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伤寒论.申景旺评》213、214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12-4 21:15: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五。用前第二方。[213]
    评按:这类句子,多与王叔和有关。“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阳明病多汗时,应用白虎汤治疗;胃中燥、大便硬,但不到潮热或手足心出汗时,可用大柴胡汤治疗;而“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谵语是因为邪热损伤了人体的津血,大脑供血不足所致,并非是大便硬引起了谵语!“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这条明显就是将小承气汤的功效搞错了!
    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气者,勿更与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六。用前第二方。[214]
    评按:“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阳明病,虽然谵语,发潮热,但脉滑而疾,说明人体津液尚可,用大柴胡汤治疗较小承气汤更好。“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说明有燥屎,因为小承气汤泻下力较小,所以需要“更服一升”; “若不转气者”,说明没有燥屎,因此就“勿更与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这似乎是王叔和或他人所赘。
    其实,阳明病在大便硬时,可根据具体症状选用小柴胡加芒硝汤、大柴胡汤,或合用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都较单纯用承气汤类方治疗,预后要好!
2
 楼主| 发表于 2021-12-4 21:23:44 | 只看该作者
《伤寒杂病论》――第二百一十三条 原文:陽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
释义:(陽明病多汗伤津致便硬谵语的证治。)      
陽明病,因病人出汗太多,以致津液外泄,肠中的津液减少而干燥,大便必定结硬,大便硬则会发生谵语,可用小承气汤主治。假使一服后谵语停止,就不要再服。      
陽明病,里热本已炽盛,热蒸津液外泄则汗多,汗多则体内的津液消耗愈多,肠内的津液减少,则大便干燥结硬,硬便阻结,则秽浊之气上攻,心神被扰,就会发生谵语。这种谵语是因硬便所致,所以治宜下法。不过,燥结的程度尚不太甚,因而不宜峻攻的大承气汤,只须小承气汤和其胃气。至于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的医嘱,也不可忽视,这是告诫凡用攻邪之剂,都应该注意中病即止,即使是小承气汤也是如此。    
陽明病里热亢盛,蒸迫津液外泄,所以其人多汗。汗出太多,更伤胃中津液,而致胃肠干燥,肠胃津少而失润,大便必干硬难下;浊热之气,逆而上行,扰乱心神,导致谵语。此为陽明病的一般发展规律,即由热成燥,由燥成实。由于本证属燥热初结,只见大便硬、谵语等证,所以不用大承气汤,而以小承气汤泻下硬屎为治。服小承气汤后,若谵语得止,必是硬屎已下,浊热已去,腑气已通,燥结解除,则可停药观察,故曰“更莫复服”。此也是强调得效即止,以免过剂伤正,防止另生他变。
己亥年八月初八
《伤寒杂病论》――第二百一十四条 原文:陽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气者,勿更与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
注:①脉滑而疾:脉象圆滑流利,如珠走盘,应指快速,一息七八至。   
②转气:又称转矢气,即肠腑有气从肛门排出。   
③微涩:微弱无力,往来蹇涩,不流利。
释义:(陽明病谵语,是胃中浊热上扰心神所致;潮热,为陽明胃家实的典型发热,见此二证,说明陽明腑实轻证的治法及禁忌。)   
陽明腑实已成,似可投大承气汤攻下,然必脉证合参,方可断之。如果脉见沉迟或沉实有力的,是燥屎内结已深,邪气壅盛,气血受阻,脉道不利的反映,当属大承气汤峻下之证。若见脉滑而疾数,说明陽热虽盛,但燥实结聚未甚,尚未完全敛结成实。此时虽见潮热谵语,亦不能用大承气汤峻下,而当以小承气汤和下为宜。小承气汤泻热通腑,行气消滞,但得腑气一通,则燥热可消,潮热谵语随之而去。   
因脉“滑”为流利不定之象,而“疾”则至数过快,可能伏有里虚之机。所以,使用小承气汤也需谨慎小心,可先暂予小承气汤一升,作为试探,以观察药后反映。若腹中转矢气者,是因药物作用于肠腑之燥结,推动浊气下趋,所谓“屎未动而气先行”。由此可推测出肠腑之燥结已经形成,可以继续使用小承气汤原方,以通为度。若不转矢气者,是肠腑中并无燥屎阻结,浊热之气不甚,而多为大便初硬后溏,故不可再用小承气汤泻下。   
若服用小承气汤后,第二天又不大便,脉由滑疾转变为微涩,则里虚之象毕现。因微主气虚,涩为血少。脉证合参,实为正虚邪实。盖肠腑中有燥屎阻结,邪热壅实,必须尽快攻下,而患者正虚血少,陰津匮乏,有无力承受攻下。若强行攻下,则津气下脱,陰陽离决,立时殒命。补则反助病邪,壅滞气机,肠腑不通,亦是促死。病重势急,攻补两难,甚为棘手,故曰“难治”。
己亥年八月初九
3
发表于 2021-12-6 08:41: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1-12-6 00:47 编辑

