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dffaao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药治的症状是病因的一部分,且是病因的上级部分。

[复制链接]
121
 楼主| 发表于 2020-2-6 19:27: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20-2-6 19:29 编辑

应建立免疫生理反应数学方和程式更重要的免疫病理方程。
其中免疫生理反应免疫病理反应中各种生理病理化学物质数值关系,应在免疫生理免疫病理方程中体现。
像细菌病毒清除率,或细菌病毒与免疫细胞结合率,抗原细菌病毒复制率。免疫细胞受体失活数率,变化率 ,扩散物质数离子化率,信号免疫细胞受体结合率等都应有相应的数值。有实验的也有推算的。
但是以现有人类相关免疫生理反应免疫病理反应研究基础又很难建立这种方程式。
就是如爱因斯坦杨振宁之类人类物理学家,也不太可能有能力建立这类方程而让人类生理病理研究成为名付其实的医学科学,及真正完成医学研究。
以人类医学现有实验条件是不能得到相应生理病理化学物质数值。
就算是天才如爱因斯坦杨振宁的物理学家化学家数学家也不可能建立生理病理方程式
比如发现流体酶,就不是医学实验能推导发现的


122
 楼主| 发表于 2020-2-8 15:19:33 | 只看该作者
对中医药研究一直存在极大的误解!
简单以为中药只能恢复疾病中症状的,中药是只治疗其中的气虚热之类症状。
但是又根本不能说明中药在人体的的结合点,或不能说明中药产生药理作用的结合组织结合细胞是何系统的。
且中药明显在疾病消除方面有人类医学科学药物不能替代的作用。
由于这些论中医的人基本没有药理学方面的专业学习,在论中医药治病原理方面,根本就脱离了最主要的中药应用药理的研究发现。
以至根本就不知中医药治病相关人体病理反应中,人类医学不知道病理反应部分是什么。
而中医药也正在这部分病理反应产生药理作用,是对疾病根本原因的治疗终结病因作用。
123
 楼主| 发表于 2020-2-16 15:46:22 | 只看该作者
吸附与进入

T4噬菌体先以其尾丝与大肠杆菌表面受体结合,随后尾鞘收缩,裸露出的尾轴穿入细菌外壁,把头部内储存的DNA注射到细菌体内。动物病毒也是先与细胞受体结合,以后或是靠细胞的吞噬作用进入,或是病毒包膜与细胞质膜融合后使核壳进入。植物病毒则是通过伤口侵入或通过媒介昆虫直接注入。一般情况下,病毒均须经脱壳,即脱去外被的蛋白质释放核酸,才能进行下一步复制。
124
 楼主| 发表于 2020-2-16 15:48: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20-2-16 17:01 编辑

病毒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生物学概念

病毒(英语:virus,中文旧称"滤过性病毒")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的非细胞形态,靠寄生生活的介于生命体及非生命体之间的有机物种,它既不是生物亦不是非生物,目前不把它归于五界(原核生物、原生生物、真菌、植物和动物)之中。它是由一个保护性外壳包裹的一段DNA或者RNA,借由感染的机制,这些简单的有机体可以利用宿主的细胞系统进行自我复制,但无法独立生长和复制。病毒可以感染几乎所有具有细胞结构的生命体。第一个已知的病毒是烟草花叶病毒,由马丁乌斯·贝杰林克于1899年发现并命名,迄今已有超过5000种类型的病毒得到鉴定。研究病毒的科学称为病毒学,是微生物学的一个分支。

病毒由两到三个成分组成:病毒都含有遗传物质(RNA或DNA,只由蛋白质组成的朊毒体并不属于病毒);所有的病毒也都有由蛋白质形成的衣壳,用来包裹和保护其中的遗传物质;此外,部分病毒在到达细胞表面时能够形成脂质包膜环绕在外。病毒的形态各异,从简单的螺旋形和正二十面体形到复合型结构。病毒颗粒大约是细菌大小的百分之一。病毒的起源目前尚不清楚,不同的病毒可能起源于不同的机制:部分病毒可能起源于质粒(一种环状的DNA,可以在细胞内复制并在细胞间进行转移),而其他一些则可能起源于细菌。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病毒

