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58|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术交流】名老中医秦木良:癌症的发病机理与防治要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6-11 09:42: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21-6-11 02:29 编辑


摘要 本文根据笔者多年在临床工作中对部份癌症病人的观察治疗体会,参照有关书籍和报刊杂志对癌症病的论述,结合某些医疗科研单位防治癌症的奇遇和对自然界某些现象的遐想,运用中医基础理论的逻辑思维方法,从中医学角度对癌症的认识与阐述、发生机理的认为与思考以及防治重点与对策等进行了探讨,尤其提出“阳气不足、阴邪内生”是癌症发生的最基本因素,并贯穿其发生发展之始终,预防与治疗也自始至终不忘温补阳气。同时,结合现代医学实验研究进行了补充论述。
关键词 癌症 中医学 机理与防治 探讨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在临床工作中对部份癌症病人的观察治疗体会,参照有关书籍和报刊杂志对癌症病的论述,结合某些医疗科研单位防治癌症的奇遇和对自然界某些现象的遐想,运用中医基础理论的逻辑思维方法,从中医学角度对癌症的发病机理和防治作一探讨,仅供参考,不妥之处,请同仁指正。
一、中医学对癌症的认识与阐述
癌症之名虽为现代医学之名称,但就其病变发生发展和形态学而言,中医学早已把体内脏腑之癌症归纳在“癥瘕”、“积聚”等病之中,把体表组织的癌症称之为“岩”或“癌”、“疳”、“翻花”、“失营”、“马刀”、“瘰疠”、“瘿瘤”等,并对此有所认识和较详尽的描述。


1、对癌症形态学的认识与描述

癌症的形态及症候特征,古人有较早的认识和详尽的描述,《诸病源候论•癥瘕病诸候》说:“癥瘕者,其病不动者,直名为癥。若病虽有结瘕,而可推移者名为癥瘕”;《圣济总录•积聚门》说:“且癥者为隐见腹内、按之形癥可验也。瘕者为瘕聚,推之流移不定也”;《医学启源•内科主治备要》说:“腹中坚硬、按之应手,谓之癥也”;《医学正脉全书•素问玄机》说:“腹中虽硬,而忽聚忽散无有常准……,以病瘕未成癥也”;《景岳全书•卷三十九•妇人规下•癥瘕类》说:“癥瘕之病即为积聚之别名”。以上这些论述,说明了“癥瘕”与“积聚”是名异而病同,癥和积都具有有形可征、坚硬不移的特点,瘕与聚皆有隐约可见、聚散无常的症状特征。同时,对于肝癌(肥气)、肺癌(息贲)、胃癌(痞气)、膈肌肿瘤(伏梁)以及腹腔内肿瘤(奔豚)等作了更为详尽的描述,如《重订严氏济生方•癥瘕积聚门》说:“肥气之状,在左胁下,大如覆杯,肥大似有头足……;伏梁之状,起于脐下,其大如臂,上至心下,犹梁之横架于胸膈者……;痞气之状,留于胃脘,大如覆杯,痞塞不通……;息贲之状,在右胁下,大如覆杯,喘息奔溢……;奔豚之状,发于小腹,上至心下,上下无时,有若奔豚之状”。清代高秉钧描述疡科中的四大绝症,对体表组织癌症的形态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如马刀失营(淋巴瘤之类):“生于耳前后及项间,初起形如栗子,顶突根收,如虚痰疠瘤之状……”,舌疳牙岩(舌癌及口腔肿瘤之类):“其证最恶,初如豆、后如菌,头大蒂小……突如泛莲或状如鸡冠……”,乳岩(乳腺癌之类):“结聚成核,或如复碗……深者如岩穴,突如泛莲”,肾岩翻花(阴茎癌之类):“初起马口之内生肉一粒,如竖肉之状,坚硬而痒,即有脂水,延至一、二年或五六载,时觉疼痛应心,玉茎渐渐肿胀,其马口之竖肉处翻花如榴子样”。