      213  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鞕,鞕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
【解读】
       现代医学认为:发热时消化液分泌减少,各种消化酶活性降低,因而产生食欲减退,口腔黏膜干燥、腹胀、便秘等床表现。这些可能与交感神经兴奋副交感神经抑制以及大量出汗有关。发热使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特别是高热时病人可出现烦躁、谵妄、幻觉,有些病人出现头痛(机制不请)。在小儿高热容易引起抽搐(热惊厥),这可能与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尚未成熟有关。有些高热病人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表现为淡漠、嗜睡状态。发热时由于血温升高,刺激呼吸中枢引起呼吸加快,刺激心脏窦房结引起心率加快,体温每升高一度,心率大约增加18次/分。以上表现都是发热本身所引起的,当合并其它病理过程时,还会出现更复杂的临床表现。本条因为发热、汗多引起大便干燥与谵语为特点的病变,可以认为是发热本身所引起的病理变化,是最轻微的阳明病腑实证,所以用小承气汤治疗。如果没有大便干燥,可能就是白虎汤类的适应症。
     214   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气者,勿更与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濇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
【词解】
脉滑而疾:脉象圆滑流利,应是快速。疾脉就是140~180次/分,脉律规则,提示心脏有器质性病变。
脉反微涩:反而出现微弱无力,涩而不流利的脉象。涩脉脉象往来艰难,反映两方面情况:一是血液粘滞,气滞血瘀;二是津液亏少,血液浓缩。第一种情况发展下去就是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第二种情况见于严重脱水,发展下去就是低容量休克。这两种情况都是由多器官功能障碍向衰竭发展的关键环节。

【解读】
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大便燥结这是大承气汤的适应症,但是本条脉象有虚的表现,出现疾脉,表现为脉搏极其快速,说明心脏的功能受到影响即有里虚的表现,这种情况下不应当应用大承气汤。先用小承气汤作试验性治疗,服药后如果放屁,再服一次;如果不放屁,不可再服药。如果次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里虚的诊断可成立,这是承气汤的禁忌症。《温病条辨》中的新加黄龙汤类可供参考。
放屁与不放屁是外科衡量肠麻痹、肠梗阻的重要依据。服小承气汤后不放屁,说明肠蠕动没有恢复,肠麻痹、肠梗阻没有解除,与涩脉并见,说明已经发生了休克等危重病象,所以这是承气汤的禁忌症。
外科医生、麻醉科医生,手术后第一天查房先问放屁了没有?病人三天不放屁,医生就慌了!放了屁,医生就放心了。
4
发表于 2021-12-6 08:48:07 | 只看该作者
         
外科医生、麻醉科医生,手术后第一天查房先问放屁了没有?病人三天不放屁,医生就慌了!放了屁,医生就放心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5 14:29 , Processed in 0.05129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