外文名称
Virus

遗传物质
DNA或RNA


治疗方式
干扰素、特效药

化学组成
DNA或RNA、蛋白质


非细胞生物

目录
1病毒特征
2特性介绍
3病毒分类
4历史发现
5培养检测
6化学组成
7危害
8作用价值
9新型病毒
10病毒与癌
11有关疾病进展(部分)
12对人类的重要性
折叠编辑本段病毒特征
病毒
病毒
病毒
是颗粒很小、以纳米为测量单位、结构简单、寄生性严格,以复制进行繁殖的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是比细菌还小、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在细胞中增殖的微生物。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大部分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原指一种动物来源的毒素。"virus"一词源于拉丁文。病毒能增殖、遗传和演化,因而具有生命最基本的特征,至今对它还没有公认的定义。其主要特点是:

①形体极其微小,一般都能通过细菌滤器,因此病毒原叫"滤过性病毒",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

②没有细胞构造,其主要成分仅为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故又称"分子生物";

③每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不是DNA就是RNA。

④既无产能酶系,也无蛋白质和核酸合成酶系,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成分。

⑤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

⑥在离体条件下,能以无生命的生物大分子状态存在,并长期保持其侵染活力。

⑦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

⑧有些病毒的核酸还能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并诱发潜伏性感染。

⑨还有些病毒是没有DNA或RNA的,例如朊病毒。严格来讲朊病毒不是病毒,它是亚病毒,亚病毒是类似于病毒,但是只有RNA或只有蛋白质的一种类生物,朊病毒属于只有蛋白质的那一类,它以病毒为寄主。

简单理解

病毒,是一类不具细胞结构,具有遗传、复制等生命特征的微生物。一般为球状病毒、杆状病毒和蝌蚪状病毒。

病毒同所有的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的能力,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有高度的寄生性,完全依赖宿主细胞的能量和代谢系统,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离开宿主细胞,它只是一个大化学分子,停止活动,可制成蛋白质结晶,为一个非生命体,遇到宿主细胞它会通过吸附、进入、复制、装配、释放子代病毒而显示典型的生命体特征,所以病毒是介于生物与非生物的一种原始的生命体。

病毒的分类:

从遗传物质分类NA病毒、RNA病毒、蛋白质病毒(如:朊病毒)

从病毒结构分类:真病毒(Euvirus,简称病毒)和亚病毒(Subvirus,包括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

从寄主类型分类:噬菌体(细菌病毒)、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动物病毒(如禽流感病毒、天花病毒、HIV等)[1]

从性质来分:温和病毒(例如HIV)、烈性病毒(例如狂犬病毒)。

病毒的形态

⑴球状病毒;⑵杆状病毒;⑶砖形病毒;⑷冠状病毒;⑸丝状病毒

⑹轮状病毒;⑺有包膜的球状病毒;⑻具有球状头部的病毒;⑼封于包含体内的昆虫病毒。

病毒粒的对称体制:

病毒粒的对称体制只有两种,即螺旋对称(代表烟草花叶病毒)和二十面体对称(等轴对称,代表腺病毒)。一些结构较复杂的病毒,实质上是上述两种对称相结合的结果,故称作复合对称(代表T偶数噬菌体)

病毒的大小

多数病毒直径在100nm(20~200nm),较大的病毒直径为300-450纳米(nm),较小的病毒直径仅为18-22纳米

病毒的组成

病毒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外壳组成。由于病毒是一类非细胞生物体,故单个病毒个体不能称作"单细胞",这样就产生了病毒粒或病毒体(virion)。病毒粒有时也称病毒颗粒或病毒粒子(virus particle),专指成熟的、结构完整的和有感染性的单个病毒。核酸位于它的中心,称为核心(core)或基因组(genome),蛋白质包围在核心周围,形成了衣壳(capsid).衣壳是病毒粒的主要支架结构和抗原成分,有保护核酸等作用。衣壳是由许多在电镜下可辨别的形态学亚单位(subunit)--衣壳粒(capsomere)所构成。核心和衣壳合称核心壳(nucleocapsid)。有些较复杂的病毒,(一般为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其核心壳外还被一层含蛋白质或糖蛋白(glycoprotein)的类脂双层膜覆盖着,这层膜称为包膜(envelope)。包膜中的类脂来自宿主细胞膜。有的包膜上还长有刺突(spike)等附属物。包膜的有无及其性质与该病毒的宿主专一性和侵入等功能有关。昆虫病毒中有1类多角体病毒,其核壳被蛋白晶体所包被,形成多角形包涵体。

