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南京陈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聂广:谈中医药的“守正创新”(转)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22-5-17 10:15:35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22-5-17 09:34
我觉得,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这个“正”,一是中医特色,或者说中医思维,即中医的话语体系;二是中医 ...

不知道陈总版这句话中的“我”是谁?因为原帖作者聂广没这样说,刘也没这样说,融合观的跟帖也没这样说。

相反,原帖作者聂广说:
     事隔64年,科学总结和评估中西药在治疗新冠肺炎方面的效果,用科学的方法说明中药在治疗新冠肺炎中的疗效,也是我们需要回答的重要问题。中医不仅要有疗效,还要用科学的方法和语言总结出来。这说明,中医的“守正”并非要坚持中医学的话语体系,而是要坚守中医治病的临床疗效,即中医学的经验技术。
……
     结合新冠疫情,病原学就是新冠病毒,而且其基因组系列、变异的亚型,完全是客观真实的,也是可操作、可检验的,没有必要“寒湿”、“湿热”,或者“戾气”、“邪毒”地争论不清,而且不可能争论清楚的。这就是中医思维、中医话语体系的缺陷,它属于幻想的、猜测的,缺乏现代科学的实证基础,就不要当成“精华”或者“特色”去坚守

摆明与总版所说相反,所以不知道这句话的主张从何而来?



12
 楼主| 发表于 2022-5-17 10:21:01 | 只看该作者
萧铁 发表于 2022-5-17 02:15
不知道陈总版这句话中的“我”是谁?因为原帖作者聂广没这样说,刘也没这样说,融合观的跟帖也没这样说。 ...

原文:



……对于这个话题,关键是如何理解“守正”。何为“正”?湖南中医药大学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上,他们的戴爱国校长发表了主题为“做守正创新的新时代中医药人”的演讲。他提出,守住“三正”:一是守中医药文化之正,即坚守其独到的内涵特质、思辨哲理;二是守中医药经典之正,他举例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在研究抗疟药的科研实验中遇到瓶颈后,从《肘后备急方》中得到启发,最终研究出青蒿素;三是守科学精神之正,即对已知的成果持怀疑态度,对未知的领域怀探索精神。

     我觉得,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这个“正”,一是中医特色,或者说中医思维,即中医的话语体系;二是中医的治病经验。

点评

Oops,我真看漏了这句话! 文中的我,显然是指聂自己。但聂后来的两段话,却明确表示对于正的第一个意思,不守也罢。不过,看陈总版的意思,似只是赞同对正的解读而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5-17 14:01
13
发表于 2022-5-17 14:01:47 | 只看该作者

Oops,我真看漏了这句话!

文中的我,显然是指聂自己。但聂后来的两段话,却明确表示对于正的第一个意思,不守也罢。不过,看陈总版的意思,似只是赞同对正的解读而已。


14
 楼主| 发表于 2022-5-17 14:57:32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22-5-17 01:46
肺胀-阻塞性肺病证态。2020年出版的《中西医融合观之三     融合观》291页~294页,有详尽的论述。
  ...

小青龙汤主治外感风寒,内停水饮之证。慢性阻塞性肺病之急性期与缓解期,其内在的病理过程或状态是不同的。缓解期为宿疾,水饮内停(于肺)为主要病理过程或状态;急性发作期,则是在水饮内停的基础上,外感风寒,风寒束表。
15
发表于 2022-5-17 18:00:29 | 只看该作者
   “水饮内停心下”包含有西医的3个方面:1  肺泡内、细支气管内,炎症浆液性渗出物;2  肺心病消化道粘膜下漏出液;3  消化道粘膜下或者消化道内炎症性浆液性渗出物。在下一本书里,小青龙汤有专述讨论。
16
发表于 2022-5-17 18:02:57 | 只看该作者
   小青龙汤的适应症非常广泛,涉及西医的阻塞性肺病、心衰、消化道的渗出性炎症等等。
17
发表于 2022-5-17 18:05: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2-5-17 10:06 编辑

