医藏象的象,即现象;“态”是系统论中的状态。在医学范畴内系统的稳态就是生理状态,系统的稳态失衡就是病理状态。为了区别生理与病理的不同,把病理条件下的象态称之为“证态”,生理条件下称之为“象态”。气血津液之“象”与内环境之“象”在宏观上是吻合的,我们说气血津液与内环境是一个象态;中医的血与西医的血液具有共同之象,血与血液是一个象态;气与内环境调控是一个象态;津与细胞间液是一个象态;液与第三间隙液是一个象态。痰证与炎症是一个证态;瘀血与血液凝固是一个证态;悬饮与胸腔积液是一个证态;热实结胸证与急性腹膜炎是一个证态等等。通过象态与证态概念体系,中、西医的概念可以在对方的理论构架内流易。中西医融合就是寻求中、西医共同之“象”,升华医学之本质,换言之中西医融合就是寻求中西医的共同之处。中西医之所以具有共同之处是由于他们研究的客体、客观事实是同一的。

老教授:
      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痰饮》云:“痰即人之津液,无非水谷之所化。此痰亦即化之物,而非不化之属也。但化得其正,则形体强,营卫充,而痰涎本皆血气;若化失其正,则脏腑病,津液败,而血气即成痰涎。”西医认为:血液中营养物质过剩诸如:高血糖、高血脂、高血钠、血粘度升高等等,均可以引起炎症介质异常释放,引起慢性炎症过程,成为肿瘤、动脉粥样硬化、风湿性疾病、脑梗、心梗的危险因素。而且感染性炎症的渗出性病变也是从血管中渗出到细胞间隙与第三间隙之中,即津液存在的地方。感染生成的脓液就是由血管内渗出物与病原微生物相互作用的结果,中医谓痰由气血津液生成,与西医炎症产物是由血液与组织间液变化而来,本质上完全一致(参看:《中西医融合观续气血津液与内环境的融合》 2012,9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出版)。
       这是一个从生理到病理的一个完整过程,形成一个中西医的共同参考系,即中西医融合的新的理论体系。在这个理论体系内,中、西医的概念可以在对方的理论构架内流易,所以“中西医融合指的是中西医理论体系的融合”。





42
 楼主| 发表于 2019-8-9 14:19: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泰然居士 于 2019-8-19 14:58 编辑

2019630

老教授:
一、中西医融合与证态
        患者就诊时,体内只可能有一种病理机制,而且表现出来的症状与体征也只有一群,但是,由于理论体系的不同,得出两个不同的诊断,而两个不同的诊断这必然具有内在的联系,这是中西医融合的根据。
     患者就诊时呈现出的一组症状与体征,是中、西医诊断的基本素材,中医根据中医的理论,参照脉象与舌象得出“证”的诊断;西医根据西医的理论参照各种实验检查得出“病理状态”的诊断,除了极其简单的疾病外,一般而言在初诊时疾病的诊断是得不出来的。病理状态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状况,而不是疾病的全过程,所以,同一个患者在就诊时以及在疾病的诊治过程中不同时期的证与病理状态是同一的。证与病理状态的融合称之为证态,由此形成新的理论,西医根据病理状态的诊断通过相应的证态可以获得正确的中药方剂,中医可以借助证态体系使得“证”得到相应病理状态的客观指标以及详尽的治疗方案。
       证与病理状态是等值的,但是,与西医疾病不等值。  
      我们在“中医外感热病学与现代感染病学两大理论体系可相融性探讨”的研究中发现,中医外感热病中的所有证在西医感染病中都能找到相应的病理状态,反之亦然,由此而产生的《外感染热病证态学》涵盖了西医的感染病与中医外感热病,并在诊断与治疗方面实现了二者的融合。

老教授:
西医感染病    前驱期               急性典型期            SIRS                        MODS              MOF           死亡
伤寒论          太阳表证       阳明病、少阳病     阳明气分证               阳明热实证       内闭外脱     死亡
温病             卫分证         脏腑气分证           气分证(白虎汤证)   营血分证          内闭外脱     死亡






