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731|回复: 1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看待北京中医药大学“双一流”首轮建设学科中药学被公开警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3-21 14:5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育部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关于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
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

教研函〔2022〕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

  根据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及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经专家委员会认定,教育部等三部委研究并报国务院批准,现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见附件1)和给予公开警示(含撤销)的首轮建设学科名单(见附件2)。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中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并自行公布。给予公开警示的首轮建设学科,应加强整改,2023年接受评价。

  各单位要全面贯彻领导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双一流”建设的决策部署,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全面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双一流”建设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争创世界一流的导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提高建设水平,更好地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发挥引领作用,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特此通知。

~~~~~~~~~~~~~~~~~~~~~~~~~~~~~~~~~~~~~~~~~~~~~~~~~~~

附件 2 给予公开警示(含撤销)的首轮建设学科名单 (按学校代码排序)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

内蒙古大学:生物学

辽宁大学:应用经济学

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予以撤销,根据学科建设情况调整为“教 育学”)

延边大学:外国语言文学 上海财经大学:统计学(予以撤销,根据学科建设情况调整为“应 用经济学”)

宁波大学:力学 安徽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

广西大学:土木工程

西藏大学:生态学

宁夏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新疆大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海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




2
 楼主| 发表于 2022-3-22 08: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理论如同皇帝的新装建立在主观臆想基础之上,一旦其伪科学的面孔大白于天下,便是中医学退出历史舞台的开始。我们希望看到中医学退出大学教育、小学教育的新闻,更希望看到中成药完善退出机制,所有不合格中成药全部退出医保市场的新闻。

中医学对现代社会的人们造成的伤害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愚昧反智反科学的中医理论对中医药大学生以及大众思想造成的伤害,以及由此引起的中西医百年之争。另一部分则是中药方剂中的不明化学成分对人体肝肾功能造成的不可逆伤害。

