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仁海中西医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徐晓东打假事件反思传统武术的出路

[复制链接]
591
发表于 2020-4-5 10:00:40 | 只看该作者
如果人类进入五维空间会发生什么听听科学家怎么说的
沉鱼落雁的绣球2020-03-22 09:57

也许我们对于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了解的并不多,比如说科学家就把这个世界分成了十一个维度,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是三维世界,而平面上看到的画是二维世界,对于其他的维度,人类则知之甚少,要是人类突然进入到了五个维度的世界,会发生什么呢?来看看科学家是怎么解释的吧。

首先,三维世界是长宽高的世界,用更加容易理解的话语来说,就是在这个世界里,我们看到的东西都是立体的,而二维世界则是长和宽的世界,就是说,我们看到的就只有平面而已,三维世界看待二维世界的时候,自带上帝视角,更高维度的文明看待我们的时候,也会有同样的感觉。

看过《三体》的同学们应该都对"降维打击"这四个字不是很陌生吧,地球被更高级别的文明给攻击了,结果整个银河系都开始向着二维跌落,就连太阳都变成了一幅画,而且跌落是不会停止的,整个宇宙都完成跌落以后,新宇宙会重启。

而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我们可以知道,时间其实是另外一种形式上的空间,时间和空间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意思就是说,而我们的世界相比,思维世界叠加了一层一维空间,而五维空间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又叠加了一层一维空间。

科学家们据此推论,五维空间意味着掌控,意思就是说,在五维空间里边,不仅可以看到一个人的过去和未来,还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过去和未来,用更简单的话来说,就是真的可以穿越了,人们好像一直都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尤其是中国人,很想回到古代去体验一下几百年前的生活,各种影视剧也非常多,但是归根到底,现在我们也只能够想象,但是如果能够进入到五维空间里边,穿越就可以变成现实了,说不定在那个空间里边,人们旅游不是到别的地方去,而是到别的时间段去。

对于五维空间里的文明来说,是可以随意的改变三维空间里边的存在的,就像是我们可以轻易地抹去一张图画一样,对于我们而言,就是神一样的存在,不过现在还只是科学家们的猜想而已,究竟有没有更高的文明还不好说呢。

综上所述,科学家认为也许到了五维空间以后,人们就可以穿越时间了。
592
发表于 2020-4-5 10:02:07 | 只看该作者
科学家们据此推论,五维空间意味着掌控,意思就是说,在五维空间里边,不仅可以看到一个人的过去和未来,还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过去和未来,
593
发表于 2020-4-5 10:02:43 | 只看该作者
对于五维空间里的文明来说,是可以随意的改变三维空间里边的存在的,就像是我们可以轻易地抹去一张图画一样,对于我们而言,就是神一样的存在,
594
发表于 2020-4-6 11:48:24 | 只看该作者
595
发表于 2020-4-6 23:19:37 | 只看该作者
然而,我在这里不能不说的是,《大公报》上刊登的这篇《乌龙升天农民遭殃》的文章内容,却有点象宋人周密在《癸辛杂识》一书中记载的湖州发生的一次龙腾空升天的奇事。文献说:

596
发表于 2020-4-8 15:36:44 | 只看该作者
随后科学家针对这个现象,进行了“双缝实验”,简单的来说,就是让电子通过一个有着两个通道的木板,随后会在背后的屏幕上留下痕迹,在出发时,电子是粒子状态的,电子应该在屏幕上留下单独的痕迹,让人惊讶的是,两个原本应该存在的电子痕迹之间,也有一些电子留下的痕迹,这证明,有一些电子是以波的状态传播,同时穿过了两个通道,这个现象被称为“波粒二象性”,同时科学家认为,量子的身上可以同时存在两种状态,被称为“量子叠加”,可惜到了今天我们也无法解释这种状态为什么会出现。

直到1974年,梅里教授再次进行了这个实验,试图搞清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一次他针对实验做出了改变,在电子的必经之路上安装了两个摄像头,试图观察电子运动时发生了什么变化。



梅里教授没有想到的是,他这个举动没有破解电子运动的规律,反而给这个实验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因为在他给通道加上了摄像头之后,发现电子居然老老实实的以粒子的状态传播,没有留下多余的痕迹,这就让人十分疑惑了,为什么在我们观察后电子就不会改变状态了呢?这就是著名的“观察者效应”,人类的观察会让量子以一种状态运动,但是人类不观察时量子的两种状态就是同时存在的。



