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865|回复: 5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融合观——中西医融合观之三——李同宪(网名:中西医融合观)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20-7-7 10:2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0-7-7 02:30 编辑

       周永学的评论

      百年来中医药理论没有重大创新发展的原因很多,关键还是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升华成理论这个环节做的不够。回顾中医药发展历史,重大理论创新都是源自临床经验的总结升华,比如六经辨证、金元四大家学说、温病学等无不例外。所以总结临床经验,寻找病因病机,归纳治病规律,逐步升华成理论体系就可实现理论突破。理论源自实践,实践是创新之源。用所谓科学的方法研究中医药作为一种探索方法也是必要的,但几十年的实验研究仍无标志性的中医药发展成果,说明这不是发展中医药的唯一途径。我们还是要像李老师这样从临床做起,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善于总结,精于升华,就一定会取得突破的。

         您站的角度不同,看问题不像我们思想禁锢保守。学术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样才会发展
        
2
发表于 2020-9-24 06:4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乱才能大治。中国必然会领跑全世界,也就是这几十年的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3
发表于 2020-10-8 08:4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写书是为了追求真理。谁爱看谁看,我不针对某些人写书。
4
发表于 2020-10-8 15:27:0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教授 :祖国医药的确是中华民族繁衍祛病的宝库!近百年来,由于民族虚无主义甚行,加之西方文化的殖民,中医药的生存发展受到了伤害,我辈在校多少接受了中医药理论的教育,当然很浅简。近年来,有幸看到你二位的大作,其内容极丰富,谋篇布局独出心裁,如无数十年的研究和积累,要达到此水准是不可能的!由于与现代中医书藉所载的理论逻辑,有很多不同,要求普陀大众真正的认同当然是有难度的,也是需要时间的。此刻,我回想起二位在校期间处事的勇敢与坚韧的性格,在学术上半亇多世纪的奋斗与跋涉,这是一种坚持理论信念所必需的品格!你们的理论我很震撼,翻阅了你俩的著作令我相信历史会接受你们理论,祖国医学会迎来新生!走自己的路吧,作为老同学老战友真心希望你们成功!
5
发表于 2020-11-3 17:39:16 | 显示全部楼层
疫情结束之后,中医界举办“中医核心基本理论探源”的专题会议,这是我看到的第一个中医学术界的动向。
中华医药博大精深,经典有效。可在数千年的传承过程中,随着语境的变化,语意的变迁,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瑰宝在现代语言体系下变得异常艰涩难懂,不同的解读则带来了多种截然不同的效果。比如阴阳、五行、气、经络等,在脱离古代语境词意后,就变得非常的形而上学和抽象。一度鱼目混杂,引发部分人对整个中医理论体系的质疑和曲解。
      中医核心基本理论探源工程的目的:分别就中医学核心基本理论关键问题,如阴阳、五行、气、经络、运气、脏腑等展开讨论和多学科碰撞。吸收现代科学前沿成果及现代语言解读等研究,对其进行一系列既溯源又加以现代阐释的工作,其意义将对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做出了贡献,旨在探讨中医核心基本理论的源流与内涵。
       我们用了50年研究中西医的关系,近20多年来出版了四本书:《伤寒论现代解读》《中西医融合观》《中西医融合观续》《融合观  中西医融合观之三》,从哲学层次、基础理论层次、临床辨证论治层次,把中医理论整体进行了现代哲学、西方医学的语言阐释,解读与现代社会沟通,与中医核心基本理论探源工程不谋而合。但是我们的工作不为人知,人轻言微,不能得到领导和学术界上层的重视与认可。不知道你有没有办法帮助我们,把我们的书送达相关的领导部门。谢谢。


6
发表于 2021-9-7 11: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西医融合观之三      融合观
         新华书店,正版保证,关注店铺成为会员可享店铺专属优惠,团购客户请咨询在线客服!
          李同宪 著
7
发表于 2021-9-9 09:50:5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改革了,自费出书,不仅要给出版社交费,而且出版的书让你自己销售,书店都不给买,卖的人少,没有效益。但是为了发展中医,两头赔我认了。
      不仅如此,印刷厂印刷我的书,不给我写印数,我也不知道他们究竟印了多少。现在网上,也有我的盗版书,很多人买的是盗版,我也没有办法。所以出书是赔本儿买卖。出版社,书商、盗版者都获利了。
                  《伤寒论现代解读》出版了20年了。明年出版《金匮要略现代解读》,《温病条辨现代解读》正在撰写之中,预计2025年出版。无论我解读的是否正确、到位,四大经典中的三部临床经典著作能够与读者见面,也是一件快事。
          中医现代话指日可待。
8
发表于 2021-11-4 11:3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陕西中医药大学   张登本教授今天的帖子
       李学长好!您对《内经》《金匮》肺胀病的理解和把握很到位,用慢阻肺、间质性肺炎、肺不张、肺纤维化、肺硬化等病症的相关临床表现予以解答,能够较为合理地表达肺胀这一古病名的现代内涵,这就从临床实用的角度,予以中医、西医合理地对接(结合),虽然还有“接茬”的痕迹,但是不生硬、不勉强,让中医、西医都能接受。
9
发表于 2021-11-18 18: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伤寒杂病论》是我国最早的临床诊疗专书。据统计,截至2002年研究《伤寒杂病论》而出版的书就近2000种。而运用现代西医系统的、逐条逐条的进行解读者,只有2003年出版的《伤寒论现代解读》这本书。这本书出版之后,本来想写《金匮要略现代解读》,我把《金匮要略》通读一遍之后发现,必须首先解读脏象经络这个世界性难题,如同老虎吃天。经过反复通读,发现气血津液与西医的内环境具有比较大的重叠。这个“发现”来源于《伤寒论现代解读》中水电解质紊乱失盐失水与气血津液的关系,《金匮要略》中的水湿痰饮乃气血津液“化失其正”而致(景岳全书•痰饮)。于是撰写、出版了《中西医融合观续---气血津液与内环境的融合》,之后再出版了《融合观》解决了哲学层次、基础理论层次、临床层次的中西医融合,在这些工作完成之后,破解了《金匮要略》现代解读的各个拦路虎,才有了《金匮要略现代解读》。现在出版的《伤寒杂病论现代解读》是《金匮要略现代解读》与《伤寒论现代解读》第二版的合订本,是中西医融合观系列丛书的第五本。二书的关系密切,现在放到一本书里,便于相互联系、互参。中西医沟通是个世界难题,我没有走“科学实验”研究的路,也没有走脱离临床实践运用训诂、考证的方法从资料到资料研究的方法,而把中医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从临床实际需要出发,一个证一个证、一个概念一个概念,一条一条,进行中西医对照、研究。

      我只是把最基础、最典型的证,中医理论中重要节点上的证,作出最浅显的解释、沟通。中医的病机与西医的病理学机制、中药的四气五味及其方剂的机理与西医药理作用之间的关系,几乎没有涉及,特别是复杂的方剂没有办法与西医的药理研究结果相沟通。证态体系能不能为上面2个问题的解决提示途径与思路,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中西医融合观系列丛书第五本《伤寒杂病论现代解读》包括:导论、《伤寒论现代解读》第二版与《金匮要略现代解读》第一版。即将出版,在此声明一下过程。

10
发表于 2021-11-20 16:5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圆周率)是一个无理数,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这个无理数太重要了,有了这个无理数,我们取圆周率的近似值,就能将圆周和直径进行换算。
      象态,证态就是这个无理数的近似值。能夠满足临床需要就行了,不必要完全通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15 13:22 , Processed in 0.05449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