2、对癌症病因病机的认识与阐述。

一是认为体质虚弱而发病:由于体质虚弱,抗邪力差,复感外邪,或脏府功能障碍,内生邪气,日久衍生为癌肿之病。
如《诸病源候•积聚候》说:“积聚者,由阴阳不和,脏腑虚弱,受于风邪,搏于脏腑之气为也”,又说:“有下乳者,其经虚,为风寒客气之,则血涩结成痈肿。而寒多热少者则无大热,但结核如石”;《医宗必读•积聚候》说:“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内经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外证医案汇编》说:“正气虚则为岩”。
二是认为情志失调而发病:由于工作、生活、学习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所愿不遂,忧思恼怒,气机郁滞,派生气滞、血瘀、痰积、毒聚,日久便成为癌肿之病。

如《内经•举痛论》说:“百病生于气也”;《金匮翼•积聚论》说:“凡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愿不得志者,致经络痞涩,聚结成核”;清代高秉钧《疡科临证心得集》认为“失营马刀……由肝阳久郁,恼怒不发……”,“舌疳牙岩……因心绪烦扰则生火,思虑伤脾则气郁,郁甚而成斯疾”,“乳岩是由于忧郁思虑,积想在心,所愿不遂,且脾气逆,以致经络痞塞,结聚成核”,“肾岩翻花……由其人肝肾素亏,或又郁虑忧思,相火内灼,水不涵木,肝经血燥……”。
三是饮食所伤而发病:由于饮食不节(如暴饮暴食等)、或者偏食(如嗜食肥甘厚味、大量长期饮酒、吸烟吸毒等)、或者饮食不洁(如长期吸食有污染食物和水质等),损伤脾胃,运化失职,痰浊内生,结聚成核,而发为癌肿。
《诸病源候论•癥瘕候》说:“癥瘕者,皆由寒温不调,饮食不化,与脏器相搏结所生也”;《景岳全书•痢疾•论积垢》说:“饮食之滞,留蓄于中,或结聚成块,或胀满鞭痛,不化不行,有所阻隔者,乃为积”。这些论述说明了饮食所伤可形成积聚癥瘕之类,同时,饮食所伤,脾胃失运,又是痰浊产生的主要原因,而痰浊前人认为与肿瘤的发生有着内在联系,如《丹溪心法》说:“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又说:“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外科正宗》说:“茧唇(口腔粘膜癌之类)……因过食煎炒,炙煿,又兼思虑暴急,痰随火行,留注于唇”。
四是感受外邪而发病:六淫之邪以及环境污染物侵入人体,留积不散,阻碍气血津液的化生与输布,气、血、痰、湿、火、毒相互蕴结,日久发生肿块积聚而成癌肿之病。
如《灵枢•五变》中说:“寒温不次,邪气稍至,蓄积留止,大聚乃起”;《灵枢•百疾始生》篇说:“积之始生得寒乃生”。

3、对癌症治疗的认识与论述。

中医学的辨证论治是诊治癌症的核心,但辨证论治应首先掌握整体与局部统一的辨证关系,处理好扶正与祛邪、标本缓急等治疗原则。扶正与祛邪,概括地说:祛邪,一般根据《内经•至真要大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的理论,选用攻坚破积、活血化瘀、虫类搜剔、清热解毒等峻猛药物,以达到消除癌肿的目的,但此类药物能耗伤人体正气、削减人体抗病力而致病情加重,故应遵循《内经•六气正纪大论》中说的:“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则死”;扶正,就是应用补益药物,以扶助正气,提高机体抗病力,以利于扶助正气祛除邪气,达到消除癌肿的目的。扶正是治疗癌症的重要关键,祛邪是治疗癌症的重要手段,二者必须要权衡好时机,分清主次,一般来讲:早期应以祛邪为主,中期以攻补兼施为主,晚期以扶正为主。标本缓急,是指疾病的主次和轻重缓急,从而确定先后缓急的治疗步骤,在正常情况下,“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或标本兼顾。中医学对癌症的治疗大法大致归纳如下:一是清热解毒法,适用于毒邪内蕴,热毒炽盛的证候;二是活血化瘀法,适用于血凝成瘀,有形之血证候;三是化痰散结法,适用于痰浊凝聚,痰火胶结,痰瘀互阻证候;四是疏肝理气法,适用于情志所伤,肝气郁结,气郁血凝证候;五是扶正补虚法,适用于癌症晚期阴、阳、气、血不足之证候。