点评

这个表没有对齐,前驱期与太阳表证卫分证是一竖行,急性典型期与阳明病少阳病、脏腑气分证是一竖行,余类推。  发表于 2019-8-18 08:01
43
 楼主| 发表于 2019-8-9 14:20:26 | 只看该作者
2019630
老马识途朱真杰:
@行者?
   医疗商业化导致过度医疗,除了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和毒副作用外,同时也阻止医学的发展。
   这是政策导向问题,而且很难监管。要解决这一问题,就是实现公费免费医疗,药价和检查费都会降下来。
—————
其言甚善!赞一个!!

老百姓:
医疗商业化猛于虎!



44
 楼主| 发表于 2019-8-9 14:21:47 | 只看该作者
2019630
管理:
「老百姓:治疗人类的疾病,还需要集中运用全人类的智慧。中医的本事要用,西医的本事也要用。如果结合(融合、整合)不了,具体的治疗过程中,有用的就用上(即可)。」
- - - - - - - - - - - - - - -
最客观中肯理性的医者语言
对于全盘否定西医的那些所谓纯中医,真有病患找这类医生,一定要慎重,因为TA们眼睛里已经看不到别人长处了,这样的医生你还敢指望TA吗?总之我肯定不会信的(要不这医生就是口是心非,为了赚取噱头,我想绝大部分的纯中医都是这类)。