病毒的复制过程叫做复制周期。其大致可分为连续的五个阶段:吸附、侵入、增殖、成熟(装配)、裂解(释放)。

病毒的结构

1.病毒的基本结构

有核心和衣壳,二者形成核衣壳。核心位于病毒体的中心,为

核酸,为病毒的复制、遗传和变异提供遗传信息;衣壳是包围在核酸外面的蛋白质外壳。

衣壳的功能:①具有抗原性;②保护核酸;③介导病毒与宿主细胞结合。

2.病毒的辅助结构

有些病毒核衣壳外还有一层脂蛋白双层膜状结构,是病毒以出芽方式释放,穿过宿主细胞膜或核膜时获得的,称之为包膜。在包膜表面有病毒编码的糖蛋白,镶嵌成钉状突起,称为刺突。有包膜病毒对有机溶剂敏感。

包膜功能:①保护核衣壳;②促进病毒与宿主细胞的吸附;③具有抗原性。

病毒出现假说:

1.蛋白质、核酸遗失说:
病毒结构
病毒结构

大生物(此处大生物意思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区别于病毒的非细胞结构生物)由于细胞脱落和破裂,导致游离的蛋白质和DNA、RNA的出现,在某种情况下,这些蛋白质由于化学作用形成了一个内部可容纳小分子的结构,里面裹着DNA或者RNA,甚至单独的蛋白质和单独的DNA、RNA游离。

2.生命起源说:

病毒是最原始的生命体,早在没有细胞之前就有病毒存在,那时的病毒还只限于蛋白质和核酸,没有表现出病毒的寄生特征,当细胞体生物出现之后,个别这种蛋白质和核酸或他们的复合体表现出寄生性。

折叠编辑本段特性介绍
病毒性质的两重性;

一、病毒生命形式的两重性

1.病毒存在的两重性 病毒的生命活动很特殊,对细胞有绝对的依存性。其存在形式有二:一是细胞外形式,一是细胞内形式。存在于细胞外环境时,则不显复制活性,但保持感染活性,是病毒体或病毒颗粒形式。进入细胞内则解体释放出核酸分子(DNA或RNA),借细胞内环境的条件以独特的生命活动体系进行复制,是为核酸分子形式。

⒉病毒的结晶性与非结晶性 病毒可提纯为结晶体。我们知道结晶体是一个化学概念,是很多无机化合物存在的一种形式,我们可以认为某些病毒有化学结晶型和生命活动型的两种形式。

3.颗粒形式与基因形式 病毒以颗粒形式存在于细胞之外,此时,只具感染性。一旦感染细胞病毒解体而释放出核酸基因组,然后才能进行复制和增殖,并产生新的子代病毒。有的病毒基因组整合于细胞基因组,随细胞的繁殖而增殖,此时病毒即以基因形式增殖,而不是以颗粒形式增殖,这是病毒潜伏感染的一种方式。

二、病毒结构和功能的两重性

1.标准病毒与缺陷病毒在病毒的增殖过程中,由于其基因组因某种微环境因素的影响或转录过程的错误而发生突变,以致有装配不全的病毒颗粒产生,称为缺陷病毒,产生缺陷病毒的原亲代病毒,则称为标准病毒,缺陷病毒颗粒有干扰标准病毒繁殖的作用。

2.假病毒与真病毒一种细胞有两种病毒同时感染的情况,在增殖过程中,一种病毒可以穿上本身的外壳,这就是真病毒,是这种病毒的应有"面目";如果一种病毒的核酸被以另一病毒外壳来编码,则称为假病毒,此时一种病毒的本来性质,被另一种病毒的性质所掩盖。

3.杂种病毒和纯种病毒两种病毒混合感染时,除了出现假型病毒外,还有可能出现病毒核酸重组的情况,即一种病毒颗粒之中,可含有两种病毒的遗传物质,此可称为杂种病毒,这是病毒学中一个相当常见的现象。

三、病毒病理学的两重性

1.病毒的致病性和非致病性关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问题,是同宿主细胞相对而言的,在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和机体水平,可能有不同的含义。在细胞水平有细胞病变作用,但在机体水平可能并不显示临床症状,此可称为亚临床感染或不显感染。

