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药防治肺结核病的脏腑传变和纠正抗痨不良反应有良好作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5-21 16:01: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肺结核在中医上讲属于“肺痨”病的范畴。肺结核临床表现多样,全身症状较重,病情复杂多变,可涉及全身多个脏器,但是病程发展、脏腑之间的传变还是有一定规律的。

刚得病时,只是有干咳、午后手足心发热或少量夜间出汗、口干、皮肤发烫等表现,这是初期的肺阴耗伤、肺阴虚证。往后病情加重又出现了咳血、五心烦热、盗汗量多、性情变急躁、或有胸胁挚痛等,这是病情延续加重的阴虚火旺证,肺阴虚加重损及肾阴,并出现了热象,这是病的中期,发生了第一个传变。

随着病程较久、体质的下降,阴损过度,阴伤气耗,病及脾胃,也就是肺金伤及脾土,“子盗母气”,肺脾两虚,肺脾同病,出现咳嗽无力、全身乏力、白天夜间均出汗、食欲差、精神差、大便溏等,与就是在以前的结核病表现中又多出现了脾虚乏力的表现,这是传变之二,到了病程的中后期。

进一步发展,又增加了咳逆喘促、呼吸困难、脸肿腿肿、心慌、怕冷、大便五更泻、身体明显加速消瘦虚弱等,这是肺脾同病进一步向下伤及肾阳,肺脾肾三脏俱亏,不仅“子盗母气”,并且“母病及子”、“母子同病”,这是传变三,传变至此,病已属晚期,病情重,预后多凶险。

怎样才能尽快控制住病情,最终治愈肺结核病?第一,主管医生下的西药抗痨医嘱要不折不扣地执行。第二,根据病程进展特点积极结合中医药治疗,中医药对控制发热、盗汗、胸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缓解痛苦,阻止病情向下一阶段传变具有良好作用。这也是中医药在结核病治疗中“治未病”作用的体现。

前不久,我院二病区一个男性肺结核病人,40多岁,夜间白天大量出汗,每晚需要换两套秋衣秋裤,发热、口干咽燥、舌头干痛裂纹、烦燥易怒。查舌干红苔光剥,脉细数,很明显这是阴虚火旺证,在常规西药抗痨的基础上,给予滋阴降火中药治疗,考虑如此大汗出,很快可能进展到第三期肺脾两虚,又给予益气养阴中药,治疗了约一周后,白天夜间大汗停止,发热已消,饮食正常。每次查房,病人及家属要求中药治疗多持续一些时间,改善改善体质,加快好转,随后根据病情调整处方,调理善后,达到出院标准,满意出院。

但是肺结核病在治疗期间也不都是那么顺利的,有不少病人在DOTS西药抗痨治疗期间出现严重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或是黄疸等多种不良反应,这是影响完成疗程的重要问题。

在肺结核病抗痨治疗期间部分病人常出现的是严重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或是眼睛发黄、脸黄、小便黄等黄疸表现和肝转氨酶、胆红素显著升高的情况。原因是抗痨西药对胃肠的刺激进一步加重了肺脾两虚的程度,还有就是药物性肝损伤。治疗中要经常复查肝功能,一旦发现胆红素升高,特别是转氨酶显著升高,超出了肝脏适应性反应的程度,达到3倍正常值的时候,只有被迫停药,治疗中断,这种治疗中断,往往是耐药性结核菌产生和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未病先防”吧!在进行西药抗痨治疗后,可根据病人伴随的症状、舌象、脉象,预先判断是脾胃功能可能先受损,还是药物性肝损伤可能先出现,若患者舌红苔厚腻,或白或黄,脉弦滑,提示肝郁湿蕴之象已出现,药物性肝损伤极易发生,可以先疏肝健脾、利湿化浊,解肝郁化脾湿,这样符合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讲的“见肝之病,当先实脾”的“未病先防”的重要精神,可最大程度在预防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同时也保护了脾胃功能,减轻了消化道症状。

在中医药防治抗痨中出现药物性肝损伤和严重消化道反应中,不能千篇一律,一方包治,还是要根据舌象、脉象分型论治,不同证型不同用药,这才是正规的中医药治疗,这样才能保证药物使用安全和治疗效果。

南阳市第六人民医院仲景苑
2
发表于 2021-5-21 18:09: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1-5-21 10:18 编辑

    我相信,中西医理论体系的融合首先在基层临床实践中实现、完成。各种西方高精尖科学理论、科学技术、科学实验,中医科学院、科学工程院、院士们、专家教授们,望尘莫及,望洋兴叹。      中医按照自身规律发展,体现在基层,临床实践的基层,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3
 楼主| 发表于 2021-5-21 18:24:43 | 只看该作者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一正解。

点评

谢谢支持。  发表于 2021-5-22 07:3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4-30 00:01 , Processed in 0.05233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