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8|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温热论.申景旺评》第20、21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8-11 20:53: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又不拘何色,舌上生芒刺者,皆是上焦热极也,当用青布拭冷薄荷水揩之,即去者轻,旋即生者险矣。
    评文:舌上生芒刺者,这是邪热郁于血分所致;应根据具体症状,选择对应的处方辛凉散热、清热凉血进行治疗。“用青布拭冷薄荷水揩之”,只是个治标法;而“旋即生者”,说明邪热较盛。


    (21)舌苔不燥,自觉闷极者,属脾湿盛也。或有伤痕血迹者,必问曾经搔挖否?不可以有血便为枯证,仍从湿治可也。再有神情清爽,舌胀大不能出口者,此脾湿胃热,郁极化风而毒延口也。用大黄磨入当用剂内,则舌胀自消矣。


    评文:“舌苔不燥,自觉闷极者,属脾湿盛也”;其实与脾湿没有关系。这有两种可能:一是三阳合病,表气不通,外散邪热即可;一是少阳阳明合病,湿热郁滞于胃肠之中,可外散邪热、内下积滞。“或有伤痕血迹者,必问曾经搔挖否?不可以有血便为枯证,仍从湿治可也”;这是湿热郁于体表,病人搔挖出现了伤痕血迹,只要正确发汗即可;单从湿治疗,明显不当。“再有神情清爽,舌胀大不能出口者,此脾湿胃热,郁极化风而毒延口也”;这也是少阳阳明合病了,应辛凉散热、滋阴凉血;单“用大黄磨入当用剂内”,如果大便硬或不爽时亦可加入方中!

2
发表于 2021-8-12 07:05:58 | 只看该作者
         湿温,以脾胃为中心,以脾胃症状为主,伤寒阳明病也出现脾胃症状,这些相类似的临床表现,正是温病与伤寒需要鉴别、区分的,因为治疗方法完全不同。舌象是一个重要的鉴别点。
3
发表于 2021-8-12 07:40:57 | 只看该作者
       伤寒阳明病舌象:白虎加人参汤,苔多黄而干;调味承气汤,舌苔黄燥;小承气汤,舌苔黄厚干燥;大承气汤,舌苔老黄甚或焦躁起刺。
      湿温:舌苔腻,黏腻
4
发表于 2021-8-12 07:42:40 | 只看该作者
         
只有把湿温与伤寒阳明病鉴别开来,治疗方剂才能正确。

5
发表于 2021-8-12 07:55:58 | 只看该作者
         【白苔】
      (21) 舌苔不燥,自觉闷极者,属脾湿盛也。或有伤痕血迹者,必问曾经搔挖否?不可以有血便为枯证,仍从湿治可也。再有神情清爽,舌胀大不能出口者,此脾湿胃热,郁极化风而毒延口也。用大黄磨入当用剂内,则舌胀自消矣。在“白苔”项下。
         (20)又不拘何色,舌上生芒刺者,皆是上焦热极也,当用青布拭冷薄荷水揩之,即去者轻,旋即生者险矣。在 “芒刺”项下。
============================
        申先生,你把互不相干的条文拉扯到一起,有意误导读者。
6
发表于 2021-8-12 08:01:00 | 只看该作者
         请读者注意,申先生自己编的条文号码,与温热论的原文出入甚大!误导读者。看文章要结合上下文,秩序、排列顺序乱了,就不能正确理解原文的含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15 14:40 , Processed in 0.04881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