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伤寒论.申景旺评》387、388、389、390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5-28 21:35: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中医小陈 于 2022-5-31 22:14 编辑

    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方三。[387]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评注:这条“吐利止,而身体痛不休者”;说明人体外周的津血流动量已严重减少了;单纯用桂枝汤治疗,明显就是病重药轻了;应用桂枝汤合四逆汤治疗或再加减治疗。
    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方四。[388]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评注:这条“吐利汗出,发热”;汗出为因为表虚了,发热是吐利引发阳浮了;而“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都是因为人体外周津血流量严重不足所致。这是太阴并少阴病了,可用四逆汤治疗;但是,用四逆汤合桂枝汤较单纯用四逆汤治疗效果要好!
    方后有“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所谓强人,应该是指身肥体胖者,这种人组织含水量较高,可以用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甘草二两以促进人体津血循环。
    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五。用前第四方。[389]
    评注:这条的“既吐且利,小便复利”,明显应该是小便不利;“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应该用通脉四逆汤治疗。
    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加猪胆汤主之。方六。[390]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附子大者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猪胆汁半合
    右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内猪胆汁。分温再服,其脉即来。无猪胆,以羊胆代之。
    评注:这条“吐已下断”,说明病人胃肠道中的水食殆尽了,人体津血之源已断,以致病人“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这是个三阴合病的重证,故用通脉四逆汤加猪胆汁重剂救人。
    这里连续四个方证,随着吐利的程度不同,症状也各异,分别用了桂枝汤、四逆汤、通脉四逆汤与通脉四逆汤加猪胆汁汤进行治疗。
2
 楼主| 发表于 2022-5-28 21:44:21 | 只看该作者
B站夜读伤寒系列!!!