二、癌症发病机理的中医认为与思考

1、阳气不足、阴邪内生是癌症发病的最基本因素。笔者认为:癌症之所以发病,首先是机体阳气先虚,阳不制其阴,则阴邪内生,日久成毒,毒邪聚集某脏腑,则某脏腑易患生癌症;毒邪壅滞于某经络体表,则某经络体表易患生癌症;毒邪流注于骨髓、血液之中,则易患生骨癌、血癌之类。
理由之一:根据某些自然现象的观察思考。自然界中有些物质,如木材、布料、食品等若置于没有阳光照射、阴暗潮湿的地方,天长日久,局部会发生霉变、长出菌块,逐渐长大变硬,最后使整个物体腐朽失去应有的性能和作用。这种霉变、菌块、逐渐长大变硬等现象,与某些癌症的形态学及发展规律有相似之处;另外,动物肉体若不置于冷冻室吸干水份或不洒盐吸附其水份,天长日久就要腐烂变质,甚至长出新的毒蕈组织。这种吸干水份的作法就是消除内生之阴邪,阴邪除则阳气复,阳气旺则肉不腐变。
理由之二:根据一些癌症病人病前自觉症状的询问和临床表现的观察所得。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对12例确诊为癌症,且在我院住院治疗至死亡病人进行了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临床表现观察。其中,肝癌3例,肺癌3例,胃癌2例,肾、骨、鼻咽癌各1例。询问到病前一年特别怕冷、畏寒、易感冒者8例,占67%;消化不良、完谷不化、或成五更泄者2例,占17%;夜尿多者1例,占8%;入夜感患肢冷痛、得热则痛减者1例,占8%。这些自觉症状均为阳气不足的证候特征。
理由之三:根据某些学者对癌症病人舌、脉象的研究证明。上海某学者对40例确诊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与年龄、性别相似的健康人以及心血管疾病、老年性慢支炎病员运用自制的现代脉象仪记录尺脉图,结果恶性肿瘤患者的尺脉“无”或“减弱”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1];有学者对肺癌舌象进行了临床研究,433例患者中厚腻苔有306例,占70.6%[2];有学者对癌症病人的舌下诊进行了观察,137例癌症患者中有113例舌下全青紫,占82.5%[3]。尺脉“无”或“减弱”是阳气不足、鼓动无力的表现,厚腻苔、青紫舌均为阴邪内生、气血运行不畅的症候特征。