       小青龙汤证:心下水气、心下痰饮、溢饮、支饮均含有小青龙汤证,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与心下坚、心下续坚满是什么关系?
        小青龙汤不仅仅是治疗支饮的方剂,而且治疗心下水气、溢饮、心下痰饮等等与水饮、水气相关的疾病。
      (1)《伤寒论》中的小青龙汤证:本书《伤寒论现代解读》40条,41条,发热不渴”是病人本来就有“心下水气”,复加外感伤寒,这都是与外感相关的“心下水气”,是小青龙汤的适应症。
     (2)《金匮要略》小青龙汤证。
        本篇第14条“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
中医认为:如果是因为肺胀,心下素有水饮,无论是否复感风寒,皆是小青龙汤的适应症。如果复感风寒,外内合邪,致使肺气壅塞不利,而有咳喘,脉浮,饮邪生热,用小青龙加石膏汤。
        肺胀是指:阻塞性肺病特别是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以及其感染状态。哮与喘病久不愈又可发展成为肺胀。此外,肺胀因外感诱发,病情加剧时,还可表现为痰饮病中的“支饮”证。凡此俱当联系互参,掌握其异同。
        本篇第13条,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由此可以看出肺胀,与肺气肿是一个证态。因为“上气”指的是呼气性呼吸困难,呼气性呼吸困难是肺气肿、阻塞性肺病的特点。
        所以,肺气肿或者阻塞性肺病如果伴有轻度发热、咳嗽、咳痰,痰液清稀或者没有黄色脓痰者,是小青龙加石膏汤的适应症。如果没有痰,以喘为主,则是越婢加半夏汤的适应症。
        (3)《金匮要略第十二》第23条,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第2条: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痛重,谓之溢饮。
          “饮水流行,归于四肢”是为了解释“身体痛重”的病理机制,“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因为没有出汗,所以引起身体痛重,这就是”“溢饮”。当肺心病右心衰竭时,全身皮下组织以及消化道粘膜下组织淤血,处于隐性水肿的时候,体重增加,皮肤比较饱满,消化道粘膜下水肿,这是水气病的表现,也是“其形如肿”的准确表述。《伤寒论》40条,41条“心下有水气”,《金匮要略》14条“心下有水”是指消化道、呼吸道粘膜下水肿甚至于炎症渗出液积存于呼吸道、消化道的病理状态(提示有轻度感染的情况)。当支饮流行到四肢的时候,如果没有使用发汗的方法,身体感觉到沉重、疼痛的时候,这就是溢饮(右心衰隐性水肿状态)。这是小青龙汤、大青龙汤的适应症。
           所以,溢饮与肺心病右心衰早期隐性水肿是一个证态。
(4)《金匮要略•第十二》支饮小青龙汤证
第35条: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即第2条“咳逆依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所举的支饮(肺心病的失代偿期)。肺心病失代偿期可以表现为:皮下隐性水肿(身体重痛、其形如肿);也可以表现为:消化道粘膜下瘀血水肿、肝脏淤血等等。“咳逆依息,短气不得卧”是阻塞性肺病的固有表现。所以,支饮应该是指肺心病。
痰饮青龙汤证,是指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是治疗、预防肺心病的一种治疗方法。感染是引起、加重肺心病的主要原因,青龙汤的适应症就是阻塞性肺病及其感染。(参看伤寒论现代解读)。慢性咳嗽例如慢性气管炎、肺气肿(阻塞性肺病)、肺心病谓之肺心病三部曲,他们均与痰饮相关。《金匮要略》第十二章34条“久咳数岁其脉弱者可治,实大数者死;其脉虚者必苦冒,其人本有支饮在胸中故也,治属饮家。”“久咳数岁……其人本有支饮在胸中故也,治属饮家”充分说明长期慢性咳嗽能够引起右心衰-支饮证态。所以,中医认为:咳嗽、肺胀、典型支饮是一个连续病理过程,在咳嗽与肺胀的病理过程中均包含着水气与水饮的病理状态。
本条小结:所以,支饮-肺心病是一个证态。小青龙汤的适应症是:气管支气管炎、肺气肿或者阻塞性肺病以及肺心病右心衰三部曲的各个时期,伴有浆液性渗出与漏出液病理状态。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8
发表于 2022-5-17 19:25:42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22-5-17 01:34
我觉得,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这个“正”,一是中医特色,或者说中医思维,即中医的话语体系;二是中医 ...

这段话是主帖即《聂广:谈中医药的“守正创新”》原文第5自然段:“我觉得,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这个“正”,一是中医特色,或者说中医思维,即中医的话语体系;二是中医的治病经验。”显然是聂广说的。

点评

是聂说的没错,我已承认没读仔细。但请注意,聂把“守正”拆分成两段话讲,这句话先讲他理解什么是正,但后面却否定第一个“正”应该要守。但单看这句话好像他同意两个“正”都要守,实质不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5-18 12:54
19
发表于 2022-5-18 11:40:36 | 只看该作者
萧铁 发表于 2022-5-17 01:32
Well,《肘后方》不是经典。一方面,如果真要从经典中去发掘,恐怕到现在还没发现青蒿素。另一方面,如果 ...

守正创新中的就是天人合一观。也就是说,天人合一观已经将中医的守正创新融为一体了。你信不信?

点评

由于天人合一观要求人合天而非天合人,故其要求人们的思想与行为合于自然规律而不违背自然规律,这就是守正。另外,中医所有的创新都是通过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产生的,而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又是天人合一观的体现。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5-18 15:14
小高,你一直就是拿中医话语来搞笑,这不是信不信的问题啦  发表于 2022-5-18 12:58
20
发表于 2022-5-18 12:54:39 | 只看该作者
杏林童子 发表于 2022-5-17 19:25
这段话是主帖即《聂广:谈中医药的“守正创新”》原文第5自然段:“我觉得,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这 ...

是聂说的没错,我已承认没读仔细。但请注意,聂把“守正”拆分成两段话讲,这句话先讲他理解什么是正,但后面却否定第一个“正”应该要守。但单看这句话好像他同意两个“正”都要守,实质不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4-29 22:24 , Processed in 0.07503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