45
 楼主| 发表于 2019-8-9 14:22:47 | 只看该作者
2019629
磁县中医刘大夫:
群里少一些空头理论多一些实践

磁县中医刘大夫:
少一些冷嘲热讽,多一些鲜花掌声



46
 楼主| 发表于 2019-8-9 14:24:06 | 只看该作者
2019629
老教授:
融合观
破中西医之壁垒,通中西医之桥涵。
圆中国医学之梦,解中医经典之谜。
证态体系
一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
(一)卫分、表证-前驱期、感冒证态
1、太阳表实-重感冒证态
2、太阳表虚-普通感冒证态
3、风温卫分-春季传染病前驱期证态
4、暑湿表寒-夏季感冒证态
5、湿遏卫气-夏秋季肠道传染病前驱期证态
6、燥热卫分-秋季感冒证态
7、风寒表郁-不典型感冒证态
8、太阳表实兼水饮-气管炎证态
9、太阳表实兼内热-重感冒证态
10、表热下迫大肠-胃肠型感冒证态
11、燥热犯清窍证-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证态
12、太阳少阴两经感寒证-老年感冒证态
(二)气分、阳明病-典型期证态
1、气分-Sepsis综合征
1)热入气分~SIRS证态
2)暑热伤气-高热、失盐失水证态
3)热毒炽盛-败血症证态
4)湿热(暑湿)弥漫三焦证-菌血症、毒血症证态
5)热扰胸膈证-上消化道功能障碍证态
6)上焦气热烁津证-早期败血症证态
2、肺部感染综合征
1)风热壅肺-急性肺炎证态
2)燥热伤肺-急性间质肺炎证态
3)暑伤肺络-肺炎合并咳血、鼻衄证态
3、胃肠道感染综合征
1)感染性腹泻综合征   
1.霍乱样综合征
2.痞证-胃肠炎证态
3.少阳热迫大肠证-普通肠炎证态
4.厥阴热迫大肠证-痢疾性肠炎证态
5.下焦不固滑脱-慢性结肠炎证态
6.下焦虚寒便脓血-结肠溃疡性炎症证态
2)湿温-亚急性肠道传染病综合征
1.湿阻气分-菌血症证态
2.湿阻中焦-夏秋季胃肠功能紊乱证态
3.湿热困中焦-胃肠感染证态
4.湿热(暑湿)滞着胃肠证-慢性痢疾样综合征
5.邪伏膜原-肠道淋巴系统感染证态
3)黄疸综合征
1.气分湿热蕴毒-肝细胞性黄疸证态
2.阳明湿热发黄-肝炎病毒性黄疸证态
4、急腹症综合征
1)结胸-胸腹腔感染综合征
1.大结胸-急性腹膜炎证态
2.小结胸-胸腔感染证态
3.悬饮-胸腔积液证态
4.寒实结胸-慢性炎症性积液证态
2)肠腑不通综合征   
1.胃肠实热内结-肠梗阻证态
2.热结肠腑阴虚-失盐失水、大便干结证态
3.热结肠腑气阴虚-肠梗阻合并虚弱证态
4.脾约-便秘证态
3)少阳证-肝胆胰感染证态 1个证态
4)蓄血综合征
    1太阳蓄血-盆腔感染证态
2.太阳蓄血身黄证-宫外孕盆腔积血证态
3.阳明蓄血-消化道出血证态
4.热入血室-急性盆腔炎(女)证态
5、痹症-风湿综合征
1)少阴阳虚寒湿证-类风湿证态
2)血虚寒厥-重症类风湿证态
3)风湿相搏-风湿性关节炎证态
4)湿热郁于经络-感染性变态反应性关节炎证态
5)心阴心阳两虚-心肌炎证态
6、水电解质紊乱-阳虚、亡阳综合征
1)膀胱蓄水-渗透压调定点异常证态
2)心阳损伤-电解质紊乱心功能障碍证态
3)脾胃阳气损伤证-胃肠功能障碍证态
4)少阴阳虚水泛-低血钾,低血钠证态
5)津气欲脱-感染性休克证态
6)寒厥四逆-低容量休克证态   3个证态
1.阳虚欲脱-急性失水休克证态
2.少阴阴盛阳越-暖休克证态
3.少阴阳衰阴盛-休克证态
7、邪扰心包-脑功能障碍证态
1)卫、表-感冒合并脑功能障碍证态
1.太阳阳虚心神浮越证
2.少阳里虚热陷证
2)气分-典型期脑器质性病变证态
1.热陷心包-脑感染急性典型期证态
2.湿热痰蒙心包-非典型脑炎证态
(三)营血分-MODS证态
1、热灼营阴-早期MODS证态
2、热入心包-中毒性脑病昏迷证态
3、热盛迫血-DIC证态
4、血热动风-中毒性脑病痉挛证态
5、气营(血)两燔证-重度中毒性脑病颅内高压证态
6、热结肠腑-肠梗阻中毒脑病证态
(四)余热未净、阴虚-恢复期、慢性期综合征
1、少阴阴虚火旺-疲劳综合征证态
2、邪留阴分-异常消耗低毒感染证态
3、热耗真阴-异常消耗证态
4、阴虚风动-异常消耗、离子紊乱证态
5、太阴虚寒证-营养不良证态
6、少阴阴虚停水-泌尿系感染证态
7、余热未尽-恢复期证态
二、气血津液辨证
(一)津液亏损-水电解质紊乱证态
(二)水气病-水肿证态
1、风水-肾性水肿证态
2、皮水-皮下水肿证态
3、里水-慢性肾病证态
4、正水-营养不良水肿证态
5、石水-肿瘤性腹水
6、黄汗-汗腺分泌异常证态
7、水饮-第三间隙积液证态
       (三)水饮-第三间隙积液证态
1、悬饮-胸水证态
2、支饮-心衰证态
3、肠间痰饮(水走肠间)-腹水证态
(四)痰证-炎症证态
(五)瘀血-血液凝固证态
(六)中风-脑卒中证态
(七)历节病-类风湿关节炎证态
三、脏腑辨证
(一)肺病症
风寒犯肺-病毒性呼吸道感染证态
风温犯肺-细菌性呼吸道感染证态
寒痰阻肺-慢性支气管肺炎证态
邪热壅肺-急性支气管肺炎证态
水寒射肺-肺水肿证态
肾不纳气-呼气性呼吸困难证态
正虚喘脱-呼吸衰竭、呼吸窘迫综合征证态
肺痨

