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79|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荨麻疹误诊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5-27 22:46: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荨麻疹误诊救逆案
周安某,女,5岁,大足珠溪乡小滩村人,2006年5月27日初诊。因患儿初来诊所时,其婆婆诉说患儿腹泻腹痛,给予收敛、抗菌药。
离开诊所不到两个小时,小孩因遍身风团抱回诊所。初时疑其药物过敏,但不知为何种药过敏,给予地塞米松、扑尔敏注射不久风团消失,稍事休息后离开。又过了两个小
时,又抱回来,思考久之,认为当时诊为腹泻病误也。乃风疹入腹之重症,不可等闲视之,西医称病毒侵犯消化道、呼吸道黏膜。
按此病目前应当中西医结合治疗,以西医抗过敏药物结合中药抗病毒,清热治之为上。尚加入转移因子以助免疫力。中药方如下
大青叶、板蓝根、银花、连翘各15g,石膏30g,丹皮、防风、赤芍、天葵子、贯众各10g,荆芥、薄荷、蝉蜕、紫
草皮、甘草、牛蒡子各5g。以水煎服之,连用三剂,控制病情。以免复发,嘱其愈后观察间断服药以巩固疗效。

点评

收录在案。  发表于 2021-5-28 08:31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21-5-27 22:48:05 | 只看该作者
临床失治误治非常多,医者不得不博闻强识!
3
发表于 2021-5-28 05:05:13 | 只看该作者
这个病案很好,很少医生公布自己误诊误治医案。周定夺先生敢于公布,说明治学态度严谨。值得学习。

点评

赞一个。  发表于 2021-5-28 08:30
4
发表于 2021-5-28 05:23:36 | 只看该作者
值得学习。小儿腹泻不易轻易止泻,大量的寒凉药,使症状加重。辨证不明,药不对症。借鉴学习!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5
发表于 2021-5-28 08:34:29 | 只看该作者
       这一段描述与受到寒冷刺激、感冒等引起的过敏性寻麻疹、过敏性哮喘、过敏性腹痛的临床表现一致,麻黄汤、大青龙汤、麻黄汤桂枝汤各半汤等都可选用。用蒸汽浴(熏之)或者用棉被保暖都可以治疗过敏性寻麻疹等。

      摘自《伤寒论现代解读》117页   48条。
6
发表于 2021-5-28 08:35:41 | 只看该作者
       48  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故知也。
【词解】
二阳并病:这里指太阳病未解而又出现了阳明病的表现。但是本条没有阳明病腑实证及阳明病经证的表现,所以这里的阳明病是指“里证”,包括阳明病、少阳病、气分证,是阳明病概念的扩大化(泛化)。
面色缘缘正赤:缘缘是连续不断的意思。面色缘缘正赤,就是面部出现的红色是一块接着一块,连续不断。
怫郁:为双音同义词,还是郁遏、抑郁的意思。
解之熏之:解之,指发汗解表;熏之,指用药物熏蒸取汗。都是发汗的方法。
但坐:有两种解释,一是“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解释为:病人呼吸困难只能坐不能平卧;二是“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解释为:病人呼吸困难的原因归咎于发汗不彻底。后者比较勉强。
【语释与解读】   
在太阳病没有痊愈的时候,阳明病又起,即在感冒还没有痊愈时又出现了其它里证,如阳明病、少阳病、气分证(各器官系统感染的表现)。在太阳病初期的时候,就用了发汗的方法,但是汗未出透,因而病邪内传,转属阳明病,此时的临床表现是,发热、微微汗出、不恶寒。在这两种情况下,如果太阳病证没有完全消失,不可用下法,但阳明病证(里证)已经出现,又不能用强发汗剂,只可少少发汗。如果先用下法,就会表邪内陷,造成结胸、痞利等许多变证。
第三种情况是,如果病人颜面出现连绵不断的红色,这就是表证未解的标志,是阳气怫郁在表的表现,应当使用解表的方法或者以药熏蒸取汗的方法治疗。如果发汗还不彻底,或者发汗很少微不足道,病人烦躁不安,不知何处疼痛,忽觉在腹中,忽觉在四肢,按压的时候没有压痛,也触摸不到什么东西,病人呼吸短促,只能坐不能平卧,这是发汗不彻的缘故,再发汗就可以痊愈。为什么会知道是发汗不彻的缘故呢?因为脉象涩而不畅,所以知道是汗出不彻。这一段描述与受到寒冷刺激、感冒等引起的过敏性寻麻疹、过敏性哮喘、过敏性腹痛的临床表现一致,麻黄汤、大青龙汤、麻黄汤桂枝汤各半汤等都可选用。用蒸汽浴(熏之)或者用棉被保暖都可以治疗过敏性寻麻疹等。
中医的表证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和免疫功能异常的皮肤病,所以解表方剂与解热镇痛剂大不一样,解表剂不仅具有发汗、解热、镇痛作用,而且还能治疗免疫功能异常的皮肤病,而西医的解热镇痛剂只具有发汗、解热、镇痛作用。对于中医的“表”应当深入研究。
7
发表于 2021-5-28 08:49:53 | 只看该作者
        我与先生素不相识,今日先生说:乃风疹入腹之重症,与我20年前写的“过敏性寻麻疹、过敏性哮喘、过敏性腹痛的临床表现一致”是巧合吗!!谢谢先生的这个病案,验证了我的解读!
        西医抗过敏药物诸如: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扑尔敏、维生素C等等。尽量不用激素,必要时用激素,要注意剂量递减。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1-5-28 09:05:06 | 只看该作者
先生认识独到,这种情况很容易忽略,难得可贵的是愿意分享自己误诊的医案,值得我们后生学习!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9
发表于 2021-5-28 10:30:02 | 只看该作者
   张仲景2000年前也描述过这种病情,而且有治疗方剂,张仲景没有胡说。令人深思。
10
发表于 2021-5-28 20:58: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医小陈 于 2021-5-28 20:59 编辑

    该案5岁小儿,起初家属代诉腹痛、腹泻为主要症状,周师首诊予以收敛、抗菌药治疗,后出现遍身风团,予以地米、扑尔敏注射后风团消失,过时病情反复。周师断为误诊,后诊为风疹入腹之重症,予以抗过敏药及中药清热解毒,辅以转移因子调免疫力。
    由于该案无愈后记录,无连续追踪随访,不好判断,初诊之腹痛、腹泻惯性思维诊为胃肠炎之类,予以抗菌药治疗未必就错,然收涩药确实因慎用之。遍身风团亦不能排除药物过敏,仅根据风团、腹痛即诊为风疹一病也尚显证据不足!总之,没有明确的诊断,治疗都显得信心不足,底气不够!临床上需要开拓思路,才能尽量避免误诊!然周师敢于发此类医案供大家学习,可敬可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5 12:57 , Processed in 0.07194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