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伤寒论.申景旺评》第55-58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9-5 20:29: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二十一。用前第五方。[55]
    评文:这条是太阳伤寒,由于没有及时发汗,水湿与邪热郁滞于人体上、表部,因为鼻粘膜处血管比较薄弱,所以就容易出血;用麻黄汤治疗,只是其中的一种可能,应随证治之;同时,也反证了47条虽然有自愈的可能,但并非绝对!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二十二。用前第十二方。[56]
    评文:这条“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虽然方证不全,但用大柴胡汤似乎比承气汤更对证。“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说的正确,同时也说明前者小便不清,因此用小柴胡汤合调胃承气汤治疗应该更好!而“当须发汗,宜桂枝汤”;也是错误的!“若头痛者,必衄”;似乎是后人所赘,没有什么意义。
这类方证不全、夸夸其谈的条文,应是王叔和即兴所为。
  伤寒,发汗己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二十三。用前第十二方。[57]
评文:这条“伤寒,发汗己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并无大错,但“宜桂枝汤”,是不对的!应随证治之。在《伤寒论》中,始终惯贯穿着一种思想:
第一,桂枝汤为发汗剂。第二,太阳病治疗后,如果没有治愈,桂枝汤就是善后剂。这应该是王叔和的思想,是错误的!  
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58]
评文:这条“凡病”,就是所有的病;按张仲景的分类方法就是三阳病与三阴病,按李东垣的分类方法就是外感与内伤;只是李东垣的分类方法,不太科学而已。“若发汗、吐、下、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但阴阳具体指什么呢?如书中所说的“阳”是指津液,那么“阴”当如何解释呢?阴阳又怎么可以自和呢?这些医经家的言论,虽然言之凿凿,但歧义百出!
2
 楼主| 发表于 2021-9-5 20:31:08 | 只看该作者
实人伤寒发其汗,虚人伤寒建其中!《伤寒论》桂枝汤并不是申先生理解的发汗剂、善后剂吧!
3
发表于 2021-9-6 07:12:57 | 只看该作者
      53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词解】
        荣气和:荣气,即营气。荣气和,即营气未受病。
        外不谐:外,指卫气。外不谐,指卫气发生了病变而变得不调和。
         54    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词解】
       藏无他病:藏:是脏腑,表示“里”。藏无他病,就是说脏腑没有病变,病邪没有侵犯到“里”,里气尚和,外邪只侵犯到表或者卫分。
      先其时发汗则愈:指桂枝汤要在发热,自汗出之前服用,效果才好。强调服药的时间。
      57  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95   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解读】   
          以上四条都是“营(荣)卫不和”,宜桂枝汤治疗。“荣行脉中,卫行脉外”,这里的“营”是在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卫”是在血管外运行的抵御外邪的一种功能。在正常情况下营卫是协调一致的,当外邪侵袭机体时,外邪首先遇到卫气的抵抗,卫气表现出亢奋状态,营气在血管内没有受到侵袭,处于正常状态,相比之下卫气比营气强,称为营卫不和;如果病人其它脏器没有病变,仅有不时发热、自动出汗,经久不愈,由于长期出汗伤及营分阴液,相比之下还是卫气比营气强,也称为营卫不和;太阳病,发热汗出,也可伤及营分阴液,此为荣弱卫强;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这也是营卫不和。以上情况宜桂枝汤把卫气的亢奋状态解除,使营卫协调一致,机体达到新的平衡。当外邪战胜卫气侵及营血时,就会引起营血分证(败血症或脓毒血症)。当外邪战胜卫气侵及机体的不同脏腑时,就会引起不同脏腑的气分证(不同器官系统感染的典型临床表现)。可见《伤寒论》与温病在理论体系方面具有一致性。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桂枝汤对于汗腺分泌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在不同的机能状态下,根据机体的需要,桂枝汤能分别增加和抑制汗腺分泌,即在不同的机能状态下,桂枝汤能发汗也能止汗,根据不同的需要,起到相应的作用,使机体达到新的平衡。“营(荣)卫不和”的现代医学解释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4
发表于 2021-9-6 07:14:26 | 只看该作者
       55    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56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如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解读】   
         以上两条是说感冒引起的鼻衄,只要符合麻黄汤、桂枝汤的适应症,还可以使用麻黄汤与桂枝汤。感冒引起的鼻衄要与其他原因引起的鼻衄相鉴别:如86条衄家不可发汗,就是说平时有鼻衄的病人(例如鼻中隔偏屈、出血性疾病)不可发汗;营血分证(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引起的鼻衄;其他传染病引起的鼻衄等都不应当使用麻黄汤与桂枝汤。现代医学有许多方法治疗感冒,温病学说也有许多治疗感冒的方法,都可以选用,不一定非要用麻黄汤与桂枝汤。如果鼻衄的诊断不能确定是感冒,桂枝汤与麻黄汤则为禁忌。另外要强调的是,感冒引起的鼻衄不能用犀角地黄汤等凉血或者止血、补血的药物,否则同样能引起不良后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4-29 05:11 , Processed in 0.10483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