理由之四:根据现代医学对中医学的研究和对肿瘤发病的探讨认为。有学者认为:一些肿瘤对激素有明显的依赖性,某些激素在体内发生变化时便会发生肿瘤[4];有学者认为:染色体的脆性与癌症有关,认为人类染色体上全都有易于断裂的特殊脆弱点,这些脆弱点断裂时即可引起某种癌症的发生,如部份染色体发生畸变是导致肺腺癌的重要特征[5]。那么,阳虚(主要是肾阳虚)又主要表现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功能下降,寒证病人的植物神经系统均表现为交感活动不足、尿内儿茶酚氨排出量和17—羟皮质类固醇的排出量均减少[6]。说明阳虚阴寒在不同程度上对细胞的免疫功能、激素水平的调节以及染色体特殊脆弱点的断裂等均有一定的影响,也就有可能引起某些癌症(肿瘤)的发生。
2、实邪蕴结、积聚凝滞是癌症发生过程中的形成因素。
由于阳气虚弱,寒温失调,阳不制其阴,热不散其寒,阴寒凝滞。脏腑功能失调,其温煦、运化、宣发、疏泄、通调等功能活动失职,气运不通则气滞,血行不畅则血瘀,水湿不布则聚而成痰,诸邪不出则日久成毒。气、血、痰、湿、毒相互蕴结,渐生块段,故而发为癌肿。实邪蕴结,积聚凝滞是癌症发生发展的中期阶段,此时阳气不足已严重影响和阻碍了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气、血、痰、湿、毒等实邪大量产生,并与之相互蕴结,积聚凝滞,形成正气已虚,邪气亦实,临床表现明显,症状体征突出的证候。
3、阳损及阴、阴竭阳脱是癌症晚期发展的必然结果。
阳气虚弱,久不能复,虚之至极,损及阴气,阴精竭源,形成阴阳两虚的结局。阳气虚弱即所谓机体各系统功能活动发生障碍,功能失职,生化无着,体内精、血、津液等基础物质化源枯竭,加上癌毒的存在,一方面要影响机体功能的正常发挥,阻止精、血、津液等物质的化生,一方面要大量消耗吸收精、血、津液等物质以自养,故而使得一切“阴性”物质大量耗损、迅速丧失,发展成为阴阳两虚、阴竭阳脱的危候。晚期癌症病人往往有貌似“阴虚火旺”之发热或壮热,两颧及口唇深红如妆,舌质嫩红无苔或光剥如镜,脉数疾如流的表现,实为阴竭阳脱、虚阳外浮之象。人生以阳气为本,阴物为养。晚期癌症病人到了真阳竭脱、阴无以养的最后时刻,需借“虚阳”代之苟延残喘,一旦虚阳已尽、“火”去身冷则将阴阳分离、命归黄泉。
4、癌症的转移是局部“阴”虚至极,无以自养,必向“少气多血”之脏器组织“侵占”的过程。
从以上所述,癌症的形成是阳气不足,阴邪内生,阻碍了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逐渐产生气、血、痰、湿、毒等实邪,并相互蕴结而成。癌症之根为癌毒,癌毒又为诸邪相互蕴结而滋生,为诸毒之大毒,癌毒存于体内,一方面妨碍机体功能活动,阻止精、血、津液等基础物质的产生,一方面又大量吸收体内精、血、津液等基础物质以自养。当局部组织的精、血、津液等基础物质被癌毒大量消耗亦尽、出现严重不足、不能自养的情况下,癌毒必然向“少气多血”或“多气多血”之脏器转移,从而侵占该脏器组织之精、血、津液等基础物质以自养,达到谋求繁衍生息的目的,这就形成了癌症的转移过程。