直到今天我们也无法解释,为什么人类的观察会对量子产生影响,难道宇宙中的一切,都和我们人类的意识有关吗?在未来人类再次提升科技,研究出更加强大的显微镜,或许就可以破解这个难题,目前这个实验带来的结果还是十分惊人的,在微观世界中,存在一些我们无法解释的现象,当然也有一些理论试图解释这些现象,“弦理论”就是一个很好的理论,只不过现在我们无法证实。
597
发表于 2020-4-8 15:37:41 | 只看该作者
难道宇宙中的一切,都和我们人类的意识有关吗?
598
发表于 2020-4-8 15:38:17 | 只看该作者
这证明,有一些电子是以波的状态传播,同时穿过了两个通道,
599
发表于 2020-4-8 15:40:50 | 只看该作者
双缝实验,著名光学实验,在1807年,托马斯·杨总结出版了他的《自然哲学讲义》,里面综合整理了他在光学方面的工作,并在里面第一次描述了双缝实验:把一支蜡烛放在一张开了一个小孔的纸前面,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点光源(从一个点发出的光源)。现在在纸后面再放一张纸,不同的是第二张纸上开了两道平行的狭缝。从小孔中射出的光穿过两道狭缝投到屏幕上,就会形成一系列明、暗交替的条纹,这就是现在众人皆知的双缝干涉条纹。

在量子力学里,双缝实验(double-slit experiment)是一个测试量子物体像光或电子等等的波动性质与粒子性质的实验。双缝实验所需的基本仪器设置很简单。拿光的双缝实验来说,照射相干光束于一块内部刻出两条狭缝的不透明挡板。在挡板的后面,摆设了照相底片或某种侦测屏,用来记录通过狭缝的光波的数据。从这些数据,可以了解光束的物理性质。光束的波动性质使得通过两条狭缝的光束互相干涉,造成了显示于侦测屏的明亮条纹和黑暗条纹,这就是双缝实验著名的干涉图案。可是,实验者又发觉,光束总是以一颗颗粒子的形式抵达侦测屏。

双缝实验也可以用来检试像电子一类粒子的物理行为,虽然使用的仪器不同,都会得到类似的结果,显示出波粒二象性。
600
发表于 2020-4-8 15:41:34 | 只看该作者
理论依据
折叠量子力学
让我们考虑这一"原型的"量子力学实验。一束电子或光或其他种类的"粒子-波"通过双窄缝射到后面的屏幕去。为了确定起见,我们用光做实验。按照通常的命名法,光量子称为"光子"。光作为粒子(亦即光子)的呈现最清楚地发生在屏幕上。光以分立的定域性的能量单位到达那里,这能量按照普朗克公式E=hv恒定地和频率相关。屏幕从不会接收"半个"(或任何分数的)光子的能量。光接收是以光子单位的完全有或完全没有的现象。只有整数个光子才被观察到。

然而,光子通过缝隙时似乎产生了类波动的行为。先假定只有一条缝是开的(另一条缝被堵住)。光通过该缝后就被散开来,这是被称作光衍射的波动传播的一个特征。但是,这些对于粒子的图像仍是成立的。可以想象缝隙的边缘附近的某种影响使光子随机地偏折到两边去。当相当强的光也就是大量的光子通过缝隙时,屏幕上的照度显得非常均匀。但是如果降低光强度,则人们可断定,其亮度分布的确是由单独的斑点组成--和粒子图像相一致--是单独的光子打到屏幕上。亮度光滑的表观是由于大量的光子参与的统计效应。(为了比较起见,一个60瓦的电灯泡每一秒钟大约发射出10^20个光子!)光子在通过狭缝时的确被随机地弯折--弯折角不同则概率不同,就这样地得到了所观察到的亮度分布。

