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焦树德.用药心得十讲】巴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5-16 20:15: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巴豆味辛性热有毒,泻寒积,逐痰癖,为峻泻猛剂。用于肠胃中有寒痰积聚、食积胀满、腹中有痞癖癥结等,须用泻法从大便消除者。
  内服时,多用巴豆霜(巴豆经过制作而去油者)加入丸、散剂中应用。每次0.06 ~0.25g即可,不可多服。如服巴豆霜后泻肚不止,赶紧服冷稀粥或饮冷开水可得缓解。注意此时不要喝热粥或热水,越喝热的越助泻力。
  巴豆除泻下作用外,还有消除腹中癥结积块的作用。我曾用巴豆霜1.5~2.5g,加入黄连24g、厚朴18g、吴茱萸9g、泽泻9g、白术9g、枳实12g、黄芩9g、茵陈9g、干姜4.5g、砂仁6g、党参9g、茯苓9g、川乌9g、川椒9g、桃仁9g、红花9g、香附12g、三棱9g、莪术9g、皂角刺3g、生牡蛎12g、炙穿山甲6g、昆布 12g、乌贼骨6g、山楂核9g、桂枝9g 的细末中研匀,炼蜜为丸,每丸3g,每日服2次,每次半丸至二丸(以大便微泄为度),温开水送下,治疗早期肝硬化的肝脾肿大,从几个病例来看,对肝大有一定的效果。有的服一料即可见效,有的须服三四料才见效。巴豆霜的量及其他药物均可随症增减。因治疗例数太少,仅供参考。
  巴豆霜是用量很小即可致泻的泻下药,并有消疳化积的作用,所以小儿科的丸散中常用之,市售的保赤散等儿科中成药中,都含有巴豆霜。
  巴豆(去壳)配胡桃仁、大风子、水银等,捣如泥膏状,外擦,可治疥疮。注意巴豆有毒,摸过巴豆的手,不可揉眼,误揉之,可使眼睑肿胀。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21-5-16 20:22: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医小陈 于 2021-5-16 20:28 编辑

        巴豆
   本品为大戟科植物巴豆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堆置2~3天,摊开,干燥。
  【炮制】生巴豆 去皮取净仁。
  【性味与归经】辛,热;有大毒。归胃、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外用蚀疮。用于恶疮疥癣,疣痣。
  【用法与用量】外用适量,研末涂患处,或捣烂以纱布包擦患处。
  【注意】孕妇禁用;不宜与牵牛子同用。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巴豆霜
        本品为巴豆的炮制加工品。  
      【炮制】取巴豆仁,照制霜法(通则0213)制霜,或取仁碾细后,照〔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测定脂肪油含量,加适量的淀粉,使脂肪油含量符合规定,混匀,即得。  
      【性状】本品为粒度均匀、疏松的淡黄色粉末,显油性。  
      【性味与归经】辛,热;有大毒。归胃、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峻下冷积,逐水退肿,豁痰利咽;外用蚀疮。用于寒积便秘,乳食停滞,腹水臌胀,二便不通,喉风,喉痹;外治痈肿脓成不溃,疥癣恶疮,疣痣。  
      【用法与用量】0.1~0.3g,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  
      【注意】孕妇禁用;不宜与牵牛子同用。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2020药典             
        巴豆制霜——本草中华







3
发表于 2021-5-16 21:00:55 | 只看该作者
巴豆是温下之剧药,我从来没有用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3 21:26 , Processed in 0.04902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