老教授:
肺痨-肺结核证态
肺阴虚-1间质性肺炎证态;2肺结核证态
肺萎-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证态
肺胀-阻塞性肺病证态
肺痈-肺脓肿证态
-支气管痉挛哮喘证态
-呼吸困难证态
       (二)肝病证
肝气郁结-心身疾病证态
肝阳上亢-高血压证态
肝火上炎-五官小动脉痉挛、硬化证态
肝风内动-脑血管意外证态
肝阴虚-热病后期微量元素缺乏证态
肝血虚-维生素AB2等缺乏证态
  (三)心病证
心气虚-神经衰弱证态
心血虚-心脏神经官能症证态
心火亢盛证:
心火扰神-焦虑型神经官能症及精神病证态
心火迫血妄行-剧烈情绪打击引起的出血证态
火毒疮疡-皮肤感染,外伤引起的败血症证态
心火上炎-口腔溃疡证态
心火下移-泌尿道感染证态
痰火扰心证-狂躁型精神病及急性中风证态
痰迷心窍-癫痫证态:
胸痹-冠心病证态
水气凌心证-心源性水肿证态
心阳暴脱证-心源性休克证态
   (四)脾病证
脾气虚-胃肠功能紊乱,营养不良证态
脾阳虚-胃肠神经官能症证态
脾失健运-代谢综合征证态
中气下陷-平滑肌、括约肌弛缓证态
脾不统血-凝血障碍引起的慢性出血,消化道慢性出血证态
脾血虚-营养不良性贫血证态
湿热蕴脾-非感染性黄疸证态
寒湿滞脾-生冷饮食引起的胃肠炎证态
   (五)肾病证
肾气虚-泌尿生殖神经官能症证态
肾不纳气-呼气呼吸困难证态
肾虚泄泻-功能性腹泻证态
肾精不足-发育、生殖功能障碍证态
肾气不固-性功能障碍证态
命门火衰-下丘脑垂体功能下降证态
肾阴虚-下丘脑垂体功能病理性升高证态
肾阳虚(阳虚水泛)-心力衰竭、醛固酮调节障碍证态
五、八纲辨证
   表证、卫分证-感冒、前驱期证态
   里证-器官系统疾病的典型期证态
   虚证-功能性疾病证态
   实证-器质性疾病证态
   寒证 1 阳虚内寒;2 阴盛内寒
热证 1   外感发热-感染病发热证态
      2   内伤发热-非感染病发热证态
3   实热-器质性疾病发热证态
      4   虚热-功能性发热证态   (气虚发热;血虚发热;阴虚发热;阳虚假热)
表证、实证、热证为阳;里证、虚证、寒证为阴。

老教授:
破中西医之壁垒,通中西医之桥涵。
圆中国医学之梦,解中医经典之谜。

老教授:
敬请批评指正。欢迎交流。

老教授:
2019629补充:
   大头瘟-腺鼠疫证态
  伏梁-肠系膜淋巴结核证态

老教授:
中西医融合,是一个伟大的工程,需要几代人几百年不懈的努力,不断地反复实践,临床检验,科学实验……才能完成。



47
 楼主| 发表于 2019-8-9 14:25: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泰然居士 于 2019-8-9 14:29 编辑

2019628

泰然居士:
当前,由于国家的重视、支持,中医呈现空前大好机遇,然亦面临生死存亡的挑战,此非耸人听闻,而是现实的危险,其原因固多,尤以中医队伍学术思想混乱乃一死穴。学术思想的混乱,集中表现于辨证论治这核心特色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令人迷茫。难怪些中医老前辈振臂高呼“中医要姓中”,几千年的中医学如今连姓什么都不知道了,岂不哀哉。

泰然居士:
当前讨论纯中医、铁杆中医问题,我自诩为铁杆中医。所谓纯中医,并不是拒绝现代科学的诊查手段,这可看成中医四诊的延伸,西医可用,中医也可用,我从不拒绝,只是因学得不够而遗憾。西医的检查、诊断,对我们了解病情,判断疗效、预后,非常有益,我仍在努力学习。但我辨证用药时,绝不用西医理论掺和,严格按中医理论体系辨证论治,这就是纯之所在。