三、癌症防治的重点与对策

1、保护和补助阳气是预防癌症发生的有效措施。《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说明阳气在人生中何其重要,比作天与日,贯穿始终,主宰命运,有阳则生、无阳则死。要补助和保护好机体阳气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一是从饮食中吸收阳热之性。多食高热量、高蛋白食物或药物,少食生冷食品或损阳之药物;二是从运动中产生阳热之气。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和各种运动,通过运动助阳生热;三是从性情中保护阳气。适度调控好自己的性情欲望,注重精神内守,固护阳气不得外越;四是从周围环境中吸收阳气。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接受日光浴,坚持烫澡,禀天地之阳气。佳木斯医学院通过对14000例的实地观察,终于得出:在人体可以接受的高温T43оC下烫澡八分钟,每三天一次,可以防癌强身的结论[7]。
2、温补阳气应当贯穿于癌症治疗之始终。
由于阳气不足,阳不制其阴,则阴邪内生,日久成毒;或者阳气不足,脏府功能活动障碍,其温煦、运化、宣发、疏泄、通调等功能失职,大量产生气、血、痰、湿、毒等实邪,并相互蕴结而成癌肿之征;或者阳气不足,阳损及阴,阴竭阳脱而夺人性命。因此,在治疗癌症时,要自始至终温补阳气,或偏补其阳,或阴阳同补,或扶正(同补阴阳)与祛邪兼顾,这样才能取得较满意的效果。实验研究证明:补阳之药物能提高脑、肝、肾等组织的耗氧量,促进糖的分解,有的能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和磷酸酶活性增加,而增强糖、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有的对高血压有肾上腺样作用。不少的温热药物均含有消旋去甲乌药碱,有强心作用,因而能表现出温热之性[8]。
3、温热局疗是治疗癌症有效的辅助方法之一。
如前所述,阳气不足是癌症发生的最基本因素,并贯穿于发生发展之始终,治疗癌症也离不开温补阳气,而温补阳气除了内服温热药物、食物和运动生阳热、禀天地之阳气外,局部温热疗法也是温补阳气的有效方法之一,同时也是治疗癌症的有效方法之一。如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九院口腔颌面科采用微波局部加热(加热至T430C)联合药物化疗一中年男子左上唇有一粒核桃似的鳞状细胞癌,经治疗两个疗程,肿瘤竟奇迹般地消失了,随访六年半无肿瘤局部复发和他处转移[9];北京针灸学院应用电热针(温度控制在43—45оC之间),对103例浅表肿瘤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总有效率为78.6%[10]。实验研究证明:温热(高热)能抑制癌细胞中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的合成,处于有丝分裂期(M期)和DNA合成期(S期)的癌细胞对热最敏感,在410C时可抑制DNA的合成,乳酸生成量增加,PH值下降,氧气供应不足,癌细胞溶酶体的活性升高,细胞核及染色体变性,从而加速癌细胞的死亡。
4、综合疗法才是治疗癌症的重点。
癌症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由善至恶的过程。始为阳气不足、阴邪内生而成毒;渐为脏府功能活动障碍,其温煦、运化、宣发、疏泄、通调等功能失职,大量产生气、血、痰、湿、毒等实邪,并相互蕴结而成癌肿之征;终为阳损及阴,阴竭阳脱,阴阳分离。其过程有阴、阳、气、血的虚弱和脏腑功能活动的不足的发病基础,有气、血、痰、湿、毒等实邪相互蕴结而成块段之变的形态学征象,有正气大衰、阴竭阳脱、阴阳分离的终极变化。因此,治疗一要补其虚弱、二要祛其实邪、三要削其坚块、四要守其精神,其重点应放在攻补兼施、内外合治、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上,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5、防止癌变和阻止转移是防控癌证的策略。
现代研究证明:人体内有一种基因叫“癌基因”,这种基因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癌证,只有当机体“阳气亏虚”、“正气不足”的时候才有可能发生癌变。因此,如能够研究、探索并生产出一种类似“疫苗”的药物接种在人体内终身阻止这种基因的癌变;另外,如前所述,癌证的转移是局部组织精、血、津液等基础物质枯竭不能养“癌”、癌肿为了生存不得不向“多气多血”或“少气多血”的组织“侵占”的过程。那么,能否在治疗癌肿的同时,可提前采取一些如穴位埋线、穴位埋药、穴位贴药、温针等手段阻止癌证的转移。此乃臆测推论、以引导来者。


