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连载】第1讲(3-5):临床运用方剂需要注意德问题《方剂心得十讲(焦树德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4-26 12:43: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3.运用前人成方要随证加减灵活变化

在临床上运用前人的方剂时还应根据具体证情随证加减灵活变化。有人主张方不在多贵乎加减得法。我们在选用前人方剂时绝不可生搬硬套原方照抄。当然病情证候非常符合原方主治时也可以使用原方剂但药物的剂量也常常因人、因时、因地等情况的不同而有所调整。所以说绝对地照搬用原方的情况临床上是很少的多需要随证变化。例如有一位女病人在两乳房下方沿第六、七肋走行方向生有两个像倒放的牛特角样条状硬块已有10多年。经辨证认为是由于肝气郁滞气痰凝结久病入血气、痰、血互相积结而成。我根据疏肝行气、消痰散结的治则选用了柴胡疏肝散的柴胡、香附、柯壳行气疏肝又加入生石决明滋肝阴、潜肝阳以助调肝行气之力。为了加强行气作用而比原方加重了香附和机壳的用量考虑到病人素有高血压病恐柴胡的升阳作用对高血压不利故第二诊后改用郁金而不用柴胡。为了增强化痰作用改原方的陈皮为化橘红原方为7味药选用了4。为了深人一步消散痰结又加入白芥子辛通走散行气路痰消皮里膜外之痰结。为消除肿块除用了行气消痰之品外又把具有解郁柔肝、软坚散结、消痰核作用的消療丸方牡蛎、玄参、贝母结合进来以加强消除肿块的作用。因久病入血气、痰、血互相积结非用活血散瘀之品不能促其消散。故于第二诊时加入丹参、灸山甲活血散瘀、化瘦消积。又考虑病已10余年不但需要药力集中而且需要药力持久故另外加服了白金丸白硝祛湿消痰郁金解郁舒肝兼能散瘀消恶血每日2次每次1.5g。这样本例的处方实际上是柴胡疏肝散、消療丸、白金丸三方的随证加减。在药量上也因人、因证而异进行了调整。共进18硬块完全消失10年追访一直未再复发。

4.方剂加减变化要有方法

前人在方剂加减变化方面积有丰富经验可供我们学习应用。兹将前人在方剂加减变化方面的经验和方法结合个天体会归纳为以下7种方法以供参考。

(1)即在原方中加一二味药或是加重原方中一二味药的用量。

(2)即在原方中减去一二味药物或是减轻原方中一二味药物的用量。

加、减二法中有药味的加减有药量的加减。有时药味虽没有加减但药量有了轻重的不同则方意、功用已完全不同需要注意。

(3):“如裁衣即在原方中裁去目前不需要的部分药物。

(4):“亦称即是在保留原方主要药物的基础上再把其它方剂中功效最突出或配伍最巧妙的部分采摘过来。

(5)穿就是把所需要的两三个或四五个药方的主要部分有主次、轻重地穿插起来成为一方。例如我自拟的麻杏二三汤就是把麻黄汤中的麻黄、杏仁两味采过来再与二陈汤、三子养亲汤穿起来一般常减去白芥子、甘草老年人仍用白芥子而成一张治疗咳嗽常用而且有效的方剂。

(6):“就是根据治则要求把两个或三个、四个药方合并成一方有轻重主次地结合起来应用。例如我常用来治疗顽固难愈的胃腕痛而自拟的三合汤、四合汤。

(7):“既是方法也是要求。上述的加、减、裁、采、穿、合有时可以单独使用有时要配合应用。这就需要灵活运用切忌死板。对所选用的方剂经过加减或采裁穿合的变化后还要注意力争达到。也就是把经过变化的药方除再次与证候、治法、人、地、时等多种情况进行分析、核对无误外还要仔细分析药方中各药的组织配伍和药力比重、用量轻重、先煎后下及炙、包、研、炒等是否合适各药之间以及与证候、治法之间是否有着有机的联系能否达到发挥其最大的治疗特长并纠正原方药的所短等等使药方比原方更符合治疗的要求。前人曾用出神入化来赞誉这些经过变化而取得良效的方剂。有些著名的方剂往往就是经由这一的过程创制出来的例如我们常用的补中益气汤、阳和汤、生化汤等名方。如果我们借用化学名词的概念来帮助理解的话,“也就是要求把方剂的药物组成、配伍、变化与证候、治法等化合成一个整体而不是把一些药物彼此孤立地混合在一起。

