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体质三级预防体系谈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9-12 17:22: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王教授在把治未病概念扩大到未病先防、防微杜渐、既病防变。治未病包括了从预防到有病如何治疗的整个医疗过程。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中医体质学》2008版(393页)又提出了他的三级预防体系,其核心就是调体拒邪、调体防病、调体防变。这三个演进层次体现了他的改善体质在预防疾病中的作用。
预防与治疗是两个对立的概念。预防是对疾病进行预防,就是如何让人不生病,对现代医学来说就是:1、如何培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人的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抵抗力,让人不生病。2、进行全程免疫,对一些传染病进行提前预防。中医学的预防则是用中医学的养生理论和养生方法,来指导人们的养生活动即中医的养生之道。《内经》的:“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是对中医养成生之道的高度概括。总之中医也好,西医也好,防病于未然,是预防的最根本任务。而治疗则是治疗疾病的手段。无论是对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还是通过对疾病的极积治疗防止疾病向重度发展或向它脏传变,都是属于治疗学的范畴。
无病预防即中医的“上工治未病”是中医健康人群的养生保健方法,是防病于未然。按理说应该是预防体系的第一级,我们在《“上工治未病”的概念》一文中已有论述。王教授在《人分九种》一书(150页)说:“一级预防也称病因预防。是人在健康状态下,针对致病因素的预防措施。目前现代医学不能发现什么样的人会得什么样的病,而通过体质的判断,我们可以知晓哪一类的人容易得哪一类的病,可以从这些人未得病时挑选出来,进行干预。”王教授的一级预防体应该是无病健康人群的预防体系,其目标人群是健康人群即他的平和质类型。他在《中医体质学》2008版(394页)写道:“一级预防亦称病因预防,是针对致病因素的预防措施。个体体质的特殊性,往往导致机体对某种致病因子的易感性。特殊体质(病理性体质)与相应病邪之间存在同气相求现象。如痰湿体质易感湿邪,易患痰湿为患的疾病如眩晕、胸痹、痰饮等。因此,对于具有病理性体质而未发病的人群,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致病因子对人体的侵袭,积极改善特殊体质,增强自身的抵抗力,从而实现对特殊人群的病因预防,阻止相关疾病的发生。”无病预防即一级预防,健康人群在王教授的体质学里属于平和质,按王教授的说法是禀赋“阴阳充沛,体质无偏。”是不存在特殊体质(病理性体质)的。如果有了特殊体质(病理性体质),那就不是健康状态。一级预防也称病因预防。是人在健康状态下,针对致病因素的预防措施。健康状态既然是体质无偏的平和质类型。在一级预防所指的健康状态人群中,是不存在什么特殊体质(病理性体质)。所以他说的一级预防系统并不存在。在他的一级预防体系里没有一点内容谈到无病预防的内容,即没有现代医学建立健康生活的内容,也没有中医“上工治未病”的中医防病于未然的中医养生学内容。在他的一级预防里,他所指的调体人群是他的八种病理体质类型人群而不是他的和平质健康人群。病理体质类型是不健康的,他曾说过:“九种体质,一种平和是健康的,八种偏颇是不健康的,”因此在一级预防里病理偏颇是不存在的。他的调体拒邪与他后面谈的二级预防体系“调体防病”是一个概念而不是两个概念。如果说他的调体拒邪、调体防病、调体防变,这三个演进层次就是他的三级预防体系的话,那只能算两级。因为调体拒邪与调体防病是一个概念。他说的调体拒邪不可能进入健康预防的一级预防体系。他的预防体系里没有包括未病先防,作为预防为主,健康人群的无病预防的预防体系里是缺失的。因此在他的三级预防体系里是不存在健康人群的预防体系的。
他的二级预防是指:“临床前期预防,即在疾病的临床前期作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措施”。其关键是早发现、早诊断,只有早发现、早诊断才能早治疗。如何才能做到呢?他的体质辨识的筛选办法,做到的只是筛选出健康人群和不健康人群两大类,不健康人群就是他的八种病理体质类型。而他的八种病理体质类型是在非疾病状态下,是不可能包括疾病人群的。百疾病状态如何早期诊断出疾病?现在又说筛选出的不健康人群中,包括了可疑患病但实际无病的人和真正的病人,这本身就讲不通。另外把可疑患病但实际无病的人群与真正有病的人群如何区分开来,也是一个大问题。王教授对体质与证候区别界定的九条,在《王琦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一书中就提到的,当时他的八种偏颇体质类型还没有称作病理体质类型。王教授还称它们为偏颇体质类型,还是生理表现。现在是病理体质类型,是病理表现。更是无法把疾病与体质区分开来。因为他的八种病理体质类型是病理表现,病证与证候也是病理表现。