传统医学是积贫积弱时代人们无奈的选择,可是在医学科学发达的今天人们依然选择相信如此荒诞不经的传统中医学理论,放任伪科学的中医理论继续毒害全国几十万中医药大学生则是科学界教育界的失察失职。在现代医学明确中药所含马兜铃酸具有肾毒性和高致癌性的情况下,无视中药毒性对人体的伤害是中医药管理部门的渎职行为。

全世界各个国家的传统医学都是愚昧落后反智反科学的,都曾经盛极一时如日中天,都曾经在反智反科学的道路上狂奔,这是全世界所有传统医学被迫集体退出历史舞台的根本原因。中医学正在经历这一历史过程,中医理论、中成药以及中医药大学必然会随着废医验药废经验穴逐步实施淡出历史舞台,老中医最终也会成为人们记忆中的一个符号。中国人所独有的肾虚、气虚、痰湿、上火、肝郁脾虚、心脾两虚等疾病,也会随着中医学的远去而成为黑色的记忆。

3
 楼主| 发表于 2022-3-25 22:5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某一种备受争议的科学技术真正得到推广,其实并不是因为科普发挥了多大作用,而是因为反对这种技术的主体人群都死掉了,这一技术自然而然就得到推广了。这句话多少有贬低科普贡献的意思,但我认为这至少代表了国内科普的现状。 传统中医学废医验药废经验穴的实施需要人们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反对它的人逐渐死去,才能得到广泛的认可并且顺利实施。
4
 楼主| 发表于 2022-3-28 08:36:37 | 显示全部楼层
传统中医理论和中医脉学是彻头彻尾的伪科学理论体系,荒诞不经反智反科学。是全世界其它国家传统医学理论的翻版。中医学发展方向在于废医验药废经验穴与时俱进拥抱科学。传统理论退出历史舞台进入博物馆是历史潮流。

中国八所纯中医药大学和韩国传统医学大学被世界医学名录除名,标志着这些传统学校毕业的大学生无法在中国以外的国家取得行医资格,说明国际社会对于全世界各国传统医学完全是一视同仁持否定态度。

全世界五十多个国家不仅废除了本国的传统医学,而且拒绝中医中药,然而这些国家人均寿命排名高于中国,比如英美法德意,人均寿命排名最高的国家比我们长寿8岁之多,不能不让人反思,究竟是不是中医药的肝肾毒性拖了后腿。

点评

纠正一下,2021年世界人均寿命排行榜,中国位居71位。也就是说根据调查全世界有70个国家的人民拒绝中医药却比中国人更长寿。一些长期出国定居的中国人远离了中医药,却达到了延年益寿的目的,对目前的中医学盲吹现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4-2 08:03
5
 楼主| 发表于 2022-3-30 07:44: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学的未来在哪里?中医学的未来在于放弃伪科学的中医理论体系积极推进废医验药废经验穴与时俱进拥抱科学,主动融入现代医学框架。
6
 楼主| 发表于 2022-3-31 09:31: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学与现代医学不是并列关系,而是类似碌碌碾盘与现代化磨面设备之间的关系,在国家外忧内困制造业不发达的时代,碌碌碾盘确实解决了广大农村实际问题,可是如今科学技术以及机械制造业空前发达,有人依然执着于碌碌碾盘与现代化磨面设备并重,有人提出碌碌碾盘与现代化磨面设备结合使用,甚至有人专门吹嘘碌碌碾盘是超科学产物,盲目坚持碌碌碾盘科学性实用性的这些人不是蠢就是坏,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小团体利益而已。废除碌碌碾盘用现代化机械设备取代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点评

中医学、碌碌、碾盘、轱辘、木轮车、木车流马、活字印刷、黑火药都是远古时代的产物,随着社会进步已经被完全淘汰,它们都应该呆在博物馆里接受世人瞻仰。 牛耕田存在几千年,还不是在现代机械化面前完全败下阵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4-5 07:55
7
 楼主| 发表于 2022-4-2 08:03: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往不究 发表于 2022-3-28 08:36
传统中医理论和中医脉学是彻头彻尾的伪科学理论体系,荒诞不经反智反科学。是全世界其它国家传统医学理论的 ...

纠正一下,2021年世界人均寿命排行榜,中国位居71位。也就是说根据调查全世界有70个国家的人民拒绝中医药却比中国人更长寿。一些长期出国定居的中国人远离了中医药,却达到了延年益寿的目的,对目前的中医学盲吹现状是不是很讽刺,我们可不可以根据以上事实得出结论:远离中医药,身体更健康。
8
 楼主| 发表于 2022-4-5 07:5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过往不究 于 2022-4-5 08:11 编辑
过往不究 发表于 2022-3-31 09:31
中医学与现代医学不是并列关系,而是类似碌碌碾盘与现代化磨面设备之间的关系,在国家外忧内困制造业不发达 ...