另外中医用药除了汤剂以外还有许多剂型如丸、散、膏、丹、酒等等。由于证情的变化需要改变剂型时处方时应适当增减药物用量。例如生石决明、生路石、生石膏一类质重的药物在汤剂中往往用量较重如将原方由汤剂改为丸散剂时则可适当减轻其用量。

5.吸收经方、时方、土单验方等的长处

经方一般指《黄帝内经》、《伤寒论》、《金质要略》等中医经典著作中所记载的药方。这些方剂有很多优点如药味较少组织严谨义理精深主、辅、佐、使和大、小、缓、急、奇、偶、复等区分明确对药物的炮炙煎服、分量轻重、加减出入等都考虑得比较周到,“统一治证明确有是证必用是方用其方必守其法易一病即易一方甚至方中药味相同而用量不同则立方之理已不相同治证也随之不同方名也随之改变等等。所以至今经方在临床上仍被广泛应用。

时方是在经方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时方中主、辅、佐、使的组织组方立意的宗旨药量轻重的权衡配伍变化的须、使、畏、反炮灸煎服的宜忌等都体现着中医理论的深邐变化所以必须十分熟悉中医理论包括历代名医的高论才能善用时方。时方中有许多方剂不但发展了经方的组方、治证、变化等原则和精神而且还弥补了经方的不足。例如刘河间的防风通圣散李东垣的补中益气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紫雪散、至宝丹、苏合香丸《韩氏医通》的三子养亲汤《温病条辨》的安宫牛黄丸、银翘散、增液承气汤《医林改错》的补阳还五汤、低逐瘀汤等等都是疗效可靠、大家常用的著名时方。

经方是时方的基础和楷模时方是经方的发展与补充那种把经方与时方对立起来的观点是不对的。

土单验方则是指流传在民间和收载于方书中的或一些医家的秘方、经验方以及草药、单味药方而言也有的是师徒、父子之间口传亲授的特效方。这些方子中相当一些具有简、便、验、廉等优点并且有的配伍精当能启发人的思路增长学识。

在运用上述几种方剂时要避免偏执。有的人喜用补方则凡病皆补喜用攻方则动辑即攻喜用凉药者动笔即寒凉喜用热药者动笔即温热爱用经方者则认讽用时方为叛道离经喜用时方者则褒贬用经方者为因循守旧、固执不前等等。这些偏执的做法和思想不利于我们学习与发展中医药学。临床用药必须根据病情需要应补则补应泻则泻应热则热应凉则凉用经方比较合适则用经方适用时方者则采用时方能用土单验方者则用土单验方。需要把三者经方、时方、土单验方有机地结合起来灵活运用。总之不可刻板偏执而是要取众家之长灵活化裁以提高疗效。正如明代医家李楼在《医学入门》中引李东垣之语说:“善用方者不执方而未尝不本于方也。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1-4-26 13:37:05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中医毕业生学了教材,还必须要跟师?就是因为中医教材只有基础知识,没有涵盖中医临床中一些真实的思维过程,这就使得中医的临床思维成了“隐形知识”,只有临床老师教了,或者跟师抄方自己领悟才能掌握。焦树德老先生,通过讲实际应用方剂中的几个方法策略,将中医临证的隐形知识中很重要的一块,讲出来了。这些东西,是学校教材没有,而要成为好中医又必须懂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1-4-26 13:59:30 | 只看该作者
理法方药,丝丝入扣,缺一不可,焦树德老先生方药运用很多临床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中医诊断需在望闻问切上下功夫,治疗就要在理法方药上下功夫,经验总结在病案上下功夫,中医辩证论治思维就只有在每一次诊疗具体提现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4-29 22:10 , Processed in 0.05240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