泰然居士:
李士懋教授

泰然居士:
表面繁荣,实则式微
泰然居士:
盛者盛于徒众,衰者衰于心传



48
 楼主| 发表于 2019-8-9 14:29: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泰然居士 于 2019-8-9 15:17 编辑

2019628

李源(李有缘)13*******33:
在中医师眼里的疾病,是五藏与五藏之间生、克、乘、侮的平衡关系被打破,或者流行于全身的气、血、阴、阳的正常消长被颠覆而发生的。因此中医的病因、病机,就是定位于五藏与五藏之间的平衡关系被打破,人身气、血、阴、阳消长变化被颠覆的“时间和空间”里。

中医临床病因病机的判断,一方面是中医师“哲学思维”和“中医基础理论”的素养;一方面是中医师临床智慧的沉淀。这是西医的基础理论不可能解释,并且西医的生化检验、影像检查不可能代替的。

中医的病机诊断与西医的病理诊断相比较,西医的病理诊断明确之后,它在疾病的不同阶段治疗方法是不会变的;
中医则不同,在中医的临床过程中,每一个诊次的症候都在变化,每一个诊次之后的病机也在变化,治疗原则与方剂药物当然也要随之变化。
相比而言,如果说西医的临床是不变的病理,那么中医的临床则是变化着的病机。假如一次一次复诊的临床病机诊断不变,那么这位中医师的临床水平就很值得人们怀疑了。

如果中医师临床失去了以《黄帝内经》构建的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基石,临床四诊中的“望闻切”三诊也便随之流失,接下来的“病机”诊断也就流于形式。到了抓不准“病机诊断”这一步,整个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优势,便彻底地倒退回《黄帝内经》之前的经验性治疗水平了。如果中医师的临床辨证论治由此异化为西医针对症状的“对症治疗”,那么中医独到的临床治疗优势也就是底蜕变为“经验疗法”了。


49
 楼主| 发表于 2019-8-9 14:31:03 | 只看该作者
2019628
磁县中医刘大夫:
医学,是严谨的,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是为病人解决痛苦,虽有理论不一样,各有所长,中医有民间院校,家传跟师,各有所长,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总结理论。

磁县中医刘大夫:
学习中医在于传承,连根都没传承,理论都不承认还谈什么发展,重新造个新中医啊?有哪能耐吗?

磁县中医刘大夫:
如此发展中医啊?能不玩完吗?

磁县中医刘大夫:
理论要讨论,也要有实践相结合,要务实嘛,我们团结一切可团结的中医力量,学院的,经方的,根师的,家传的自学的,只要运用中医在为百姓解决痛苦都是好样的,能在社会立足生存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我们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而不是互相攻击。

磁县中医刘大夫:
以后最好谈论的自己的经验,大家给予感谢鼓励,而不是互相指责,互相拆台。

磁县中医刘大夫:
我们要有中医人的素质,这里不是菜市场



50
 楼主| 发表于 2019-8-9 14:32: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泰然居士 于 2019-8-9 14:33 编辑

2019624

管理:
「杭州 吕青:其实,学院派和江湖派好好坐下来交流,这才是重点。目前医院里不是都搞会诊吗?学院派和江湖派也可以搞会诊,这不比在微信里互怼强得多?!」
- - - - - - - - - - - - - - -
我的观点,可能是您还太不了解国人的人性,教育导致绝大多数人都牛逼的不要不要的,每个人都是真理的化身,各个人都掌握了真谛,一看到别人说的与自己认知的不一样,开口就是:无知、幼稚、弱智、胡说八道等等,所有对别人不屑一顾的语言都来了,哪里还能想起来临床学术探讨本应与大家心平气和的交流讨论呢。根本想不起来自己一开口已经把自己的智商修养底线给秀了一通,还不知脸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13 18:14 , Processed in 0.05828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