2.病毒感染的急性和慢性 病毒感染所致的临床症状有急、慢之分,有的病毒一般只表现急性感染而很少表现慢性感染;有的则既有急性过程,也有慢性过程。

对病毒的概念可以是:病毒是代谢上无活性,有感染性,而不一定有致病性的因子,他们小于细胞,但大于大多数大分子,他们无例外地在生活细胞内繁殖,他们含有一个蛋白质或脂蛋白外壳和一种核酸,DNA或RNA,甚至只含有核酸而没有蛋白质,或只有蛋白质而没有核酸,它们作为大分子似乎太复杂,作为生物体它们的生理和复制方式又千姿百态。Lwoff在"病毒的概念"一文中强调病毒的特殊性时指出,"病毒应该就是病毒,因为它们是病毒"。

125
 楼主| 发表于 2020-2-16 16:12:53 | 只看该作者
动物病毒也是先与细胞受体结合,以后或是靠细胞的吞噬作用进入,
126
 楼主| 发表于 2020-2-16 16:14:26 | 只看该作者
如此大量的病毒基因片段在人类基因组中可能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虽然这其中还有大量未知的东西需要我们去挖掘,不过毋庸置疑的是,没有这些病毒基因片段,人类细胞将无法正常工作。
127
 楼主| 发表于 2020-2-16 16:18:17 | 只看该作者
宿主细胞对病毒感染的反应有4种:无明显反应、细胞死亡、细胞增生后死亡和细胞转化。例如,副粘病毒SV5在细胞培养中产生大量病毒而不引起明显反应。多数病毒感染敏感细胞时,由于抑制了细胞核酸和蛋白质合成而引起细胞死亡。痘病毒感染时,先刺激细胞多次分裂然后死亡,造成痘疱病灶。DNA病毒和RNA肿瘤病毒则引起细胞转化。

有些动物病毒于感染宿主细胞后,在胞核或细胞质内形成具有特殊染色特性的内含物,称为包涵体,如痘病毒的细胞质内包涵体和疱疹病毒的胞核内包涵体。这些包涵体有的是由未成熟或成熟的病毒粒构成,有的是宿主细胞的反应产物,有的是两者的混合物。有些昆虫病毒的病毒粒包埋在蛋白基质中,形成包涵体如核型多角体病毒。

脊椎动物细胞感染病毒后的另一种反应是产生干扰素。干扰素是一种动物细胞编码的蛋白,其基因平常处于不活动状态,于病毒感染或经双链RNA诱导后活化。干扰素有广谱的抗病毒作用,但并不直接作用于病毒,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与细胞膜结合,激活具有抗病毒作用的3种酶,阻断了病毒mRNA的翻译。干扰素在防止病毒扩散和疾病恢复中有一定作用,并有可能成为一种抗病毒药物。
128
 楼主| 发表于 2020-2-16 16:20:38 | 只看该作者
病毒与癌
第一个发现癌的人弗朗西斯·佩顿·劳斯

弗朗西斯·佩顿·劳斯(Francis Peyton Rous)1879年10月5日出生于美国,是纽约市洛克菲勒研究所的内科医生和病毒学家。

劳斯医生毕业于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1911年1月21日,弗朗西斯·佩顿·劳斯发表了一份报告:癌性肿瘤是病毒所致。这一提法在医学史上是首次。因为还没有证据表明癌症对人或动物有传染性。劳斯也成为发现这种"肿瘤病毒"的第一人,因为这种病毒最先是在那只被劳斯接诊的鸡身上发现的,所以病毒被命名为"劳斯鸡肉瘤病毒"。1966年,已经87岁高龄的劳斯在距离发现这种病毒55年之后,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种病毒的发现与劳斯积极的工作是分不开的,多年来,劳斯一直在积极地进行着研究工作,事实上,直到他过90岁生日时为止,他一直都在工作。