然而,当我们打开另一条缝隙时就出现了粒子图像的关键问题!假设光是来自于一个黄色的钠灯,这样它基本上具有纯粹的非混合的颜色--用技术上的术语称为单色的,也即具有确定的波长或频率。在粒子图像中,这表明所有光子具有同样的能量。此处波长约为5×10-7米。假定缝隙的宽度约为0.001毫米,而且两缝相距0.15毫米左右,屏幕大概在一米那么远。在相当强的光源照射下,我们仍然得到了规则的亮度模式。但是我们在屏幕中心附近可看到大约三毫米宽的称为干涉模式的条纹的波动形状。我们也许会期望第二个缝隙的打开会简单地把屏幕的光强加倍。如果我们考虑总的照度,这是对的。但是强度的模式的细节和单缝时完全不同。屏幕上的一些点--也就是模式在该处最亮处--照度为以前的四倍,而不仅仅是二倍。在另外的一些点--也就是模式在该处最暗处--光强为零。强度为零的点给粒子图像带来了最大的困惑。这些点是只有一条缝打开时粒子非常乐意来的地方。我们打开了另一条缝,忽然发现不知为什么光子被防止跑到那里去。我们让光子通过另一条途径时,怎么会在实际上变成它在任何一条途径都通不过呢?

折叠光的波动
在光子的情形下,如果我们取它的波长作为其"尺度"的度量,则第二条缝离开第一条缝大约有300倍"光子尺度"那么远(每一条缝大约有两个波长宽),这样当光子通过一条缝时,它怎么会知道另一条缝是否被打开呢?事实上,对于"对消"或者"加强"现象的发生,两条缝之间的距离在原则上没有受到什么限制。

当光通过缝隙时,它似乎像波动而不像粒子那样行为。这种抵消--对消干涉--是波动的一个众所周知的性质。原来两条路径的每一条分别都可让光通过,而两条同时都开放,则它们完全可能会相互抵消。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如果从一条缝隙来的一部分光和从另一条缝隙来的"同相"(也就是两个部分波的波峰同时发生,波谷也同时发生),则它们将互相加强。但是如果它们刚好"反相"(也就是一个部分波的波峰重叠到另一部分的波谷上),则它们将互相抵消。在双缝实验中,只要屏幕上到两缝隙的距离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的地方,则波峰和波峰分别在一起发生,因而是亮的。如果距离差刚好是这些值的中间,则波峰就重叠到波谷上去,该处就是暗的。关于通常宏观的经典波动同时以这种方式通过两个缝隙没有任何困惑之处。波动毕竟只是某种媒质(场)或者某种包含有无数很小点状粒子的物体的一种"扰动"。扰动可以一部分通过一条缝隙,另一部分通过另一条缝隙。但是这里的情况非常不同;每一个单独光子自身是完整的波动!在某种意义上讲,每个粒子一下通过两条缝隙并且和自身干涉!人们可将光强降得足够低使得保证任一时刻不会有多于一个光子通过缝隙的附近。对消干涉现象,因之使得两个不同途径的光子互相抵消其实现的可能性,是加在单独光子之上的某种东西。如果两个途径之中只有一个开放,则光子就通过那个途径。但是如果两者都开放,则两种可能性奇迹般地互相抵消,而发现光子不能通过任一条缝隙!

读者应该深入思考一下,这一个非同寻常事实的重要性。光的确不是有时像粒子有时像波那样行为。每一个单独粒子自身完全地以类波动方式行为;一个粒子可得到的不同选择的可能性有时会完全相互抵消!

光子是否在实际上分成了两半并各自穿过一条缝隙呢?大多数物理学对这 样的描述事物的方式持否定态度。他们坚持说,两条途径为粒子开放时,它们都对最后的效应有贡献。它们只是二中择一的途径,不应该认为粒子为了通过缝隙而被分成两半。我们可以考虑修正一下实验,把一个粒子探测器放在其中的一条缝隙,用来支持粒子不能分成两部分再分别通过两缝隙的观点。由于用它观测时,光子或任何其他种类的粒子总是作为单独整体而不是整体的一部分而出现,我们的探测器不是探测到整个光子,就是根本什么也没探测到。然而,当把探测器放在其中的一条缝隙处,使得观察者能说出光子是从哪一条缝隙通过时,屏幕上的波浪状的干涉花样就消失了。为了使干涉发生,显然必须对粒子"实际上"通过那一条缝隙"缺乏知识"。

为了得到干涉,两个不同选择都必须有贡献,有时"相加"--正如人们预料的那样相互加强到两倍--有时"相减"--这样两者会神秘地相互"抵消"掉。事实上,按照量子力学的规则,所发生的事比这些还更神秘!两种选择的确可以相加(屏幕上最亮的点),两者也的确可以相减(暗点);但它们实际上也会以另外奇怪的组合形式结合在一起,例如

"选择A"加上i乘以"选择B",

事实上任何复数都能在"不同选择的组合"中起作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14 09:54 , Processed in 0.050385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