传统医学、碌碌、碾盘、辘辘、木轮车、木车流马、活字印刷、黑火药都是远古时代的产物,随着社会进步已经被完全淘汰,它们都应该呆在博物馆里接受世人瞻仰。

牛耕田存在几千年,还不是在现代机械化面前完全败下阵来。

床弩存在历史悠久,在现代化导弹核弹精确打击面前不值一提。

齐民要术,在现代科学育种科学种田面前完全是小儿科。

中医学是汉民族传统医学,在现代医学科学面前就是愚昧落后的代名词,中医学对于疾病既没有科学准确的诊断又没有安全有效的治疗,退出历史舞台是其唯一的选择,是现代医学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医学的发展方向在于主动(或者被动)放弃伪科学的理论体系积极推进废医验药废经验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融入现代医学框架内。
9
 楼主| 发表于 2022-4-7 09:53: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理论体系愚昧落后荒诞不经,传统的阴阳五行、经络理论、精气理论、脏腑理论、中医脉学、运气学说、四气五味、性味归经等中医理论都是建立在主观臆想基础之上的伪科学理论,盲目坚持中医理论体系的科学性拒绝科学改造是整个中医学术界的耻辱。中医理论体系一日不除它就会继续毒害全国几十万中医药大学生,就会继续祸国殃民,拉低中国人的整体科学素养。
10
 楼主| 发表于 2022-4-11 10: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过往不究 于 2022-4-11 10:39 编辑

西学中的开创者是余云岫、伍连德,一百多年前二人都是有机会学习现代医学,然后对中医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有专门出书。余云岫大名鼎鼎,凡是中医人都是如雷贯耳,下面说说伍连德对于中医学的态度和看法。

伍连德的中医观 3  [color=rgba(0, 0, 0, 0.3)]原创   余向东  棒棒医生

伍连德是谁?我问过很多医学生,知道的很少。

他是华侨,1879年出生于马来西亚槟榔屿。

他是剑桥医学博士,1907年受袁世凯邀请任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副监督。


1910年,他在东北大鼠疫中任东三省防鼠疫全权总医官,一战成名,被国际联盟卫生组织(WHO的前身)封为“鼠疫斗士”,此称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1911年,他作为大会主席,主持召开奉天万国鼠疫会议,是中国召开的第一个国际学术会议。梁启超评价他是科学输入中国五十年来唯一一个能拿得出手的世界级别的学者。


他是中国第一个被提名诺奖的人,提名理由是:“Work on Pneumonic Plague andespecially the discovery of the role played by the Tarbagan in itstransmission.(在肺鼠疫防治实践与研究上的杰出成就及发现旱獭于其传播中的作用)。


他是中国收回海港检疫主权的头号功臣。


他是协和医学院及协和医院的主要筹办者,


是北大人民医院的创建者


他是解放军202医院的创建者


他是哈医大的创建者。


他也是中华医学会首任会长


《中华医学杂志》的创建者。


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伍连德举家重返马来西亚,1960年病逝于故乡槟榔屿,享年82岁。


他是我心目中中国医学史上排名第一的医生。


这样的伍连德,他对中医持何观点当然很重要。在很多中医粉看来,他是力挺中医的。比如在《浴火危城》电视剧中,他主张熬制保肺汤治疗肺鼠疫,简直算是中医粉了。更有力的例子是他著《中国医史》,据说是为了向洋人介绍伟大而辉煌的中医。


事情的起因是,伍连德读美国医史学家加里森的《医学史》时见到有关中国医学的内容只有半页纸,愤而致函作者质询。加里森回复说,“中医或有所长, 但未见有以西文述之者, 区区半页之资料, 犹属外人之作, 参考无从, 遂难立说,简略而误, 非余之咎。”中医有很多宝贝你们中国人自己为什么不写不宣传呢?伍连德于是联合中国医学史研究先驱王吉民,花了十六年时间,用英文写了一本《中国医史》,向世界介绍中国的医学。

加里森的《医学史》里到底是怎么说中医的呢?全文翻译如下:

中国医学是完全静止的, 如果我们一直到现在还受中世纪思想的指导 , 我们的医学可能也会和中国的一样。他们的作品很多, 但是没有一个有哪怕一丁点的科学价值这些作品的特点是对权威的崇拜, 僵化的形式以及迂腐多余的细节中国的解剖学认为人体有365块骨头,有些理论体系认为头颅仅由1 块骨组成,另一些则认为男性头颅有8 块,女性有6块。喉通向心,脊髓通睾丸,肺有 8叶,肝有7叶。脾和心是用来思考的器官。由于有这些对人体构造的不恰当认识, 中国很少有外科手术, 尤其是在一个教义上坚决反对抽血与尸体解剖的民族里。阉割实际上是他们唯一施行的手术, 当他们拔火罐和按摩时,并不放血, 而是艾灸或针刺。艾灸是将易燃的小圆锥体放置在全身, 然后点着。针刺是将特制的细金针或银针插入绷紧的皮肤内。这些操作都是为了对痛风和风湿病进行反刺激。中国人非常擅长按摩,而且是第一个使用盲人按摩师的。中国的病理学的特点是极其琐碎, 例如有10000种不同的发热,14种痢疾。在诊断上,他们非常重视脉搏, 将它细分为许多种, 并且通过把手指像弹钢琴一样放在每只手的桡动脉上的不同部位来感知。这样,就可以得到6组脉搏信息,每组都对应不同的器官和疾病。中药材包罗万象,除了众所周知的药物,如人参,大黄,石榴根,乌头,鸦片,砷剂,硫磺和汞剂(用来涂擦和熏蒸梅毒)外, 还有许多令人作呕的药, 如动物的器官或分泌物。古中国人就知道了天花的预防性接种,这可能是他们从印度学来的。”

这段话引出伍王医史来。但伍王医史使用全英文写的,国际上影响很大,国内却水波不兴,甚至有很多误会。在上世纪60年代,中国中医研究院为了批判该书中医史部分的民族虚无主义倾向而组织了翻译工作。主要翻译成员是蔡景峰和马堪温,二人均是著名的医学史家,分别毕业于湘雅医学院和燕京大学。66年翻译完工时文革开始了,顾不上批判伍连德,但排版已经完成,丢掉可惜,决定只印15本。其中10本送了人,而中医研究院自留的5本都佚失了。

这15本中的一本今天到了我的手中。

《中国医史》显然全面、准确地反映了伍连德的中医观。
在其序中,伍连德对中医的整体认识是这样的:“中国医学把它的根子深深埋入在具有四千年纯粹经验主义的土壤中,只有当以观察、实验和调整为突出特点的现代科学的医学被移接过来以后,它才开始向积极奋发的大气中伸展。没有这个条件,就不会有任何进步。”“正当欧洲医学以哈维的发现为原动力,获得丰硕果实的时期,中国医学在17世纪以前的长时期中,实际上是处在停滞不前的停止状态。只有在教会医学到来以后,它才复兴起来。”(曾有中医粉说我这段话的翻译不对,他不知道,这其实不是我的翻译,而是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室的翻译,权威不容置疑。)两段话的意思非常明确,伍连德认为,四千年历史的中医纯粹是经验主义,而且在17世纪以前的漫长时期中,是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没有“任何进步”。直到现代科学医学(即西医)传入,中国的医学才开始“复兴”和“积极奋发”。尤其是第二段话,中医研究院翻译版中以重点符号标示,显然是强烈地不同意此观点,要做批判用的。

在序言中,伍连德也明确说明了写作此书的两个目的:“本书的目的是双重的。对那些以值得赞美的努力来宣传与保留古代体系在各方面公认的优势的老式学者们来说,应当以激动的心情来阅读。应当使他们知道,现代预防与治疗的概念是如何在这块保守的土地上生根立足的;应当提醒他们,世界(特别是医学科学)自从华佗时代以来并不是停滞不前的。另一方面,对那些以现代科学研究精神向广大群众谆谆教诲的、实验医学的首领们来说,是要劝告他们,不要以冷眼看待过去的课题,不要把古代的传统看作是被摒弃的,而要把它看作是一种给予现代的奇异成就以生动的帮助的背景。”这意思也很明白,对中医粉是“提醒”,(有效的)现代预防和治疗的概念是西医传入后才建立的;虽然中医是停滞不前(如前所述)的,但医学科学却不是哦。对中医黑是“劝告”,不要完全摒弃古代的经验,要把它当做是西医辉煌成就的背景嘛。

既然伍王二人认为中医四千年历史是“停滞不前”的,他们又是如何看待医学史中那些具体的经典和名医的呢?我对此很感兴趣。

它评价《黄帝内经》是“最古老的和最伟大的中国医学经典”。但是,《医史》认为经络的“经”“络”“孙”“笼统地说,它们相当于是动脉、经脉和毛细血管”。这个观点和陈邦贤的《中国医学史》相同,是内经及其后至恽铁樵之前中医的本来面目。但在今天的医学史著作中,没人敢这么说,现代中医认为经络既不是血管也不是神经,但却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医史》说,“《内经》的生理学,象解剖学一样,大多是想象的产物。”列举了心主神明胆主决断等理论为例。
又说,“人们认为哈维的划时代的发现在中国约两千年前就预示到了。这种推论所依靠的证据是相当不充足的。然而无论如何,必须承认古人对于血循环的事实有一个很接近的猜想。”这是相当客观的评价。

“从上面的记述中可以看出中国的解剖学是从实际观察的基础上开始的…不幸,这种直接的方法不久就被哲学系统所统治而导致空论和臆想。因而形成许多奇异的假设,某些主要的器官除去了,而推论出一些臆想的器官。”显然,《医史》认为,中医的人体结构和生理学的部分内容是主观臆想的产物。

仓公留下的25个病例是医史家最为津津乐道的,但是《医史》说它“这些病例不能和希波克拉底的病例相比,因为它没有很多科学价值。实际上没有描述疾病的体征和症状,另一方面却过多地强调了平脉,而平脉是这么笼统,以至从其中不能得到更多的情况。”这个观点也是我一直讲的。