《伤寒杂病论》――第三百八十七条 原文: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注:①消息:斟酌之意。       ②小和:即微和,谓不需猛烈之剂。
释义:(霍乱里证消失而营卫不和的证治。)      
呕吐腹泻停止,而身体疼痛仍不解的,是里和表未解,应当斟酌使用解表的方法,可用桂枝汤解肌去风,微微和解表邪。      
霍乱吐利停止,首先得分清其吉凶。若为里气调和,脾升胃降之机得以恢复,则在吐利止同时,应见精神爽慧、手足转温、苔腻渐化、脉来和缓等佳象;若属吐下太多,无物可吐可利者,则吐利止同时当见精神萎靡、手足冰冷、眼眶凹陷、皮肤干瘪、脉微欲绝等。      
对“身痛不休”性质的判定,一般认为是微邪在表不去,此外,亦有为营卫之气不和而不夹表邪者,不可不知。      
若“身痛不休”属里气调和而营卫未调或微邪在表者,应当采用桂枝汤调治,因该方不仅能外和营卫,更有利于霍乱病后脾胃升降之机的恢复。相反,若对霍乱病后身疼痛施用猛烈之剂,则欲速而不达,并将招致津气进一步损伤,因霍乱之后往往津气两伤,前人所谓“吐下之后,定无完气”是也。      
对吐利虽止而证属津气耗竭、无物可下的身痛不休,桂枝汤亦不适宜,需根据病情性质,灵活选用相应方剂,如白通加猪胆汁汤之类,以先治其里。
辨证论治: 主症:吐利止而身痛不休。
成因:里证基本消失,微邪在表未去,营卫之气不和。
治法:外散微邪,内和脾胃。
方药:桂枝汤(桂枝、芍药、生姜、甘草、大枣)。
庚子年二月初五
《伤寒杂病论》――第三百八十七条 原文: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注:四肢拘急:四肢拘挛紧急,即所谓抽筋。
释义:(霍乱心肾陽衰、肌表失和的证治。)      
霍乱以中焦脾胃升降之机逆乱为主。在其病理进程中,从正气的角度分析,既有脾陽未至太虚的五苓散证,亦有脾陽已虚的理中丸证,更有心肾陽气衰微的四逆汤证。本条所述即是并发心肾陽气衰微的霍乱吐利证。      
由于心肾陽气衰微,阴盛于内,虚陽不得温运中焦脾胃,因而霍乱病表现将进一步加重。由于陽衰不固,营陰不守,见汗出之象。“发热恶寒”一证,前人多认为属“虚陽外浮”,如果是,则决非四逆汤所能胜任,而当用通脉四逆之类治之,鉴此,其性质仍当为邪在中焦波及肌表或夹有表邪之象。由于陽衰温煦不力,筋脉失于柔顺,故手足厥冷、四肢拘急,《内经》所谓“陽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是也,前人有谓属“陰陽两伤”,若如此,张仲景何不用太陽病篇先温陽、后益陰或陰陽并补之现成方法,因此,本条实际仍是陽伤为主,所不同者,只是陽伤更重,出现了心肾陽虚之候。正因其陽衰为急,故治疗仍遵循“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的先后原则,里急先救里,以四逆汤治之。
辨证论治: 主症: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或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脈微欲绝。
成因:吐利亡陽,火不温土。
治法:回陽救逆。
方药:四逆汤(甘草、干姜、附子)。
庚子年二月初六
《伤寒杂病论》――第三百八十九条 原文: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
释义:(霍乱病陽气更伤,虚陽被格于外的证治。)      
呕吐、腹泻交作,而小便又通畅,大汗淋漓,所泻之物完谷不化,体表发热,脉微弱至极、似有似无,即内真寒外假热的陰盛格陽症,急用四逆汤回陽救逆。      
霍乱病病程中,由于陽气(少陰心肾陽气)进一步损伤,则不仅陽失温煦、火不暖土而致吐利剧烈、下利清谷,而且由于陽微失于收摄致关门不利、玄府洞开因见小便复利、大汗出等象,此时由于虚陽丝微,了无根本,而有浮散外越之势,故病人复见内寒外热之“身大热,反欲得近衣”的“真寒假热”之象。尽管有在外之“身大热”,其脉候仍因陽气衰微而见“微而欲绝”之象。陰盛陽衰,虚陽被格于外,其治自应破陰回陽,通达内外,参少陰病篇相关证候应当使用四逆加入参汤或通脉四逆汤,方为合拍。原文用四逆汤恐力有不逮。
庚子年二月初七
《伤寒杂病论》――第三百九十条 原文: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加猪胆汤主之。
注:吐己下断:吐利停止。
释义:(霍乱陽气衰微、陰液亦竭证证治。)      
吐下虽止,但汗出厥冷,四肢拘挛劲急不解,而且脉微欲绝的,用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治。   
霍乱病人吐利停止后,未见手足转温、精神转振、脉来和缓,而是汗出、四肢拘急、冰冷,脉微欲绝,显为病情加重之象。其吐利停止为吐利太过致陰液耗竭而无物可吐可下;因其陽气衰微、陰液内竭,筋脉失于濡养、温煦,因见四肢拘急不解;陽气衰微失于固守则汗出,失于温煦则手足厥冷。阴陽俱虚,则脉来微而欲绝。针对此证治疗自当以温陽益陰为方案,但由于有形之陰不能速生,且由于“陰伤而陽未亡者,其陰自得续生”,故治疗以温陽为主,俾陰得陽生而生生不息,方用白通汤以回陽救逆、通达内外为主,佐以猪胆汁兼益其阴,且有反佐之意。   
从证候性质及治疗用方分析,本证除条文所述证候表现外,还应见及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等陰盛于内、格陽于外的证候。   
与四逆加入参汤证相较,两证同为陽气衰微,陰液并耗,故都有陽气衰微的脉微、厥逆及陰液亦耗、无物可下的利止等证,但白通加猪胆汁汤证证情更重,而四逆加入参汤证则证情较轻。前证所以更重,是因为该证不仅陽微而脉微欲绝,更见及微陽外浮之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及虚陽不固的汗出等症,此外,“四肢拘急不解”更是陰陽俱伤增重、筋脉失濡之征。
辨证论治: 主症:频繁吐利后,既无物可吐,又无物可下,并见汗出而厥,四肢拘急,脉微欲绝。
成因:吐利过重,陽亡陰竭。
治法:回陽救逆,益陰和陽。
方药: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通脉四逆汤加猪胆汁)。
3
 楼主| 发表于 2022-5-28 22:34: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医小陈 于 2022-5-31 22:12 编辑

。。。
4
发表于 2022-5-29 09:11:10 | 只看该作者
          387   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391   吐、利、发汗,脉平,小烦者,以新虚不胜谷气故也。
          【解读】
           此两条是病后调理,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容。

          其余各条上次帖子已经发布过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7 17:46 , Processed in 0.04904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