折叠编辑本段有关疾病进展(部分)
折叠艾滋病(获得性人体免疫缺陷)
功能性治愈艾滋婴儿病毒

美国研究人员3日报告说,他们通过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实现了首次"功能性治愈"艾滋病病毒婴儿感染者。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儿童医疗中心、密西西比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3日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2013年逆转录病毒与机会性感染大会"上报告说,他们在两年前选取一名通过母婴传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女婴为治疗对象。在该婴儿出生30小时后,研究人员对其进行组合式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检测证明,经过治疗该女婴血液中艾滋病病毒的数量明显递减,在其出生29天后,体内的艾滋病病毒已经检测不到。研究人员在随后18个月内继续对她进行抗逆转录治疗,并在停止治疗10个月后发现,其体内的艾滋病病毒抗体仍为阴性,常规血液检测中未发现艾滋病病毒存在。

研究人员说:"对新生儿进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可以阻止体内藏匿的艾滋病病毒感染宿主细胞,该疗法能够清除、抑制该病毒,在非终身治疗的情况下实现'功能性治愈'。"

"功能性治愈"是指感染者体内的艾滋病病毒被完全抑制,机体免疫功能正常,即便不接受治疗,用常规方法也难以在患儿血液中检测出病毒。

研究人员表示,根除艾滋病病毒,即"根本性治愈"艾滋病当前难以实现。针对艾滋病病毒婴儿感染者的药物治疗,一般开始于其出生后3到4个月之间,因此尽早、准确进行抗逆转录治疗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婴儿意义重大。

折叠埃博拉
抗击埃博拉病毒中国站在最前头

自2015年4月西非出现埃博拉疫情以来,中国政府已先后向疫区国家提供了四轮援助,从医用物资等紧急人道主义救援到防病治病和协助构建公共卫生安全体系,中国的援助既救急,又致力于提升非洲国家应对危机和国家治理的能力,可谓标本兼治。中国政府对非洲疫区国家力度空前的援助,以实际行动再次表明中国对非交往的坦诚,展示出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

折叠编辑本段对人类的重要性
在地球上,病毒的数量大的惊人,把一个普通玻璃杯中装满海水,你大约就握着上百亿个病毒,而整个大海里面病毒的数量更是达到了10的30次方。不过我们并不用担心,在这个病毒的"海洋"里,能对人类造成危害的仅占极小一部分。

病毒在特定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生命特征,但自己却无法完成任何生命过程,它们不能代谢养料,不能产生能量,也不能作为其他生物的食物。对于病毒本身来说,它们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感染宿主,然后利用宿主细胞的资源不断地扩增自己的数量,彻头彻尾就是一群"懒惰的"寄生物。不过,我们却绝对不能忽视它们的存在。因为对于大自然来说,这群"懒惰"的寄生物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们是生命进化的推动者,同时也是整个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支撑者。

在病毒的"海洋"中,人类能够保持健康要归功于我们拥有一个完善的防卫系统,它不断地监视和清除来袭的病毒等病原体,如果这个系统出现问题,人体就会变得弱不禁风,这个防卫系统就是免疫系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人体后会破坏免疫系统,在免疫系统崩溃后,任何一个普通的感染对人体来说都是致命的。所以,艾滋病的危险性不在于HIV本身,而是感染HIV后的各种机会性感染所带来的并发症。在生命起源的初期免疫系统还没有完善地建立起来,免疫系统的进化是整个生命系统进化的重要基础,而免疫系统的进化则是在病毒等各种病原体的刺激下完成的。

在现代测序技术的发展下,人类基因组已经得到破译,科学家惊奇地发现,在人类的基因组中竟然有高达10万条片段来自病毒,这些病毒基因片段占据了人类基因组的8%,而编码人类细胞所有蛋白质的序列仅占据了基因组的1.2%-1.5%。如此大量的病毒基因片段在人类基因组中可能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虽然这其中还有大量未知的东西需要我们去挖掘,不过毋庸置疑的是,没有这些病毒基因片段,人类细胞将无法正常工作。

病毒在生态系统的平衡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海洋里,每秒钟大约会发生10的23次方次病毒感染,这些感染是导致海洋生物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无论是小虾还是鲸鱼,都难逃病毒的攻击,它们在死后所释放出的内容物会成为其他生物的养料。除了动植物,细菌也是病毒感染的重要目标。据估计,病毒每天会杀死海洋中几乎半数的细菌,释放出数十亿吨碳供其他生命体使用,这个过程也是大自然碳循环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如果海洋中没有病毒,物质循环中就缺失了一个重要的链条,许多生命将难以得到生长繁衍的机会。