评价张仲景是“中国从未有过的最伟大的医生”,他的价值主要是“在汉朝以前,治疗主要是针、灸、按摩和汤药。医学著作完全是哲学性的。张仲景的出现开辟了新纪元。对疾病的研究较多地从临床出发。着重观察体征、症状和病程,重视治疗方法和药物的作用,而不是和以前那样只着重于疾病的理论。”但是很可惜,“在他死以后,科学的医学可以说是退化到教条式的形式主义。直到宋朝为止,几乎相隔一千多年没有任何有价值或有创造性的作品出现。”《医史》把东汉至宋朝之间的中医几乎一笔抹杀,《针灸甲乙经》《肘后备急方》《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新修本草》《外台秘要》,这些经典在它看来都是毫无价值的。

评价华佗。“华佗无疑是中国从未有过的最伟大的外科医生。深为遗憾的是,尽管华佗在麻醉剂的使用上有伟大的发现,但由于孔夫子的教义,将人的身体看成神圣不可侵犯的。因此,中国的外科学从未有机会得到发展。有了这样的传统,就难以期望在解剖学和生理学上有任何的进展。而没有这些基本知识,就不能真正成功地完成哪怕是最简单的手术。因此,这位伟大的外科医生的逝世,也就标志着中国外科学的终止。”这个结论今天的中医史家是无论如何不会认可的,比如中医史学泰斗李经纬认为,中医外科至明代可谓发展到了顶峰,“可以说已成为一门有理论、有技术的学科,已经彻底甩掉了‘外科匠’的帽子。”人卫版《中国医学史》中也说“明清时期的外科、伤科均有明显的新进展”。

《医史》花了相当的篇幅介绍中医脉学,但结论是完全否定的。它说,“中国脉术的这种状况是非常荒唐的,因为没有两种说法是相同的,因此人们就无所适从。尤使难以置信者还在于:为什么一个指定的脉区就有两个不同的脉象,能显示出两个不同器官的状态。人们对脉象的变化非常强调。这种变化项目多到没有个完。不仅要仔细地观察脉率、脉质、节奏、洪度、紧张力等等,而且就连病人的年龄、性别、性情、体格、体重和发育以至于一天的时间、一年的季节、星座的影响,都要加以考虑。这些详细的差别纯系纸上谈兵,因为没有一个人对上述种种能给予满意的证明。”“科学的医学已经达到了如此迅速的进步,各种试验---化学的和仪器上的---都是如此之准确和可以信赖,以致于用摸脉以诊病的方法已经大大失去了它们的实用价值了。现在,我们只有在医学历史领域内去贬黜这些中国的脉术,我们只能把它看成是中国对过去的医学的贡献之一而已。

《神农本草经》在今天仍然被认为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但是,《医史》认为它“虽然被人们认为是经典作品,但极少有科学价值。

评价金元四大家时,《医史》引用了医史家李涛评价四大家之首刘守真的看法:“他把一切疾病按五运六气的理论分类…这个理论以现代医学的眼光来看,是无甚价值的…不能认为他对医学有任何真正的贡献。

《医史》认为,中医从明朝开始衰退,至清达到最低潮。分析其原因,大概有三点。一是系统医学教育的缺乏,门槛太低了,任何人只要记几张方子读两本古书,就可以挂牌行医。二是中医内部宗派间的互相排斥。三是西医的冲击。这个观点与现在的中医史界共识几乎完全相反,现代一般认为,中医在清朝也是发展的,尤其温病理论,更是达到顶峰,迄今不能超越。

《医史》对清代杰出医家介绍了14位,包括温病四大家在内,多是平淡记录,独对王清任评价甚高。“《医林改错》仅有两卷,虽然价值不大,却充满有创造性的思想。”“他表现了罕有的勇敢、创造性,以及求知的坚韧性---这是大多数中国作者所不具备的特性。”但很可惜,“王清任的书虽然在中国是到处皆知的,但却没有对同时代人的死板的思想有所影响,也没有引起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总体评价中医外科时说,“由于对死者的高度尊敬、孝道、厌恶出血及其它一些保守思想,使之不可能对内脏器官有任何正确的知识。而没有这种知识,外科学就不能有任何进步。”“中医外科医生的装备是粗糙而丑陋的,它更加适用于修鞋匠而不适用于医生。在这些障碍下,中医外科从未脱离最原始状态是毫不足奇怪的。”基本上是完全否定。

《医史》下篇(伍连德执笔)占全书四分之三多,主要是叙述西医传入中国后带来的发展和进步。在其绪论中,伍连德直截了当地说:“上册从公元前2697年至公元1801年期间对中医艺术和中医科学发展的讨论,可能会不自然而然地引起读者这么一个印象:这个国家的医学,在传统枷锁的束缚下,已成瘫痪。然而,我们的任务,不是就这种传统的不进步思想情况多家赘述,而是用这种情况做背景,试图描绘现代医学如何胜利地来到这块中国的古老国土。”可见,上下两册虽然是分由两人执笔,其观点是完全一致的。伍王二人均认为中医四千年历史基本是处于停滞或瘫痪状态。

伍连德著《中国医史》的起因是加里森的《医学史》说“中国医学是完全静止的”。但是显然,他自己的《中国医史》中所谓“停滞不前”和“瘫痪”,与加里森所见略同,并无本质区别。




补充内容 (2022-4-11 15:12):
题目应该是:伍连德的中医观  1  原创   余向东  棒棒医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8 00:16 , Processed in 0.05613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