四、病例举隅

陈某,男,41岁,重庆市某区县农民,在云南昆明某地打工。因咳嗽3月,咳血1月在昆明某医院确诊为晚期肺腺癌。患者诊断前1年开始出现特别怕冷,畏寒,易感冒,气候稍微变化就不敢触摸天然水,触摸后即感冷痛刺骨,自以为身在他乡,水土不合之故,未予以重视。诊断前3个月再次感冒,出现咳嗽、咳痰,经治疗后未见好转,诊断前1个月又伴见咳血,形体渐瘦,前往某大型医院检查才确诊为晚期肺腺癌。患者被确诊后拒绝了化疗、放疗和手术,在某铁路医院中医科行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中药以温补肺肾、理气化痰、化瘀通络、解毒散结、养血滋阴、健脾益气为法,处方由干姜、北辛、肉桂、硫磺(为汤冲服;为丸成衣)、陈皮、半夏、枳壳、百部、桔梗、瓜壳、丹参、三棱、文术、赤芍、虎杖、半枝莲、女贞子、明沙参、白术、甘草组成,先以汤剂为主,配合西药止咳、止血、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等对症处理,三个月后咳血消失、咳嗽减轻、食欲大增,回到家乡后坚持用上方制作成丸药长期服用,同时早晚用热毛巾热敷前胸和后背等处,坚持烫澡盆浴。结果,被专家判处“死刑缓期半年执行”的患者竟奇迹般地活了三年半多的时间。
参考资料:
[1] 《大众医学》,1984,(7);

[2] 《新中医》,1987,(7);

[3] 《中医函授通讯》,1987,(3);

[4] 《家庭医生》,1989,30,(6);

[5] 《健康报》,1989,9,3;

[6] 周全黄、王均默《中药药理学》,1986版;

[7] 《四川工人报》,1988,3,20;

[8] 《重庆卫生报》,1988,5,14;

[9] 《文汇报》,1987,8,26;

[10] 《中医杂志》,1988,(3);

黄自立,《中医百家医论荟萃》,1985年版;

顾伯康等,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外科学》,1986年版;

任应秋,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各家学说》,1980年版;

张伯臾等,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21-6-11 09:45:19 | 只看该作者
本文是秦木良老中医对癌症病机治疗和治疗的一些认识,从格式判断应该是一篇论文,文章比较长,请您耐心看完!
3
发表于 2021-6-11 10:34: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武极 于 2021-6-11 10:36 编辑

1、阳气不足、阴邪内生是癌症发病的最基本因素。笔者认为:癌症之所以发病,首先是机体阳气先虚,阳不制其阴,则阴邪内生,日久成毒,毒邪聚集某脏腑,则某脏腑易患生癌症;毒邪壅滞于某经络体表,则某经络体表易患生癌症;毒邪流注于骨髓、血液之中,则易患生骨癌、血癌之类。

阳虚气虚是癌症的原因正确。
但是阳不制其阴邪内生,是不懂生理学病理学还是用中药症状说明癌症,就是不正确了。
实际癌症这一部就是现代病理学研究部分了,不是一个简单阳不制其阴邪内生能说明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4
发表于 2021-6-11 10:43:02 | 只看该作者
癌症因于阳虚寒湿痰浊瘀堵,具有中医思维,符合临床实际,是一篇治疗癌症很好的探索交流文章。为秦木良老中医点赞!
5
发表于 2021-6-11 10:45:33 | 只看该作者
,阳不制其阴,则阴邪内生,日久成毒,毒邪聚集某脏腑,

这也表明只用中药技术简单猜测或原始中药理论想说明复杂的人体疾病反应是有极大局限性或根本就不能做到的。
6
发表于 2021-6-11 10:48: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武极 于 2021-6-11 10:58 编辑

癌症因于阳虚寒湿痰浊瘀堵,具有中医思维,

阳虚寒湿痰浊瘀就是癌症产生的原因部分。
癌症用中药温阳补气化湿痰有治疗或治愈作用就是说明。
但是在阳虚寒湿痰浊瘀之后的形成产生癌症的病理反应是很复杂的,病理学也还只是研究了其中一部分。
当然对于阳虚寒湿痰浊瘀是产生癌症的原因部分现代病理药理是毫无研究发现。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6 02:16 , Processed in 0.06022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