另外,海洋中还生活着大量的聚球藻,它们承担了地球上约1/4的光合作用,为地球制造大量的氧气。科学家发现在这种藻类里,编码进行光合作用蛋白质的基因中有一些来自于病毒。而据科学家估计,地球上10%的光合作用都有病毒基因编码的蛋白参与。除此之外,地球上的藻类和细菌在维持地球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平衡上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控制它们的数量,病毒也在间接地影响着气候。

对于我们自身来说,病毒所发挥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在我们的肠道里大约栖居着超过10万亿个细菌,它们构成了人们常说的肠道菌群。这些细菌对人体的健康非常重要,它们不但帮助人体消化食物,参与能量代谢,还影响着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而有研究表明,人类肠道里病毒的数量比细菌还要多,它们除了帮助人类控制肠道菌群的平衡,可能也具有直接的益生作用。比如,最近就有研究发现小鼠肠道内的诺如病毒能帮助小鼠修复受损的肠道粘膜和维持肠道粘膜正常的免疫功能。另外,一些温和的病毒,比如鼻病毒,还能够锻炼我们的免疫系统不对轻微的刺激产生反应,从而减少过敏反应。

我们时时刻刻和病毒生活在一起,它们在带来疾病的同时也在协助生命的维系,随着研究的深入,相信我们对病毒会有更为深刻的认识。[4]
129
 楼主| 发表于 2020-2-16 17:08:26 | 只看该作者
冠状病毒的结构

冠状病毒是一类具有包膜的单链RNA病毒,这意味着它们的基因组由一条单链RNA(而不是DNA)组成,而每个病毒颗粒还被包裹在一层蛋白质“包膜”中。所有病毒基本上都在做同样的事情——入侵细胞,控制细胞中的一些成分用于实现自身的复制,随后新的病毒从细胞中逃逸并感染其他细胞。

但是,细胞中修复DNA复制错误的机制并不会修复病毒RNA,因此RNA病毒基因的复制过程经常出错。

在所有RNA病毒中,冠状病毒的基因组最长——由3万个碱基组成,病毒在复制时需要的碱基也就越多,出错的机率就会更大。因此,这些冠状病毒极易变异。

由于基因组的频繁变异,冠状病毒可能会获得一些新的特性,如能感染宿主一些新的细胞类型,甚至获得感染新物种的能力。

冠状病毒颗粒包含4种结构蛋白,分别是核衣壳蛋白、包膜蛋白、膜蛋白和刺突蛋白。核衣壳是包裹病毒遗传物质的核心结构,它被包裹在由包膜蛋白和膜蛋白组成的球体中。而刺突蛋白形成了病毒表面的棍棒状突起结构。

冠状病毒正是因为这些形态类似于树冠或日冕的突起而得名。这些突起结构与宿主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决定了病毒可以感染的细胞类型以及能够入侵的物种范围。

引起感冒的冠状病毒主要感染人类的上呼吸道,如鼻子和喉咙。而可能致命的冠状病毒则能感染人体的下呼吸道,如肺部细胞,大量复制并造成感染,引发肺炎。

研究人员发现,SARS病毒能与一种ACE2受体结合,而MERS病毒与另一种DPP4受体结合,这两种受体在肺部细胞表面等地方均有发现。

这两种受体在组织和器官中分布的差异,或许能解释这两种疾病的不同之处。例如,MERS比SARS的致死率更高,并且会导致更明显的胃肠道综合症,但MERS病毒的传染性并不强,这也可能与其感染的受体特征有关。
130
 楼主| 发表于 2020-2-16 17:09:02 | 只看该作者
爱丁堡大学的病毒学家Christine Tait-Burkard说:“DPP4受体大量存在于支气管下部的细胞中,而人类的气道非常擅长滤除病原体。因此只有大量MERS病毒进入人体,才有可能使病毒到达肺部,感染人类。这也意味着人体需要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病毒环境中(病毒才可以到达肺部),这也是与骆驼密切接触的人感染MERS病毒的原因。”

相反,由于病原体在上呼吸道可以更容易地进出人体,因此在上呼吸道复制的病毒更具感染性。“病毒在不同温度下的复制能力也是重要影响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15 18:38 , Processed in 0.049527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