在中医学里,被王教授借用的阳虚、阴虚、气虚、痰湿、湿热、气郁、血瘀病证,不会因为王教授把它们说成体质类型,就改变了它是病证、是证候的性质。因此,界定来界定去,还是区别不清。最后只得说:“通过正常体质与病理体质的评定,可以将人群中健康人与可疑患病或患病的人区别开来,即正常体质者为筛选阴性,病理体质者为筛选阳性。以后应用更完善的诊断方法区分可疑患病但实际无病的人和真正的病人。”我们就纳梦儿了,既然还没有完善的区分办法和诊断手段,又如何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呢?二级预防措施不就成了空话。八种病理体质类型本身就是病证、就是证候,他都不认同,却要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这样的可能吗!体质辨识阳性的人王教授说是可疑患病但实际无病的人的说法也不对,除了真正的病人,这部分人中从中医学来讲由于阴阳气血已经失调他们都是病人,从现代医学讲这部分人中有健康无病的人,也有有病尚未未诊断出来的病人。
王教授在《中医体质学》2008版(244页)中说:“发病是疾病的发生,是疾病的起始阶段,标志着人体从健康状态进入病理状态。”八种病理体质类型是明显的病理状态,他自己也承认八种偏颇体质类型是病理体质,是病理表现,那最起码八种病理体质也是疾病的起始阶段,不存在调体拒邪、调体防病的问题。中医是需要创新的,但创新必须是在中医基础理论上创新,王教授也说他是在中医基础理论上来创建他的体质学说的,把中医的病证借过来说成是体质,连自己都承认是阴阳气血已经失调的病理体质、病理表现,还要把它定义成非疾病状态。但我们从王教授的著中还没有发现,哪儿明确的说过阴阳失调不是疾病。在《人分九种》一书(186页)说:“中医学认为,健康状态应该为‘阴平阳秘’,人体的阴气平顺,阳气固守,两者互相调节,维持其相对平衡,是进行正常生理活动的基本条件。这种平衡是体内外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在机体的自身调节下达到内外环境和谐统一的结果。如果能够维持平衡则机体各系统功能正常,表现为健康有活力。若来自内外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引起机体气血阴阳偏盛偏衰,失去应有的调节能力,会逐渐出现内外环境的失衡,当这种不平衡达到一定的‘阈值’,也就是发病所需最低界限,便可发展为某种疾病。这种从平衡到失衡的变化,是一个由健康到不健康的动态过程,‘亚健康’状态就是这个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从平衡到失衡的变化是一个过程,而已经失调是一种结果,八种病理体质类型,阴阳气血已经失调已经不是过程,而是一种结果。是一种病证。在概念上也不在他的“亚健康”状态之内。
说来说去又回到了问题的原始分岐上,承不承认阴阳气血已经失调就是病证,是还是否,是应该有个明确的回答。我们回答是从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上讲,阴阳气血已经失调就是病证。王教授在《中医体质学》2008版(246页)说:“中医学认为人体正常生理状态或健康状态应为‘阴平阳秘’。这种平衡状态是动态的、相对的,它随时都可因人体内外各种致病因素的干涉而被破坏,因而导致疾病的发生。也就是说疾病的发生是由于机体的生理平衡状态被破坏,导致紊乱失调。”王教授也作过上面的正确回答,对中医学的理论心中是很明白的。但一接触到自己的《中医体质学》,自己的《人分九种》就变卦了。自己已经承认八种偏颇体质是病理体质、是病理表现、是不健康的。自己已经承认:“偏颇体质之人,阴阳气血已经失调”却仍然坚持他的八种偏颇体质不是病证,还是非疾病状态,还是处于“病与非病之间”的所谓“亚健康状态”。个中原因大概只有王教授自己明白。
王教授在《中医体质学》2008版(399页)中说:“三级预防即临床预防。对已患某些疾病者,及时治疗,防止恶化。”说白了就是对已患病者进行及时的治疗。这是最典型的治已病。和预防根本是不沾边的。
预防学的内容是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在中医学里,就是上工治未病,防病于未然的思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治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就是谈预防疾病的重要意义。对于疾病不管是临床前期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还是对已患病者的及时治疗,防止恶化。那都是治已病问题,是治疗学的责任。
“调体拒邪、调体防病、调体防变”的三级预防的前提都是调体,调体就是调整王教授的病理体质类型,无论是无病健康、还是疾病早期,还是病已成,按他的论述病理体质都存在,人是没有平和质的健康状态的。由于在他的体质学没有疾病的概念,就始终不谈治病了,只预防就可以万事大吉,实在太诱人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4-29 07:33 , Processed in 0.07782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